- 毒痢
毒痢 病名,。因熱毒所致的痢疾,。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多由飲服冷熱酒醴醯醢,,縱性恣欲,,房室勞逸,致?lián)p精血,,腸胃枯澀,,久積冷熱,遂成毒痢,。其證痢下五色膿血,,或如爛魚腸,或如豚肝,,心煩,,腹痛如絞。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方用茜根丸,、三黃熟艾湯
- 毒魚藤
性味 味苦,有大毒,。功能主治 殺蟲止癢,,逐濕痹。用法用量 外用,。注意 不可內(nèi)服,。附方 ①治游走性關(guān)節(jié)炎:(毒)魚藤五錢,南天仙子(進(jìn)口品種)適量,。共研末,,先將(毒)魚藤以開水一杯浸漬,后入天仙
- 茶毒蛾
茶毒蛾的防治方法 1.發(fā)生嚴(yán)重的茶園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人工摘除卵塊,,逐園逐叢檢查,發(fā)現(xiàn)葉背有黃色絨毛狀的卵塊,,將其葉片摘除,,在幼蟲孵化前集中堆放在一個小盆中,,小盆外再放一個大盆,大盆內(nèi)放一些水并加入農(nóng)藥,,放在茶園胎近,,待茶毛蟲及茶毒蛾
- 魚毒
無力,日趨嚴(yán)重,,直到不能走路,。死亡率不高。 魚毒大都是些脂溶性物質(zhì),,一般烹調(diào)不能破壞,干燥也不會失活,。經(jīng)初測其中一種魚肉毒素其實驗分子式為C35H65NO8,,Mr627。最烈性的魚毒是河豚毒(puffer fish poison),,它由
- 砒霜中毒
砒霜中毒 病名,。即三氧化二砷中毒。急性中毒,,或因突然吸入大量砒粉塵,,證見咳嗽、胸痛,、呼吸困難,;或因藥用、誤服過量所致,,證見煩躁如狂,,心腹攪痛,頭旋,,欲吐不吐,,或劇烈吐瀉,面色青黑,,四肢逆冷,,甚則迅速昏迷,導(dǎo)致死亡,。慢性中毒,,可見各種皮膚
- 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 治療學(xué)術(shù)語。系治療方法之一,。出《本草綱目》,。使用有毒性的藥物治療惡瘡病毒的方法。如大楓子辛熱有毒,,入丸劑內(nèi)服,,治療麻風(fēng),;藤黃酸澀有毒,外敷治療癰瘡,;露蜂房甘平有毒,,研末用豬油和涂,用以治療頭癬,。 最后修訂于 2009年1月6日
- 中毒
中毒 中藥學(xué)名詞,。指毒物進(jìn)入體內(nèi),因毒性作用而發(fā)病,。分急性中毒與慢性中毒,。毒物有屬藥物的,如巴豆,、生川烏,、斑蝥等;有屬食物的,,如酒精,、河豚魚、病禽病畜,、木薯等,;還有接觸毒物中毒,如漆,、水銀和吸入毒氣等,。 最后修訂于 2009年1月6日
- 魚腮毒
魚腮毒 病名。出《瘍醫(yī)大全》卷十二,。也即腮部生癰的病證,。詳見腮癰條。 最后修訂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15:11 (GMT+08:00)
- 消毒
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消毒(滅菌)時,,除了應(yīng)注意消毒方法本身的性質(zhì)和特點外,,還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外界因素對消毒效果的影響。不論使用哪種毒方法,,其消毒效果都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這些因素的掌握和加以利用,能提高其消毒效果,,反之則會影響消毒效果
- 毒藥
