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常用養(yǎng)生抗衰中草藥之“補陰藥”

 書香門魚 2011-04-01
 凡具有以滋養(yǎng)陰液功能為主,、能治療陰虛諸癥并有生津潤燥作用的藥物,稱為補陰藥,。補陰藥大都性味甘,、寒涼或咸寒,質(zhì)潤多液,,人肝,、腎二經(jīng)。因為陰不足,,必先責(zé)之肝腎,,或久病使肝腎陰虛,而肝藏血,,腎主水,,故補陰藥要經(jīng)過肝、腎把營養(yǎng)供給全身,。

  補陰藥適應(yīng)于肺陰虛,,見于咳無痰,口干咽燥,,潮熱盜汗或干咳痰少,,聲嘶咳血,;肝陰虛見視力不清,目干眩暈,,筋脈拘攣,,心煩失眠;胃陰虛見口干唇燥,,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苔;腎陰虛見頭昏健忘,,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等。

 

  臨床上陰虛者每多兼見血虛,,而血虛者又導(dǎo)致陰虛,,所以補陰的藥大都有補血的作用。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證實,,補陰藥具有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陰液,、精髓)的虧損,,改善人體的機能,,幫助陰虛病癥器官恢復(fù)正常的作用。
 
  本類藥物性多甘寒,、滋膩。凡脾胃虛寒,痰濕中阻,、納呆腹瀉者均不宜用,。

        (1)南沙參

  主要來源:為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和杏葉沙參的干燥根,。

  《日華子本草》:“補虛,,止驚煩,益心肺,。”《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微寒。歸肺,、胃二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清肺養(yǎng)陰,祛痰,,止咳平喘,,益胃生津,。

  1.用于年老肺陰虧虛,虛熱內(nèi)生,,于咳少痰,,痰中帶血,口燥咽干,,喘促氣短,,聲嘶,老年人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屬上述證型者。如沙參麥冬湯,?!侗静菥V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痿,。”《本草經(jīng)百種錄》:“惟沙參為肺家氣分中理血之藥,,色白體輕,疏通而不燥,,潤澤而不滯,,血阻于肺者,非此不清也,。”

 

  2.用于老年人燥熱傷津,,胃陰虧虛,胃痛隱隱,,饑不欲食,,干嘔呃逆,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者,。如益胃湯。如熱病傷津較重,,常以鮮品與鮮生地,、鮮石斛同用。

  3.用于失血后手足厥冷,、脈微屬陰傷者,,可予濃煎頻頻少服。

  4.本品尚有消腫排膿,、祛風(fēng)止癢之功而用于各種外科及皮膚疾患屬風(fēng)熱濕毒內(nèi)侵者,。用法用量:內(nèi)服10一15克,鮮品15-30克,煎服,;或人丸,、散。

 

  注意事項:  1.惡防己,,反藜蘆,。

  2.虛寒證忌服?!?/strong>本草經(jīng)疏》載:“臟腑無實熱,,肺虛寒客之作泄者,勿服,。”

 

  現(xiàn)代研究表明,,南沙參有如下作用:

  1.南沙參所含的皂甙刺激胃粘膜感受器而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經(jīng)中樞興奮,增加氣管和支氣管的分泌而具有祛痰作用,,廣泛用于各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

  2.南沙參尚能降低血液粘度,,強心,,抗真菌及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有報道南沙參,、山藥各15克,,水煎服,對遷延性肝炎有一定療效,,可見其對機體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

  因此,,南沙參味甘潤肺,,單味水煎代茶飲或配合它藥同用,可提高老年人對氣候,、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減少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和減輕其癥狀,是老年性陰虛熱盛咳證之佳品,。

  代表方劑:

  【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

 

  組成:南沙參9克,,玉竹6克,甘草3克,,桑葉5克,,麥冬9克,生扁豆5克,,花粉5克,。

  功效: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

  主治:燥傷肺胃陰分,,身熱干咳,,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者,,老年人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屬上述證候者。

 

 

  用法:上藥取水500毫升,,文火煎,,取汁200毫升,溫服,,日一劑,。

  方義:方中南沙參清肺養(yǎng)陰,益胃生津,;麥冬潤肺清心,,益胃生津,二藥相配,,甘寒救液,,清養(yǎng)肺胃;玉竹助上二藥以養(yǎng)陰生津,;桑葉,、花粉清肺胃之燥熱而生津;生扁豆養(yǎng)胃胃生津止渴,;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共具清肺益胃生津之效。

  2.黑脂麻

 

  主要來源:為胡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脂麻的成熟種子,。因本品油脂多而色黑,,又為漢使張騫始自大宛得油麻種來,故名,。別名:巨勝子,、胡麻仁。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傷中虛贏,,補五內(nèi),,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本草易讀》:“胡麻酒蒸用,甘,、平,、無毒。潤養(yǎng)五臟,添補精髓,。堅筋骨而明耳目,。黑須發(fā)而利二便。”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歸肝、腎,、大腸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補益精血,潤燥滑腸,。

 

 

  1.用于精血不足,,須發(fā)早白,頭暈眼花,。本品色黑人腎,,善于益精養(yǎng)血,可單品蒸熟或炒香研末服,,或配以棗膏,、蜂蜜、制首烏,、桑葉等,,如桑麻丸。

  2.用于精血不足,,風(fēng)邪侵襲肢節(jié)之行痹,,癥見肢節(jié)疼痛,游走不定,。劉完素:“治風(fēng)先治血,,血活則風(fēng)去。胡麻人肝益血,,故風(fēng)藥中不可闕也,。”

  3.用于年老體虛,,精血不足,,腸燥便秘。常配以當(dāng)歸,、肉蓯蓉,、柏子仁等養(yǎng)血潤腸藥相須為用。

 

  用法用量:

  1.內(nèi)服:10-30克,,煎湯或人丸,、散。外用:煎水洗浴或搗敷。

  2.宜炒熟用,。

 

 

  注意事項:

  1.本品質(zhì)潤滑腸,,故脾虛便溏者忌用。

  2.《本草求真》:“下元不固而見便溏,、陽痿,、精滑、白帶,,皆所忌用,。”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黑脂麻能提高機體耐高溫,、耐低溫,、耐缺氧的作用,而具有抗衰老,,養(yǎng)生健身之功,;其所含亞油酸能使血中膽固醇含量降低,使血管軟化,,有防治冠狀動脈硬化的作用,;尚有降低血糖、增加血球容積的作用,。黑脂麻不僅為藥用,,其味甘氣香,亦常為滋補食品,,如脂麻糊,、脂麻杏仁糊等久服可補肝腎,烏須發(fā),,駐容顏,。

  代表方劑:

  【扶桑至寶丹】(《攝生秘剖》)

 

 

  組成:桑葉500克,黑脂麻200克,,白蜜500克,。

  功效:補益肝腎,補髓添精,,祛病延年,。

  主治:肝腎不足,眼目昏花,,須發(fā)早白,,干咳日久不愈。

 

 

  用法:將黑脂麻搗碎加水煎取濃汁二碗,,和密煉至滴水成珠,,加入桑葉末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空腹時鹽湯或臨臥時溫酒送服,。

  方義:方中黑脂麻甘平,色黑質(zhì)潤,,補益肝腎,,益精填髓;桑葉甘寒,,輕清宣散,,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二藥相配,,清上滋下,補散兼施,,清肝風(fēng),,瀉肝熱,養(yǎng)肝血,,補脾腎,;蜂蜜潤肺止咳,且有補益作用,,與桑葉相配攻補兼施,,而以補益固本為主。三味合而用之,,補益肝腎,,益精填髓,潤肺止咳,,祛病延年,。

 

      (3)山茱萸

 

  主要來源:為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干燥成熟果肉。本品橢圓形核果,,深紅色,,多生于向陽山坡灌木叢中,故名,。

  《藥性論》:“治腦骨痛,,……補腎氣,興陽道,,添精髓,,療耳鳴,除面上瘡,,主治發(fā)汗,,止老人尿不節(jié)。”《雷公炮炙論》:“壯元氣,,秘精

  性味與歸經(jīng):酸,,微溫。歸肝,、腎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補益肝腎,滋陰填精,,澀遺固虛,。

  1.用于老年人肝腎不足,頭暈耳嗚,,腰膝酸軟,,本品陰陽并補,為治腎氣虛,,陰精不足之要藥,,如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

  2.用于老年腎經(jīng)虛寒,五更瀉,,形寒肢冷,,腸鳴漉漉,舌淡苔白,。如四神丸,。《本草新編》:“蓋五更泄瀉,,乃腎氣之虛,,山茱萸補腎水,而性又兼澀,,一物二用而成功也,。”

  

  3.用于年老體弱,肝,。腎不足,,小便不禁,夜尿頻多,,虛汗不止,。《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萸肉既能斂汗,,又善補,,是以肝虛極而無氣將脫者,,服之尤效。”配以人參,、龍骨,、牡蠣等益氣斂汗之晶,若治小便不禁可配以益智仁,、桑螵蛸,、沙苑子等補腎澀精之品。

  4.本品有收斂止血之功而用于婦人月經(jīng)過多,、崩漏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5-l0克,煎湯或人丸,、散劑,。大劑量可用30克。

 

 

  注意事項:

  1.惡桔梗,、防風(fēng),、防已

  2.本品溫補收斂,故命門火熾,,小便不利,,濕熱內(nèi)盛者慎用。

 

 

  有研究資料表明,,腎為先天之本,,腰為腎之府,腎陽為命門之火,,命門火衰則下焦無以溫煦,,膀胱失其氣化,出現(xiàn)腰膝酸軟,,小便清長或小便不禁,,夜尿頻多等癥,腎精虧虛不能上充清竅則耳鳴耳聾,。山茱萸既能補肝腎之陰,,又能溫補腎陽,為一味平補陰陽的要藥,。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抗氧化,、抗凝,、抗衰老作用,并有調(diào)節(jié)免疫,,抗變態(tài)反應(yīng),,解痙,,利水降壓,抑菌(志賀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作用,,在辯證基礎(chǔ)上廣泛用于糖尿病,、尿崩癥,、支氣管哮喘、腰腿痛等老年性疾病,,具有緩解癥狀,,改善臟器功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作用,。

  代表方劑(一):

  【治遺尿方】(《方龍?zhí)都颐胤健?

 

 

  組成:山茱萸15克,,益智仁6克,人參8克,,白術(shù)15克,。

  功效:補益肝腎,固精縮尿

  主治:老年小水不節(jié)或自遺不禁證屬脾腎氣虛者,。

 

  用法:上藥以水4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溫服,,日一劑,。

  代表方劑(二):

  【腰痛方】(《圣惠方》)

 

 

  組成:山茱萸、牛膝(去苗),、桂心各等份,。

  功效: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主治:年老體虛,,腎陽虛衰,下焦風(fēng)冷,,腰痛,,腰膝酸軟。

 

 

  用法:上藥搗細(xì)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6克。

  (4)女貞子

  主要來源:為樨科常綠喬木植物女貞子的干燥成熟果實,?!侗静輦湟罚?#8220;益肝腎,安五臟,,強腰膝,,明耳目,,烏須發(fā),補風(fēng)虛,,除百病,。”《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補中,安五臟,,養(yǎng)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輕身不老,。”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苦,,生用性涼,,酒制性平。歸肝,、腎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補益肝腎,強壯腰膝,,黑發(fā)烏須,,清肝明目,清退虛熱,,涼血補血,。

  1.用于年老體虛,肝腎陰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常配以滋補肝腎之品,,如二至丸配以旱蓮草。

 

 

  2.用于老年人肝腎陰虛,,虛火上炎,,目昏目赤,雙目干澀,,肝開竅于目,,《素問?五臟生成》:“肝受血而能視。”肝腎精血虧損不能上濡目系,,加上虛火上炎則發(fā)為上述諸癥,,配以菟絲子、枸杞子等補肝腎明目之品。

  3.用于虛熱內(nèi)盛之潮熱,,盜汗,,消渴等證?!端貑?調(diào)經(jīng)論》:“本品功擅滋陰清熱,,凡陰虛潮熱,皆可本品隨證加減,。”

  4.本品尚可用尿血,、便血,崩漏屬陰虛血熱者,。

 

  用法用量:

