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 中學高級教師,,江西省南昌市教科所,、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程專家培訓團成員,、江西省小學語文學會常務理事,、江西省兒童教育心理學會常務理事。
曾先后榮獲教育部“小學課改優(yōu)秀教研員”“‘十五’課題先進工作者”,,江西省“首批學科帶頭人”“優(yōu)秀教研員”,,南昌市“521學術(shù)學科帶頭人”“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經(jīng)多年教學探索,,形成“樸實大氣文言共生”的教學風格。2006年10月,,參加全國第六屆閱讀教學大賽,,執(zhí)教《搭石》獲一等獎。2008年7月,,在第七屆全國閱讀教學競賽培訓會上執(zhí)教觀摩課《灰雀》,,獲得與會一致好評。先后到廣東,、新疆等十幾個省講學,、講課幾十場,反響強烈。主持國家級和省級的多項重點規(guī)劃課題,,在全國性小語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
王玲湘博客:http://wan-glingxiang.blog.
首都師范大學劉占泉教授在《文言教學的反思及建議》中,回顧了20世紀后期50多年來的文言教學改革,,把文言教學思路分成“啟蒙——入門——提高”三個階段,。“啟蒙”階段,在小學的中高學段,,以“初步積累文言語感,、初識文言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識為主要任務”。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五年級下冊起,,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兩小兒辯日》,。四篇文言文皆篇幅短小,可稱“小古文”,。從教材編排意圖來看,,確是為初中文言文學習奠定初步基礎(chǔ),打開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啟蒙之門,。
“認識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標、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攪一陣,。”(葉圣陶語)小學“小古文”教學,應遵循其“小”的特點,,啟蒙的階段目標,,把握三個“一點”:“激發(fā)一點興趣”“讀出一點韻味”“揣摩一點語言”。
一,、激發(fā)一點興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學生初學文言文的“利器”,,當首推興趣,。
第一,營造古文氛圍,,激發(fā)興趣,。因“文言”與“白話”是一脈相承的關(guān)系,學生對文言文有獨特的敏感性,。生活中,,文言并沒有與孩子們絕緣,比如“氏”字,,學生已經(jīng)從街邊的“李氏包子店”中獲得理解,?!稐钍现印氛n前交流可以從生活入手,“老師認識一位飽讀詩書的老先生,,他特別有意思,,向別人介紹我的時候,說我是‘王氏之女’,,知道什么意思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明白是“姓王人家的女兒”。課中讓孩子試想黃君平,、柳君平來了之后,,運用文中相仿的句式、語言說話,,意在營造學古文的語境,。
第二,降低學習難度,,激發(fā)興趣,。“難讀”、“難懂”造就了學生對文言文的畏懼,。我們不妨降低難度,,學生不會讀,教師范讀,、帶讀,、教讀;學生不理解,,教師可以鋪設(shè)臺階,。如:《楊氏之子》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理解分了四步:第一,,理解生字,,引導學生看注釋;第二,,教師加動作演讀,,幫助學生初步感知故事;第三,,看注釋再讀文,,嘗試讀懂,;第四,,抓人物,發(fā)現(xiàn)“孔君平”,、“孔”,、“夫子”都指孔君平;“楊氏子”、“其”,、“兒”,、“君”都指楊氏之子,發(fā)現(xiàn)第三句的省略,,幫助學生疏通文意,,初步感受文言文語言的凝練。四個臺階,,放緩學習的難度,,讓學生拾級而上。
第三,,引發(fā)拓展閱讀,,激發(fā)興趣?!稐钍现印窂摹妒勒f新語》導入,,拓充謝道韞的故事,拓展徐孺子,、孔融等名士,,讓學生了解像《楊氏之子》這樣的故事在《世說新語》中有兩千多個,里面有原文,、有注釋,、有譯文,引發(fā)學生閱讀小古文的興趣,。
二,、讀出一點韻味
古文文章妙處,全在“沉郁頓挫”,,在沉郁頓挫中,,文章精神必顯。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聲求氣”,,“聲”,,就是文句的音韻、節(jié)奏,,“氣”就是作者表達的精神,、氣勢。由此,,“讀”,,既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策略,也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線索,。