毒藥,,中藥學(xué)名詞。泛指藥物,?!端貑?#183;異法方宜論》:“其病生于內(nèi),其治宜毒藥,。”《素問·臟氣法時論》:“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王冰注:“藥,謂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蟲魚鳥獸之類,,皆可以祛邪養(yǎng)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
- 魚尾毒
魚尾毒 病名,。系指項后發(fā)際兩旁角處生癰,,易成膿的病證。相當(dāng)于今之枕后化膿性淋巴結(jié)炎,。出《外科大成》卷二,。本病多由足太陽膀胱經(jīng)濕熱凝結(jié)而成。治同外癰,。 最后修訂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15:11 (GMT+08:00)
- 圈毒方
《理瀹》方名圈毒方 組成大黃,、藤黃,、明礬,、蟾酥、麝香,、沒藥,、乳香、蝸牛,。主治疔毒,。用法用量搗爛為條,遇毒,,醋磨,。以筆圈之,日圈日小,,并以筆畫引到別處消散,。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 解毒丸
化毒除風(fēng),發(fā)散瘟疫毒邪之氣,。主治一切積滯不解,,停留作毒,上焦壅熱,,咽喉不利,,口干多渴;伏暑煩悶,,霍亂不寧,;山嵐瘴氣,,食毒酒毒,吐逆不定,;游風(fēng)丹毒,,迷惑昏困,不省人事,,虛煩發(fā)躁,;赤眼口瘡;四時傷寒,,瘟疫毒邪,;四方人不服水土;一切諸毒,;
- 抗毒湯
魚腥草30克,,貫眾30克,虎杖18克,,紫草15克,,丹皮18克,赤芍21克,。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化瘀散結(jié)。主熱毒內(nèi)結(jié),,瘀阻胸脅,。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 高文武方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
- 消毒散
加減手毒,加木通,;腳毒,,加木瓜、牛膝,;乳瘋,,加漏蘆;已成者,,加黃耆,。制備方法上為細(xì)末?!稘嵐偶艺洹贩矫旧?組成丁香1錢,,乳香1錢,蟬殼半兩,,貫仲半兩,,紫花地丁半兩,。主治疔瘡毒氣入腹,昏悶不
- 解毒散
方 白礬(研),、甘草各等分,。制法 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 解一切毒,。主毒蛇,、射工、沙虱等傷著人,,眼黑口噤,,手足直強(qiáng),毒氣入腹,。蠱毒,。用法用量 每服2錢,冷水調(diào)下,。摘錄 《醫(yī)方類聚》卷一六七引《經(jīng)驗
- 去毒散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一 別名車螯酒,、小車螯散、轉(zhuǎn)毒散,、車螯轉(zhuǎn)毒散,、車螯散、車螯串組成車螯(紫唇光厚者,,以鹽泥固濟(jì),,煅赤,,去泥)1個,。主治發(fā)背癰疽,一切惡毒瘡腫,。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入膩粉1錢匕,甘草末2錢
- 會毒散
處方 貝母5錢,,大黃5錢,,角刺5錢,山甲(炙)3錢,,槐角3錢,,連翹2錢。功能主治 魚口便毒,。用法用量 水煎服,。摘錄 《惠直堂方》卷三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0:11:
- 追毒膏
