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售盈持虧,二是紅利的悖論
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曾說:"投資者最大的問題,,乃至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用這句話來形容買賣股票再合適不過了,。我們經常會陷入一種怪圈,,買進的股票垃圾無比,賣出的股票卻節(jié)節(jié)攀升,。簡言之,,我們總是高買低賣。通常,,只要投資者跟著直覺走,,結果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售盈持虧:本能誘發(fā)投資錯誤 大多數(shù)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曾認為,,一涉及金錢,,人就會變得很理智。經濟理論也認定,,投資者通常會做出良好乃至最優(yōu)的決策使利益最大化,。既然輸贏都是真金白銀,人們當然會想方設法謀取最多的收益,。研究人們決策行為的心理學家卻不這么想,,因為他們明白影響投資者決策的是非理性的沖動、直覺以及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而非經濟模型中蘊含的冷靜與理智,。 后來,研究者們停止了對理論的紛爭,,轉而研究投資者究竟是如何決策的,。他們發(fā)現(xiàn),投資者的行為更符合心理學家的說法,于是,,行為經濟學應運而生,。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學家特里·奧登 (Terry Odean)的研究結果可謂一針見血。盡管這個領域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引經據典的地步,,但奧登的研究堪稱行為金融學的經典文獻之一,。 奧登研究了投資者個人選擇股票的決策,發(fā)現(xiàn)在投資時我們錯誤百出:交易過于頻繁,,毫無經濟收益,;投資過于單一,僅僅持有幾種吸引我們的股票,;更有趣的還在后頭,,我們總是輕易拋出業(yè)績良好的股票,而抱著表現(xiàn)很差的股票不放,,期望它們能有起死回生的一日,。 我們的投資方式雖然沒什么經濟意義,卻有巨大的心理意義,。縱然股市無情,,我們仍希望持有的股票即便不盈利但至少也不要虧本,。行為經濟學家邁爾· 斯塔特曼 (Meir Statman)和赫什·舍夫林 (Hersh Shefrin)將人們"售盈持虧"的心態(tài)稱為 "處置效應",它的結果便是,,我們不愿出售虧損的股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先驅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 一方面,對人們而言,,虧損比盈利要痛苦得多,。而且,當處于虧損狀態(tài)時,,投資者是風險偏好型,,寄希望于它日后會反彈。另一方面,,投資者在盈利面前趨向回避風險,,愿意較早賣出股票以鎖定利潤。這樣就導致了我們 "售盈持虧",。在心理上我們得到了滿足,,卻也因此受到了股市的懲罰。 股票交易的這種本能錯誤仍然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危害,,但它的影響力已經大大削弱了,。處置效應如今已盡人皆知,日交易者投機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今天,,大多數(shù)交易都由機構投資者完成,,處置效應不甚明顯。畢竟,,機構投資者用的不是自己的錢,,于是便少了很多情感因素在作祟。 要注意,,熟悉處置效應主要還是防御性的策略,。假如你進行股票交易時,再抱著虧損股票不放,,期望它反彈,,那么,問問自己這個愿望究竟是否現(xiàn)實,。同時,,還要考慮出售股票產生的稅收因素。 然而,,你也可以利用其他投資者的處置效應獲利,。這是一種利用投資者行為的心理研究來盈利的方法,也是動量效應策略的一種使用方式,,本書之后將討論到這點,。 這個策略的核心就是人們不愿出售虧損的資產,這屬于一個極為嚴重的行為偏誤,。而從中獲利的辦法是利用本觀點來解讀收益報告,。 假設一家公司收益極高,那么其股價必然上漲,。按照處置效應,,投資者必然售出盈利股票。賣家充斥著股市,,于是股價不會立即上漲,。反之,假如公司收益糟糕,,其股價必定下滑,。投資者不會情愿接受虧損的現(xiàn)實,他們會懷著股價回升的希望緊持股票,。結果,,股價并沒有立即下滑。 兩個事例給我們的啟示是,,股價反映其最新情況之前有一段時間差,。股價上漲時,,拋售股票會延緩其上漲;股價下跌時,,囤積股票會減緩其下跌,。在這兩種情況里,雖然股價最終會回歸它的真實價值,,但這之前有個時間差,,于是,這給了你投資機會,,買進上漲的股票,,拋售下跌的股票。 利用處置效應是一種盈利策略,,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因素影響股價的變化速度,使投資收益更可預測,,即明確參考點 (股票的購買價),,處置效應總是與參考點有關。 如果你以每股1 美元購買IBM 的股票,,之后股價上漲到20 美元,,又下跌到19 美元,你會依舊將它看做是盈利股票,。