  1.內(nèi)服:10-15克,,煎膏或人丸劑,。外用:熬膏點眼,。

  2.本品生用性涼,善清退虛熱,,清肝明目,,清熱涼血;酒制善補益肝腎,,強腰烏發(fā),。

  注意事項:本品生用性偏涼,脾胃虛寒泄瀉及陽虛者忌服,。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女貞子有如下幾方面作用:

  1.抗衰老作用:女貞子能明顯降低高齡鼠腦、肝中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2.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作用:女貞子對異常的免疫功能具有低調(diào)高,,高調(diào)低的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用女貞子、黃精,、苡仁制成的沖劑,,每日6克服用,有增強免疫功能,,減少感染機率,,預(yù)防疾病發(fā)生的作用。

  3.降血脂:女貞子可降低血清甘油三脂及膽固醇含量,,防治動脈硬化及冠心病,,有報道女貞子浸膏片(1日量相當(dāng)于生藥30克)可用于防治心絞痛,女貞子蜜丸(1粒相當(dāng)于生藥5.3克)可防治高脂血癥

  4.女貞子尚有抗炎(對多種痢疾桿菌)、抗癌,、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護(hù)肝等作用,,有吸收快,,分布快,明顯的肝腸循環(huán)的特點,。

 

  代表方劑:

  【二至丸】

  組成:旱蓮草15克,,女貞子15克。

 

 

  功效:補腎養(yǎng)肝,。

  主治:年老體虛,,肝腎陰虛,頭眼昏花,,耳鳴耳聾,,須發(fā)早白,腰膝酸軟

  用法:

 

 

  1.女貞子蜜酒拌蒸過一夜,,粗袋擦去皮,,曬干為末,旱蓮草搗汁熬膏和女貞子為丸,,臨臥酒送下,。

  2.上藥以水300毫升,文火煎40分鐘,,取汁約150毫升,,溫服,日一劑

  方義: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其華在發(fā),,開竅于耳,,肝藏血,主筋,,精血同源,,肝腎不足,則精血無以上榮須發(fā),,上充清竅,,濡養(yǎng)筋骨,證見須發(fā)早白,,頭暈眼花,,腰膝酸軟,方中女貞子甘平,少陰之精,,隆冬不涸,,其色青黑,益肝補腎,;旱蓮草甘寒,,汁黑人腎補精,故能益下而榮上,,強陰而黑發(fā),,二藥配用,補益肝腎,,攻專力宏,,療效顯著,本方為滋補肝腎基本方,,臨床上多配合它方同用以增強療效,。

        (5)枸杞子
 

 

  主要來源:為茄科落葉灌木植物寧夏枸杞和枸杞的成熟果實。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五內(nèi)邪氣,,熱中,,消渴,……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食療本草》:“堅筋耐老,除風(fēng),,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歸肝,、肺,、腎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滋補肝腎,,聰耳明目,,養(yǎng)血安神,潤肺止咳,。

  1.用于老年人肝腎不足,,腰膝酸軟,耳鳴耳聾,視物昏花,,雙目干澀,。配以滋補肝腎之藥同用,如杞菊地黃丸,。

  2.用于老年人精血不足,,失眠健忘,心悸怔忡,。配以養(yǎng)心安神藥同用,,如柏子養(yǎng)心丸、杞圓膏,。

 

  3.用于陰血不足,,津液虧損,口干欲飲,,飲一溲一,,伴耳鳴頭暈,腰膝酸軟等,?!稖罕静荨罚?#8220;主渴而引飲,腎病消中,。”如配干地黃,、麥冬之枸杞丸,民間驗方單用本品蒸熟嚼食,,每次10克,,一日2-3次

  4.用于肺陰損傷所致癆嗽,干咳無痰,,痰少略帶血絲,,口干咽燥,配以川貝母,、知母,、麥冬等養(yǎng)陰清肺化痰藥。

  用法用量:內(nèi)服,,6-12克,,熬膏,浸酒或人丸,、散,。

 

  注意事項:

  1.凡外邪實熱,脾虛有濕泄瀉,,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忌用,。

  2.元陽氣衰,,陽虛精滑者慎用。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rèn)為,,枸杞子所含有效成分枸杞多糖能對脂質(zhì)的過氧化損傷起保護(hù)作用,,提高機體的耐缺氧能力而具有抗氧化,耐疲勞,,強壯抗衰老的作用,;尚能調(diào)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jìn)造血功能,,刺激生長,,降低血糖,降脂護(hù)肝,,抗脂肪肝等作用,,長期服用能使肌肉豐滿結(jié)實,膚色紅潤,,增強機體抗病力,,防治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等老年性疾病,,使老年人盡享天年之樂。

  代表方劑一:

  【杞菊地黃丸】(《醫(yī)級》)

 

 

  組成:枸杞子9克,,菊花9克,,熟地24克,山茱萸12克,,淮山12克,,茯苓9克,丹皮9克,,澤瀉9克。

  功效:滋腎養(yǎng)肝,,益精明目,。

  主治:肝腎陰虛所致的視物昏花,眼睛干澀,,迎風(fēng)流淚,,老年人視力減退屬上述證型者。

 

 

  用法  1.上藥研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

  2.上藥以水600毫升,,文火煎之,取汁200毫升,,溫服,,日一劑,。

 

 

  方義:本方為六味地黃丸的基礎(chǔ)上加上杞子、菊花,。六味地黃丸滋養(yǎng)肝腎之要方,,枸杞子滋養(yǎng)肝腎而明目,,菊花疏風(fēng)清熱,,解毒明目,上可引諸藥上行目系,,下可去肝經(jīng)風(fēng)熱,,諸藥相配使肝腎得養(yǎng),雙目得濡

  代表方劑二:  【杞子酒】(《延年方》)

 

 

  組成:枸杞子,、清酒各等份?! 」πВ吼B(yǎng)陰補血,。  主治:補虛,、長肌肉,、益顏色、肥健人,。

 

 

  用法:杞子搗碎,,入清酒浸七日,漉去滓,,每日少量飲之,。

  (6)北沙參

  主要來源: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本品表面類白色,,宜沙地生長,,前人認(rèn)為效用廣泛,尤如參類,,故名,。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玉楸藥解》:“沙參涼肅沖淡,補肺中清氣,,退頭上郁火,,而無寒中敗土之弊。”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淡,,微寒。歸肺,、脾,、胃三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養(yǎng)陰益胃,,清肺生津,。

 

 

