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
【作品賞析】該圖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現(xiàn)手法和精密的筆法,,描繪了祖國的錦繡河山,。畫面千山萬壑爭雄兢秀,江河交錯,,煙波浩淼,氣勢十分雄偉壯麗,。山間巉巖飛泉,,瓦房茅舍,,蒼松修竹,綠柳紅花點綴其間,。山與溪水,、江湖之間,漁村野渡,、水榭長橋,,應(yīng)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在運筆上,,作者繼承了傳統(tǒng)青綠山水畫法,更趨細膩嚴謹,,點畫暈染均能一絲不茍,,人物雖小如豆,卻形象動態(tài)鮮明逼真,。萬頃碧波,,皆一筆一筆畫出。漁舟游船,,蕩漾其間,,使畫面平添動感。在用色上,,作者于單純的青綠色中求變化,,有的渾厚,有的輕盈,,間以赭色為襯托,,使畫面層次分明,鮮艷如寶石之光,,燦爛奪目,。布局交替采用深遠、高遠,、平遠的構(gòu)圖法則,,擷取不同視角以展現(xiàn)千里江山之勝。此圖無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標簽題為王希孟作,。
2、元 王蒙《葛稚川移居圖》
【作者簡介】王蒙(公元1308年—1385年),,字叔明,,一作叔銘,號香光居士,,出身宦官世家,。外祖父趙孟頫官至一品,,為元代著名畫家,畫壇領(lǐng)袖,,其父也為當時才俊,。王蒙繪畫方面起初受趙孟頫影響,后又刻苦鉆研前朝諸位大家的畫法,,努力學習傳統(tǒng),,廣采博覽,故其畫縱逸多姿,,又獨創(chuàng)“渴筆解索皴法”,,終跳出趙孟頫的規(guī)矩之外,自開門戶,,成為后世公認的“元四家”之一,。他的山水畫被后人奉為摹版,廣為傳摹,,影響至今不絕,。
【作品賞析】 此圖描繪的是晉代著名道士葛洪,字稚川,,攜家移居羅浮山煉丹修道的故事,。此圖反映出王蒙等元代文人對理想隱居環(huán)境的向往,畫法也與王蒙的其他作品多有區(qū)別:以山水為主體,,崇山峻嶺,,飛瀑流泉,丹柯碧樹,,溪潭草橋,,山中茅舍與行進的人物構(gòu)成一幅深秀,、謹嚴的山水人物畫,;人物雖小,,但勾描工中帶拙,形神兼?zhèn)?,山石純用水墨或略加藤黃,,僅樹木、人物,、屋宇處施以淡赭,、花青和紅色,墨色清淡干松,,層次繁多,,筆墨清麗而蒼秀,是王蒙的變體畫代表杰作,對全面研究其繪畫風格極具價值,。
3,、宋 佚名《子母雞圖》
【作品賞析】 宋代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以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題材為主,,特別是作為繪畫與實用美術(shù)相結(jié)合的宋人小品畫更是這一時期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子母雞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子母雞圖》畫的是一只母雞引領(lǐng)五只孵出不久的小雞漫步啄食,,雞媽媽似乎有點緊張,我們都可以感覺得到它微顰的眉頭,,畫家只用上眼簾稍稍遮住它眼睛的一部分,,就很神奇地賦予了它母性的憂慮,與孩子們瞪圓的眼睛很不一樣,。小雞們都還有些懵懂,,在媽媽的周圍,一個個縮頭縮腦,,不敢走遠的模樣,。雖然畫的是子母雞,但讀畫人欣賞到的卻是母親的眼神與子女對母親的依戀,。是幅子母雞淡筆勾勒,,背景以濃墨填實,遂使主題突出,,體物傳神,,表現(xiàn)奇特,為宋代翎毛畫佳作之一
4,、趙佶《瑞鶴圖》
【作者簡介】 趙佶(徽宗)神宗第十一子公元 1100 年即黃帝位,。能書善畫,山水,、人物,、花鳥、墨竹無所不精,,尤其花鳥獨造其妙,。在書法史上也獨樹一幟。
【作品賞析】此圖畫莊嚴聳立的汴梁宣德門,,門上方彩云繚繞,,十八對神態(tài)各異的丹頂鶴翱翔盤旋在上空,另兩對站立在殿脊的鴟吻之上,,空中彷佛回蕩著悅耳動聽仙鶴齊嗚的聲音,。畫后有趙佶瘦金書敘述一段。此圖為宋人鄧椿《畫繼》中所記《宣和睿覽》冊中的一幅,?!妒汅胖鼐帯芳啊妒S筆》著錄,。
