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回到初始的地方 曾幾何時,,餘正年少,,不知深淺,,自負才華,,談笑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後涉世唯艱,方知世事無常,頗為頹廢,,又因緣涉易,,因果之理,以至不惑,。 憶是2005年間,,偶然邂逅慚愧學(xué)人先生,作為易學(xué)同好,,促膝長談之下,,不覺天暈地暗,不禁佩服學(xué)人的博學(xué)強記,。次年,,促成學(xué)人上網(wǎng),幾年下來,,足跡遍涉網(wǎng)上知名易學(xué)站點,,廣結(jié)網(wǎng)路易學(xué)強人,師傳道解惑之業(yè),,承追蹤索源之志,,樂此不疲。 回想學(xué)易十餘年,,從激奮至困頓,,從頓悟又至疑惑,幾至拋之棄之,,易學(xué)玄妙,,令我等望而卻步,以至與學(xué)人兄愈之遠兮,。至己丑歲,,餘事業(yè)受挫,受學(xué)人點撥,,重新審視學(xué)問,,又授予《子平格局命法元鑰》,囑餘作序,,惶恐之餘,,不如從命。 細閱此書,,從簡入繁,,又從繁至簡,針砭時弊,,糾偏撥正,,和風(fēng)細雨,,不禁如沐春風(fēng),醍醐灌頂,,感覺從死胡同出來,,從始至終,又回到初始的地方,,使有幸閱此書者,,有了“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之感。 從古法,,追源朔本,,此正法也。 是為序,。 LHJ 2009年8月20日 子平格局命法元鑰【上】
前言 《子平真詮》一書,,作者是清朝的命理學(xué)者沈孝瞻,民國命理名家徐樂吾曾作評注,,是古代命理著作中的典範作品,。相傳此書一出,一時洛陽紙貴,,人們爭相傳抄,,作為經(jīng)典應(yīng)用,並世代秘傳,?!稖Y海子平》、《三命通會》等古代命理名著,,雖然流傳甚廣,,但是書中斷語、歌訣深奧難明,,對於“格局”的論述更如蜻蜓點水,,使後學(xué)者難入門檻。而《子平真詮》主要就是針對八字命理中的“格局”,、“用神”進行細緻地解說,,足以使後學(xué)者有恍然大悟之感,所以此書堪稱子平八字命理的金鑰匙,。民國時期的命理名家徐樂吾對此書的評注,,多有曲解、誤解之處,,而今人黃大陸先生對此書的部分章節(jié)作了一番“解讀”,,在網(wǎng)路裏公開發(fā)表,,名為《子平真詮本義》,。文中雖名曰“解讀”,,但大多是對原文的翻譯,而自己的心得體會經(jīng)驗之類的文字較少,,部分命例的解釋也不夠透徹,,思路不夠清晰,甚至還有一些謬誤的地方,。不過,,儘管如此,《子平真詮本義》一書,,可以說是當(dāng)今現(xiàn)代命理著作中有較高含金量的書了,。所以本站版主“慚愧學(xué)人”對此書進行評注,從更深層次去解釋,、探究,,將《子平真詮》的“本義”用通俗的語言文字、正確的解命思路清清楚楚地解說出來,,並對黃先生文中的謬誤之處一一指出,,對書中的命例一一分析,作為本書的第一卷,,名為《<子平真詮本義>評注》,。由於黃先生的《本義》僅解說了《真詮》中的部分內(nèi)容,所以學(xué)人版主將《真詮》中黃先生尚未解讀的其餘部分進行注解,,分別為《〈子平真詮〉基礎(chǔ)諸論注解》和《〈子平真詮〉應(yīng)用諸論注解》,,列為卷二、卷三,??梢院敛徽F張地說,本書無論是對於剛?cè)腴T的易友,,還是對於學(xué)習(xí)命理多年的專業(yè)人士,,閱後定會得到較大的啟發(fā),對傳統(tǒng)子平命學(xué)會有更深層的認識,,命理理論與實戰(zhàn)水平定會有較大的提高,。 《子平格局命法元鑰》一書,是本站2009—2010年最新貢獻,,轉(zhuǎn)載時請注明出處,。 格局法只是子平命法的一部分,也是基礎(chǔ)部分,,如果真要會算命,,我們還得掌握其他的命理法則,,如形象法、納音法等等,。鄙人將本書上中下三冊完成後,,擬著《子平形象命法元鑰》和《子平六親命法元鑰》,敬請關(guān)注,。
終南命理研究網(wǎng)站管委 終南命理研究網(wǎng)易學(xué)圖書館 ?。玻埃埃?/span>.05.19
卷一 《子平真詮本義》評注 原著:清·沈孝瞻 解讀:黃大陸 評注:慚愧學(xué)人 【本文由“終南命理研究網(wǎng)”原創(chuàng)首發(fā),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筆者按:近日,,在網(wǎng)路裏看到黃大陸先生所著的《子平真詮本義》一書,,一口氣讀完,感覺黃先生實乃具有真才實學(xué)之人也,,所謂“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fēng)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市面上亦有名曰《子平真詮評注》一書,是民國時期的徐樂吾氏評注的,,觀其注解,,多有錯解原文、誤人子弟之處,,使不少後學(xué)進入學(xué)術(shù)誤區(qū),。黃先生的《本義》勝徐多矣。鄙人不才,,在細讀《本義》時,,也發(fā)現(xiàn)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故作此文,,名曰《評注》,,發(fā)於本站,不妥不確之處,,望有緣有識的易友不吝指正,。】 原文:予自束發(fā)就傅,即喜讀子史諸集,,暇則取子平淵海大全略為流覽,,亦頗曉其意。然無師授,,而於五行生克之理,,終若有所未得者。後複購得《三命通會》,、《星學(xué)大成》諸書,,悉心參究,,晝夜思維,乃恍然於命之不可不信,,而知命之君子當(dāng)有以順受其正,。 解讀:我自從7歲束發(fā)拜師讀書起,就喜歡讀子史一類的文集,。有空閒的時候則取《淵海子平》,、《大全》這兩本命理書籍,,略微流覽幾遍,,對其略知一二。但是沒有命師傳授,,對五行生克的道理,。始終還是有些弄不明白。於是,,我又購買了《三命通匯》,、《星平大成》等許多命理書籍,認真研究,,日夜思想,,才恍然覺得人生還是有命的,不可不信,。知道命運的達人賢士,,應(yīng)當(dāng)要像孟子那樣順命而為。 學(xué)人注:沈孝瞻,,生卒年月不詳待考,,清乾隆年間進士,精研命學(xué),,其命理著作《子平真詮》流傳於世,,並被後來研習(xí)命學(xué)者視為經(jīng)典。這篇《原序》是沈氏的“同裏後學(xué)”胡琨氏所作,,從胡氏《原序》中我們知道,,他也是自學(xué)成材的命理愛好者,他博覽群書,,善於實踐,,“悉心參究,晝夜思維”,,對命理學(xué)亦有所感悟,。 原文:戊子歲,予由副貢充補官學(xué)教習(xí),,館舍在阜城門右,,得交同裏章公君安,,歡若生平,相得無間,,每值館課暇,,即詣君安寓談三命,彼此辯難,,闡發(fā)無餘蘊,。