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太祖,,康乾盛世,。但對東漢開國皇帝,神武不可測,,允冠百王的劉秀卻知之甚少,。這位廟號世祖,溢號光武帝的劉秀名氣顯然不如前面所提的幾位皇帝和那些著名的亡國之君,。但在作為方面絲毫不遜色,。
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公元57),漢景帝庶子長沙王劉發(fā)的后人,。王莽篡漢后,,他和哥哥劉縯在家鄉(xiāng)組織舂陵軍,欲恢復劉氏統(tǒng)治,。兄弟兩人加入了更始政權(quán),。劉秀在昆陽以少勝多打敗了王莽的四十余萬大軍。劉縯因為功高震主,,被更始帝殺害,。善于韜晦的劉秀親自向更始皇帝請罪,平息了這次危機,。在消滅王莽后,,劉秀自請出定河北,,借機脫離了更始。 劉秀在河北地方勢力的支持下,,在建武元年,,30歲時稱帝,采用先關(guān)東后隴蜀的策略,,用13年的時間,,統(tǒng)一了中國。重建了漢王朝,。建國后,,又輕徭薄賦,解放奴裨,,恢復經(jīng)濟,,發(fā)展生產(chǎn)。又加強中央集權(quán),,改革官制,。歷史上稱他統(tǒng)治的時期為光武中興。 歷史上的皇帝中,,漢高心黑,,魏武殘忍,唐宗好色,,宋祖貪杯,,明祖嗜殺。而光武身上卻沒有這些讓后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東西,。 下面,,試著把光武和中國歷史上幾位著名的皇帝做一番比較。 光武帝和漢高祖 漢高和光武無論在為人和取天下的過程方面,,完全是兩種不同風格,。漢高為人豁達大度,多大言,,少成事,。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見到秦始皇的車仗,,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光武正好相反,,性格內(nèi)斂謹慎。性勤于稼穡,??吹讲躺俟ㄟ^圖讖推算劉秀將為天子,。光武戲曰:“何用知非仆耶?” 漢高取天下多靠別人之力,,蕭何,,韓信對他作用極大,張良,,陳平雖然不如蕭韓,,但對高祖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光武恰好相反,,主要還是自身之力,。手下28將中只有鄧禹作用大些,但也未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劉邦的班底之強,只有有唐太宗可與之媲美,。而光武帝的手下和高祖比起來平庸了很多,。連良,平之輩都沒有,??蛇@更襯托出光武帝的強大。 對待儒生,,高祖不學無術(shù),,瞧不起讀書人,動甄用儒生的帽子撒尿,。光武本人就是太學生出身,,(在開國君主中,劉秀是學歷最高的)及光武中興,,愛好經(jīng)術(shù),,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采求闕文,,補綴漏逸。先是,,四方學士多懷協(xié)圖書,,遁逃林藪。自是莫不抱負墳策,,云會京師,。趙翼說,高祖手下功臣多是亡命之徒,,而光武手下諸將都有儒者氣象,。 高祖和光武的個人能力比較 漢高智勇俱劣,,光武文武雙全。南宋葉適的評價較為公允,,光武材過諸將以氣柔之,,高祖才不及諸將以氣挫之。韓彭瞧不起漢高,,但如果他們和光武一個時代卻未必就瞧不起光武,。在軍事上,劉秀手下的統(tǒng)兵大將馮異,,吳漢,,鄧禹在戰(zhàn)術(shù)方面都得到過光武的指點,而東漢名將之一的馬援在討論軍事方面也總和劉秀相同,。“伏波論兵,,與我意合”。 而劉邦卻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倒是犯了錯誤得到張良的提醒,,沛公引兵過而西。張良諫曰:“沛公雖欲急入關(guān),,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彊秦在前,此危道也,。”漢高在軍事史上能留下他名字的就是彭城之戰(zhàn),,60萬大軍被項羽2萬軍隊殺得大敗。而光武的昆陽之戰(zhàn)確是歷史上不多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漢高兩次突然到韓信的軍中收其軍權(quán),,這其實也是心中無自信的表現(xiàn),而光武卻長期讓馮異,,寇詢,,吳漢等率軍在外,獨當一面,。