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的《瑞鶴圖》,是宋徽宗趙佶之“御筆畫”,,構(gòu)圖和技法俱皆精到:構(gòu)圖中一改常規(guī)花鳥畫傳統(tǒng)方法,,將飛鶴布滿天空,一線屋檐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jié),,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繪畫技法尤為精妙,,圖中群鶴姿態(tài)百變,,無有同者,鶴身粉畫墨寫,,睛以生漆點染,,整個畫面生機盎然。
卷后為徽宗瘦金書題記及詩,,款“御制御畫并書”,,簽押“天下一人”,觀其書風,,健筆開張,,挺勁爽利,側(cè)峰如蘭竹,,媚麗之氣溢出字里行間,。“瘦金體”的出現(xiàn)豐富了我國書法藝術(shù)的個性化風格,對后世亦頗有影響,。
5,、宋 馬遠 《 松壽圖 》
【作者簡介】 馬遠,字遙父,,號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生于錢塘(今浙江杭州),。 馬遠生長在一個繪畫世家,,生卒年不詳,大約活動于南宋光宗,、寧宗年間,。擅畫人物、山水,、花鳥,,始承家學,后師李唐而自出新意,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對南宋后院畫有很大影響,。
【作品賞析】馬遠的山水畫在構(gòu)圖上多用對角形式,一半景物,,一半留取空白,,以表現(xiàn)廣闊的空間,有“馬一角”之稱,。
6,、宋 馬遠 《華燈侍宴圖》
【作品賞析】馬遠,字遙父,,號欽山, 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生于錢塘(今浙江杭州),。 馬遠生長在一個繪畫世家,生卒年不詳,,大約活動于南宋光宗,、寧宗年間。擅畫人物,、山水,、花鳥,始承家學,,后師李唐而自出新意,,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對南宋后院畫有很大影響,。他的山水畫在構(gòu)圖上多用對角形式,,一半景物,一半留取空白,,以表現(xiàn)廣闊的空間,,有“馬一角”之稱。
7,、馬遠 《 踏歌圖A 》
【作品賞析】“踏歌”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祈祝習俗,,人們一邊唱歌,一邊踏著節(jié)拍起舞,,祈福迎祥,,歡慶豐收。近景處,,幾個老翁酒酣歸來,,手舞足蹈,且歌且行,滑稽的舉止惹得婦人幼童駐足回顧,,四周禾苗蔥郁,,竹柳青青。遠景處,,山石陡峭突兀,,如刀削斧砍一般,天邊朝霞一抹,,山谷里松柏茂密,,樓閣隱現(xiàn)。此圖雖以山水為主體,,但其中的點景人物才是整幅作品主題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再通過畫上的題詩,不難了解作者是透過畫面在向人們傳達企盼豐年,、平安的真切情感,。《踏歌圖》是馬遠大幅山水的代表作,,也是“大斧劈皴法”的經(jīng)典之作
8,、郭熙《 早春圖 》
【作者簡介】郭熙(活動于十一世紀),河南溫縣人,。字淳夫,。神宗熙寧年間(1068年~1077年),為翰林圖畫院藝學,,善畫山水,。著有《林泉高致》一書,是我國畫史上討論山水畫的一部重要論著,。畫師法李成,,既運用淡墨手法,又重視大氣,、明暗的空間表現(xiàn),,創(chuàng)造理想化意境。是北宋中期代表性杰出畫家,,與李成,、范寬齊名。另有《幽谷圖》,、《窠石平遠圖》等傳世,。