  1.用于胃陰不足,胃脘部燒灼不適,,隱隱作痛,,口干欲飲,饑不欲食,。本品甘淡養(yǎng)陰,,入胃經(jīng)以養(yǎng)陰和胃,潤燥生津,,常配以麥冬,、生地、玉竹等同用

  2.用于肺熱陰虧,,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干,,聲嘶喉癢,。亦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肺膨脹不全、肺膿瘍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屬肺熱陰虧者,。本品清肺熱,,養(yǎng)肺陰,常配以知母,、麥冬,、川貝母等同用,。

  用法用量:內(nèi)服,10-30克,,煎湯,、熬膏或人丸劑。

 

 

  注意事項:

  1.風(fēng)寒咳嗽及肺胃虛寒者忌服,。

  2.惡防己,,反藜蘆。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北沙參能刺激支氣管粘膜,,使分泌物增多而具有祛痰作用;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一定濃度的北沙參水浸液有強心作用,;尚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故北沙參臨床上廣泛用于各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老年人在辯證指導(dǎo)下長服亦有生津潤膚、養(yǎng)顏防老的功效,。

  代表方劑:  【益胃湯】(《溫病條辨》)

 

 

  組成:北沙參9克,,麥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4.5克,,冰糖3克

  功效:養(yǎng)陰益胃。

  主治:胃陰虧虛,,饑不欲食,,口燥咽干。糖尿病,,慢性胃炎屬上述證型者亦可應(yīng)用,。

 
 

 

  用法:上藥以水400毫升,文火煎取汁200毫升,,溫服,,日一劑

  方義: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十二經(jīng)皆稟氣于胃,,胃陰得復(fù)則氣降能食,,津生渴止,方中北沙參,、玉竹均養(yǎng)陰益胃生津,;生地、麥冬甘寒以養(yǎng)陰清熱,,生津潤燥,;冰糖濡養(yǎng)肺胃,,調(diào)和諸藥。合而用之共具養(yǎng)陰益胃之效,。

      (7)麥冬

 

 

  主要來源:為百合科多年生革本植物沿階草或大葉麥冬的根須上的小塊根,。

  《名醫(yī)別錄》:“虛勞虛熱,口干煩渴……,,強陰益精,,消谷調(diào)中,保神,,定肺氣,,安五臟,另人肥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久服輕身,,不老不饑。”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生脈保神,,潤肺養(yǎng)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涼血止血,,延年益壽。

  1.用于燥邪傷肺,,肺陰虧虛,,干咳少痰,或痰中挾血絲,,聲嘶咽干,,本品擅清肺之虛火,肅肺止咳,,乃肺陰虛咳嗽之要藥,,如清燥救肺湯,二冬膏(即天冬,、麥冬等分,,加蜂蜜收膏)。《珍珠囊》載:“治肺中伏火,。”

  2.用于胃陰虧虛,饑不欲食,,口干舌燥,,煩渴喜飲,大便秘結(jié),。配以沙參,、玉竹、生地等滋陰生津之品,。

 

 

  3.用于虛熱內(nèi)擾,,心煩失眠,潮熱盜汗,,老年人神經(jīng)官能癥引起的心煩失眠屬上述證型者,,如天王補心丹。

  4.尚可用于陰虛火旺,,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咯血等血證,。本品養(yǎng)陰生津,涼血止血,,標(biāo)本兼治,,其效顯著。多配以涼血止血之藥同用,,如側(cè)柏葉,、仙鶴草、白及等,。

  用法用量:煎湯,,6-12克,或人丸,、散,。

 

 

  注意事項:

  1.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或暴感風(fēng)寒咳嗽者均忌服,。

  2.《藥性論》:“惡苦芙,。”《本草經(jīng)集注》:“惡款冬,苦瓠,。”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麥門冬所含有效成分麥冬總皂甙能在不影響心率的情況下增加冠脈流量,增強心肌收縮力,所以麥冬注射液,、煎劑臨床多用于冠心病的防治,。麥冬有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抗菌,、降低血糖、鎮(zhèn)靜等作用,,廣泛應(yīng)用于各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慢性胃炎、糖尿病等,。老年人在辯證施治下使用麥冬,,有調(diào)節(jié)機體功能、延緩衰老,、健康長壽的作用,。

  代表方劑:

  【麥門冬湯】(《金匱要略》)
 

 

  組成:麥冬70克,法半夏10克,,人參6克,,粳米5克,大棗4枚,,甘草6克,。

  功效:益氣養(yǎng)陰,潤肺止咳

  主治:肺胃陰虛,,痰涎不化,,咳唾涎沫,短氣喘促,,咽喉干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喉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屬肺胃陰虛者,。

 

 

  用法:上藥以水600毫升,文火煎至取汁200毫升,,溫服,,日一劑。

  方義:胃陰不足,,虛火上炎,,灼傷肺陰,肺金清肅之令不行,,虛火灼津而為涎沫,。肺虛則氣無所主,,故氣短喘促;咽喉為肺胃之門戶,,肺有陰傷,,津失上承,故咽喉干燥,。方中麥冬甘寒清潤,,人肺胃兩經(jīng),養(yǎng)陰生津,,滋陰潤燥,以清虛熱,,為君藥,,臣以人參、甘草,、粳米,、大棗益胃氣,養(yǎng)胃陰,,中氣充盛,,津液自能上歸于肺,佐以半夏降逆下氣,,化其痰涎,,使麥冬滋而不膩。甘草潤肺利咽,,調(diào)和諸藥,,使全方共具潤肺益胃,降逆下氣之功,。

 

  (8)天冬

 

 

  主要來源: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狀草本植物天門冬的塊根,。

  《本草正言》:“天門冬,潤燥滋陰,,降火清N2_藥也,,統(tǒng)理腎火燥為病……天門冬陰潤寒補,使燥者潤,,熱者得清則骨髓堅強,,偏痹可利矣。”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苦,,寒。入肺,、腎二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滋養(yǎng)強壯,滋陰潤燥,滋補肺腎,,益膚悅顏,,清熱除淋。

  1.用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癥見陰虛內(nèi)熱,,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絲,,El干欲飲,。多與麥冬同用,如二冬膏,。

