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河南神垕鎮(zhèn)文物造假內幕 哪個朝代的都能造2011-04-01 23:48 來源: 半島網(wǎng)-城市信報燒制好等待仿古的瓷器
往陶瓷上刻字用的工具
在青島的古玩店內,,瓷器像寶物一樣被擺放在架子上,,旁邊的價格牌讓多數(shù)人只能望價興嘆。如果不是去了河南禹州的神垕鎮(zhèn),,記者不敢相信在文化市場幾千幾萬元的“瓷器文物”在這里竟然幾十塊錢就能買到,。甚至,當?shù)厝藭S手拿個“幾十萬”的花瓶墊在屁股底下當?shù)首佑?。只要你拿去一個帶著裂紋并有歷史沉積的真花瓶,,在神垕鎮(zhèn)上隨便找個本地人,就能造出個幾乎一模一樣的瓶子,。 全國各地的賣假瓷器的小販匯集在此,,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幾十元錢的成本賣到幾千幾萬元高價的生意,近日,,記者奔赴“中國鈞瓷之鄉(xiāng)”神垕鎮(zhèn)探尋瓷器造假內幕,。 青島市場
地攤上瓷器張口要28萬 青島的文化市場到了周末人頭攢動,在這里可以輕易看到“商朝”,、“宋朝”,、“清朝”的各種瓷器,、玉器。某一個不起眼的小攤,,擺放的古物可能價值“幾十萬”,。記者探訪市場后發(fā)現(xiàn),賣貨的絕大多數(shù)是不懂行的年輕人,,記者兩次詢問同一件產(chǎn)品,,對方告知的年代和價格都不一樣。有時突然拿起一件物品問價,,對方一時沒反應過來,,沒能背出年代和價格。 記者混在人群中,,墻角處一名中年女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她坐在一個馬扎上,地上鋪了一個不大的桌布,,擺了兩件瓷器和銅器,。 記者走過去詢問她瓷器的價格,她很隨意地說:“這一件20多萬吧,,你看這歷史留下的痕跡,,一看就是歷盡滄桑的寶物。”記者拿起一件瓷器仔細地觀察,,發(fā)現(xiàn)瓷器上有些個別地方碰撞過,,底部有一些泥土。“這是什么朝代的,?”記者問,。“商朝的。”記者問具體價格時她說28萬元,。 記者詢問她寶物怎么來的,?她帶著憂愁告訴記者,“這是我家里祖?zhèn)鞯?,要不是家里老人生病了需要用錢,,我也不會舍得這么低的價格賣。”記者發(fā)現(xiàn),,市場內不少賣瓷器的小攤主和那位女士一樣,,在地上鋪個床單就賣“古董”。 記者打聽了好幾個攤位,,很多小老板在說朝代和價錢時,,往往會先想一下。當問到確不確定是某個年代的瓷器時,,他們多半會表現(xiàn)得有些茫然,。有一件被攤主稱為宋朝的瓷器,,很隨意地擺在地上,要價五千元,。記者指出這件瓷器根本是贗品,,并且做工粗糙,根本不值這個價錢時,,他笑著問記者出多少錢,。記者說最多五百,對方說記者挺識貨,,五百可以拿走,。 記者咨詢了業(yè)內知名人士郭明華老師,他說,,“現(xiàn)在的燒窯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較高水準,,能燒制成仿古文物,這樣的贗品流入市場,,絕大多數(shù)懂行的人是看不出來的,,有些東西20萬能賣,50萬也能賣,,這就看賣家和買家怎么協(xié)商了,,遇到不懂的人 ,一下子就能賺上一年或幾年的錢,。” 河南神垕 這個鎮(zhèn)到處都賣瓷器,哪個朝代的都有 河南禹州神垕鎮(zhèn)有“中國鈞瓷之鄉(xiāng)”的稱號,。當車剛進入神垕鎮(zhèn)時,,記者看到道路兩旁到處都是瓷器店,一間挨著一間,。不少店把瓷器擺在了外面,,店主很悠閑地待在屋內看著報紙。 記者走進一家寫著高仿古瓷的店,,店主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女子,,“你們這里是仿哪個年代的古瓷器?”記者問,。“哪個年代的都有,。” 記者看到,瓷器做得相當精細,,還帶著塵土的痕跡,,除了各種花瓶、碗和一些工藝品外,,還有人物瓷像 ,,瓷器上的裂紋也仿造得入木三分,。