對于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說,,文言文教學“讀”的指導要“實”,,要求要適度?!稐钍现印返淖x分四個層次:音,、斷、意,、情,。
“音”,字字咬準,,讀準字音,。《楊氏之子》的教學關(guān)注了兩類字,,一類是多音字“應”,、“為”,一類是生字“惠”,、“曰”,、“禽”。
“斷”,,正確停頓,,讀出節(jié)奏。這是文言文朗讀的難點,,正確停頓,,要結(jié)合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稐钍现印分兄笇Я藘删潆y句“孔指以示兒曰”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運用的是突破關(guān)鍵字的意思,根據(jù)意思斷停頓,。
“意”,,體會文句,讀出意思,。這樣的練讀要結(jié)合文言文內(nèi)在的意思和情感,,一步不能到位,要反復讀,,且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突破點,。《楊氏之子》是一個趣味橫生的小故事,,理解文句的環(huán)節(jié),,指導抓住關(guān)鍵詞,準確揣摩,,或創(chuàng)設(shè)體驗的情境,,層層深入,,體會楊氏之子的聰慧,。
“情”,,入情入境,讀出情境,。在學生入情入境之時,,情感蓄積到飽漲之際,引導讀出韻,,讀出情,。在深入體會楊氏之子的聰慧后,引導學生同桌一組,,練習對話,,看哪組同桌讀出了“一個玩笑開得幽默風趣,一個接話答得機智巧妙”的神態(tài),、語氣,,進而師生配合直接朗讀對話,配樂誦讀,。
三,、揣摩一點語言
《楊氏之子》,在“文”“言”共生共融中滲透“初識文言常用字”的教學,。
“禽”的造字演變,,“惠”的通假用法,“孔君平”,、“孔”,、“夫子”等同一個人的不同稱謂……語言文字的教學放在文字文化的大背景下,扎實而不枯燥,,淺白而不淺薄,。
此外,分兩個層次感受《楊氏之子》文言文語言的凝練,。通過師生合作讀引導學生揣摩總分關(guān)系的語言表達方式,。抓住“甚聰慧”,立足語言,,“言下之意”,、“言外之意”來體會聽得明、答得巧,;“未聞”體會有禮貌,、委婉得體;從“應聲答曰”體會接話快,、反應快等都滲透了文言文的“語言”揣摩,。
附:《楊氏之子》教學實錄
課前談話:
師:第一次見面,,自我介紹一下,我姓王,,同學們喊我——
生:(齊)王老師,。
師:喊得這么親切,王老師覺得跟你們一點陌生感都沒有了,。在座的有些老師是王老師的好朋友,,知道朋友喊我什么嗎?
生:喊你的名字,。
師:你們真聰明,,我的名字叫“玲湘”,“玲瓏”的“玲”,,“湘江”的“湘”,。連上姓,我的姓名是——
生:王玲湘,。
師:握個手,,一聽就知道你把我當大朋友了。我呀,,還認識一位飽讀詩書的老先生,,他特別有意思,向別人介紹我的時候,,說我是“王氏之女”,,知道什么意思嗎?
生:王家的兒女,。(眾笑)
師:我到底是王家的兒子,,還是王家的女兒?
生:王家的女兒,。
師:這就對了,,“氏”,指的是姓,,“之”就是——
生:“之”就是“的”,。
師:你們誰能用老先生的方法做自我介紹?
生:我姓李,,是“李氏之女”,。
生:我是高氏之女。
(指一男生)
師:你姓什么,?
生:我也姓高,。
師:也是高氏之女?(眾笑)
生:不是,是高氏之子,。
師:“兒子”用“子”,,你很會變通。讓我們把掌聲送給這位會變通的高氏之子,。(熱烈的掌聲)
(激趣,,導課題,了解出處,。)
師: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認識“楊氏之子”,,看老師板課題,。(師板題)
師:“楊氏之子”指的就是——
生:楊家的孩子,。
師:一起讀課題。
生:(齊)楊氏之子,。
【評析】課的開始就如歌唱家定調(diào),,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歌唱奠定了基礎(chǔ),。上課亦如此,,第一錘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談話的相互介紹,,看似無意,實則從相互了解,、介紹開始,,學生輕松愉快地走近了文言,不知不覺中走進了“楊氏之子”,。
師:《楊氏之子》出自哪兒呢,?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課件出示《世說新語》封面,、相關(guān)資料:《楊氏之子》選自一本古代小說——《世說新語》,。《世說新語》由南朝的文學家劉義慶編撰,,共36門,。《楊氏之子》是“言語第二”中的第43個故事,。)
(一生讀資料)
(課件翻頁,,出示《世說新語》中《楊氏之子》的原文。)
師:這個故事選自古代小說,,所以用的語言也是古人的,,這樣的文章叫古文,也可以叫做文言文,。
【評析】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出示古代小說《世說新語》的封面,,并翻頁出示《楊氏之子》,原汁原味介紹文言文,,直觀,、清晰,學生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師:這個故事已編入我們的課本,。請大家翻開書中第48頁,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生很新奇,,各自朗讀課文。)
師:誰嘗試著讀一讀,?