  2.用于老年人津液虧虛,、虛火上炎、口干舌燥,、渴欲飲水,、咽喉腫痛、消渴等證,。配花粉,、生地等養(yǎng)陰生津之品,若配以人參可用于氣陰兩傷之證,。

 

 

  3.用于老年人腸燥便秘者,,可配以當(dāng)歸,肉蓯蓉等同用,。

  4.用于中老年人皮膚干燥,、毛發(fā)枯黃等。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本品滋補肺腎,“金水相生”,,肺津輸布而滋腎,,腎精上滋以養(yǎng)肺,在外則皮毛得以濡養(yǎng),?!度杖A子本草》:“潤五臟,益皮膚,。悅顏色,,補五勞七傷。”

  5.用于下焦?jié)駸?,尿頻,,尿急,,尿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克,,熬膏或人丸、散,。

  注意事項:

  1.凡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外感風(fēng)寒咳嗽者忌服,。

 

  2.《本草經(jīng)集注》:“畏曾清,。” 

 現(xiàn)代研究表明,天冬對大部分革蘭氏陽性球菌,、革蘭氏陰性球菌和部分革蘭氏陽性桿菌有抑菌作用,,且能祛痰鎮(zhèn)咳,因此已被制成各種劑型廣泛用于各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防治,。天冬尚有增強免疫功能,有顯著的抗細(xì)胞急變作用,,對增強中老年人免疫力,,減輕老年人癌變,保護(hù)健康有積極意義,。天冬自古還作為補益之品,,《神農(nóng)草經(jīng)》載日:“久服輕身益氣,延年不饑”,,老年人久服可潤五臟,、益肌膚、悅顏色,,輕身延年,。
 
  代表方劑一:

  【二冬膏】  組成:麥冬,天冬,,蜂蜜,。

  功效:養(yǎng)陰清熱,潤肺止咳,。

 

 

  主治:肺腎燥咳咯血,,口干欲飲,唇于目燥,,便于尿少,。

  用法:成藥蜜膏,每次服9-15克,,日2次,,小兒量酌減,。

  方義:方中天冬及麥冬均為甘寒濡潤之品,天冬通腎氣滋,。腎清熱,,麥冬定肺氣潤肺化痰,二藥相須相助養(yǎng)陰清熱,,潤肺潤腎,,清金益水使津液得以輸布;蜂蜜甘潤,,助二藥以濡潤生津,,使津布燥除,諸證自去,。

 

 

  代表方劑二:

  【三才湯】

  組成:天冬15克,,麥冬15克,人參6克,。

 

  功效:益氣養(yǎng)陰,、潤肺止咳。

  主治:氣陰兩傷,,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口干舌燥,,渴欲飲水,。老年人糖尿病及消耗性疾病屬上述病證者。

  用法:上藥以水300毫升,,文火煎40分鐘,,取汁150毫升,溫服,,日一劑,。

 

 

  ((9)百合

 

 

  主要來源: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細(xì)葉百合和麝香百合的肉質(zhì)鱗莖,。本品之根由眾瓣合成,,故名。

  《日華子本草》:“安心,,定膽,,益智,養(yǎng)五臟,。”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微寒。歸肺,、心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益胃養(yǎng)陰,,清熱解毒,,滋養(yǎng)強壯。

  1.用于肺熱咳嗽,,癆嗽咳血,,老年人呼吸系統(tǒng)疾病屬陰虛咳嗽者?!侗静菥V目拾遺》:“清痰火,。”本品清肺熱,養(yǎng)肺陰而止咳嗽,,如百合固金湯配以養(yǎng)陰潤肺之生地,、貝母等。

  2.用于虛火擾神,,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煩躁不安,,老年人神經(jīng)官能癥引起上述病癥者,。如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

 

 

  3.用于胃陰不足,胃痛隱隱,,口干不欲多飲,,手足心熱,舌紅少苔,。本品甘能補中益胃,,寒能清熱養(yǎng)陰,使胃陰得復(fù),,脾運得健,,而諸癥自除。

  4.本品尚可用于濕熱內(nèi)蘊之小便不利,、浮腫,、腳氣、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10-30克,,煎湯,蒸食或煮粥食,;外用,,搗敷,。

 

  注意事項:

  1.本品為甘寒潤肺之物,所以風(fēng)寒咳嗽或脾胃虛寒便溏者忌服

  2.生用長于清心,,蜜炙優(yōu)于潤肺,。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百合有如下幾方面的作用:

  1.本品含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及生物堿等(百合所含之秋水仙堿是已知的抗癌成分)有效成分。

  2.鎮(zhèn)咳,、祛痰,、平喘、抗組胺作用:百合煎劑能遞增呼吸道的排泌功能,,同時使粘膜排泄分泌量增加而祛痰,,并能增加肺灌流量,對抗組胺,,鎮(zhèn)咳,。因此辯證施治下應(yīng)用百合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老年常見疾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3.百合具有較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能增加睡眠時間,且具有抗疲勞,,耐缺氧作用,,有助于老年改善睡眠,增強記憶力,,充沛精力,。

  4.百合能提高中老年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預(yù)防癌癥發(fā)生,,對增強體質(zhì)、健康長壽有積極意義,。

  代表方劑一:

 

 

  【百合知母湯】

  組成:百合20克,,知母10克。

  功效:養(yǎng)陰清熱,,寧心安神,。

 

 

  主治:津液虧損,虛熱內(nèi)擾,,口干欲飲,,心煩失眠。

  用法:上藥以水200毫升,,煎取汁150毫升,,溫服日一劑,。

  方義:方中百合滋陰生津,寧心安神,,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百合甘寒清潤而不膩,,知母苦寒瀉火而不燥,,百合偏于補,知母偏于瀉,。二藥伍用,,一潤一滑,一補一瀉,,共奏養(yǎng)陰清熱,、寧心安神之效。

 

  代表方劑二:

  【百合固金湯

  組成:百合12克,,生地9克,,熟地9克,麥冬,、甘草各3克,,白芍藥6克,玄參3克,,桔梗6克,,當(dāng)歸9克,貝母6克,。

 

 

  功效:養(yǎng)陰清熱,,潤肺化痰。

  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癥見咳嗽氣喘,,痰中帶血,咽喉燥痛,,頭暈?zāi)垦?,午后潮熱,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也可用于慢性呼吸系統(tǒng)病癥屬上述病證者。