至于最后漢高殺韓彭,,逼蕭何自污才能活命和光武厚待,恩養(yǎng)功臣又豈能相比,。和光武比,,漢高的能力只剩下知人善用了。但韓信就在身邊他也沒有發(fā)現(xiàn)。知人善任也要打折扣了,。其實漢高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從善如流,。自己沒能力,好話再不聽那就更糟拉,。 至于說個人品德方面漢高和光武差得更遠,,漢高更遠遜于光武,漢王敗,,不利,,馳去。見孝惠,、魯元,,載之。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蹶兩兒,。欲棄之,,嬰常收,竟載之,,徐行面雍樹乃馳。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馀,,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於豐,。連自己親生的兒女都不要拉。而劉秀呢,,漢兵敗小長安,,諸將多亡家屬,光武單馬遁走,。遇女弟伯姬,,與共騎而奔。前行復見元,,超令上馬,。元以手捴曰:“行矣,不能相救,,無為兩沒也,。” 待人方面,劉邦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并且把自己的部下比為獵狗,。而劉秀待人推心置腹。 后人為何認為光武不如漢高 很多人認為光武重建漢朝或多或少是借了劉邦的光,。但要看到光武漢室宗親的身份也是雙仞劍,,“劉秀在關(guān)中處處被人輯,劉秀在河北處處被人抓,。”而且東漢初年的割據(jù)勢力,,或多或少都和劉氏有點關(guān)系,更始,,赤眉,,劉永都是正牌宗室,血統(tǒng)比劉秀還近支(劉秀的祖先是景帝的庶子長沙王劉發(fā),,舂陵 這支在長沙王這支里是比較遠的,,劉秀的家族在舂陵里還是遠支,所以血統(tǒng)是很遠的)而王郎,,盧芳也自稱是漢室之后,。所以這一方面對大家?guī)缀跏枪降摹?/span> 高祖只用了6年就統(tǒng)一了中國,而光武用了13年,。如果以此認為漢高強于光武那也很可笑,。漢高出關(guān)后,唯一勁敵就是項羽,,而光武的對手,,赤眉,劉永,、張步,、董憲、隗囂,,公孫述等,,對手很多。高祖被封為漢王入漢中后尚有兵3萬人,,而光武單車空節(jié)去河北,,王郎造反,河北只有兩個郡支持劉秀,,其余都尊奉王郎,。劉邦討伐項羽有諸路諸侯相助,而光武卻只有河內(nèi)一地為根基,。而且項羽也只是在戰(zhàn)術(shù)方面比較突出一些,,別無所長,。假使讓劉邦帶著云臺28將,和赤眉,,隗囂,,公孫述等交手,劉邦能否一統(tǒng)也成問題,。 后趙石勒的一席話,。勒笑曰:“人豈不自知,卿言亦以太過,。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并驅(qū)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朕當在二劉之間耳,,軒轅豈所擬乎!” 石勒輕視劉秀,,這也很正常,,畢竟連光武帝的哥哥也小看自己的弟弟。這個石勒大言不慚,,吹牛的工夫確實不錯,他自己連個祖逖都對付不了,,還要自比韓彭,,也就一割據(jù)的水平。石勒為何抬高漢高,,其實石和漢高有些方面很相似,,他自己就是個老粗,光武的文武全才,,自然不是他所能仿效的,。所以自然要抬高自己的FANS。 其實關(guān)于漢高和光武比較的結(jié)論可以用馬援和隗囂的一番對話做結(jié)論,,援說囂曰:“前到朝廷,,上引見數(shù)十,每接宴語,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敵也。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jié),略與高帝同,。經(jīng)學博覽,,政事文辯,前世無比,。”囂曰:“卿謂何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無可無不可,;今上好吏事,,動如節(jié)度,又不喜飲酒,。”囂意不懌,,曰:“如卿言,反復勝邪,?”誠如隗囂所言,,光武要勝于漢高。 漢武帝和漢光武帝 漢武帝的名氣和影響要比漢光武帝大得多,,但能力和作為卻未必,。