(一生讀)
師:你讀得很仔細,,不添一字,不漏一字,。兩個多音字讀得準,,請你當小老師。
生:為wèi,,應yìnɡ,。
(生齊讀兩遍)
師:就像他這樣,字字咬準,,誰再讀,?
(一男生讀)
師:口齒清晰,生字讀得很準,。
(課件:生字“惠”字變紅,。)
師:“惠”什么意思?
生:這個“惠”在古代是“智慧”的“慧”,。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釋。
師:一起看看,,課文下面一共有幾個注釋,?
生:(齊)八個。
師:這八個注釋,,是我們學習這篇古文的好幫手,。
(課件:生字“曰”字變紅。)
師:一起讀。
生:(齊)曰,。
師:“曰”和什么字長得很像,?
生:“日”字。
師:抬起右手,,我們邊比較邊書空,,(生抬起右手書空)又瘦又高的是——
生:“日”字。
師:又矮又胖的是——
生:“曰”字,。
師:注意“曰”字中間一橫不挨著“橫折”,。“曰”是什么意思?
生:說,。
師:“孔指以示兒曰”,,誰對誰在說?
生:是孔君平對兒說,。
師:那么,,這一句“孔”和“兒”后面應停頓(出示:孔筑指以示兒筑曰),,誰來讀,?
(一生讀,停頓很生硬,。)
師:畫了斜線的地方要拖個長音,,讀起來就有味道,誰再讀,?
(另一生讀)
師:大家齊讀,。
生:(齊)孔筑指以示兒筑曰。
(課件:生字“禽”字變紅,。)
師:“禽”什么意思,?
生:就是獸。(眾笑)
師:我們來看看古人是怎么造“禽”字的,。(課件出示“禽”的造字變化)上部是“今天”的“今”,,“今”jīn、“禽”qín,,記住,,“禽”是前鼻音;下半部分是有長柄的捕鳥網(wǎng),,這形象的捕鳥圖演變成的就是“禽”字,。
師:(指剛才的學生)現(xiàn)在,你說”禽”指什么,?
生:(不好意思地)指“鳥”,。
師:“禽”指鳥。這一句中,“家”和“禽”是兩個詞語,,“禽”字前面要停頓,,讓人聽明白。(課件出示:兒筑應聲答曰:“未聞筑孔雀筑是夫子家筑禽,。”)自由練練,。
(生各自練習朗讀。)
【評析】生字教學不走過場,,扎扎實實,,各字突破。“曰”重形的比較,,“禽”結(jié)合造字正音,。“曰”“禽”意思的理解與準確斷句結(jié)合起來。
師:誰想讀給大家聽,?請你讀,。
(一生讀,不夠流暢,。)
師:看著老師的手勢,,(邊打手勢邊示范)兒筑應聲答曰:“未聞筑孔雀筑是夫子家筑禽。”一起來,。
生:(和著老師的手勢)兒筑應聲答曰:“未聞筑孔雀筑是夫子家筑禽,。”
【評析】樂隊前面的指揮指示演奏者如何演奏,合唱隊前面的指揮指示歌唱者如何演唱,,此時,,老師的手勢就是無聲的指揮,能夠指引學生如何讀出文言長句中的停頓和延音,。
師:讀得越來越有味道了,。老師也想讀,我讀全文,,你們邊聽邊看,,想想這篇古文講了一個什么小故事。
(師加動作演讀,,如讀到“甚聰慧”豎拇指,,讀到“詣其父”做拜見的動作……)
【評析】如果說前面的手勢語指引學生讀出古文的韻味,此處的態(tài)勢語是為了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古文內(nèi)容,,幫助學生消除現(xiàn)代文與文言文的隔閡,理解文本的大體內(nèi)容,。
(再讀,,抓人物,,感知大意。)
師:知道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
(生紛紛點頭,。)
師:你們這叫大體明白,要準確理解,,我們還得借助注釋再讀一讀課文,,碰上不理解的字、詞圈出來,。
(生輕聲細讀,。)
師:有問題嗎?