【作品賞析】 這幅畫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軸線上,以全景式高遠,、平遠,、深遠相結(jié)合之構(gòu)圖,,表現(xiàn)初春時北方高山大壑的雄偉氣勢。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銜接中扭動的山石,,隔著云霧,兩座山峰在遠景突起,,居中矗立,,下臨深淵,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左側(cè)平坡逶迤,,令人覺得既深且遠。作者以粗闊扭曲的線條,,描繪山石輪廓,,再用干濕濃淡不同的墨色,層層皴擦出巖石表面的紋理,,因為形狀像卷曲的云塊,,所以稱為 [卷云皴 ]。樹木枝干虬曲,,枝椏像伸指布掌的樣子,稱為 [蟹爪枝],,是承襲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是幅筆墨輕重適宜,技術(shù)嫻熟,,為北宋畫屈指精品,。畫幅右側(cè)畫家自題:[早春。壬子(1072年)年郭熙畫]顧名思義,,在這幅畫作是在描寫瑞雪消融,,云煙變幻,大地復蘇,,草木發(fā)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早春景象。
9,、唐人《 宮樂圖 》
【作品賞析】 本圖描寫後宮嬪妃十人,,圍坐於一張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則負責吹樂助興。所持用的樂器,自右而左,,分別為篳篥、琵琶,、古箏與笙。旁立的兩名侍女中,還有一人輕敲牙板,,為她們打著節(jié)拍,。從每個人臉上陶醉的表情來推想,,席間的樂聲理應(yīng)十分優(yōu)美,因為連蜷臥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驚擾到,!
時序相隔千余載,,《宮樂圖》的絹底也呈現(xiàn)了多處破損,然畫面的色澤卻依舊十分亮麗,,諸如婦女臉上的胭脂,身上所著的猩紅衫裙、帔子等,由于先施用胡粉打底,再賦予厚涂,因此,,顏料剝落的情形并不嚴重,;至今,,連衣裳上花紋的細膩變化,,猶清晰可辨,,充份印證了唐代工筆重彩一格的高度成就!
10,、韓滉 《五牛圖》
【作品賞析】 畫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tài)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后右側(cè)有一小樹外,,別無其它襯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畫家通過他們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態(tài),表現(xiàn)了它們不同的性情:活潑的,、沉靜的、愛喧鬧的,、膽怯乘僻的,。在技巧語匯表現(xiàn)上,作者更是獨具匠心,,作者選擇了粗壯有力,具有塊面感的線條去表現(xiàn)牛的強健,、有力,、沉穩(wěn)而行動遲緩。其線條排比裝飾卻又不落俗套,,而是筆力千鈞,。比起曹霸,、韓干畫馬、周昉,、張萱畫仕女,似乎在線條獨立性展現(xiàn)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線條茁壯如此故爾五牛姿態(tài)雖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樣的厚重與生拙,。
11、唐 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
【作者簡介】張萱,,生卒年不詳,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唐代開元天寶間享有盛名的杰出畫家,。工畫人物,擅繪貴族婦女,、嬰兒,、鞍馬,名冠當時,,所畫婦女,,慣用朱色暈染耳根,為其特色,;又善以點簇筆法構(gòu)寫亭臺,、樹木、花鳥等宮苑景物,。傳世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