一個是靠著祖,父兩代積累下來的家產(chǎn)攻打匈奴,,另一位是赤手空拳完全依賴自己的能力重建了一個王朝,。 有人認為漢武北擊匈奴,南破諸越,,西滅大宛,,降服西域是開疆擴土。但實際上,,大宛和越人都沒必要打,。畢竟他們對漢朝并沒有威脅,。而對匈奴的打擊最后也超出了限度。在匈奴已經(jīng)無力南下,但只是不肯臣服的情況下,,仍然繼續(xù)進攻,。就是窮兵黷武了,。因為頻繁的用兵花光了文景兩代積累下來的國庫,“天下虛耗,,戶口減半”。為了解決財政問題,,將鹽,,鐵,酒等只要是賺錢的行業(yè)都由國家專營,。并且還開始賣官,,還可以用錢贖罪??傊窍氡M辦法撈錢,。有人說漢武是造福后人,其實漢武四處用兵,,一是因為個人好武(但他在攻擊四夷時沒有給衛(wèi)霍等人提出過任何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shù)方面的東西),,二是為了給自己的外戚親屬們創(chuàng)造封侯的機會。說他為了百姓,,后人當然體會不到當時人的心情,。但如果設(shè)身處地想想,看看武帝末年,,內(nèi)部的農(nóng)民起義次數(shù)吧,。說當時老百姓支持他的做法真是鬼話。其實漢武完全可以向唐太宗滅突厥,,清初消滅漠西蒙古那樣,,不必花費那么多的代價也一樣取得勝利。其實唐太宗評價劉徹還是很客觀的,,漢武帝窮兵三十馀年,,疲弊中國,所獲無幾,。 光武對待匈奴和西域的策略遠比漢武高明,,靈活。終光武一世,,對匈奴采取守勢,,把邊郡的居民遷入內(nèi)陸。光武這么做,,一方面是厭武,但主要的還是愛惜民力,。對敵人未必全需要用武力,,行仁義其實也能收到一樣的效果。后來匈奴分裂,,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主動要求內(nèi)附,并且希望能和親,。劉秀答應(yīng)了和親的請求,。即使后來北匈奴出現(xiàn)災害,光武帝也沒有同意進攻匈奴,。(后匈奴饑疫,,自相分爭,帝以問宮,,宮曰:“愿得五千騎以立功,。”帝笑曰:“常勝之家,難與慮敵,,吾方自思之,。”二十七年,宮乃與楊虛侯馬武上書曰:“匈奴貪利,,無有禮信,,窮則稽首,安則侵盜,,緣邊被其毒痛,,中國憂其抵突。虜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當中國一郡,。萬里死命,,縣在陛下。福不再來,,時或易失,,豈宜固守文德而墮武事乎?今命將臨塞,,厚縣購賞,,喻告高句驪、烏恒,、鮮卑攻其左,,發(fā)河西四郡、天水,、隴西羌胡擊其右,。如此,北虜之滅,,不過數(shù)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謀臣狐疑,令萬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詔報曰:“《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仁之助也,,強者怨之歸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所樂樂身。樂人者其樂長,,樂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逸政多忠臣,,勞政多亂人,。故曰務(wù)廣地者荒,務(wù)廣德者強,。有其有者安,,貪人有者殘。殘滅之政,,雖成必敗,。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百姓驚惶,,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且北狄尚強,,而屯田警備傳聞之事,,恒多失實。誠能舉天下之半以滅大寇,豈非至愿,;茍非其時,不如息人,。”自是諸將莫敢復言兵事者,。)有人想當衛(wèi)霍,可光武卻不想效仿漢武,。不打沒必要打的戰(zhàn)爭,,在這點上,光武帝和明太祖,,清嘉慶等皇帝的做法是一樣的,。 劉徹在晚年,追求長生不老,,任用寵信方士,,結(jié)果被騙財騙色(送給方士大量珠寶,還賠上自己的寶貝女兒)晚年重用小人江充,,巫蠱之禍殺人無數(shù),,最后連自己的皇后衛(wèi)子夫和太子都給逼死了。漢武大量擴充后宮,,嬪妃等級也很多,。