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在1924年來到四川,當時正值夏天,,天氣非常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著那種兩人抬的竹轎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險峻,,幾位轎夫累得大汗淋漓,。羅素想,轎夫們一定痛恨他們這幾位坐轎的人,,這樣熱的天氣,,還要抬著他們上山;甚至他們或許正在思考,,為什么自己是抬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
羅素隨著竹轎一上一下的韻律思考著,轉(zhuǎn)眼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臺,,陪同的人讓轎夫停下來休息,。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他看到轎夫們散坐一旁,,拿出煙斗,又說又笑,,講著很開心的事情,,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也絲毫沒有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悲苦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趣味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xiāng)的笑話,,很好奇地問羅素一些外國的事情,。他們在交談中不時發(fā)出高興的笑聲。
后來,,羅素在他的《中國人的性格》一文中講到了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了一個著名的人生觀點: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幸福就是如此,,坐轎子的人是幸福的,抬轎子的人也未必不幸福,。
歸根到底,,幸福是來自對人生的滿意程度,它與金錢,、權(quán)力,、地位沒有多大關(guān)系,無論在哪種身份背景下,,只有當自己覺得心靈舒坦,,精神充實,才會感覺到幸福,。
或許,,我們也曾一心一意追求過形式上的美好與條件上的耀眼,以為那才是幸福,。其實,,經(jīng)歷過人世百態(tài)后,方才明白幸福的真諦,。也許,,唯有嘗過生命諸般滋味,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幸福,,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心態(tài),和心靈上一點小小的滿足,。
這種滿足不一定很復雜,,也不一定有光芒,它沒有張狂的外貌,,也沒有華麗的言語,,甚至有時是粗糙的、隱秘的,,只是簡潔的黑白色,。旁人的眼,,不一定能看到這種樸實無華的幸福,,但這也正是幸福的真正內(nèi)涵——全在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