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和王夫人關(guān)于賈寶玉婚姻的爭斗
客觀的來講,,王夫人和薛姨媽之所以要精心炮制一個“金玉良緣”的陰謀,實在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其實早在小說第三回林黛玉拋父進京開始,,老到的賈母就已經(jīng)開始實施讓自己最鐘愛的孫子賈寶玉與自己最疼愛的外孫女林黛玉結(jié)合的計劃了。由于老太太總喜歡把這他倆簡稱為“兩個玉兒”,,就姑且給賈母的計劃取個名字叫“雙玉無瑕”吧,,以對應(yīng)于“金玉良緣”。別忘了那個時候賈寶玉七歲,,林黛玉六歲,,什么叫從娃娃抓起,這就是典范,。開個玩笑,,不知道小平同志的“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的名言是否也得到了賈母老太太“愛情要從娃娃抓起”的啟示,呵呵,。
不用說,,老太太先入為主,從小就培養(yǎng)兩人感情的招數(shù)確實厲害,。其具體實施辦法就是讓賈寶玉和林黛玉跟她住在一起,,兩個小人兒“一桌吃,一床睡”(賈寶玉語),耳鬢廝磨兩小無猜,,是鐵定的“青梅竹馬”,。等干著急的王夫人巴巴的把妹妹薛姨媽和侄女薛寶釵弄到榮國府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六年之后了,,也就是說那一年薛寶釵十四歲,,賈寶玉十三歲,林黛玉十二歲,,可不要小看了這六年,,在賈寶玉和林黛玉兩個小人兒心里,早已經(jīng)習(xí)慣了彼此的存在,,早已經(jīng)把對方留在了心底,。這一招應(yīng)該說委實厲害。
可以說,,賈母促成賈寶玉和林黛玉結(jié)合的第一招就是:愛情從娃娃抓起,。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紅樓夢》的敘事,,表面上很輕松,,其實是很緊張的,甚至可以說是充滿火藥味的,。因為小說第三回至第四回的時間跨度竟然是六年,,在這六年間什么也沒寫,前一回寫林黛玉到賈府,,后一回就寫薛寶釵到賈府,,曹雪芹如此跳躍的寫法,實在是大有深意的,,就是要在小說一開始就突出賈母與王夫人之爭,,爭奪的焦點就是對于賈寶玉未來婚姻的安排,一個是“雙玉無瑕”計劃,,一個是“金玉良緣”陰謀,,可以說是針鋒相對,賈母與王夫人圍繞賈寶玉婚姻的斗爭一下子就顯得清晰起來,。
果然,,到小說第八回,“金玉良緣”的傳言馬上就在賈府上下傳開了(見拙文《金玉良緣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這時王夫人和薛姨媽開始反擊賈母已經(jīng)實施了六年的“雙玉無瑕”計劃,。應(yīng)該說這一招也非常厲害,挽回了不少局面,。
但是,,老太太立馬就出手第二招:造成既成事實的局面。
小說第十二回寫道,“誰知這年冬底,,林如海的書信寄來,,卻為身染重疾,寫書特來接林黛玉回去,。賈母聽了,,未免又加憂悶,只得忙忙的打點黛玉起身,。寶玉大不自在,,爭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攔勸,。于是賈母定要賈璉送他去,,仍叫帶回來。一應(yīng)土儀盤纏,,不消煩說,自然要妥貼,。”
林如海此時急招女兒回去,,肯定是來日無多了,賈母豈會不知道,。于是,,她讓賈鏈陪林黛玉去,并且定了調(diào)子,,“仍叫帶(林黛玉)回來”,。這樣一來,賈璉此行的意義就完全變了,,變成了去幫著林黛玉料理后事處置家產(chǎn),。小說后來的記述也做了交待,賈璉再帶林黛玉回來的時候,,林如海已死,,蘇州的林家家產(chǎn)也處置清楚了,家產(chǎn)自然是帶回了榮國府,。
在古代,,林黛玉即便是父母雙亡,論理是該和父親家的人在一起的,,即便沒有親叔伯,,也該和族人在一起,因為那才是林黛玉的家,??墒牵虑榍∏∠喾矗Z家“托管”了林家的財產(chǎn),,也就相當(dāng)于林黛玉成了賈家的人,。這已經(jīng)在強烈的暗示:林黛玉或早或晚都是賈寶玉的妻子了。因為你賈家連林家的財產(chǎn)都“拿”了,。這就是賈母所謂造成的事實,。
另外,從上述文字我們還可以看出,,賈母做出這個決定是站在賈寶玉和林黛玉感情的基礎(chǔ)上的,,是正確的。請看其間的語氣:“寶玉大不自在,,爭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攔勸。于是賈母定要賈璉送他去,,仍叫帶回來,。”這也是我堅決站在“雙玉無瑕”計劃一邊而反對無中生有只考慮父母利益的“金玉良緣”的根本原因。賈母此招一出,,立即又占了上風(fēng),。但是“金玉良緣”的傳聞還是越刮越烈,吵得林黛玉天天跟賈寶玉慪氣,,賈母也不勝其煩,。而且,王夫人還搬出了作為皇妃的女兒,,讓她通過端午節(jié)賜贈禮物獨寶玉與寶釵一樣的辦法來進一步加固取得的效果,,同時向老太太攤派。
為此,,賈母使出了第三招:那就是立即鋒相對的讓王熙鳳在公眾場合不失時機的拿寶玉和黛玉的婚姻開玩笑,,以此抵消“金玉良緣”的影響。
試想王熙鳳的身份和“善于討好”,,如果沒有老太太的暗示和許可,,她絕對是沒有這個膽量這樣說的,因為這意味著得罪了王夫人,。王熙鳳的為人就是那邊強靠那邊,,所謂機關(guān)算盡,這我以后會專門寫文章說到,。小說第二十五回寫王熙鳳和林黛玉當(dāng)著薛寶釵等眾人開玩笑:“林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子茶葉,就來使喚人了,。’鳳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閑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眾人聽了一齊都笑起來。林黛玉紅了臉,,一聲兒不言語,,便回過頭去了。李宮裁笑向?qū)氣O道:‘真真我們二嬸子的詼諧是好的,。’林黛玉道:‘什么詼諧,,不過是貧嘴賤舌討人厭惡罷了。’說著便啐了一口,。鳳姐笑道:‘你別作夢,!你給我們家作了媳婦,少什么,?’指寶玉道:‘你瞧瞧,,人物兒,門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點還玷辱了誰呢,?’”