已而三年期滿,僦居宛平沈明府署,,得山陰沈孝瞻先生所著子平手錄三十九篇,,不覺爽然自失,悔前次之揣摩未至,。遂攜其書示君安,,君安慨然歎曰:“此談子平家真詮也!” 解讀:戊子那年,,我由副貢生補充到官家學(xué)校當(dāng)教習(xí),,校舍在阜城門右邊。在那裏我認識了同街的章君安,,兩人很是談得來,,關(guān)係特融洽。只要學(xué)校那邊一有空閒,,我就跑到章君安家裏跟他談命理,。我們相互提問,彼此答辯,,將命理書籍裏所有的疑難問題都一一討論過,。如此過了三年,我當(dāng)教習(xí)的期限也到了,,離開學(xué)校我租住在宛平沈明府公署,。在那裏我有幸讀到了山陰沈孝瞻先生所著的子平命學(xué)手抄本,共三十九篇,。讀罷此書,,我頓時覺得從前所學(xué)的東西都沒有什麼用了,後悔自己以前怎麼就沒有細想沈氏所說的這些內(nèi)容呢,。我拿著這手抄本給章君安看,,他看後也大發(fā)感慨地說:“這才是正宗的子平命學(xué)啊,!” 學(xué)人注:查清朝乾隆的“戊子歲”,,當(dāng)是乾隆三十三年(西元1768年)。胡氏和章氏還真有易緣,若非胡住沈家,,就不能看到沈氏的“子平命學(xué)手抄本”,,就更不會有“爽然自失”、慨然而歎了,,胡,、章二人得此書,還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的,。胡,、章二人研究命理也有多年,在看到沈氏的手抄本之前,,也能“彼此辯難,,闡發(fā)無餘蘊”了,但一看沈的作品,,才知道自己的學(xué)識淺薄,,才“悔前次之揣摩未至”,,難怪這本《子平真詮》曾本後人列為命理經(jīng)典大作,,並被稱為《滴天髓》的姐妹篇,可見此書的含金量之高,。 原文:先生諱燡燔,,成乾隆己未進士,天資穎悟,,學(xué)業(yè)淵邃,,其於造化精微,固神而明之,,變化從心者矣,。觀其論用神之成敗得失,又用神之因成得敗,、因敗得成,,用神之必兼看於忌神,與用神先後生克之別,,並用神之透與會支,、有情無情、無力無力之辨,,疑似毫芒,,至詳且悉。是先生一生心血,,全注於是,,是安可以埋沒哉! 解讀:沈孝瞻先生,,諱號燡燔,,清朝乾隆年間的進士,。他天資過人,悟性很高,,學(xué)問淵深,,是個對命理精微非常通曉、能夠變化從心的高人,??此撚蒙竦某蓴〉檬В蒙袢绾我虺傻脭?,因敗得成,,論用神則必兼看忌神,與用神位置的先後及其生克先後的區(qū)別,,還有用神的透幹與會支,,有情無情、有力無力等諸多問題,,都論述得非常細緻和精闢,,詳盡而完善。這本書是沈先生一生心血的結(jié)晶,,這樣的好東西,,怎麼能讓它被埋沒於世呢! 學(xué)人注:“用神”一詞,,對學(xué)命理的人並不陌生了,,但如今習(xí)命者,又有幾個能真正通曉“用神”的真實含義呢,?如何看“用神”的“成敗得失”,、“位置”、“生克先後”,、“透幹會支”,、“有情無情”、“有力無力”呢,? 原文:君安爰謀付剞劂,,為天下談命者立至當(dāng)不易之準,而一切影響遊移管窺蠡測之智,,俱可以不惑,。此亦談命家之幸也。且不唯談命家之幸,,抑亦天下士君子之幸,,何則?人能知命,則營競之心可以息,,非分之想可以屏,,凡一切富貴窮通壽夭之遭,皆聽之於天,,而循循焉各安於義命,,以共勉于聖賢之路,豈非士君子之厚幸哉,! 觀于此而君安之不沒人善,,公諸同好,其功不亦多乎哉,?爰樂序其緣起,。 乾隆四十一年,歲丙申初夏,,同裏後學(xué)胡琨淖雲(yún)甫謹識,。; 解讀:於是,章君安就謀劃將此手抄本正規(guī)印刷出版,,他要以這本書給天底下學(xué)習(xí)命理的人立一個最完善,、最標準的論命法則,使後學(xué)者從此不再受到各種歪理邪說的蠱惑,。這也是命理愛好者的一大幸事啊,。而且不僅僅是命理愛好者的幸事,還是天下讀書人的幸事,。為什麼呢?因為通過學(xué)習(xí)這本書,,就可以證明人生有命,,而人能確信有命呢,就會淡化各種貪欲,,不做違法之事,,不貪非分之財,不求非分之名,,富貴不驕,,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淡泊明志,,能夠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一切,順天命而後盡人事,,從而達到成聖成賢的目的,。這難道不是讀書人的一件大幸事嗎? 看到這一點,章君安又不想埋沒沈孝瞻的善舉,,遂將其命學(xué)秘訣公之於眾,,他的功勞不也是很大的嗎?於是,,我也才樂意給這本書寫序,,並說明事情的原委。 乾隆四十一年(西元1776年),,歲在丙申,,時在初夏,,同裏後學(xué)胡琨淖謹識,。 學(xué)人注:古人寫書編書,目的是“為天下談命者立至當(dāng)不易之準,,而一切影響遊移管窺蠡測之智,,俱可以不惑”,,而今人寫書編書,大多追名逐利,。出發(fā)點不一樣,,寫出來的內(nèi)容,含金量當(dāng)然就大不相同了,!“人能知命,,則營競之心可以息,非分之想可以屏,,凡一切富貴窮通壽夭之遭,,皆聽之於天,而循循焉各安於義命,,以共勉于聖賢之路”一語,,道出了習(xí)命、算命的宗旨,,但如今能遵其旨的人又有多少,? 《子平真詮》一書,系清朝乾隆進士沈孝瞻所著,。該書在《淵海子平》,、《三命通匯》、《神峰通考》等命學(xué)經(jīng)典的基礎(chǔ)上,,更為細緻,、規(guī)範地論述了取用定格和格局變化等系列法則,提高了推命技術(shù)的可操作性與準確率,。這使該書成了當(dāng)時人們爭相傳抄的命學(xué)秘典,。後來有人推崇該書說:“此中舊籍,,首推《滴天髓》與《子平真詮》二書,最為完備精審,,後之言命學(xué)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範圍,,如江河日月,,不可廢者。” 學(xué)人注:不錯,,《子平真詮》一書,,含金量確實很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此書乃是《淵海子平》,、《三命通會》等書的優(yōu)秀導(dǎo)讀。在讀懂本書的基礎(chǔ)上,,再去深研其他古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淵?!?、《三命》、《滴天髓》等大作,,其論命宗旨均如《真詮》所言,。 民國時期的命學(xué)大師徐樂吾先生,一生著述頗豐,,於命學(xué)貢獻良多,,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他在其所著的《子平真詮評注》一書裏,,對《子平真詮》做過詳細的詮釋,。萬分可惜的是,在我看來,,徐老先生的詮釋在許多重要概念上,都或多或少地誤解了《子平真詮》的本義,,致使該書中的子平正宗大法變得面目全非了,。 