《博濟(jì)》卷五方名追毒膏 別名神妙追毒煎組成丁香7個,麝香1錢,,莨菪50粒,,雄鼠糞7粒(兩頭尖者,,以麥麩2匙同炒,候麩黑黃,,去麩用),,斑蝥3個(去翅足,以糯米炒令黃,,去米用),,槲皮3斤(去粗皮,捶碎,,細(xì)銼,,以水2
- 尿毒癥
能障礙。疾病病因可由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導(dǎo)致,。治療方案治療上以治療原發(fā)疾病為根本,,精神藥物的選擇要考慮對腎臟的毒性,應(yīng)選擇對腎臟毒性小的藥物,。特別提示飲食調(diào)理尿毒癥的飲食調(diào)理應(yīng)著重于減輕腎臟負(fù)擔(dān),,減少血液和組織中有毒物質(zhì)的蓄積,維持機(jī)體的需
- 攻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十一:攻毒散 處方 干姜不以多少,。功能主治 風(fēng)毒上攻,,兩眼暴赤腫痛,隱澀難開,。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用2錢,以薄綿裹緊,,沸湯泡,,乘熱洗之。如冷,,蕩令熱,,再洗1次。
- 類丹毒
ae )屬乳酸桿菌科,,易使豬受染引起豬丹毒,。健康豬和牛﹑羊﹑雞﹑魚﹑蝦等都可成為帶菌者,獸醫(yī)﹑家畜飼養(yǎng)者﹑魚蝦水產(chǎn)經(jīng)營者﹑屠宰工人﹑炊事員及家庭主婦等均可因手部外傷后接觸帶菌魚﹑肉或被魚刺等刺傷而受染,,感染后經(jīng)1~5日的潛伏期而發(fā)病,。一般分
- 鉛中毒
導(dǎo)致腎衰、反應(yīng)遲鈍,、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癥,、痛風(fēng)等。鉛毒不易治愈,其對人體的危害即使在血鉛含量降低后還會持續(xù)很長的時間,。疾病描述鉛在工業(yè)上用途較廣,,在生活中接觸機(jī)會也較多,鉛及其無機(jī)化合物有相似的毒性,,進(jìn)入體內(nèi)過量可引起鉛中毒,。癥狀體征一、急性中
- 狼毒丸
(炮,,去皮尖)1兩,,椒紅(炒)半兩,干漆(炒煙盡)半兩,,鱉甲(醋煮)半兩,,三棱半兩,沒藥半兩,,干姜(炮)半兩,,全蝎(去毒)9枚。主治七疝,,久而不愈,,發(fā)作無時,臍腹堅硬疼痛,。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以姜湯、溫酒任下,。制備
- 拔毒散
秘方拔毒散處方乳香1錢,,沒藥1錢,川山甲(炮)1錢,,當(dāng)歸1錢,,木鱉子1錢,瓜蔞仁8錢,,甘草(炙)5分,,忍冬藤2錢,,牙皂角7分(炒),,生大黃1錢半,熟大黃1錢半,,連翹1錢,,貝母10分。功能主治攻毒止痛化膿,。主一切癰疽腫毒,。
- 祛毒湯
候溫洗浴。但初起服5帖,,瘡勢反盛,,乃毒氣攻外,。輕者10余帖愈,重者亦不過20貼,,定見奇效,。用藥禁忌忌房事、生冷,,煎煿,、雞、鵝,、羊,,并豬頭、豬蹄,、魚,、蝦一應(yīng)動氣之物?!痘卮骸肪戆朔矫?strong>毒湯 組成貝母1錢,,穿山甲
- 毒
毒 ①外界致病的邪氣?!端貑?#183;生氣通天論》:“雖有大風(fēng)苛毒,,弗之能害。” ②指毒物,?!端貑?#183;征四時論》:“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jié),,起居之過度,,或傷于毒。” ③指藥物的偏性,,或峻厲猛劣之性,。亦指代藥物?!端貑?#183;五常政大論》:“大毒治
- 追毒丸