漢初,除皇后外,,還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至武帝制婕妤,、娥、傛華,、充依共有13種,。生活荒淫腐化。 “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shù)藐廂惾A,。”光武對待自己的結(jié)發(fā)夫人陰麗華始終是一往情深。稱帝后因為一些原因,,立了郭氏為皇后,,并立郭所生的劉疆為太子,后來郭皇后以寵稍衰,,數(shù)懷怨懟,。被廢,。太子劉疆也請求辭去太子。獲準,。劉秀沒有喜新厭舊,,而是冊立了同是人老色衰的陰麗華。同時又封了陰的兒子劉莊為太子,,就是后來的明帝,。郭后和廢太子劉疆也都得以保全,獲得善終,。光武的后宮比漢武少了很多,,等級只有5個。和劉徹的廣種多收相比,,劉秀的10個兒子,,有9個是郭后和陰后生的。 班固說司馬遷良心大大地壞了,,因為他把漢武寫得很不堪,。其實太史公把劉徹寫得就夠好拉。對漢武的評價,,司馬溫公就很恰當,,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nèi)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其實所謂秦皇漢武可以是名君,卻未必明,。而光武帝的所作所為,,豈非遠邁于他。 唐太宗和漢光武帝——也許劉秀不如李世民 唐太宗擒建德,,降世充,,一下?lián)魯蓚€勁敵,掃平河南,。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右者,,此言非虛。貞觀之治對后世的影響力顯然也大于光武中興??磧商茣屯ㄨb不能不承認唐太宗是前無古人的明君,,當然太宗實錄的上部在唐太宗的生前就修好了,并且李世民也也親自過目了,。唐宗和光武都是個人能力出色的皇帝,。都屬于拿破侖那種類型的人物。但唐宗的軍事和政治才能顯然又要強過光武,。而唐宗的對手竇建德,王世充,,薛仁杲等顯然要比公孫述,,隗囂,張步等難對付,。 大軍西上賈胡堡,,隋將宋老生率精兵二萬屯霍邑,以拒義師,。會久雨糧盡,,高祖與裴寂議,且還太原,,以圖后舉,。太宗曰:“本興大義以救蒼生,當須先入咸陽,,號令天下,;遇小敵即班師,將恐從義之徒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此為賊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納,,促令引發(fā)。太宗遂號泣于外,,聲聞帳中,。高祖召問其故,對曰:“今兵以義動,,進戰(zhàn)則必克,,退還則必散。眾散于前,,敵乘于后,,死亡須臾而至,是以悲耳。”高祖乃悟而止,。 同樣的事情,,劉秀也碰到了。諸將見尋,、邑兵盛,,反走,馳入昆陽,,皆惶怖,,憂念妻孥,,欲散歸諸城,。光武議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強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勢無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陽即破,,一日之間,諸部亦滅矣,。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邪?”諸將怒曰:“劉將軍何敢如是,!”光武笑而起,。會候騎還,言大兵且至城北,,軍陳數(shù)百里,,不見其后。諸將遽相謂曰:“更請劉將軍計之,。”光武復為圖畫成敗,。諸將憂迫,皆曰:“諾”,。 這體現(xiàn)了兩人處事方法的不同,,王船山評價光武,昆陽之戰(zhàn),,光武威震天下,,王業(yè)之興肇此矣,。王邑、王尋之師,,號稱百萬,,以臨瓦合之漢兵,存亡生死之界也,。諸將欲散歸諸城,,光武決迎敵之志,諸將不從,,臨敵而撓,,傾覆隨之。光武心喻其吉兇,,而難以曉譬于群劣,,則固慨慷以爭、痛哭以求必聽之時也,。乃微笑而起,俟其請而弗迫與之言,,萬一諸將不再問而遽焉駭散,,能弗與之俱糜爛乎?嗚呼,!此大有為者所以異于一往之氣矜者也,。 唐宗和光武都能不殺功臣,但光武不殺降,,對降主都能保全,。而唐宗在王世充投降后,殺王手下多人,,又將俘獲的竇建德斬殺,,造成河北竇的余部不肯歸降,奉劉黑闥為主,,又花費了很多氣力才平定河北,。 