學(xué)人注:徐樂吾(生於光緒十二年三月初三申時,即西元1886年4月6日,,四柱為丙戌 壬辰 丙申 丙申),,著有《造化元鑰》、《命理尋源》,、《命理雜格》,、 《命理一得》,、《子平一得》、《子平粹言》,、《命學(xué)新義》,、《滴天髓補注》、《滴天髓征義》,、《寶鑒例悉錄》,、《子平真詮評注》、《古今名人命鑒》,、《子平四言集腋》,、《樂吾隨筆第一集》、《樂吾隨筆第二集》等十餘部名作,,為民國時期著名的命理學(xué)者,、作家。黃先生上面所說,,鄙人亦有同感,,今人讀《子平真詮》,大多舍原文而閱徐氏之注解,,難怪學(xué)習(xí)多年都不能邁入命理門檻,! 筆者專職為人推命已有十餘年,每遇難題,,輒惡鑽命學(xué)舊籍,,希望能夠從中找到正確答案。2001年的秋天,,當(dāng)我仔細閱讀《子平真詮》時,,赫然發(fā)現(xiàn)了一件令人驚奇不已的事實,即:現(xiàn)代流行的命學(xué)書籍在許多重要概念上,,諸如用神,、忌神、喜神和格局等,,幾乎全部都偏離了《淵海子平》,、《子平真詮》和《神峰通考》等命學(xué)經(jīng)典的本義!也就是說,,現(xiàn)代多數(shù)人所學(xué)習(xí)使用的推命方法,,並不是古來流傳的子平正宗大法! 謂與不信,,請看下文,。 學(xué)人注:黃先生為職業(yè)命理家,這本《本義》之所以寫得好,,當(dāng)然離不開作者長年累月“輒惡鑽命學(xué)舊籍”和勇於實踐了,。鄙人才疏學(xué)淺,,學(xué)易也有十餘年光景,幸得師傳而未誤入歧途,,希望這次能夠通過黃先生的解讀和鄙人的評注,,能讓大家真正讀懂《真詮》,真正邁入命學(xué)大堂,。 一,、論用神 原文:八字用神,專求月令,,以日幹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財官印食,,此用神之善而順用之者也;殺傷梟刃,,此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當(dāng)順則順,當(dāng)逆則逆,,配合得宜,,皆為貴格。 解讀:如果我們將這段原文細讀三遍,,可能就會產(chǎn)生以下四個疑問: ⑴,、取用神為什麼要“專求月令”呢?翻開現(xiàn)代的命理書籍,,也沒見有誰強調(diào)這一點啊,,反而有人批評這種取用神專求月令的做法,說這方法是呆板而迂腐的,。到底是沈前輩患了老年癡呆癥呢,,還是我們後生輩不懂其中味呢? 學(xué)人注:“專求月令”可以理解為“先求月令”,,因為月令乃是八字的提綱,,是主宰“氣候”、“氣機”的東西,,是辨別五行干支狀態(tài)的參照物,。《玉井奧訣》也說“月令淺深,,何者主權(quán)”、“專執(zhí)用神,,切詳喜忌”,?!洞缃鹚阉煺摗罚?#8220;造化先須看日主,後把提綱看次第,。”《繼善篇》:“欲知貴賤,,先看月令提綱。”可見古人對月令的重視程度,。至於後人為什麼會批評沈氏的這一說法呢,,鄙人認為這就是今人對“用神”一詞的定義上出了差錯。 ⑵,、文章不是剛開口說用神嗎,,怎麼一句話沒說完,又扯到格局上去了,?現(xiàn)代的命理書上可都是把用神與格局分章說的,,因為都說用神與格局不是一碼事兒??墒巧蚴线@段話卻將用神與格局混為一談,,這肯定不是沈前輩頭疼發(fā)燒說胡話,一定是別有原因,!我們再找《淵海子平》,、《神峰通考》與《三命通匯》等經(jīng)典看看,更加令人叫暈的是,,這些書上根本就沒有專門論述用神的章節(jié),!都說用神是命學(xué)頭等重要的概念,是推命的第一要義,,可是這幾本命學(xué)經(jīng)典怎麼就沒有把它當(dāng)一回事呢,?這幾本書上倒是用了大量章節(jié)來論述格局,難道古人講格局就是在講用神,?不然,,為什麼沈前輩一說到用神就與格局夾雜不清呢? 學(xué)人注:《淵海子平·繼善篇》雲(yún):“取用憑於生月,,當(dāng)推究於深淺”,,《淵海子平·四言獨步》雲(yún):“先見月令,論格推詳”,,可見古人早就把格局與用神“混為一談”了,。至於現(xiàn)代人把格局與用神分開而論,是由於此“用神”非彼“用神”之故,。古法之“格局”與“用神”可以“混為一談”並且預(yù)測準確,,而今之“用神”與古之“用神”不可“混為一談”,否則會有“撲朔迷離”的感覺,?!段逖元毑健罚?#8220;有殺先論殺,,無殺方論用”中的“用”,既是指“用神”,,也是指“格局”的,。 ⑶、沈氏將用神分成善與惡兩類,,並說對於“不善”的用神要“逆用”,。這話與幾乎所有的現(xiàn)代命理書籍都不靠譜。現(xiàn)代命理書籍都把用神看得跟自己的命根兒似的,,要求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來保護用神,,生怕它受到任何傷害。壓根兒就沒有什麼“不善”的用神,!我們再冷靜下來想想,,《四言獨步》裏早有“化殺為權(quán),何愁損用”的話,,《月談賦》一文中也說“格有可取不可取,,用有當(dāng)棄不當(dāng)棄”,可見確實有一種何愁“損”之,、或當(dāng)“棄”之的用神存在,。既然是可以“損”之“棄”之的用神,不就是沈氏所說的“不善”而要“逆用”的用神嗎,?而在現(xiàn)代命理書籍裏,,有誰能找到這種可以“ 損”之“棄”之的用神呢? 學(xué)人注:所謂“善用神”與“惡用神”,,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吉神”與“四兇神”,。黃先生的這段話,應(yīng)該能夠使人再次細思“用神”一詞的定義了,。所謂“用神”,,話說白了,就是“我所能夠得到並能為我所用的十神”,。所謂“順用”,、“逆用”,指的是我獲取並使用該十神的不同的手段(生克制化過程),。所謂“用神之善”與“用神之不善”,,指的是我所獲取的十神的類別。我能夠得到並使用的十神,,當(dāng)然是“可取”的,,我不能得到或不能使用的十神,當(dāng)然是要放棄。既然這裏的“用神”並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以日幹的強弱來進行補救措施的十神”,,那麼這個“用神”就會有不足和有餘的時候,,用神不足就要“益”之,用神有餘當(dāng)然就要“損”之了,。 ⑷、現(xiàn)代命理書籍在給用神下定義時,,少不了都要講到平衡,、扶抑、通關(guān),、調(diào)候這幾條的,。徐樂吾先生在評注上述這段文字時,就是這樣一條一條予以注解的,。然而,!我們拿著放大鏡從頭至尾地看完“論用神”一章的每一個字,都無法找到平衡,、扶抑,、通關(guān)、調(diào)候這樣的字眼,!既然都說扶抑,、通關(guān)、調(diào)候是用神的三大作用,,哪為什麼沈氏在專門論述用神的時候卻隻字不提呢,?是沈進士不善言辭,不會歸納為那麼幾條,,或是說話老跑題,?還是他怕洩露天機,密不傳人呢,?或者在古人眼裏就從來沒有過現(xiàn)代命書所說的那種用神,? 