但假如股價跌到0 美分,,此時,售盈持虧的癥狀又開始急劇發(fā)作,,你又變得極不情愿出售手中的股票。 換言之,,正如處置效應所示,,聽信你的直覺,然后反其道而行之,,拋售虧損股票,,持有盈利股票。 玩轉紅利游戲的行為學方法 應該購買支付紅利的股票還是不支付紅利的股票呢,?從歷史上看,,投資股票的多數(shù)收益都來源于分紅而非股價上漲。 2008 年股市崩盤后,,多數(shù)人都認為應該投資支付紅利的股票,,尤其是在低利率的情況下。但不支付紅利的公司可以將收益進行再投資,,尋求更大的發(fā)展機會,,資本升值的空間更大,這意味著這類股票更適宜投資。個人理財大師和行為經濟學家們可以給出很多答案,。他們發(fā)現(xiàn),,投資者以為自己在玩紅利游戲,而事實上,,投資者都被股票發(fā)行公司耍了,,公司可以改變紅利政策,操縱紅利分配,。 付紅利股票是否值得投資是個長年困擾經濟學家的問題,。諾貝爾獎得主默頓·米勒(Merton Miller)與弗蘭科·莫迪利亞尼(Franco Modigliani)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通常溢價出售股票的是分配政策慷慨的公司呢,還是吝嗇的公司,?"他們給出了答案,,并做了證明:理論上,公司是否決定支付紅利并不重要,。在理想的情況下,,公司決定支付紅利還是進行收益再投資并不會影響公司的價值,除去稅收等因素,,唯有收益是最重要的,,投資者無需有意追捧或是回避付紅利股票。事實上,,客觀的金融模型揭示的實際問題是:"公司發(fā)行紅利是為了什么,?" 行為金融學再次研究了紅利問題并得出了一個令理論家和投資者都頗感興趣的答案。行為金融學用新的方法,,考慮了投資者對紅利的觀念和情緒因素,,得出的結果表明,紅利確實對股價有影響,,購買或是出售付紅利股票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杰夫·沃格勒 (Jeff Wurgler )是紐約大學研究投資者情緒和股市價格的金融學教授。他告訴我:"在投資者眼中,,支付紅利與否把公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 "成熟、安全"的公司 (支付紅利),;另一類是 "冒險,、增長"的公司 (不支付紅利)。"很明顯,,投資者對公司的紅利政策做了過多的解讀,。 20 世紀50 年代,富有的投資者坐收紅利的情況十分普遍,。今天,,不少投資者仍抱著傳統(tǒng)的投資觀念,,拒絕買賣股票,而只是尋求股票的紅利收入,??萍脊煞睒s時期,支付紅利的公司被投資者視為"舊經濟",,沒有什么比分紅更老土的了,,分紅意味著公司已經黔驢技窮,用盡了增長思路,。僅僅幾年后,,投資者又將支付紅利視為公司實力雄厚、值得投資的標志,。2003 年,,微軟決定分發(fā)紅利就是這兩個看法迥然時期的分水嶺。 無論這種關于紅利的市場情緒是高漲還是低落,,它都在股價上體現(xiàn)了出來,。投資者中意紅利股票時,就愿意溢價購買,;而厭惡它時,,只愿意折價購買。沃格勒和貝克的研究表明,,自20 世紀60 年代以來,,投資者總共經歷了4~5個紅利股票溢價和折價的周期。所以說,,紅利確實與股票的價值有關,,關鍵就在于紅利受不受投資者的青睞。 公司對這種趨勢不會袖手旁觀,。沃格勒表示,,很多公司都密切關注著什么時候支付紅利會出現(xiàn)溢價,什么時候則會出現(xiàn)折價,。企業(yè)主管需要時刻把握市場動向,他們會密切觀察擁有同樣產品線的競爭對手在支付紅利后能否提高股價,。有時,,投資銀行也會建議他們支付紅利。當然,,他們必須聽取年會上的意見,,了解更多的信息。 之后,,他們便采取行動,,開始玩紅利游戲,。他們會在必要時轉換游戲角色:市場火熱時,他們選擇支付紅利,;市場冷清時,,他們終止支付紅利。正如在網絡泡沫時代,,各家公司爭先恐后地在公司名稱之后冠以 ".com",,而泡沫破裂后,它們又發(fā)現(xiàn)把公司名稱之后的 ".com"去掉其實更好些,。今天,,公司出爾反爾的作風仍沒改變,只不過這次 ".com"換成了紅利而已,。沃格勒這樣說道:"市場需要比薩,,公司就送比薩;市場看重紅利,,那公司就分發(fā)紅利,。" 比薩的類比道穿了許多公司最近的紅利政策本質。沃格勒和貝克將之稱做 "迎合理論",,公司在迎合投資者對紅利的需求,。事實上,這個理論正確地描述了公司分發(fā)紅利的原因,。 投資者同樣也可以玩紅利游戲,,與根據市場情緒決定分發(fā)紅利的管理者分庭抗禮。行為研究關于紅利的主要觀點是:紅利受追捧時,,分發(fā)紅利的公司的價值被高估了,;而紅利遭冷落時,公司的價值則被低估了,。因此,,投資者應該學會審時度勢,采取逆反的投資方式,。紅利流行時,,投資傳統(tǒng)的不付紅利的股票,賣空付紅利的股票,。其原因在于,,最終,因發(fā)行紅利而被高估的公司股票將回歸它的真實價值,。 這種逆反投資法需要投資者耐心等待股票回歸真實價值,。沃格勒提醒投資者務必要謹慎。擺在投資者面前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怎么可能知道發(fā)行紅利的公司是被高估了還是低估了,?又沒有投資銀行為我們支招,。"沃格勒建議道:"如果你身邊有那種消息不靈通卻又盲目自信的家伙,,向他詢問關于紅利股票的意見,然后反著做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