  用法:上藥以水600毫升,,文火煎取汁200毫升,,溫服,,日一劑。

 

 

  方義: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生地,、熟地并用既滋陰養(yǎng)血,,又清熱涼血;當(dāng)歸治咳逆上氣,,伍白芍以養(yǎng)血和血,;貝母潤肺化痰止咳;桔梗載藥上行,,清利咽喉,,化痰散結(jié);甘草清熱瀉火,,調(diào)和諸藥,。合而成方,滋腎保肺,,金水相調(diào),,使陰血漸充,虛火自靖,,痰化咳止,,以達(dá)固護(hù)肺氣的目的,故名“百合固金湯”,。

  (10)鱉甲  主要來源:為鱉科動物鱉的背甲,。本品鱉行鱉足,藥用其甲,,故名,。

 

 

  《本草新編》:“鱉甲善能攻堅,又不損氣,,陰陽上下痞滯不除者,,皆宜用之。”

  性味與歸經(jīng):咸,,寒,。歸肝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滋陰清熱,,平肝潛陽,,軟堅散結(jié)。

 

 

  1.用于各種慢性疾病后期證見陰虛發(fā)熱,午后尤甚,,五心煩熱,,口干盜汗?!侗静輩R言》:“鱉甲,,除陰虛熱癥,解勞熱骨蒸之藥也,。”配以生地,、丹皮、銀柴胡等滋陰清虛熱藥,,如青蒿鱉甲湯,、清骨散

  2.用于津液虧虛,肝風(fēng)內(nèi)動,,手足震顫,、蠕動,眩暈或昏倒,,如二甲復(fù)脈湯配以滋陰生津潛陽之品同用,。

  3.用于腹腔內(nèi)癥瘕痞塊,也可用于肝脾腫大,、肝硬化,、腹腔內(nèi)腫瘤。鱉甲味咸,咸能軟堅,又因咸走血分,,咸寒能下能軟,而具有行血祛瘀,,軟化堅塊,消散結(jié)滯之力,常配以行氣活血祛瘀之藥同用,如鱉甲煎丸,。

  用法用量:

  1.內(nèi)服,10-30克,,先煎,,或入丸、散,,熬膏。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diào)敷。

  2.滋陰潛陽宜生用,軟堅散結(jié)宜醋炙用,。

 

 

  注意事項:

  1.凡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孕婦均忌用,。

  2.《本草逢經(jīng)》:“肝虛無熱,,禁之。”

 

 

  3.《本草經(jīng)集注》:“惡礬石,。”《藥性論》:“惡理石,。”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鱉甲能增強體液免疫,,抑制結(jié)締組織增生,,有消結(jié)塊作用,并能增加血漿白蛋白,。因此應(yīng)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肝脾腫大,、肝硬化、腹腔腫瘤,,對于改善癥狀,,緩解病程的進(jìn)展,緩解癌腫放化療后的毒副作用,,延長壽命有良好的作用,。

  鱉甲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鱉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A,、動物膠,、角蛋白等,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民間亦有鱉肉能治癌癥之說,,如鱉甲靈芝枸杞生姜湯,鱉甲乳鴿湯等,。

 

 

  代表方劑一:  【鱉甲煎丸】(《金匱要略》)

  組成:鱉甲,、烏扇、黃芩,、柴胡,、鼠婦,、干姜、大黃,、芍藥,、桂枝、葶藶,、石韋,、厚樸、牡丹,、瞿麥,、阿膠、蜂蜜,、赤硝,、蜣螂、桃仁,、半夏,、人參等。

 

 

  功效:行氣活血,,軟堅散結(jié),。

  主治:用于癥瘕痞塊、肝脾腫大,、肝硬化,、腹腔腫瘤等屬氣滯血瘀者。

  用法:為成藥小蜜丸,,每服3克,,每日3次。

 

 

  方義:方中鱉甲為君藥,,具有軟堅化癥,,活血通經(jīng)之功效,以赤硝,、大黃等攻逐之品,,助破血消癥之力,綜合諸藥乃攻補兼施寒溫并用之劑,,起到攻邪不傷正,,氣暢血行癥積內(nèi)消之功。

  代表方劑二  【三甲復(fù)脈湯】(《溫病條辨》)

 

 

  組成:生鱉甲24克,,生牡蠣15克,,麥冬15克,干地黃18克,,阿膠9克,,白芍藥18克,,甘草18克,麻仁9克,,生龜板30克。

  功效:滋陰復(fù)脈,,潛陽熄風(fēng),。

  主治:年老或熱病后期津液虧損,肝風(fēng)內(nèi)動,,手足蠕動,、震顫,眩暈,。

 

 

  用法:上藥鱉甲,,牡蠣以水2,00毫升,文火先煎20分鐘,,人余藥加水600毫升,,文火至取汁200毫升,溫服,,日一劑,。

  方義:方中龜板、鱉甲,、牡蠣均生用,,咸寒以滋陰潛陽熄風(fēng);干地黃,、麥冬,、白芍滋陰柔肝,壯水涵木,;阿膠滋養(yǎng)陰液,;麻仁質(zhì)潤多脂,養(yǎng)陰潤燥,;炙草調(diào)和諸藥,,合而成方,使陰液得補,,內(nèi)風(fēng)自滅,,諸癥自除。
 

       11.龜板
 

 

  主要來源:為龜科動物的烏龜?shù)母辜?。近年來亦有開始采用背甲者,。

  《本草通玄》:“龜甲……大有補水制火之功,故能強筋骨,,益心智,,止咳嗽,,截久瘧,去瘀血,,止新血,。大凡滋陰降火之藥,多是寒涼損胃,,惟龜甲益大腸,,止泄瀉,使人進(jìn)食,。”《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久服輕身不饑,。”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咸,,寒,。歸肝、腎,、心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滋陰潛陽,養(yǎng)陰清熱,,補腎壯骨,,益心安神,消積破聚,。

  1.用于陰虛陽亢或熱病傷陰,,虛風(fēng)內(nèi)動,頭昏目眩,,肢體麻木,,手足震顫,甚則痙厥,。如三甲復(fù)脈湯,,本品乃血肉有情之品,甘寒質(zhì)重,,善潛上越之浮陽,。