學(xué)人注:所謂“平衡”,是理論化,、理想化的,,而“扶抑、通關(guān),、調(diào)候”是格式化,、拘泥化的。然“調(diào)候”一法,,不獨《窮通寶鑒》有,,《子平真詮》中也有專門章節(jié)《論用神配氣候得失》,《滴天髓》中更有《寒暖》、《燥濕》的專題,,《三命通會》裏也有關(guān)於五行四時宜忌的論述,。其實,“調(diào)候”就是“調(diào)和氣候”的簡稱,,我們知道氣候是以月份作為依據(jù)的,,也就是月令,那麼“調(diào)候”從狹義上來說,,其實就是對月令用神的“優(yōu)化”,。至於“通關(guān)”,並不是“取用神”的方法,,而是論命的訣竅,,《滴天髓·通關(guān)》雲(yún):“關(guān)內(nèi)有織女,關(guān)外有牛郎,,此關(guān)若通也,,相邀入洞房。” 現(xiàn)在我們放過徐樂吾的評注不看,,直接解讀原文,,看看原文的本義: 八字中的用神,只在月令上尋求,,以月令地支五行與日元五行的生克關(guān)係,,來確定不同的格局。當(dāng)月令屬於財,、官,、印、食的時候,,就是四個善的用神,,應(yīng)當(dāng)予以保護性使用,這叫“順用”,;當(dāng)月令屬於殺,、傷、梟,、刃的時候,,就是四個不善的用神,應(yīng)當(dāng)予以控制性使用,,這叫“逆用”,。當(dāng)順則順,當(dāng)逆則逆,,只要八字喜忌配合得當(dāng),,是都能成為貴格的,。 學(xué)人注:黃先生此段所言甚妙!“保護性使用”,、“控制性使用”恰如其分地解釋了“順用”與“逆用”,,使初學(xué)者能夠正確地初步瞭解“使用用神的手段”。 怎樣“順用”與“逆用”這些善和不善的用神呢,?沈氏接著說: 原文:是以善而順用之,,則財喜食神以相生,生官以護財,;官喜透財以相生,,生印以護官;印喜官殺以相生,,劫財以護印,;食喜身旺以相生,,生財以護食。不善而逆用之,,則七殺喜食傷以制伏,,忌財印以資扶;傷官喜配印以制伏,,生財以化傷,;陽刃喜官殺以制伏,忌官殺之俱無,;月劫透官以制伏,,用財而透食以化劫。此順逆之大略也,。 解讀:對於月令中善的用神怎樣順用呢,?沈氏解釋說: 用神是財星,就喜有食神來相生,,有官星制伏比劫以護財,; 用神是正官,就喜有財星來相生,,有印星制伏傷官以護官,; 用神是正印,就喜有官殺來相生,,有比劫制伏財星以護?。?/span> 用神是食神,,就喜身強劫旺來相生,,有財星制梟神以護食。 對於不善的用神怎樣逆用呢? 用神是七殺,,就喜有食傷來制伏,,忌財星資殺,梟神奪食,; 用神是傷官,,就喜有印星來制伏,或有財星化泄傷官,; 用神是陽刃,,就喜有官殺來制伏,忌官殺全無,; 用神是比劫,,就喜透官來制伏,無官有財,,則喜透食傷以化劫,。 這些就是對用神順用逆用的大致方法。 學(xué)人注:沈前輩用心良苦,,將“順逆”的用法詳細地作了一番解說,。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滴天髓》裏也有論“順逆”的章節(jié),,但此“順逆”非彼“順逆”也,不可混為一談,。黃先生將原文作了翻譯,,並沒有真正地“解讀”出來。鄙人在此對黃先生的翻譯進一步解釋如下: 用神是財星,,就喜有食神來相生,,有官星制伏比劫以護財;(財星為我所要獲取的東西時,,逢食神生則錢財越多,,源源不斷;有官星來保護財?shù)臅r候,,就不怕比劫來爭奪,。) 用神是正官,就喜有財星來相生,,有印星制伏傷官以護官,;(官星為我所要獲取的東西時,有財生之則官星有源,,其氣更足,;有印星來護官時,,則官星不會被傷官所克,地位就不會動搖,。) 用神是正印,,就喜有官殺來相生,有比劫制伏財星以護??;(印星為我所要獲取的東西時,有官殺生印則印之根源不缺,,且?guī)зF氣,;有比劫護印時,就不怕財星來壞印,。) 用神是食神,,就喜身強劫旺來相生,有財星制梟神以護食,。(食神為我所要獲取的東西時,,有比劫生之則福氣重,有財星來護時,,就不怕梟神來奪食導(dǎo)致的災(zāi)禍。) 總的一句話:順用的,,就是需要生“用神”的十神或“用神”所生的十神,。再說得明白些,“順用”的“用神”,,就是要保證“用神”的品質(zhì),。 用神是七殺,就喜有食傷來制伏,,忌財星資殺,,梟神奪食;(七殺為我所要獲取的東西時,,有食神制之則可以使殺不攻身,;如果有財去生殺,而制殺的食神又被梟奪,,這時就會導(dǎo)致七殺攻身而有災(zāi)禍了,。) 用神是傷官,就喜有印星來制伏,,或有財星化泄傷官,;(傷官為我所要獲取的東西時,有印來制傷官,,就不怕傷官來泄身,、克官了,;有財星泄傷官時,使本來為兇的傷官反而生出財星,,不去制官,,這也是好事。) 用神是陽刃,,就喜有官殺來制伏,,忌官殺全無;(當(dāng)我所要獲取的東西是羊刃時,,有官殺制伏刃,,使刃不傷身反為權(quán)柄;沒有制的刃主災(zāi)禍,。 用神是比劫,,就喜透官來制伏,無官有財,,則喜透食傷以化劫,。(當(dāng)我要獲取的東西是比劫時,也需要有官來制伏,,這樣比劫就只能幫我做事而不會傷害我所有的財,;如果沒有官星制,有食傷通關(guān)也行,,這樣財星也不會被比劫所奪,。) 總的一句話:逆用的,就是需要克“用神”的十神或泄“用神”的十神,。再說得明白些,,“逆用”的“用神”,就是要保障“用神”的安全使用,。 沈氏的這一番話,,現(xiàn)在許多人恐怕都會不以為然。因為他在說到財喜食生,、官喜財生,、殺喜食制、傷喜印製時,,並沒有提到身強身弱,、殺輕殺重這個重要條件。“難道財多身弱時也喜食神生財嗎,?難道身強殺淺時也喜食傷制殺嗎,?”人們會這樣反駁沈氏,說不定還會輕罵沈氏一句白癡呢,。然而,,張神峰在《神峰通考》的自序中也說:“月令為用神,,歲時為輔佐?;n,!命書之作,至此盡矣,。”這與沈氏唱的不是一個腔調(diào)嗎,? 其實,沈氏是在說八字的最佳組合方式,,讀者們先不要急於下結(jié)論,。倘若現(xiàn)在沈氏說:“凡是生產(chǎn)、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地方,,都要予以控制性管理,,並且要配置合格的消防設(shè)備。” 這話沒錯吧,?既然這話沒錯,,那麼,他說的七殺喜食傷以制伏,、傷官喜配印以制伏這幾句話,,那也就不會錯啦。 學(xué)人注:沈前輩在這段話中所言,,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其實就是在說明如何看我所要獲得的東西的好與壞,包括品質(zhì),、包裝、安全性能等,,並沒有說能否得到,。但是,要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首先要有好的“貨源”啊,。