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計 笑里藏刀
計名可追溯到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無可度》:“且火嗔中火,休磨笑里刀,。不如來飲泣,,穩(wěn)臥醉陶陶。”此計是典型的表里不一的兩面派手法,,面善而心離,,用“笑”迷惑對手,用刀解決對手,。
原文是:“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后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意思是說,,設法使敵人相信我方是善意友好的,,從而對我方不加戒備。我方則暗中策劃,,積極準備,,伺機而動,,不要讓敵人有所覺察而采取應變的措施。這是一種暗藏殺機,,外似柔和的計謀,。
<一> 三國里鴻門宴多
“鴻門宴”是笑里藏刀的一種典型,在三國演義中多次出現,。
劉備入川,見面酒會上龐統,、法正等人要殺劉璋,。
劉備依附在荊州劉表處,蔡瑁,、張允等人設計,,欲在席上暗殺劉備。
魯肅奉命收回荊州,,曾請關羽赴宴,,并要挾之,后被羅貫中編成“關云長單刀赴會”,。
這些都是笑里藏刀的典型,。
劉備寄居在曹操處,又參與董承等人的謀反行為,,想謀害曹操,,同樣是笑里藏刀。
在借刀殺人中談到的謀董卓孟德獻刀其實也可說一招典型的笑里藏刀,。
與笑里藏刀相應的"哭里藏刀"也是一招很有用的示弱反擊,在三國時期,更是在任何時期卻存在,各位可自去領略,。
在羅貫中抑吳貶魏揚蜀的筆觸下,好象孫家是笑里藏刀的高手.
<二> 老實人孫權耍計
千萬不要忘記孫權用過笑里藏刀之計,這個大老實人的使計很是搞笑,,笨拙得可愛,。
孫權殺了關羽后,將首級獻給了曹操,,示好邀功并想將禍移到曹操身上,,讓劉備認為殺關羽是曹操的主意,未想到曹操厚葬關羽化解了此禍,。結恨了劉備,,孫權非常擔心,劉備這個不講信義的家伙不知道什么時候真的會帶兵打過來,。于是想出一計,,派使者向曹操上書,勸曹操說,,天命已歸于你曹大王,,我們常希望你早點繼承皇帝的位置,,然后派兵剿滅劉備,掃平西川,,到那個時候,,我就率眾人納土歸降于你。
孫權這計笑里藏刀使得確實好笑,,太簡單了,。
曹操稱皇,當然容易,,本來就已挾天子而令諸侯,,但背個“篡漢”的臭名是要遭世人萬古唾罵、遭四方明令討伐的,!讓曹操當了皇帝去打劉備打西川,,我孫權先睡幾天大覺,等你打贏了我再投降,,這又可能嗎?孫權這個老實人的如意算盤也確實“老實”,,還想給曹操來上一刀。
但曹操是如此愚蠢的嗎,?收到這封信后,,曹操大笑,把信交給群臣看,,說了一句經典的話:“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
曹操表揚過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所以,這里又用了一句玩笑話,,這個兒子,,想把我推到爐火上去烤.
《三》賢大嫂徐氏強顏
笑里藏刀之計孫權使沒有成功。但其弟孫翊之妻早就用此招除過兩賊,。
卻說孫權自孫策死后,,據住江東,承父兄基業(yè),,廣納賢士,,開賓館于吳會,命顧雍,、張纮延接四方賓客,。連年以來,你我互薦,,江東曰盛,。
孫權有個弟弟孫翊任丹陽太守,性剛好酒,,醉后常常鞭撻士卒,。丹陽的督將媯覽,、郡丞戴員二人,時常有殺孫翊之心,;于是與孫翊的隨從邊洪勾結為心腹,,準備共同謀殺孫翊。
有次,,丹陽諸將及縣令會集在丹陽,,孫翊設宴相待。孫翊妻子徐氏貌美而賢慧,,懂《易經》卜卦,,當日卜一卦,其象大兇,,曾勸孫翊不要出去會客飲酒。但孫翊不聽,,與眾人大會大飲,。晚上席散回家,邊洪帶刀悄悄跟在后面,,伺機抽刀砍死了孫翊,。
媯覽、戴員賊喊捉賊,,馬上將邊洪抓起,,把一切責任都歸罪于邊洪一人,斬之于市,,并攬下丹陽大權,。隨伍二人以功臣之名欺負寡婦,乘勢擄奪孫翊家資侍妾,。 媯覽見徐氏美貌,,更是想據為己有,于是嚇唬徐氏:我為你丈夫報了仇,,你要嫁給我,,不然就殺死你。