自消,。制備方法上為極細(xì)末。附注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追毒散”?!稖?zhǔn)繩·瘍醫(yī)》卷二方名追毒丸 組成蝦蟆糞2分,,蔴蟲1分,雄黃1分,黃丹1分,。主治疔瘡發(fā)背,。
- 浸毒散
上水煎,入醋少許,,和暖浸洗,。摘錄 《準(zhǔn)繩·瘍醫(yī)》卷三《準(zhǔn)繩·瘍醫(yī)》卷三方名浸毒散 組成毛藤子、石楠藤,、鐵菱角,、穿山蜈蚣、背子蜈蚣,、赤麻(艸賣),、金腦香、梭婆子根,、飛天蜈蚣,、赤梗過路蜈蚣
- 攻毒湯
- 中毒性肺炎
- 腺病毒肺炎
毒進(jìn)行分型,是其不足之處,。而常規(guī)咽拭子病毒分離及雙份血清抗體檢查,,只適用于實驗室作為回顧診斷。 治療措施 一般治療參閱支氣管肺炎治療節(jié),,下面重點介紹近年臨床實踐中所得體會,。①抗病毒藥物尚待大力研究。以三氮唑核苷治療腺病毒
- 抗病毒顆粒
- 魚膽中毒
概述魚膽中毒是指食魚膽而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毒,。日常吃的青魚,、草魚、鯉魚,、鰱魚以及紹魚等,,其魚膽都有一定的毒性。魚膽的毒性主要為膽汁成分對人體細(xì)胞的損害作用及所含組織胺類物質(zhì)的致敏作用,。魚膽不論生食或熟食,,都可以引起中毒,中毒量與魚膽的膽汁
- 毒魚刺傷
類品種很多,,其中有毒的魚亦有不少,,在大西洋沿岸有棘狀狗魚,、黑淺鱈,、海鰩魚、鲇魚及瞻魚等,,都是毒魚。在我國的渤海及黃海常見的毒魚是鬼蚰、赤虹,、確魚,,它們體表都有毒刺,,毒刺和體內(nèi)的毒腺相通,當(dāng)下海捕魚或采集海產(chǎn)品時,,常被毒魚刺傷,,引起皮炎,,嚴(yán)重
- 河豚毒素中毒
療1、盡快排除毒物:催吐,、洗胃,、導(dǎo)瀉。 2,、應(yīng)用吸附劑減少毒物的吸收。 3,、補(bǔ)液,、利尿,可給予葡萄糖,、維生素C、輔酶A,、ATP等,,促進(jìn)毒素的排泄。 4,、使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如地塞米松,,提高組織對毒素的耐受性,。
- 鉤吻中毒
鉤吻中毒 病名,。因誤食鉤吻出現(xiàn)中毒癥狀者,。見《諸病源候論·解毒諸候》,。鉤吻又名斷腸草、胡蔓藤,、爛腸草,、黃藤、毒根等,,有劇毒,。誤食后初見口咽脘腹燒灼疼痛,嘔惡流涎,,吞咽困難,,或腹脹腹瀉。繼則眩暈語蹇,,肢麻無力,,甚至抽搐驚厥,,直至死亡。治宜中
- 麻毒陷肺
麻毒陷肺 病證名,。指麻疹出疹或疹回時,,感受風(fēng)邪,,以致麻毒內(nèi)陷于肺,。即麻疹合并肺炎。癥見高熱,,咳嗽,,氣促,痰鳴,,鼻翼煽動,,面唇青紫。治宜宣肺透邪,,清熱解毒,。用麻杏石甘湯加味。熱甚者,,加知母,、黃芩、板藍(lán)根,、魚腥草,、金銀花、連翹等,;咳甚痰多者
- 毒油神育
處方 香油1斤,,藤黃2兩。功能主治 殺蟲止臭,,退紅除腫,。主一切取割鉛碼槍子、硫黃硝毒,、火瘡肉爛,、挪接痛。用法用量 上藥熬枯去渣,,入白蠟2兩,。接骨,加紫草,、蘇木,、生地、紅花,、川柏,、歸尾,;涼血生肌,入
- 瀉毒散
生黃耆1兩,,當(dāng)歸(酒洗)1兩,,金銀花1兩,遠(yuǎn)志3錢,,柴胡2錢,,天花粉3錢,石膏1兩,,大黃1兩,。功效大壯氣血,祛毒下出,。主治腎疳初發(fā),,魚口癢痛,此楊梅瘡之始者,。用法用量約分5劑服,,每服2兩。得瀉惡穢,,則急埋之,,穢未盡
- 化毒散
1枚(去心膜,研如泥),,黃丹半錢,,雄黃1字(同研細(xì))。主治中藥毒,,吐血或心痛,,或舌尖微黑,口唇裂,,嚼豆不腥者,。用法用量臨睡1服,爛嚼,,茶清送下,。當(dāng)夜取下毒。制備方法上用烏雞子1枚,,煎盤內(nèi)煎成餅,,摻藥在上卷為筒子。
- 拔毒膏