  2.用于陰虛發(fā)熱,骨蒸癆熱,,朝涼夜熱者,。本品人腎經(jīng),大補真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配以黃柏,、知母,、熟地等滋陰清熱之品,,如大補陰丸。多與鱉甲相須為用,。

 

 

  3.用于年老腎虛,、腰腳痿弱、筋骨不健,,如虎潛丸,、補腎丸

  4.用于年老體虛,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配以石菖蒲,、遠(yuǎn)志,、龍骨等安神之品,如孔圣枕中丹,。

  5.用于年老體虛,,正氣不中,氣滯血瘀,,癥瘕積聚,,神疲乏力,面色萎黃或黧黑者,。

 

 

  用法用量:內(nèi)服,,10-30克,水煎(宜先煎),,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1.有古籍記載,,本品能軟堅去瘀治難產(chǎn),,故孕婦慎用。

  2.陽虛及外感邪氣未解者忌用

  3.虛而無熱者及胃有寒濕者不宜用

  4.惡沙參,、蜚蠊,,畏狗膽。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龜板含膠質(zhì),、鈣鹽、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無機物(鈣,、鋅、鐵等),,能提高細(xì)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從而提高機體的防御能力,,減少疾病的發(fā)生而輕身長壽。

  代表方劑一:

  【龜鹿二仙膏】(《攝生秘剖》,、《醫(yī)方考》)

 

 

  組成:龜板500克,,鹿角1500克,枸杞子300克,,人參150克

  功效:填陰補精,,益氣壯陽。

  主治:真元虛損,,精血不足,,全身瘦削,目視不明,,腰膝酸軟,。

 

 

  用法:上將鹿角截碎,龜板打碎,,長流水浸三日,,刮去垢,用砂鍋河水慢火魚眼湯,,柴煮三晝夜,,不可斷火,當(dāng)添熱水,,不可添冷水,,三日取出曬干,碾為末,,另用河水將末并枸杞,、人參又煮一晝夜,濾去渣,,再慢火熬成膏,,初服5克,斷加l0克,,空腹服,,或酒送服

  方義:人體只有氣血不虧,精血不損,,才能精神充沛,,方中龜板甘咸而寒,長于填精補髓,,滋陰養(yǎng)血,,鹿角甘咸而溫,善于溫腎壯陽,益精補血,,二味為血肉有情之品,,能陰陽并補化生氣血精髓;伍人參補后天脾胃之中氣,,以增強化生氣血之源,;枸杞子益肝腎,補精血,,以助龜鹿之功,。四味合用,陰陽并補,,氣血兼顧,,益壽延年。

  代表方劑二:

 

 

  【大補陰丸】(《丹溪心法》)

  組成:熟地18克,,龜板18克,,知母12克,黃柏12克,。

  功效:滋陰降火。

 

 

  主治:陰虛之旺,,骨蒸潮熱,,心煩易怒,口干欲飲,,足膝疼熱,,消渴等證

  用法:上為細(xì)末,豬脊髓蒸熟,,煉蜜為丸,,每服6-9克,空心鹽白湯送下

  方義:方中重用熟地,、龜板滋陰潛陽,,壯水制火,共為君藥,;黃柏,、知母苦寒降火,保存陰液,,平其陽亢,。應(yīng)用豬脊髓、蜂蜜血肉甘潤之品制黃柏之苦燥,,又補精髓,,四味合用大補真陰,以制相火,,以達(dá)培本清源之效,。正如朱震亨云:“陰常不足,,陽常有余,宜常養(yǎng)其陰,,陰與陽齊,,則水能制火,斯無病矣,。”

 

 

  (12)玄參  主要來源: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參的根,。本品根呈類圓柱形,烏黑色,,微有光澤,,“玄”即“黑”之意,“其莖微似人參”,,故名,。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補腎氣,令人明目,。”《藥品化義》:“戴人謂,。腎本寒,虛則熱,。如縱欲耗精,,真陰虧損,致虛火上炎,,以玄參滋陰抑火,。凡頭疼,熱毒,,耳鳴,,咽痛。喉風(fēng),,瘰癘,,傷寒陽毒,心下懊濃,,皆無根浮游之火為患,,此有清上澈下之功。”

 

 

  性味與歸經(jīng):苦,、甘,、咸,寒,。歸肺,、胃、腎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消腫散結(jié),潤腸通便,。

  1.用于熱毒內(nèi)盛引起的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脘腹灼痛,,及熱人營血引起的神昏譫妄,、壯熱煩渴、皮膚發(fā)斑,、衄血等各種出血證,。常配以生地、黃連,、連翹等清熱,、解毒、涼血之品,,如清營湯,、犀角地黃湯。

 

  2.用于老年人腸燥津枯,,大便秘結(jié),,配以生地、麥冬等滋陰生津之品,,如增液湯,。

  3.用于陰虛火旺所致的骨蒸勞熱,,心煩不寐,,自汗盜汗。玄參甘可滋陰,,苦可降火,,陰津得補而虛火自滅。配以沙參,、麥冬,、淡竹葉、燈心草等養(yǎng)陰清心除煩之品,,如玄妙散,。

  4.用于消渴屬上消、中消者,。

 

   5.尚可用于各種癰瘡腫毒,,瘰癘痰核。如四妙勇安湯、消瘰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克,,或人丸、散,。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注意事項:
 

  1.本品性寒而滯,,脾胃虛寒,,胸悶少食者不宜用

  2.《本草經(jīng)集注》:“惡黃芪、干姜,、大棗,、山茱萸,反黎蘆,。”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玄參能擴張血管而降壓,適當(dāng)劑量的玄參有強心作用,,并能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強其耐缺氧能力,因此對于高血壓,、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玄參尚有降低血糖、鎮(zhèn)靜,、抗菌,、解熱等作用。因此老年人辯證下應(yīng)用玄參能解除病痛,,強身健體,,輕身長壽。

 

 

  代表方劑

  【增液湯】

  組成:生地24克,,玄參30克,,麥冬24克。

 

 

  功效:養(yǎng)陰增液,,潤腸通便

  主治:年老體虛津液虧損,,大便秘結(jié),口干舌燥,,渴欲飲水,。

  用法:上藥以水400毫升,文火煎取汁150毫升,,日一劑,,溫服,。

 

 