徐氏說,,丈夫沒死幾天,,不忍心馬上改嫁相從于;多燒點香吧,,待晦日結束,,設祭脫除孝服,然后成親,。
媯覽非常高興,,自以為得手,,于是耐心等候。
爭取了時間,,徐氏密召孫翊心腹舊將孫高,、傅嬰二人入府,哭泣著說:先夫在的時日,,常言你二人忠義,,現在媯覽、戴員二賊,,謀殺我夫,,獨攬大權,只歸罪于邊洪,,將我家資童婢盡皆分掉,。媯覽又欲強占妾身,我已詐許之,,以安其心,。二位將軍趕快派人星夜報知我大叔子孫權,同時共同設計以圖二賊,,雪此仇辱,。
孫高、傅嬰二將非常激動,,哭泣著說:我等平日感謝你老公知遇之恩,,今日一定幫你復仇。于是一面密遣心腹使者往報孫權,,一面設計除害,。
至晦滿之日,徐氏先召孫高,、傅嬰二人,,伏于密室韓幕之中,然后設祭于堂上,。祭畢,,即脫去孝服,沐浴薰香,,濃妝艷裹,,強作笑顏,言談自若,,好象把過去一切都拋棄掉的開心樣,。媯覽知道后,甚喜,,想著今夜一定可成好事,。
入夜,,徐氏遣婢妾去請媯覽來府中,設席于堂中飲酒,。飲得似醉非醉,,邀媯覽進入密室。妨覽高高興興乘醉剛入,,徐氏大呼:“孫,、傅二將軍何在!”二人從幃幕中持刀躍出,。媯覽措手不及,,被傅嬰一刀砍倒在地,孫高再來一刀,,登時殺死,。
殺了一個就不怕殺二個,收拾好現場,,徐氏故伎重演,,派人又去請戴員赴宴。戴員比媯覽少了點享受,,因為媯覽是入了密室才被殺的,而戴員剛剛入府來至堂中,,就被孫,、傅二將所殺了。
除掉了元兇,,徐氏譴二將使人誅戮二賊家小及其余黨,,自己重新穿上孝服,將媯覽,、戴員首級,,祭于孫翊靈前。不一日,,孫權自領軍馬至丹陽,,見徐氏已殺媯、戴二賊,,弟媳如此英勇,,大為表揚,封孫高,、傅嬰為牙門將,,令守丹陽,取徐氏歸家養(yǎng)老,。
才節(jié)雙全世所無,,奸回一旦受摧鋤,。
庸臣從賊忠臣死,不及東吳女丈夫,。
(孟德思奇)
第十計 笑里藏刀
笑里藏刀,,原意是指那種口蜜腹劍,兩面三刀,。此計用在軍事上,,是運用政治外交上的偽裝手段,欺騙麻痹對方,,來掩蓋己方的軍事行動,。這是一種表面友善而暗藏殺機的謀略。
新三國的第一集就是曹操刺殺董卓,,董卓進京后,,曹操表面逢迎,討好董卓,,實際上是為了得到董卓的信任,,董卓剛入京也想拉攏一些人為自所用,所以自然曹操與董卓越走越近,,越來越得到信任,,竟可自由出入相府。曹操看此時時機已經成熟,,于是決定刺殺董卓,,結果大家都知道,曹操趁董卓睡覺時,,掏出刀正準備下手時董卓突然醒來,,于是曹操使用“瞞天過海”之計,假裝獻七星寶刀給董卓,,在董卓還沒醒悟過來前,,曹操早已三十六計走為上,溜之大吉了,。曹操刺殺董卓前早有預謀,,其實就是使用了“笑里藏刀”之計。
新三國第71集關羽攻打樊城時,,陸遜為了配合呂蒙的“瞞天過海”之計,,一被封為大都督,馬上就給關羽寫信,,信的內容無非是向關羽示弱,,稱頌關羽,言語甚是謙卑,陸遜使用“笑里藏刀”之計,,麻痹關羽調走了駐守荊州城內的一萬五千精銳,,為呂蒙的“瞞天過海”取荊州打下了基礎。
新三國第72集,,呂蒙沒聽孫權的命令,,變相執(zhí)意地砍了關羽人頭,孫權“笑里藏刀”,,在慶功宴上神不知鬼不覺的毒死了呂蒙,。后又讓張昭領陸遜去看已死的呂蒙,敲山震虎,,嚇得陸遜不敢接大都督一職,。后來劉備興兵伐吳,臨危之時,,孫權再次啟用陸遜,,陸遜使用“以逸待勞”之計,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劉備,。
按《三國演義》中說法是,,陸遜大敗劉備后一直治理荊州,最后因功高蓋住被孫權殺害,。我們不討論陸遜的死到底是不是功高蓋主,,但是歷史上確實有很多人因功高蓋主而死,如白起,,韓信,,彭越,藍玉,,年羹堯。這就是那句最有名的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