有好的“用神”,這是好命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得到,,也就是能否用到這個“用神”,這方面在《真詮》後文中也有章節(jié)說明的,。黃先生在這裏打的這個比方,,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原文:今人不知專主提綱,,然後將四柱干支字字統(tǒng)歸月令,,以觀喜忌,。甚至見正官配印,則以為官印雙全,,與印綬用官者同論,;見財透食神,不以為財逢食生,,而以為食神生財,,與食神生財同論;見偏印透食,,不以為泄身之秀,,而以為梟神奪食,宜用財制,,與食逢梟者同論,;見殺逢食制而露印者,不以為去食護殺,,而以為殺印相生,,與印逢殺者同論。更有殺格逢刃,,不以為刃可幫身敵殺,,而以為七殺制刃,與陽刃露殺者同論,。此皆由於不知月令而妄取用神之故也,。 解讀:沈氏批評當(dāng)時有些人不以月令取用定格,將格局弄得張冠李戴,、牛頭馬嘴,。話的意思表達得相當(dāng)明白,??墒遣恢颤N原因,徐老師傅的評注並沒有跟著原文跑,,而是自顧自地還在那裏嘮叨著如何扶抑日主,、平衡八字,。我們現(xiàn)在只好將沈氏的這段話再翻譯一遍,,他說: 現(xiàn)在的人啊,不知道取用神要專從月令提綱上取,,然後將四柱干支字字都以月令為主,,來觀其喜忌,。比如月令是正官,有印星化官生身,,這叫正官配印格,,但是不重月令為用的人,卻將此視為官印雙全,,與印綬喜官格同論;月令為財,,透食神相生,,格成財逢食生,而不重視月令用神的人,,卻將此視為食神生財格;月令為偏印,,透食神泄秀,格成食神吐秀,,而不重月令用神的人,卻將此視為梟神奪食,,說要以財制梟,;月令為七殺,逢食神制殺而又露出印星,,這本來就破了食神制殺格,,而不重月令用神的人,卻還說是殺印相生,;還有月令為七殺時,,碰到陽刃,,是刃來助身合殺,而不重月令用神的人,卻將此視為七殺制刃,,與陽刃格同論。這些啊,,都是由於不重視月令用神而亂取用神的原因。 沈氏說這番話,,本來是針對當(dāng)時的清朝命學(xué)界而發(fā)的,,但我卻覺得他批評的正是當(dāng)今命學(xué)界,。因為不重視月令用神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不是很普遍嗎?試問有幾個命學(xué)愛好者,,能說清楚財逢食生格與食神生財格的區(qū)別呢,?正在閱讀本文的讀者啊,您能夠說清楚嗎,? 學(xué)人注:沈前輩的這段文字,,就是在說明論命要分清主輔。比如“正官佩印”是以正官為主印星為輔,,正印在這裏是起到保護正官的作用,;而“印綬用官”卻是以印星為主官星為輔的,正官在這裏是起到資助正印的作用,。其他如“財逢食生”與“食神生財”也是這個意思,。論命,分清主輔是很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這不僅關(guān)係到格局的層次,,更關(guān)係到取象斷事的問題,習(xí)命者焉可不明,?,! 原文:然亦有月令無用神者,將若之何,?如木生寅卯,,日與月同,本身不可為用,,必看四柱有無財官殺食透幹會支,,另取用神。然終以月令為主,,然後尋用,,是建祿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 解讀:因為《淵海子平》,、《神峰通考》和《子平真詮》中所說的用神,,就是月令可用之物,並非現(xiàn)代命書所說的什麼平衡八字,、扶抑日主的用神,,所以當(dāng)月令沒有可用之物時,就會出現(xiàn)月令無用神的情況,。哪些才是月令可用之物呢,?就是官、印,、財,、殺、傷,、食這六樣?xùn)|西,。《寶法卷一》裏明確指出:“子平一法,,專以日幹為主,,而取提綱所用之物為令。今人不知其法,,於此百發(fā)百失……唯西山易鑒先生,,得其變通,將十格分為六格為重,,曰官,,曰印,曰財,,曰殺,,曰傷,曰食,,以此消息之,,無不驗矣。” 當(dāng)月令沒有官,、印,、財、殺,、傷,、食這六樣?xùn)|西的時候,即表示月令沒有可用之物了,。比如甲乙木生於寅卯月,,日幹屬木,,月令也屬木,木不能以木為用神啊,,因此沈氏說“本身不可為用”,。怎麼辦呢?到月令之外去找那六樣?xùn)|西,,並按照“有官先論官,無官方論用”的取用規(guī)則,,先取官殺格,,官殺格不成立則取食財格。食財格又不成立則取印比兩旺格,。若是官,、殺、財,、食,、傷、印這六樣?xùn)|西均不能立足成格,,則謂之身旺無依,,也就是完全沒有可用之物了,那命主就只有遁入空門,,讓佛祖保佑他啦,。 但是,取用定格總要以月令為主,。當(dāng)月令為建祿比劫時,,雖然說它不是用神,也可以把它當(dāng)作用神來稱呼,。 說到這裏,,有人會覺得沈氏的話前後有矛盾。他于前文才說“殺傷梟刃,,此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表示劫刃也是用神之一??墒窃谑畮仔形淖种崴终f“日與月同,,本身不可為用”,這不是又吊銷了劫刃的用神資格證嗎,?文尾還說什麼“是建祿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這話有點像是繞口令,,聽不清楚,,弄不明白,。 我理解呢,沈氏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取用神先當(dāng)以月令為主為先,,當(dāng)月令為比劫時即為月令無用神,,這時就要在月令之外尋取用神;二是不管月令是否比劫,,若都將月令叫做用神的話,,那麼建祿與陽刃就可以算作是不善的用神。正是基於這層意思,,沈氏才在本文結(jié)束時說“是建祿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話裏的“非用”二字是第一層意思,,而“即用神”三字就是第二層意思,。如此讀來,就不會覺得有什麼矛盾之處了,。 學(xué)人注:鄙人認為“月令無用神者”指的是在月令裏的東西並不能為我所用,,或者並不是我所要獲取的東西。這個時候就要看他柱有沒有我所要用的東西了,。至於“木生寅卯月”,,只是“本身不可為用”,並不是說“寅,、卯”這個字沒有作用,。比如寅可以合亥為印,使印星為我所用,。又比如卯木可以合戌,,使財星為我所用。這裏的“亥”,、“戌”就是沈前輩所說的“另取用神”,,而“寅”、“卯”在這裏所起的作用,,就是“非用而即用神”,,因為是由於寅,、卯字的作用而使我得到了亥印和戌財。黃先生在這裏的說法不正確。 原文:用神既主月令也,,然月令所藏不一,,而用神遂有變化,。如十二支中,除子午卯酉外,,余皆有藏,,不必四庫也,。即以寅論,甲為本主,,如郡之有府,;丙其長生,如郡之有同知,;戊亦長生,,如郡之有通判。假使寅月為提,,不透甲而透丙,,則知府不臨郡,而同知得以作主,。此變化之由也。 