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石頭布常勝秘笈
作者:萊尼
“剪刀石頭布”可不是哄小孩兒的簡單游戲,,它是一場心理策略的博弈。強大的注意力,、動機,、經(jīng)驗都是取得勝利的法寶,而最為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克服不自覺模仿,。 (文/Ed Yong)2007年,,一場緊張激烈的國家錦標賽在拉斯維加斯落幕,杰米•蘭格里奇的口袋里又多了5萬美金,。猜猜這是什么賽事,?沒錯,它就是超級剪刀,、石頭,、布! 不要以為“剪刀石頭布”是哄小孩兒的簡單游戲,。雖然游戲規(guī)則一目了然——布能包住石頭,、石頭可以砸爛剪刀、剪刀又是布的克星,,但它可不是一個靠運氣就能取勝的游戲,。在頂級高手對決時,它就是一場心理策略的博弈,,贏家可獲得高達五位數(shù)的獎金,。 之所以說它是一場博弈,是因為人們并非隨機出拳,,之前的步驟以及其他人的行為都會影響你的決策,。最近,倫敦大學學院的理查德•庫克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讓45個人兩兩對決,,并以現(xiàn)金作獎品。每一局都需要蒙上一方或雙方的眼睛,。 庫克發(fā)現(xiàn),,有一方蒙住眼睛時平局出現(xiàn)的幾率為36.3%,而雙方都蒙上眼睛時平局的幾率下降到了33.3%,。后者才是隨機出拳時平局該有的幾率,,二者的顯著差距說明前者并非絕對隨機。 不少證據(jù)顯示我們總是習慣于模仿他人,,模仿的動作也不盡相同,,從明顯(比如摸臉)到細微(比如繃緊肌肉)都有可能,。但是這些行為是否像膝跳反射一樣完全出自本能呢,?為了弄清這一點,,庫克想看看人們能不能自行停止模仿行為。 他選擇了“剪刀石頭布”作為試金石,,要想贏得這個游戲就不能模仿對手,,否則只能以平局告終。庫克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睜著眼的玩家有輕微的模仿傾向,,所以當一個睜著眼的玩家和一個蒙著眼的玩家對決時,會出現(xiàn)更多的平局,。實際上,,玩家們更喜歡模仿石頭和剪刀。 睜著眼的玩家似乎并沒有采取什么策略,,庫克認為他們的行為完全是不自覺的,,與對手前一輪或者更前一輪的表現(xiàn)沒關(guān)系。 模仿,,到底有沒有意識,?這么快的出拳速度也決定了玩家無法完成有意識的模仿,因為,,他們無法看清對方在做什么,。如果有人刻意模仿,他的出拳速度就會受到影響,,那么,,巡視的 裁判應該可以馬上發(fā)現(xiàn),并且會向研究人員報告,。然而,,這么快的速度、這么短的時間對大腦來說卻不是問題,,當大腦接收到來自雙眼的視覺信號時,,可以直接向手 臂下達指令,跳過有意識的思考環(huán)節(jié),。大腦處理視覺信號的過程至少需要200毫秒,,庫克發(fā)現(xiàn)在將近半數(shù)的游戲中,睜著眼的玩家都會比對手晚200毫秒出拳,。 庫克在研究過程中提到了“鏡像神經(jīng)元”,,當動物做出某個特定動作或看到其他個體做出相同動作時這些神經(jīng)元會興奮。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出拳動作會激活 另一個人的“鏡像神經(jīng)元”,,誘使晚出拳的人做出相同的動作,。鏡像神經(jīng)元是否真的存在于人腦仍然具有爭議(僅能確認它們在猴腦中存在),但庫克指出“剪刀石 頭布”的游戲會使大腦中的一些區(qū)域活躍起來,,而這些區(qū)域正是人們認為有鏡像神經(jīng)元分布的地方,。 當然庫克承認:“無意識的模仿不會壓倒一切。”只要有足夠強的注意力,、動機或者經(jīng)驗就可以克服無意識模仿,。杰米•蘭格里奇大概正是靠這些因素把大獎收入囊中的。 “剪刀石頭布”新手小貼士:1,、第一局先出布,,或者剪刀。新手喜歡以石頭開局,,因此出布的人很容易拿下開門紅,。然而如果你與老手過招,并且他們覺得你是菜鳥,,那么他們就會先出布,;要是他們覺得你的級別高于菜鳥,就會出剪刀,。這樣你的最佳選擇就是出剪刀——要么平局,,要么獲勝。 2,、當你有所遲疑時,,就出布吧。人們最經(jīng)常出石頭,,最少出剪刀,。 3、根據(jù)對手上局的手勢出拳,,讓對手的上局拳法擊敗你將要亮出的拳法,。沒有計劃時,人們樂于擊敗自己上局的手勢,。例如某人上一局出了布,,下一局就會出剪刀,所以你該出石頭了,。 4,、注意連續(xù)兩次相同的出拳。很少有人會連續(xù)三次出一樣的手勢,,如果對方連續(xù)兩局出了石頭,,下一局很有可能會出剪刀或者布,因此你該出剪刀,這樣至少落個平局,。 5,、如果你非要對這個游戲較真的話,可以參看更多的秘笈…… 看來,,《非誠勿擾》中秦奮發(fā)明的“分歧終端解決機”,,還真是一個“高科技”的玩意兒。如果手邊沒有這個高科技產(chǎn)品,,你還不妨可以試試這個秘笈——閉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