  方義:大腸陰津虧損傳導(dǎo)失司,如同水不足以行舟,,則結(jié)糞不下,。方中玄參咸寒養(yǎng)陰生津,啟腎不以滋腸燥,;麥冬,、生地甘寒,養(yǎng)陰增液潤燥,,三藥合用養(yǎng)陰增液,,使腸燥得潤,大便自下,。

  有報道,,本方制成大輸液增液針可起到補液和調(diào)節(jié)電解質(zhì)平衡的作用,同時還可改善微循環(huán)與毛細(xì)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炎性分泌較快吸收,,減少毒性反應(yīng),調(diào)整體液免疫IgA,。

  (13)玉竹

 

  主要來源: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本品根莖肉質(zhì),有節(jié),,黃白色似玉片,,原植物葉片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尖,,全緣,,微呈革質(zhì),平行脈似竹,,故名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味甘平,。主中風(fēng)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jié)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黯,,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人肺,、胃二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補諸不足,,滋陰潤肺,生津益胃,,滋養(yǎng)氣血,,補腎防衰

  1.用于肺陰虧虛,津不上承,,干咳無痰,,口干舌燥,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屬肺陰虧虛者,。本品甘平滋潤,,雖補而不礙邪,補肺陰而止嗽,,多配以百合,、沙參等相須為用

  2.用于胃陰不足,胃部不適,,饑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紅少苔,,如益胃湯,、玉竹麥冬湯。

 

 

  3.用于消渴屬上消,,中消者,。可單味煲湯代茶久服,?!侗静菪戮帯罚?#8220;其功甚緩,不能救一時之急,,多服始妙

  4.用于腎精不足,,面色黧黑,皮膚干燥,,毛發(fā)干枯,。久服可使面色紅潤,毛發(fā)亮澤,,配以補腎益精之品

  用法用量:

 

  1.內(nèi)服:煎湯10-15克;人丸,、散,,浸酒或熬膏

  2.清熱養(yǎng)陰多生用,滋補養(yǎng)陰多制用
 

  注意事項:

   1.凡陽衰陰盛,、脾胃有濕痰氣滯者忌服 
      2.惡咸鹵,。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玉竹所含鈴蘭苦甙與鈴蘭甙小劑量均有增強心搏及改善心肌缺氧和心電圖的作用。玉竹煎劑尚能降壓,、降血脂,,因此對于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慢性心力衰竭等老年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小鼠實驗證明,,玉竹具有使腸管活動加強及抗人型結(jié)核桿菌的作用。此外,,玉竹還是一種增強體液免疫及吞噬功能為主的免疫增強劑,長期服用可增強體質(zhì),,延年不老。
 

 

  代表方劑  【玉竹麥冬湯  (《溫病條辨》)

 

 

  組成:玉竹15克,,麥冬15克,沙參15克,,甘草3克,。

  功效:養(yǎng)陰潤燥、益胃生津,。

  主治:胃陰虧虛,、口舌干燥,、煩渴引飲,、糖尿病屬上述病證者也可長期服用,。

 

 

  用法:上藥以水400毫升,,文火煎,,取汁200毫升,,溫服

  方義:方中玉竹甘平柔潤,,養(yǎng)陰潤燥,沙參,、麥冬甘寒,,益胃生津,,三味合用相須相使,,共奏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之效,;甘草調(diào)和諸藥以防諸藥滋膩,四味合而用之,,使陰津得補,,燥證自除

  (14)黃精

 

  主要來源: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精或束絲黃精,,金氏黃精,,以及同屬若干種植物的根。本品得坤土之氣,,獲大地之精,,故名

  《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助筋骨,,止饑,,耐寒熱,益脾胃,,潤心肺,。”《攝生眾妙方》:“耐老不饑。……甘美,,補中益氣,,安五臟,潤心肺,,輕身延年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無毒。人脾,、肺,、腎經(jīng)。

 

  功效與應(yīng)用:補脾益氣,,補腎填精,,強筋壯骨,潤肺止咳,,滋陰生津,。

  1.用于脾胃氣虛,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便溏泄瀉,配以黨參,、茯苓等健脾益氣藥。本品既補脾氣,又補脾陰,?!?/strong>本草便讀》:“此藥味甘如飴,性平質(zhì)潤,,為補養(yǎng)脾陰之正品,。若口干食少,,食無知味者配以麥冬,、沙參等養(yǎng)陰開胃藥

  2.用于年老腎精虧虛,,腰酸腿軟,,頭暈眼花,夜尿頻多,,配以枸杞,、首烏,、熟地等。

 

  3.用于肺陰虧虛,、聲嘶咳嗽,、口燥咽干,、形瘦神疲,、夜寐盜汗等癥

  4.用于老年人陰虛內(nèi)熱,多飲消渴,,本品甘平而潤,,既補肺腎陰陽,,又能滋陰生津,,配以黃芪、生地,、麥冬、花粉等更增益氣養(yǎng)陰之功

  用法用量:內(nèi)服,,10-30克,,鮮品30-60克,,煎湯,或入膏,、散劑,。

 

 

  注意事項

  1.本品滋膩,易助濕邪,凡脾虛有濕,,咳嗽痰多以及中寒便溏者均不宜用,;本品斂陰,溫?zé)岵〔灰嗽缬?/strong>

  2.《本草綱目》:“忌梅實,、花,、葉子,,并用,。”

 

 

  本品味甘,性平,,作用緩慢,,可作為久服滋補之品,常配以粳米同煲以補虛療損,,健體延年?,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精能抗脂質(zhì)過氧化的作用,,延緩衰老,;能增加冠脈流量,降血脂,,降血糖,,增強免疫,對于老年人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能提高機體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yīng)能力及心肺功能,,減少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對防治老年病和延緩衰老是十分有益的

  代表方劑

  【枸杞丸】(《奇效良方》)

 

 

  組成:枸杞,、黃精各20克  功效:補益肝腎,,滋潤心肺

  主治:年老腎虛精虧,腰酸腿軟,,頭暈眼花,,失眠盜汗。

 

 

  用法:上藥二味曬干研細(xì)末,,煉蜜為丸,,空服溫水送服,或上藥以水200毫升,,文火煎取汁100毫升,,溫方義:方中黃精甘平質(zhì)潤,,補腎氣,填精髓,,壯筋骨,;枸杞滋補肝腎,二藥相配使精氣足,,筋骨強,,體魄健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