解讀:取用既然以月令為主,,可是月令地支藏幹的數(shù)量是不一樣的,,有的只藏一干,有的卻藏有二幹或三幹,,有的外透,,有的不外透,這樣就會使用神產(chǎn)生變化,。譬如在十二個地支中,,除了子午卯酉者四個地支僅藏一干外,其餘的地支都藏有二幹或三幹,,不用說辰戌丑未這四個墓庫了,。就拿寅字來說吧,裏面藏有甲,、丙,、戊三幹。甲為寅木的本氣,,甲在寅中就如同縣長坐在縣長辦公室裏,,得位當(dāng)權(quán);丙火長生在寅,,就像是縣長一手提拔起來的副縣長,,權(quán)利僅次於縣長;戊土在寅也是長生,,但同時又受寅木之克,,其力又次於丙火,它在寅中的位置就如縣長手下的小局長,。假若寅為月令,,甲木不透而透丙火,,就如副縣長代理縣長做主,這就是用神發(fā)生變化的原由啊,。 學(xué)人注:用神的變化,,在這裏指的是“我所要獲取並且使用的十神發(fā)生了變化”。沈前輩在此段以月令透幹為例來說明,,鄙人再進一步解說一下,。就說寅月,假如是辛金日幹,,寅木的本氣甲木是辛金的正財,,但甲木沒有透,卻透了丙火,,丙火合辛為官星,,這時辛金所獲取的並不是甲木財星而是丙火官星了。又比如辛生寅月,,甲木不透而透了戊土,,戊土生辛金,這時辛金所獲得的是印星而不是財星了,。當(dāng)然,,透了並不等於一定能夠獲得,能否得到還是要看全局的具體組合情況,。 原文:故若丁生亥月,,本為正官,支全卯未,,則化為印,。己生申月,本屬傷官,,藏庚透壬,,則化為財。凡此之類皆用神之變化也,。 解讀:如果丁火日元生於亥月,,亥中壬水就是日元的正官,取用當(dāng)取正官格,。但是如果八字中有卯未二字(僅一個卯字也可),,則亥卯未三合為木,將原來的亥水正官變成了卯木印星,,用神也隨之變成了印格,。又如己土日元生於申月,本為傷官格,但若庚金不透而透壬水財星,,則用神就變成了財星,。凡此種種,都是用神變化的現(xiàn)象,。 學(xué)人注:在上一段,,沈前輩沒有具體以某日幹來舉例,此段則講得比較細了,。一是由於地支間的組合使用神發(fā)生了變化,,二是由於月令透幹而使用神發(fā)生了變化。不過這也是大體說說而已,,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比如戌月壬水,透辛金,,殺格化為印格,,丑月壬水,透辛金,,官格化為印格,,這兩種情況,都是用神變化成了印,,但是它們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 原文:變之而善,,其格愈美,;變之不善,其格遂壞,。何謂變之而善,?如辛生寅月,透丙而化財為官,;壬生戌月,,逢辛而化殺為印,;癸生寅月,,藏甲透丙,會午會戌,,則化傷為財,,即使透官,可以作財旺生官論,,不作傷官見官,;乙生寅月,透戊為財,,會午會戌,,則月劫化為食傷,。如此之類,不可勝數(shù),,皆變之善者也,。 解讀:用神變化之後,有的則愈變愈好,,格正局清,;有的則愈變愈差,格破局壞,。怎樣才是愈變愈好呢,?比如辛金日元生於寅月,寅中的甲木不透幹,,而透丙火官星,,這就是化財格為官格啦。官是善的用神,,喜有財星相生,,丙火官星得坐下寅木財星相生,所以是格局愈變愈好,;壬水生於戌月,,戌中的戊土七殺不透幹,而透辛金印星,,這叫化殺為印,。七殺是惡的用神,必須要有印化或食制,,現(xiàn)在透出辛金印星化殺生身,,使殺星不能攻身,便是格局愈變愈好的現(xiàn)象,;癸水生於寅月,,不透甲木傷官而透丙火財星,化傷為財,。傷官是惡的用神,,必須要有財化或印製,現(xiàn)在透出丙火財星化泄傷官,,就是格局愈變愈好,,這時候即使透出戊土官星,寅木傷官也不能傷克官星,,所以就不能以傷官見官論,,而要以財旺生官論;如果地支有午戌二字(有一個午字即可),那麼寅午戌三合火局,,寅木用神也會因之變化為財星,,這也是用神變化的一種方式。乙木生於寅月,,是月劫格,。這時若見寅中透出戊土財星,地支又有午戌二字,,寅木則會因會合而變火,,化劫為食傷,並轉(zhuǎn)而再去生戊土財星,,這樣就使格局愈變愈好了,;類似上述這樣的變化,不可勝數(shù),,都是格局愈變愈好的現(xiàn)象,。 學(xué)人注:所謂“變之而善”,意思是將兇神轉(zhuǎn)變?yōu)榧穸鵀槲宜?;反之?#8220;變而不善”就是指將吉神轉(zhuǎn)變?yōu)閮瓷窳?。但是?#8220;變而不善”就會“其格遂壞”之言,未全然,。因為前文也有“不善而逆用之”的說法,,也就是說,儘管八字是“變而不善”的,,只要能夠“逆用”而用之得當(dāng),,同樣也是好命,這就是《真詮》後文中的《論四兇神也能成格》的意思,。黃先生在這裏僅作翻譯,,未作點撥,,並不能稱為“解讀”,。 話說到這裏,有些人可能會提出這樣兩個細節(jié)問題:一是乙木生於寅月,,原文說“會午會戌,,則月劫化為食傷”,可是並沒有明確指出一個午字或一個戌字能不能化,;二是乙木生於寅月,,寅中的甲木雖然不可以作用神,但不是還有“二把手”丙火嗎,?不能取丙火為用定格嗎,? 對此提問,沈老先生怕是沒有本事回答我們了。我們只有自己找答案了,。有這樣一位女士的命,,其命式為: 比 乙 亥 大運:己卯 乙木生於寅月,是月劫格,,因地支有午字,,寅午合火,月劫格就變成了食傷格,。喜月幹為戊土財星,,食傷生財,用神是愈變愈好啊,。唯一不足之處是年幹乙木克戊土,,幸好大運有庚、辛官殺制伏乙木,,使其不能劫財,,故命主早年就馳騁商場,財發(fā)百萬,,夫婦齊眉,,四子皆貴。如果命局沒有年幹乙木干擾,,使命主之財破耗較多的話,,那麼命主就會是超級富婆了。 由此例可知,,命局有午無戌,,午字與寅字半合,也是能夠化火的,。論格局時,,五行合化不需要有什麼化神,沈氏對此也沒有提出這種要求,。 學(xué)人注:黃先生對於這個八字的解釋,,鄙人認為有不妥當(dāng)之處,甚至有誤導(dǎo)後學(xué)的可能,。此命: ?。?/span>.寅月乙木,戊土透,,則作財格,。 2.財格透比,,為用神格局之?dāng)」P,,大運的官殺是作為救應(yīng)的,。 3.寅午半合的力量不如寅亥合,。 ?。?/span>.午火只是作為戊財?shù)牡弁兀蚪M合的關(guān)係並不能直接生到財星,。 ?。?/span>.“夫婦齊眉,四子皆貴”並不是由於食傷生財和大運的官殺制比所致,。 黃先生的解釋,,很容易使後學(xué)者誤以為“只要格局有成”或“只要用神變之而善”就可以發(fā)財富貴、夫婦齊眉,、得生貴子了,。 其實這個命主,只是早年發(fā)了點財,,中年晚年是相夫教子,,安享榮華的。 還有,,黃先生將“五行化氣”與“用神變化”混為一談了,。五行化氣,《滴天髓》曰:“化得真時只論化,,化神還有幾般話,。”而《真詮》裏的“用神變化”的化與“五行化氣”的化是不同的理論概念。 我們再看第二個命例,,某男命式為: 財 戊 戌 大運:乙卯 乙木生於寅月,,透出丙火傷官于時幹,地支有戌無午,,倘若寅戌能夠化火,,格成傷官生財,那麼命主在丙辰,、丁巳這兩步運中就必然會大發(fā)其財了,,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命主初次發(fā)財是在戊午運甲戌年,,得其兄弟之助而一發(fā)百余萬,。