生:“孔指以示兒曰”我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師:是有點兒難,。“指”后面省略了“楊梅”,意思是孔君平指著楊梅對孩子說,。
生:我不明白“夫子”是什么意思,。
師:(課件出示:“孔君平”、“孔”,、“夫子”變藍)讀一讀,,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這都是指同一個人,。
師:第一次稱——
生:孔君平,。
師:第二次簡稱——
生:孔。
師:第三次稱——
生:夫子,。
師:文中的夫子指孔君平。知道怎樣的人稱夫子嗎,?
生:有學問的人,,受人尊重的人。
師:(指坐在后面的原語文老師)你們的語文老師可以稱夫子嗎,?
生:不可以,,她是女的。
師:你補充了一個很重要的要素,,是男人,。孔子可以稱為——
生:孔夫子,。
師:孟子稱為——
生:孟夫子,。
師:孔君平也稱為——
生:孔夫子。
師:(出示:“楊氏子”,、“其”,、“兒”,、“君”變紅)再讀讀這些詞語,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指的都是楊氏子,。
師:第二句中,“詣”和“乃”下面有注釋,。“其”是什么意思,?
生:他的。
師:于是把他的兒子喊出來,。他的兒子是誰,?
生:楊氏子。
師:第三句,,沒有人物,,“為設(shè)果”,到底誰為誰擺上水果,?
(出示填空:( )為( )設(shè)果)
生:楊氏之子為孔君平擺上水果,。
師:這里省略了“楊氏子”和“孔君平”。你們看,,在古文中,,同一個人,不同的稱謂,,不同的用詞,,甚至能省則省,這就是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十分簡練,。
【評析】小古文五十五個字中,七個字有注釋,,十三個字表示楊氏子或孔君平的稱謂,,第三句中省略了“楊氏之子”和“孔君平”。抓住人物稱謂,,也就抓住了十三個字,,抓住了古文不同用詞、能省則省的語言特點,。“抓人物,,梳大意”是一個貼著文本的精巧設(shè)計。
師:現(xiàn)在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嗎,?同桌先練一練,,說一說。
(指五名,,每人一句,,接講故事,。)
師:你們講的這個故事,課文用五十五個字就寫清楚了,,古文就是這樣言簡意豐,。理解了故事,咱們合上音樂的節(jié)拍一起讀,,我讀第一句,,你們讀后面四句。
(三讀,,品對話,,感悟聰惠。)
師:讀了課文,,楊氏之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很聰明。
生:有智慧,。
師:誰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說,?
生:甚聰惠。
(師板書:甚聰惠)
師:課文中用這個“惠”來表示智慧的“慧”,,現(xiàn)在寫聰慧不能這樣寫,。這個詞語在課文的第一句,這一句概括了楊氏子的特點,。
(出示: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師:誰來讀一讀,?
(生讀,,比較平淡。)
師:“甚”是什么意思,?
生:很,。
師:不是一般的聰明,誰再讀,?
(一生又讀,強調(diào)了“甚”字,。)
【評析】語文教學就應當在語言的叢林里穿行,,古文也不例外。把一篇讀成一個關(guān)鍵詞,,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師:一起讀。
(生齊讀)
師:從課文的什么地方最能看出楊氏子的甚聰惠呢,?迅速瀏覽課文,,找一找,,畫下來。
(生邊讀邊圈畫,。)
師:我們一塊兒交流,。
生:我覺得從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可以看出,。
師:孩子應聲答的是孔君平的話,“此是君家果”是什么意思,?
生:這是你家的水果,。
師:孔君平是浙江紹興人,官至廷尉,,掌管天下刑獄,,相當于全國司法部長。不一般的身份,,這玩笑開得也很有水平,。這是你家的水果,這句話有沒有言外之意呢,?
生:楊梅和你同姓,,你們是一家。
師:這叫“聽得明”,??拙接?#8220;楊梅”和“楊姓”的聯(lián)系開玩笑,楊氏子用什么和什么來回答他呢,?
生:用孔雀和孔姓的聯(lián)系來回敬,。
師:用一句俗語,叫以其人之道——
生:還治其人之身,。
師:這么聰慧的孩子,,如果來的不是孔君平,是黃君平,,楊氏子會怎么答,?
生:未聞黃花是夫子家花。
生:未聞黃河是夫子家河,。
生:未聞黃鸝是夫子家禽,。
師:此兒甚聰慧,學了“禽”,,立刻能用,。如果來的是柳君平呢?
生:未聞柳樹是夫子家樹,。
師:都能聽得明,、答得巧,,這楊氏之子不是一般的聰慧,是(指板書)——
生:甚聰惠,。
師:再讀讀楊氏子的回答,,你又從哪個詞語感受到楊氏子的“甚聰惠”呢?