嫩松香1兩,、黃占3錢,,白占3線攪勻,老嫩得法,,瓷瓶收貯,。功能主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疔腫惡毒,,諸般大毒,。用法用量遇毒攤涂為妙;諸般大毒初起須留頭貼上,,次日即消,,再復(fù)貼?!秹凼辣T肪戆颂幏近S連(為末),。功能主治
- 散毒飲子
《準(zhǔn)繩·瘍醫(yī)》卷一方名散毒飲子 組成黃耆2兩,,甘草(炙)1兩,,天羅(生)1兩,山藥(炒)1兩,,鬼腰帶葉半兩(生竹籬陰濕石岸,,絡(luò)石而生者好,絡(luò)木者無用,。其藤柔細(xì),,兩葉相對,形生三角),。主治癰疽初覺,,
- 飲食中毒
毒 病名。誤食含有毒性金屬鹽類的食物,、毒蕈,、有毒魚類及其他毒物污染的食物而發(fā)生中毒癥狀?!吨T病源候論·諸飲食中毒候》:“凡人往往因飲食急然困悶,,少時致甚,乃至死者,,名為飲食中毒,。”包括食河豚魚中毒、食蟹中毒,、食諸肉中毒,、食六畜肉中毒、食諸魚
- 斷腸草中毒
斷腸草中毒 病名,。因誤服斷腸草中毒,。斷腸草又名鉤吻、胡蔓藤,、爛腸草,、黃藤,、毒根等。詳鉤吻中毒條,。 最后修訂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2:18 (GMT+08:00)
- 食諸魚中毒
食諸魚中毒 病名,。因食有毒或變質(zhì)魚類引起中毒癥狀。見《諸病源候論·食諸魚中毒候》,。證見頭暈,、面腫、膚紅搔癢,、心腹?jié)M悶煩亂,;嚴(yán)重者心悸、氣急,,甚至死亡,。治宜中西醫(yī)結(jié)合救治?!侗静菥V目》卷四載有解魚毒諸藥,。如紫蘇、荏葉,、水蘇,、蘆根、蘆花,、菩薩
- 萬病解毒丸
,,癰疽,發(fā)背,,腫瘍,,時毒,狐貍毒,,鼠莽毒,,丹毒,驚毒,,瘴毒,,風(fēng)毒,熱毒,,蠱毒,,河豚,疫死牛馬豬羊毒,,蛇,、犬、蜈蚣、蜂,、蝎,、百蟲螫咬毒,湯火所傷,,中惡邪氣,,無名腫毒,菰毒,,砒毒,,藥毒,瘡毒,,光粉毒,,輕粉毒,一切邪熱之毒,。用法用量每服
- 彈狀病毒
類的病毒有狂犬病病毒,、水皰性的口炎病毒、Kern Canyon病毒,、錢德普病毒(Chandipura),、鱒魚出血性敗血癥病毒(Egtved)、馬堡病毒(Marburg)等,。此外,在昆蟲病毒(例如Sig-ma virus病毒)和植物病毒中也有
- 食物中毒
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鮮黃花菜,、發(fā)芽馬鈴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燒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誤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種子,,或烹調(diào)加工方法不當(dāng),沒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質(zhì)去掉而引起,。最常見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
- 生物毒素
是產(chǎn)生生物毒素的主要物種,;許多在生物鏈中作為轉(zhuǎn)載者的物種也會含有豐富的毒素,它們從下位生物攝取毒素并可儲留,、濃集毒素而轉(zhuǎn)化為自身的防御物質(zhì),,以應(yīng)付其上位捕食者;而處于上位的捕食者也常利用自身的多種毒素成份和毒液去獵取食物,。以生物毒素研究為基
- >>點此查看更多相關(guān)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