次年乙亥比肩爭財,,便破去了幾十萬元,。此後在戊寅、己卯年又狠發(fā)了兩筆,。 命主為什麼要到戊午大運才時來運轉(zhuǎn)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命局上有戌無午是不能夠合化為火的,只有到了戊午運,,有了午字,,才能夠合化為火,使原命局的月劫格變?yōu)槭硞?,這樣才會使命主一發(fā)如雷,。 學(xué)人注:此造寅中三物全透,只是在組合上出了毛病——乙木欲得戊財,,卻被甲木阻隔,,丙火透在時柱,通關(guān)是有心無力,。格取傷官生財(因為命主出生於寅月丙火用事的時候),,財是我所欲求之物,傷官是我取財?shù)氖侄?。丙辰丁巳運,,命主之所以沒有發(fā)財,是因為沒有真正通甲戊之關(guān),。而戊午運,,三合火局,“此關(guān)若通也,,相邀入洞房”(語出《滴天髓·通關(guān)》),,傷官生出的財星我能得到了,所以發(fā)了財,。 我們還看一個命例,,就是《算命一百法》的作者李後啟先生的命造: 財 戊 寅 大運:乙卯 月令為比劫,地支有戌無午,,如果寅戌能夠合化為火,,將月劫格化為食傷格的話,那麼日支妻宮的戌土就是相神,,命主便當(dāng)大得其妻內(nèi)助之力,,會因妻致富。命主自己也會在丁巳運中財運亨通,,比人家先富起來,。然而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命主一生最惱火的事情,,就是其妻多年患風(fēng)濕和精神分裂疾病,,形同廢人!由此可證,,僅有寅戌二字是不能合化為火的,。因為這樣,,戌土財星便受到重重比劫之克,故而其妻就生不如死了,。當(dāng)然,,戊土偏財所代表的父親也不會有好果子吃,他早年就成了盲人,,全靠命主給養(yǎng),。至於命主自己呢,一生從事文化教育工作,。戊午運是他一生中最為得意的時候,,他並沒有經(jīng)商發(fā)財,原因就是命局月令中的丙火沒有透出,,地支寅戌不能合化為火,,構(gòu)不成食神生財格。他一生之所以從文,,就是月令的丙火是中氣,,可以作用神?!渡穹逋?#183;定格局訣》就有“乙日寅月號傷官”之說,,表明寅中的丙火是可以用來構(gòu)成傷官格的。同樣的道理,,李先生的命造也可以用寅中的丙火來構(gòu)成食神吐秀格,。食神吐秀格的命,十有八九是在文藝圈裏混的人,。儘管李先生自己在他的書中公然宣稱:“傳統(tǒng)的格局可有可無,,與析命斷運沒有什麼必然的聯(lián)繫。”可是,,他一生的事業(yè)趨向,,還是沒有逃脫命格的註定啊。 學(xué)人注:其實這個八字黃先生應(yīng)該放在《論用神成敗救應(yīng)》一章之內(nèi),,因為此造就是沈前輩所言的“財輕比重,,財格敗也”的命。寅月甲戊並透,,比肩克財,,同是月令所透但相克無情,為財格之?dāng)?。財格敗所?dǎo)致的,,就是命主受父、妻之累了,。 “戊午運是他一生中最為得意的時候,,他並沒有經(jīng)商發(fā)財,原因就是命局月令中的丙火沒有透出,,地支寅戌不能合化為火,,構(gòu)不成食神生財格。”黃先生的意思是,,由於原局丙火食神沒有透幹,,寅戌的半合併不能把比肩轉(zhuǎn)變成食神,用神沒有變化,,不是食神生財格,,比肩依舊在克奪財星,所以不是做生意的命,,戊午運只所以得意,,只是大運起到了通關(guān)的作用,甲木旺氣得以宣洩,。 “他一生之所以從文,,就是月令的丙火是中氣,可以作用神,。”此說不全然,。命主出生於寅月丙火用事的時候,正是由於丙火是用事五行,,此中氣才可作用神,,才能發(fā)揮其作用。另外,,甲日自坐戌,,戌是火庫是文庫,也是從文之因,。 原文:何謂變之不善,?如丙生寅月,本為印綬,,甲不透幹而會午會戌,,則化為劫。丙生申月,,本屬偏財,,藏庚透壬,會子會辰,,則化為殺,。如此之類亦多,皆變之不善者也,。 解讀:丙火日元生於寅月,,本來是印綬格,。但若果寅中的甲木不透,地支有午戌二字(有一個午字即可),,那麼寅木印星就會被合化為比劫,。又如丙火生於申月,本屬偏財格,,若是申中不透庚金而透壬水七殺,,地支又有子辰二字,則申子辰合水局,,申金偏財就變成了七殺,。諸如此類的變化也比較多,都是用神愈變愈壞的現(xiàn)象,。 當(dāng)然咯,,即使是用神變壞了,也不一定就是差命一條的,,因為不善的用神只要喜忌配合得宜,,照樣也是會發(fā)福的。有人可能會問:“既然用神的善惡無關(guān)緊要,,那我們幹嗎要費神討論用神的變化呢,?其意義何在呢?”其意義就在於,,用神變好變壞可以顯示出許多與之相關(guān)的資訊,,比如家世、學(xué)業(yè),、事業(yè)趨向等,,都可以從用神的變化中看出端倪來。比如月令是印星,,只要不是遭到損壞或數(shù)量太多,,即表示命主家中有書香之氣,命主能夠得到父母的蔭福,,自己的學(xué)業(yè)也會較高,。但是只要印星化而為劫,那麼這些良好的資訊就都會淡化掉,。我們可以看看以下幾個命例: 1) 壬戌 2) 戊戌 3) 壬子 第一例因甲木不透幹,,儘管有壬水蓋頭,可是壬水無根,寅午戌還是合化為火,,將寅木印星變成了劫財,,故命主出身平民之家,識字不多,,一生務(wù)農(nóng),; 第二例因甲木透幹,寅木印星便不能悉數(shù)化火,,故命主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己也有較高的學(xué)歷,; 第三例雖然甲木不透,,只因壬水有根,可以不斷滋養(yǎng)寅木,,寅木便不能化火,,印格則不變,故命主出身於官貴之家,,自己也是進士,,並且官至一品。 學(xué)人注:黃先生所言甚是,。我們在預(yù)測中明辨用神的變化,,是為了提取準確的資訊,為了準確地取象,?!稖Y海子平》等諸多大作中的斷語,有不少是從用神變化的角度去論述的,。但是黃先生在對其所舉的幾個命例的解釋,,很值得商榷,是析如下:(命例未標明命主的性別,,這是不太嚴謹?shù)淖龇?,在此姑且按乾造論之?/span> 乾 壬 壬 丙 戊 戌 寅 午 戌 黃先生認為此造之所以沒有學(xué)歷、出身平民之家,,一生務(wù)農(nóng),,是由於三合局使印化為劫之故,此說不當(dāng),。寅中戊土透幹,,三合之火氣生於土,用神當(dāng)是印化為食,。幹透七殺,,所謂“有殺先論殺,無殺方論用”,但此殺虛透無根,,戊土制之為太過,,《論八字撮要法》雲(yún):“若有七殺須要制,制伏太過反為兇”,。年月的七殺制過,,故出身不富貴,自己也沒有多少貴氣,。戊土太旺,,是為用神太過,又食神不能生財,,反而制殺太過,,也是命中敗筆。地支三合火局,,將支中暗藏辛金損壞,,貧窮克妻之命。 