記者拿起一個人物雕像問價錢,店主說,,“這個雕像是仿明朝的,,做工還是比較細膩的,底部還有明朝的痕跡,,如果喜歡150元賣給你,。”記者將雕像倒過來后,果然看到底部刻著漢字,,但泥土很厚,,字不能完全看到。店主說,,“這也是為了做得像,,要是沒有泥土就顯得太假了。” “最貴的是哪件仿品呢,?”記者問,。店主說,目前工藝最好的是一個高仿明朝宮里的一個盤子,,她從一層柜子中拿出了一個泛著黃色的盤子,,盤子底部花紋很清晰,有些地方被一些磨損的地方擋住,,仍能看得出做工很細膩,。 為了問到加工技巧,記者買了幾件做工比較細致的仿品,,店主告訴記者,,有些人想買價格高些的仿古瓷器,為了讓它們更加逼真,,燒窯的人會把燒制成的器具用手來回搓,,讓花瓶有點做舊感。之后把花瓶埋上,,每隔一段時間就過去簡單處理一下,,有些幾個月就取出來,也有些追求仿制品質量高的會埋上兩三年,。取出來時再將鹽酸和無水乙醇涂抹到器具上,,可以讓瓷器與土結合得更加緊密,這樣,,就會給人一種在地下埋藏多年的滄桑感,。 “有些花瓶或盤子會對它們的邊緣使勁摩擦,并用工具對邊緣進行打磨,。為了讓瓷器有種使用過的痕跡,,最后再涂抹上化學試劑讓其形成一定的腐化感,。這些工藝都是比較復雜的,足以以假亂真,,做得比較成功的,,一個瓷器就能買上幾萬元甚至更高的價格。” 利潤驚人
假品流入市場,,價格漲數(shù)十倍 在一家仿古店內,,記者看到一對50歲左右的老夫妻,聊天中得知丈夫趙先生做瓷器生意20多年了,,他和幾家窯廠都有長期合作關系,,全國不少古董店和小販都從他這里進貨。得知記者是青島來的,,他說,,“我做過你們青島的生意,有一個姓劉的年紀不太大的人來我這里進過兩次貨,,他說賣得還可以,。” 記者在店里挑選了幾件瓷品詢問價格,他給出的價格比較低,,大多數(shù)都在三四十塊錢左右,,七八十塊已經(jīng)屬于高價位了,超過百元的瓷器不多,。“我店里主要賣仿品,,來買的大部分都是在古玩市場開店的小老板和一些小商販,太貴的瓷器他們也不會買,,怕一旦賣不出去砸在手里,。他們買的大部分都是幾十塊錢的,能賣出去幾件是幾件,,賣不出去也不可惜,進那么多貨,,有時運氣好賣出去一件,,所有瓷器費用包括路費都能賺回來了。” 為了讓記者相信他的貨好賣,,他拿出了一個做過舊的花瓶說,,“這個花瓶做的是仿宋代的,賣給你70元,,雖說不是太精致但也是根據(jù)宋朝瓷器的特點研制出來的,。有些古玩店把這件瓷器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有客人詢問時,,給它編上一個帶點傳奇色彩的故事,,價錢可以要到幾萬元,。” 記者表示要價那么高,會有人買嗎,?趙先生說,,“其實這玩意兒要價低了反而更難賣,宋朝出土的東西你賣幾百元,,分明就是告訴賣家你賣的東西是假貨,,甚至是做工很差的假貨。所以必須要把假貨當成真貨的價格賣,,在講價錢時也不能降得太多了,,也讓人感覺到貨不真。做這行不能追求薄利多銷,,要是薄利可能一件都賣不出去,,要抱著一堆東西賣出去一件就回本的心態(tài)去賣。” 假貨小販 嘗到甜頭,,每年都來進幾次貨 老趙說店里放的產(chǎn)品很少,,要帶記者到他的家看更多藏品,在店門口記者坐上了他的摩托車,,開了約10分鐘到一處胡同口,。他家門口的墻上掛著一個白色的牌子,上面有紅色比較醒目的字體“宋鈞元鈞官瓷”,。 他將記者帶到了二樓的一間房內,,四面墻擺放了四個裝滿瓷器的架子,堆得滿滿當當,。有兩名男子正在挑瓷品,,這兩人是北京做瓷器文物生意的,來這里進貨很多次了,,每年都來好幾次,。其中一位姓楊的男子說,“賣瓷器主要看做舊的功底,,手藝好的,,故事編得精彩點賣個高價錢沒問題,但工藝不好就很難賣了,。在北京潘家園市場里賣瓷器的人很多,,要想賣得好就要看貨源了。”記者問他的收入,,他說,,“這個不好說,運氣好了一個月能賣出去幾件,一件能賺個千八百的,,有時碰到幾個來淘便宜寶貝的客戶,,也能賣個一兩萬,但運氣不好的時候一個月可能一件都賣不出去,。” 他告訴記者,,他們一起出來搞倒賣仿古瓷器的,有些人打游擊,,在每個城市的文化市場只逗留一兩個星期,,如果買得好,就多留一陣子,。