縱使如此,,賈母還不放心,,她趁熱打鐵使出了第四招,,那就是:破解“金玉良緣”陰謀,這方面,,我已經(jīng)在拙文《《紅樓夢》中賈母如何破金玉良緣》里詳細(xì)論述過,,不再展開。
應(yīng)該說,,第四招一出,,老太太幾乎是大獲全勝,導(dǎo)致了“金玉良緣”陰謀的解體,,而薛寶釵也在明了了賈寶玉與林黛玉的真實感情之后選擇了放棄,,并主動和林黛玉和解。至此,,賈母在關(guān)于賈寶玉婚姻的斗爭中掌控了全局,。從小說二十八回以后,即使是王夫人與薛姨媽也不大有所動作了,。而林黛玉也不再和賈寶玉吵了,,而且和薛寶釵在第四十五回成為了可以交心的朋友,。這里面固然有薛寶釵的可貴的“自尊自重”,更是賈母破解陰謀手腕的高超所致,。
但是,,老太太還不放心,她還留了一個暗招,,就是第五招:已經(jīng)交待給王熙鳳將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禮怎么辦,。
小說第五十五回王熙鳳與平兒躲在自家屋里說體己話,就透露了這個細(xì)節(jié):“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的錢,,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來。”這一番話,,不僅表明賈母已經(jīng)暗中向王熙鳳交待過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事籌辦方法,,而且鐵證如山的表明了她老人家是最堅定的寶玉和黛玉支持者。
應(yīng)該說,,一件事情謀劃到這個份上,,我們不得不佩服賈母的深謀遠(yuǎn)慮和運籌帷幄。但是,,其實賈母也不是沒有憂慮的,,她唯一的憂慮就是自己的年紀(jì),她怕自己出什么意外,,等不到他們結(jié)婚那一天,,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那就一切付諸東流了,。小說第二十九回就強烈的表現(xiàn)出賈母的這種擔(dān)憂,。這一次,賈寶玉和林黛玉又因為瑣事(其實是金玉良緣的說法)吵了起來,,還吵得很厲害,,“林黛玉大哭大吐,寶玉又砸玉”,,直到賈母來才勸歇,。“過了一日……那賈母見他兩個都生了氣,只說趁今兒那邊看戲,,他兩個見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么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嚈這口氣,。’自己抱怨著也哭了,。”
這段話不僅更加證實了賈母為把寶玉和黛玉撮合在一起,確實是費盡了心機,,所謂“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而且真實的表露出賈母的擔(dān)心:就是怕自己撐不到那一天。其實,,這一點,,不惟賈母看到了,就是聰慧善良的紫鵑也看到了,,且看小說第五十七回她的一番話:“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jié),,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后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孫雖多,,那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也丟在脖子后頭了,,甚至于為妾為丫頭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勢的還好些,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fù)了。所以說,,拿主意要緊,。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確實,賈母的年齡,,就是這個天衣無縫的計劃中難以避免的“硬傷”,。 至于老太太為什么沒有撐到那一天?為什么遲遲定不下婚期,?而且,,她把事情托付給王熙鳳穩(wěn)妥不穩(wěn)妥?我將在以后的文章中還會專門論述,。
這就是賈母為促成賈,、林結(jié)合而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以及憂慮,老人家確實憂慮得對,,因為她雖然計劃得再完美,,怎奈人各有命,她并沒有撐到那一天,。只要賈母一過世,,那么王夫人就不戰(zhàn)而勝了,這也直接導(dǎo)致了賈,、林二人的愛情悲劇,。這似乎也在暗示著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絕非人力可以挽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