乾 戊 甲 丙 戊 戌 寅 午 戌 此造能有高學(xué)歷,,能出身於書香之家,,確為甲木出幹之功,但地支的火局在這裏是屬於印氣通身的組合,,並非黃先生所說的“印星不能悉數(shù)化火”,。 乾 壬 壬 丙 庚 子 寅 午 寅 有殺先論殺,此造雙殺出幹,,又有子根,,月令寅印化殺是貴征之一,日支午刃敵殺是貴征之二,,月時伏吟印氣通身是貴征之三,。 原文:又有變之而不失本格者,如辛生寅月,,透丙化官而又透甲,,格成正財,正官乃其兼格也,。乙出申月,,透壬化印,而又透戊,,則財能生官,,印逢財而退位,雖通月令,,格成正官,,而印為兼格。癸生寅月,透丙化財,,而又透甲,,格成傷官,而戊官忌見,。丙生寅月,,午戌會劫,而又或透甲,,或透壬,,則仍為印而格不破。丙生申月,,逢壬化煞,,而又透戊,則食神能制煞生財,,仍為財格,,不失富貴,。如此之類甚多,,是皆變而不失本格者也。是故八字非用神不立,,用神非變化不靈,,善觀命者必於此細詳之。 解讀:還有用神雖然變化但仍然不失其本格的情況,。比如辛金日元生於寅月,,寅中丙火官星與甲木財星齊透天干,這時候雖然財格變成了官格,,但是其本來的財格還依然存在,;乙木日元生於申月,申中壬浮水印星與戊土財星齊透天干,,如此則財可生官,,壬浮水印星碰到戊土財星就只好退位了,雖然壬浮水印星通根於月令,,但還是以官格來看,,印格可以看作是兼格;癸水日元生於寅月,,寅中的丙火財星與甲木傷官齊透天干,,格成傷官生財,這時如果戊土官星再透出來泄財,,就破了傷官生財格,;丙火日元生於寅月,地支有午戌二字,則寅午戌三合化劫,,但如果甲木透幹或壬水透幹,,則寅木就不會悉數(shù)化火,那麼印格也就不破,;丙火日元生於申月,,本系財格,如透壬水殺星,,則化財格為殺格,,如果同時又透出戊土食神,則食神便能制殺生財,,也可以叫棄殺存財,,還是財格不變。如此之類的變化很多,,都是雖變而沒有失去本格的例子,。所以啊,看八字不抓住月令用神這個提綱,,就沒有條理,,而用神如果沒有變化則失去了它的可變性與靈活性,善於看命的人啊,,必須在用神變化這個細節(jié)上仔細弄清楚,。 學(xué)人注:此節(jié),黃先生僅作翻譯,,沒有解釋,,初學(xué)者閱後亦有懵懂之感。 ?。?/span>.寅月辛金透甲丙,,之所以取財格而官為兼格,乃是由於寅中甲木乃本氣之故,。若八字組合能使辛金得到甲丙,,則命主很有可能是因財?shù)霉伲┑娜恕?/span> 2.申月乙木透壬戊,,之所以說印逢財而退,,乃是由於財為養(yǎng)命之源,世人不可缺少的東西,,是物質(zhì)之星,,而印是精神星。但是,,若癸水出幹,,合戊救壬,,那麼就應(yīng)該看成是官格化為印了。 ?。?/span>.寅月癸水透丙甲,,之所以取傷官格,其理同前寅月辛金,。不過傷官生財,,是為秀之又秀。至於“戊官忌見”,,主要是癸見戊而合之,,日主之情向戊,而戊官易遭甲傷之故,。 ?。?/span>.寅月丙火會午戌,透甲或透壬,,寅之本氣未滅,,合局是印氣通身。 ?。?/span>.申月丙火透壬戊,,當(dāng)為殺逢食制而財星得生。 不過以上諸例,,皆為死法,,沒有考慮干支的位置組合關(guān)係,,須知命理有四大法則,,那就是“鉤、發(fā),、向,、從”,格局用神也不出其外,,而藏幹透幹,,只是四法中的“發(fā)表歸根”一法而已。 沈氏在這一章中論述了用神的可變性與不變性,,這是其他命學(xué)經(jīng)典中所缺少的內(nèi)容,,真是泄盡了子平的秘奧啊,!可以說,,學(xué)習(xí)命理者如果不看這本書,就根本不知道格局是怎樣變化的,。從這一章裏,,我們還可以看出,,沈氏在談用神時沒有一句話離開過月令,而且所講的用神絲毫沒有扶抑日主,、平衡八字等作用,。月令用神因透幹會支而發(fā)生變化時,只要用神不被合化為他物,,就仍然會保留原本的用神,,從而導(dǎo)致多格並存的現(xiàn)象。當(dāng)然,,凡物少則清,,清則貴;多則雜,,雜則賤,。因此古人說:“一格二格,非卿即相,;三格四格,,刑卒九流之輩。” 學(xué)人注:用神的變化,,沈前輩所言甚詳,,說來說去,關(guān)鍵是要看清楚這個命是要做什麼事的,,或者說命主要獲取的是什麼東西,,獲取的途徑是什麼。說了那麼多的格局,、用神,,不外乎是為取象、斷命所用,。 原文:用神既有變化,則變化之中,,遂分純,、雜。純者吉,,雜者兇,。何謂純?互用而兩相得者是也,。如辛生寅月,,甲丙並透,財與官相生,,兩相得也,。戊生申月,,庚壬並透,財與食相生,,兩相得也,。癸生未月,乙己並透,,煞與食相克,,相克而得其當(dāng),亦兩相得也,。如此之類,,皆用神之純者。 解讀:用神既然有變化,,那麼在變化之中,,就會有純雜之分。用神清純者吉,,用神駁雜者兇,。怎樣才算是清純呢?就是善用神要得到相生,,惡用神要受到制約,。比如辛金日元生於寅月,寅中甲丙齊透,,甲木是財,,丙火是官,二者都是善的用神,,得生則宜,。財與官相生,便是兩相得,,也是用神在愈變愈清純,。戊土日元生於申月,申中庚金與壬水齊透,,庚金食神,壬水是偏財,,均為善的用神,,食神與財相生,也是用神愈變愈純的現(xiàn)象,。癸水日元生於未月,,未中乙己齊透,乙為食神,,己為七殺,,這七殺屬於惡的用神,,宜有制約,現(xiàn)在有乙木食神來制,,也叫兩相得,。同樣是。類似這樣的變化,,都是用神愈變愈純的現(xiàn)象,。 學(xué)人注:簡單地說,月令用神兩幹並透,,吉神得生,,或兇神得制,為“互用而兩相得”的“純”,。 原文:何謂雜,?互用而兩不相謀者是也。如壬生未月,,乙己並透,,官與傷相克,兩不相謀也,。甲也辰月,,戊壬並透,印與財相克,,亦兩不相謀也,。如此之類,皆用之雜者也,。純雜之理,,不出變化,分而疏之,,其理愈明,,學(xué)者不可不知也。 解讀:在什麼情況下用神會變的駁雜呢,?就是善用神受到克制,,而惡用神受到生扶的時候。比如壬水日元生於未月,,未中乙己齊透,,乙是傷官為惡用神,而己是正官為善用神,,傷官克官,,善用神受到了克制,這就是用神變駁雜的現(xiàn)象,,其實質(zhì)也就是破了正官格,。類似這樣的變化,,都是用神愈變愈駁雜的現(xiàn)象。純雜的道理,,都是在用神變化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要一格一格地分理清楚,其中的道理就會愈明白,,這是學(xué)習(xí)命理的人不可不知道的事情,。 是的,學(xué)習(xí)命理的人啊,,現(xiàn)在你就可以去翻閱現(xiàn)代命理書籍,,看看能否從中找到與沈氏這篇“論用神純雜”相同內(nèi)容的文字,我敢打賭,,你一定會失望,!因為現(xiàn)代命理書籍裏面根本就沒有沈氏所說的這種用神,哪里還會論及它的純雜呢,! 學(xué)人注:簡單地說,,月令用神兩幹並透,吉神被兇神所克傷的,,為“互用而兩不相謀”的“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