生:我從“應聲答曰”可以看出,。
師:什么叫應聲答,?
生:馬上答。
生:立刻答,。
師:那好,,我是孔君平。(走到一生前)楊氏子,,此是君家果,。
生:(愣了一會兒,回答)“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你這不叫應聲答,。(走到另一生前)此是君家果。
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指著師)孔君平的話音剛落,,(指著生)楊氏子隨聲而答,這就叫——
生:應聲答,。
師:現(xiàn)在我是孔君平,,大家都是楊氏子,注意聽孔君平強調(diào)的是什么,。
師:“此是君家果,。”
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師分別強調(diào)君,、果,,生分別強調(diào)夫子、禽)
師:反應快,、出語快,,這就叫——
生:應聲答。
師:一個應聲答,,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楊氏子的(指板書)——
生:甚聰惠,。
【評析】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會“應聲答”的兩方面:出語快、反應快,,學生歷經(jīng)體驗,對“應聲答”把玩到位,。
師:繼續(xù)交流,,你還從什么詞語感受到“甚聰惠”呢,?
生:未聞。
師:“未聞”是什么意思,?
生:沒有聽說,。
師:楊氏子可以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為什么拐個彎說話呢,?
生:這樣說顯得有禮貌,。
師:你從說話人的角度來感受。
生:這樣說,,聽的人覺得很舒服,。
師:你換了一個角度,從聽話人的感受來體會,。這楊氏子多會說話呀,,同樣一個意思,稍稍拐了個彎,,就委婉,、得體、不失禮貌了,。這就是語言藝術(shù)的魅力,,這就是此兒的(指板書)——
生:甚聰惠。
【評析】抓住“甚聰惠”,,從“未聞”,、“應聲答”、“聽得明答得巧”三方面反復體會,、揣摩,、品味,關(guān)注語言,,落腳語言,。教學結(jié)構(gòu)形成復沓的美感。
師: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對話,,一個玩笑開得幽默風趣,,一個接話答得機智巧妙,同桌一組,,練一練對話,,看哪組同桌讀出了他們說話的神態(tài)、語氣,?
(生分組練習)
師:哪一組來讀,?
(一組男生加動作、神態(tài)演讀,惟妙惟肖,,贏得熱烈的掌聲,。)
師:一起加動作、神態(tài)讀,。
(全班一起讀,,氣氛熱烈。)
師:聽得明,、答得巧,、反應快、出語快,、委婉得體,,我們在品讀中感受到了楊氏子的“甚聰惠”,還體會到了語言的魅力,。那我們就定格在精彩的語言中,,再現(xiàn)楊氏之子的聰惠形象,能背的一起背一背,。
(配樂誦讀)
師:同學們,,出語不凡的孩子在《世說新語》里不止楊氏之子,有一個故事《詠雪》,,講的是謝道韞的故事,,請大家閉上眼,邊聽邊在腦海中再現(xiàn)故事的情景,。
(師講故事: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謝道韞的叔叔謝安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孩子們談論詩文,。忽然間,,天空中的雪下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謝安就問孩子們:“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兒子說:“像把鹽撒在空中。”這時,,謝道韞說——)
(出示:曰:“未若——,。”)
師:“未聞”和“未若”的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未聞”是沒有聽說,,“未若”就是不如比作。
師:不如比作什么呢,?
生:不如比作棉花飄,。
生:不如比作鵝毛,。
(出示: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師:一起讀,。
(生齊讀)
師:“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這個故事,也是用簡簡單單的語言,,來表現(xiàn)謝道韞的——
生:甚聰惠。
【評析】抓住“語言”表現(xiàn)人物“甚聰慧”這條線,,拓展了《世說新語》中謝道韞的故事,。
師:同學們,《世說新語》里有很多早慧孩子的故事,,比如,,讓梨的孔融,比如南昌有個孺子亭,,是紀念徐孺子的,。這些孩子長大了成為上流社會的名士,《世說新語》就是寫上層名士的逸聞言談的,,這樣的故事有兩千多個,。每一個故事都像《楊氏之子》一樣,有一句或幾句精彩的語言,。所以,,魯迅對《世說新語》這樣評價,讀——
(出示:名士底教科書,。)
(生齊讀)
師:“底”就是“的”,,這本小說聚集著上層社會的人生百態(tài)。如果你有興趣,,課后翻閱——《世說新語》(課件出示《世說新語》封面,、音樂),里面有原文,、有注釋,、也有譯文,相信你能看得懂,,也會喜歡,。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