“前幾年好的時候一年能賺十萬二十萬,,這幾年生意不太好做。這里的瓷器仿古手藝還是比較高超的,,我曾經(jīng)進過一個30元的盤子,,賣了4000多塊,就是因為做得比較逼真,。” 記者在老趙這里買了幾件瓷器,,并詢問他在哪里能見到加工仿古瓷器的地方,老趙告訴記者他大哥是專門加工這個的,。他打了一個電話后,,15分鐘左右,一名不到30歲的男子騎著摩托車過來了,,他是老趙的侄子,。 在路上,小趙告訴記者,,他高中畢業(yè)后去廣州上的大學,,一年下來學費、生活費和談女朋友的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第一年他花的是家里的錢,,但這一年他逛了幾個廣州賣古玩的市場,覺得完全可以把家里的古玩帶到廣州來賣,,過完暑假要開學時,,他把家里比較好賣的仿古瓷器打包帶到了廣州,開始了平時上學周末去古玩市場的生活,。 “以前上學沒賣過這玩意,不太敢要高價,,一開始兩三個周末都沒賣出去一件,。后來慢慢觀察市場發(fā)現(xiàn),廣州玩古玩的人有一部分還是比較富的,,賣的價格低了,,他們反而覺得瓷器太假或假品做工肯定很粗糙而不愿意買 ,。慢慢地把價格調高,了解各種瓷器的文化背景后,,開始有了生意,。后來大學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沒再問家里要過錢,都是通過賣瓷器賺來的,。” ◎造假揭秘 哪個朝代的都能仿 小趙家的院子里擺放著很多剛燒出來的瓷器瓶子,。“燒制后,工匠需要一個個地雕刻 ,,再加工,,最后再做舊,一般幾個星期就差不多了,,要求工藝很細的就需要更多時間了,。” 小趙住在右側房間里,左側房間內擺放著幾個鐵架子,,上面裝滿等待燒窯的瓷器,,一名工匠正坐在小桌子上聚精會神地給瓷器加工,他拿著小刀在花瓶的側面刻著花紋,。“現(xiàn)在加工的瓷器是等著燒窯的,,這是加工的前幾步,還沒到做舊的時候,。你先看看喜歡哪些樣子的產(chǎn)品,,無論什么產(chǎn)品都能做舊。” 小趙的父親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加工仿古瓷器十幾年了,,手藝絕對沒問題,隨后他帶著記者來到了二樓的房頂上,,“這些瓷器就是我們燒制的樣子,,任何外面的樣子都能做舊,想要什么朝代就能給你加工成什么朝代,。” 記者問他朝代和朝代之間有什么不同時,,他說,“從瓷器的外觀上來看差別并不大,,并不是商朝的瓷器外觀就一定要比唐朝的磨損程度更大,。區(qū)別哪個朝代主要看瓷器底部刻的字,每個朝代的瓷器都代表了一個朝代和這個朝代的工藝,,都是有印記的,。刻字是我親自來刻,在刻字這方面我的水準還是比較高的,,這周圍一些要刻字的活都是拿來找我給刻,,以前我還是這里窯廠專門刻字的老師傅。” 記者提出想看一下工匠加工的手藝,,趙先生跟記者一起下了樓,。“我們工匠師傅的水平還是比較高的,只要你拿過來一個瓷器 ,,不管它的外觀磨損到什么程度,,花紋、刻的字是什么樣,,我們師傅都能給你做出一模一樣的出來,,保證紋理、做舊的地方都一樣,,完全看不出來,。” 記者再次見到工匠師傅時,他已經(jīng)加工好了一個瓷器放在身旁的地上,,正在雕刻第二個,。聊天時趙先生告訴記者,工匠一天差不多要工作10個小時,,要是趕上要急著出一批貨,,晚上也要加班加點。有的客人專門從外地拿過來一個瓷器,,說要做成一模一樣的高質量仿品,,這樣的人往往還特別趕時間,只能加班加點,。 “大部分仿古工藝其實并不是很難,,主要是能不能掌握制作手法,一般的做舊用不了太長時間,,但高水平的做舊就需要把瓷器埋在土里一段時間來風化,。我的工匠師傅多的一天能造出十幾件仿品出來,全國各地古玩市場的人很多都來這里進貨,,雖然需求量很大,,但賣家也多,我們的價格一般給的也比較低,,至于怎么賣,,能賣上什么價錢就看進貨的人怎么出貨了。” 文/圖 本報記者 (來源:半島網(wǎng)-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