凌煙閣24杰和云臺28將 確光武的 云臺28將基本上都是武將而唐宗的凌煙閣的24位文武都有,凌煙閣24人的才能顯然要強于云臺諸位,。以唐宗的才能加二李,,房杜在中國任何一段歷史時期都能統(tǒng)一中國,李世民的班底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漢高能與之貔美,。但云臺28將里只要和皇室有親戚關(guān)系的都沒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來歙功勞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舉賢不避親,,但最后論功行賞時讓自己的親屬下來,,把機會留給別人,光武的這份胸襟實在難能可貴,。凌煙閣的24位,,第一個就是唐太宗的大舅子長孫無忌。真看不出這個家伙有什么功勞,,估計都是見不得光的(就是在奪位過程中給唐宗出了不少主意,,史書上當然不會有記載的)。這件事上只能說唐宗任人唯親,。 唐宗武功遠勝漢武,,滅突厥。但晚年迷信武力,,親征高麗結(jié)果遭到慘敗,。其實李世民根本不用親征,派李世勛率一偏師即可,。執(zhí)政的后期昏招不斷,,和光武立了漢明帝這位優(yōu)秀的皇帝相反,唐宗立了個最差的繼承人,。而且在魏征死后的態(tài)度,,也說明他的小氣。 宋太祖和漢光武帝 宋祖也是俺喜歡的皇帝,。雖然內(nèi)圣外王方面,,宋祖和光武都不如唐宗,但并不影響他們作為優(yōu)秀的帝王,。有宋一代,,士大夫的地位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時期。和光武帝一樣,,宋祖也非常尊重讀書人,。甚至將不殺士大夫作為祖訓,世世代代傳下來,。只要對讀書人好的皇帝,,俺都喜歡。堰武修文,,結(jié)束了唐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五代更替的局面。杯酒釋兵權(quán),,解除功臣武將的兵權(quán),。和劉秀一樣既不殺功臣也不殺降王。至于沒有能擊敗遼,,那是太宗的責任,。宋祖時雖然限制軍權(quán),,但兵力不弱。開國君主中只有趙匡仞和劉秀有君子之風,。光武和宋祖作為低級別的將領(lǐng)都挽救過全局,,劉秀是昆陽之戰(zhàn),趙匡仞是高平之戰(zhàn),。其實和歷代比北宋的環(huán)境是很不錯的,,唐是一個胡化很嚴重的時期,不重禮法,,明清專制已經(jīng)很強拉,,南宋程朱理學抬頭,束縛比較強,,只有北宋氛圍最好,。王船山說,自漢光武以外,,爰求令德,,非宋太祖其誰為迥出者乎。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而宋太祖其次也,。 如果說宋祖不如光武,主要就是1他的江山從孤兒寡婦手中取得,,未免有些不武2為帝時間太短拉,,如果宋祖多活10年,即使不能破遼,,但幽云奪回應(yīng)該問題不大,。 明太祖和漢光武帝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明祖,就是暴,。誠然,,明祖確實是英雄,但其太過殘暴,。嗜殺成性,。形容光武就是柔字了,以柔術(shù)取天下,,又以柔術(shù)治天下,。 明祖曾說,朕遭時喪亂,,初起鄉(xiāng)土,,本圖自全,。及渡江以來,觀群雄所為,,徒為生民之患,,而張士誠、陳友諒尤為巨蠹,。士誠恃富,,友諒恃強,朕獨無所恃,。惟不嗜殺人,,布信義,行節(jié)儉,,與卿等同心共濟,。不知明祖說他不嗜殺人愧不愧心,不殺降,,優(yōu)待降主,,在打天下時是不亂殺人,但治天下就把以前沒殺的人全都補上了,。胡藍案,,空印案,數(shù)以萬計的人死于非命,。光武在度田事件中也殺了許多違法的官員,,但沒有象明祖那樣打擊面那么大,株連那么多,。更不會濫殺無辜,。明祖和光武都屬于那種內(nèi)斂的人,但明祖明顯疑心重,,在晚年誰也不信任,。而光武則心胸比較開闊。 劉基說明祖,,宋元因為寬縱而失天下,,亂世當用重法。明祖納之,,明朝立國前后就開始嚴刑峻法,。同樣的情況,光武也碰到了,。統(tǒng)(梁統(tǒng))在朝廷,,數(shù)陳便宜。以為法令既輕,,下奸不勝,。宜重刑罰,,以遵舊典。但光武卻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這可能也和明祖,,光武為人,性情,,風格不同吧,。 光武和明祖都重用自己的老鄉(xiāng),光武的28將大多是南陽,,穎川人,,河南集團。明祖的21功臣多是淮西人,。地域性都比較突出,。28將最后都能善終,而21功臣除了早亡的,,好多只是因為一點小小的過失,,而被明祖處死。如,,馮勝,,傅友德。 明祖和光武還有一點相似,,就是取天下的最后一步都是四川,。劉秀最后滅公孫述,朱元璋最后收拾明昇,。夏被明滅后,,明昇手下的大將丁世珍被自己手下的小卒殺了,小卒來邀封,。但明祖卻沒兌現(xiàn)封賞,。因為,,為人手下,,殺主來歸,不忠,。他(明祖)這么做其實就是不想鼓勵這種事,。看得出明祖是個很傳統(tǒng)的中國人,。對忠孝仁義很在意,。光武時,漁陽彭寵反叛,,彭的家奴殺彭夫妻,,提著首級來降,。劉秀猶豫再三,封彭的家奴為不義侯,。這件事的處理上光武確實不如明祖,。但關(guān)于光武處理此事,后人的評價明祖肯定是知道的,。 明祖和光武一樣,,都想集中權(quán)力,使大權(quán)不旁落,。光武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就是架空三公,,把權(quán)力控制在尚書臺一些低級別官員手中,。尚書臺的官員直接向皇帝負責。明祖更是一刀切,,干脆就把丞相廢了,,還不允許子孫后人恢復。這兩位其實都是擔心權(quán)臣篡權(quán),。只不過劉秀是利用外戚防宗室和權(quán)臣,,而朱是利用同姓藩王防權(quán)臣。但他們改的制度其實都是對君主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可這二位都沒想到,,后漢3代之后全是娃娃皇帝,明在宣宗后除了孝宗外,,一堆懶皇帝,。結(jié)果祖先的心血都白費了。 明祖的最大過失不是殺人,,而是在驅(qū)逐蒙古人后,,未能恢復宋朝的開明專制。他統(tǒng)一后,,建立了錦衣衛(wèi),,實行特務(wù)統(tǒng)治。并且發(fā)明了密折制度,,允許大臣們告密,。又天才地發(fā)明了廷杖這種制度,用來羞辱讀書人,,大臣,。開中國文字獄的先河。重農(nóng)抑商,對外關(guān)系厚往薄來(就是人家進貢一點東西,,回賜給對方好多東西),,最早提出反對奇技淫巧的人,又下禁海令,。明祖創(chuàng)建的好些制度,,被明清兩代延續(xù)貫徹使用,即使在今天還有那時的影子,。 明祖對中國此后幾百年的影響極大,,也極壞。顯然他的地位不能高過光武,。 清圣祖和漢光武帝——作為皇帝,,漢光武還是要遜色于康熙。 16歲的康熙智擒熬敗,,20歲的康熙面對沙場宿將吳三桂等三藩叛亂,,在當時西南有吳三桂,西北王輔臣,,東南有尚之信,,耿精忠在三面受敵的情況下。采用剿撫并用的策略,,分而治之,。戰(zhàn)略上搶先守住了荊州,遏制住叛軍的北上勢頭,。最后用8年的時間,,平息了叛亂。重用施瑯收復了臺灣,。北拒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北部的邊界,。隨后三次親征,,消滅了葛爾丹。又進兵安定西藏,。確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劉秀的這種對外開拓能力確實差些。 光武建國后,,十幾次下詔釋放奴俾,,不準虐殺奴俾,。還輕徭薄賦,,把賦稅恢復到西漢初的三十稅一的水平。和康熙的停止圈地,,修改逃人法,,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一樣。都是修改過去的弊政,。重新發(fā)展生產(chǎn),。 光武和康熙都有一位嚴苛的繼承人。明帝和雍正都是勤而苛的皇帝,。但政績還都不錯,。(光武明章之治的3代導人中,光武寬,,明帝猛,,章帝又寬。而康雍乾盛世里,,康熙寬,,雍正猛,乾隆寬猛結(jié)合),。光武明章之治雖然比不上康雍乾盛世,,文景之治,開元盛世,。但也算得上一個不錯的歷史時期,。 嗚乎,光武就因為不因為自己的喜好去伐匈奴,,修長城,。沒因為自己貪玩,開條大運河,。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名氣甚至不如一些亡國之君,。 由古至今諸帝,光武如遇唐宗,,康熙不能敵,,余皆可勝之。 |
|
來自: 昵稱4944341 > 《歷史社會軍事趣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