【作品賞析】此圖描繪的是天寶十一年,,再現(xiàn)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huán)的三姊虢國夫人及其眷從盛裝出游,,“道路為(之)恥駭”的典型環(huán)境。畫面描寫了一個在行進中的行列,,人馬疏密有度,,以少勝多。全畫共九人騎馬,,前三騎與后三騎是侍從,、侍女和保姆,中間并行二騎為秦國夫人與虢國夫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圓領(lǐng)袍衫。虢國夫人在畫面中部的左側(cè),,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著描有金花的紅裙,,裙下露出繡鞋上面的紅色絢履,。秦國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國夫人訴說什么,。作品重人物內(nèi)心刻劃,,通過勁細的線描和色調(diào)的敷設(shè),濃艷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滯,。全畫構(gòu)圖疏密有致,錯落自然,。人與馬的動勢舒緩從容,,正應(yīng)游春主題。畫家不著背景,,只以濕筆點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瀠清新。圖中用線纖細,,圓潤秀勁,,在勁力中透著嫵媚。設(shè)色典雅富麗,,具裝飾意味,,格調(diào)活潑明快。
12,、明 葉澄《雁蕩山圖》
【作者簡介】葉澄,,字原靜,號常山,,原藉吳人,,世居燕京(今北京),嘉靖年間(1522—1566年)畫家,。善畫山水,,師法戴進,徐沁《明畫錄》評“其神似處,,幾莫能辨”。作品所繪景觀,自石門潭起,,計有章毅樓,、石佛巖、石梁洞,、靈風洞、羅漢洞,、凈明寺,、蓼花峰、響巖等,。
【作品賞析】本幅自識:“雁蕩山圖,。嘉靖丙戌燕山葉澄作,。”后紙清·梁清標題記。這些景色描繪真實,,各具奇姿,,很典型地展現(xiàn)出東南第一山的奇秀特色和壯闊氣勢。作品畫法與戴進有相似之處,,但筆墨更見繁細,并呈現(xiàn)出對景寫生,、隨景而運之跡,,很像一幅實地寫生稿,這在“浙派”后學中是比較少見的,。
13,、明 朱端《松院閑吟圖》
【作者簡介】朱端,,字克正,,號一樵,海鹽人,。生卒年不詳,。明代正德年間的宮廷畫家,正德中直仁智殿,,授指揮,。
【作品賞析】朱端的山水畫,一方面受當時流行宮內(nèi)的南宋院體畫風影響,近馬遠,;另一方面,,也有專學北宋郭熙的一路?!端稍洪e吟圖》就是這類山水的代表作,。整幅作品雄中透秀,工細之中見隨意,,反映了明代的時代風貌,。朱端的山水作品在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方面有一定的建樹,他使宋代院體繪畫的風貌得以發(fā)揚光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對后世的積極影響,。
14、明 朱端《煙江遠眺圖》
【作品賞析】此畫描繪了高嶺煙靄,,遠浦水村,。左半邊作高遠景色,山峰巍峨高聳,,氣勢雄奇,。隔山坡地翠樹蔥蔥,松柏蒼勁,,山勢和樹姿均具雄偉之姿,。板橋、村落,,遠景是舟帆和水鄉(xiāng),,精致開闊,幽美而疏秀,。在畫法上多學郭熙,,那勁峭的山石,奇異的峰頭,,盤虬的樹干,,蟹爪的枝杈等等都來自郭熙筆意。畫家將北宋郭熙山水的雄奇,、繁復,、精密等特點與南宋院體山水的簡潔、空曠,、疏朗等格局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有別于宋代院體的明代院體畫風。
15,、明 張復陽《山水圖》
【作者簡介】張復陽(約1403—1490),字復陽,以字行,號南山,,浙江平湖人,,道士。
【作品賞析】山水仿吳鎮(zhèn),,墨氣蒼勁淋漓,,其所畫草樹人物各臻其妙。畫家描繪江南水鄉(xiāng),,透過大批密林雜樹,隱現(xiàn)村落茅舍,,田野農(nóng)事以及農(nóng)居生活,,富有生活氣息,遠景云氣彌漫,,有很強的空間感,。此畫墨筆蒼茫渾厚,破筆縱橫揮灑,,焦墨,、淡墨層層積染,淋漓盡致,,遠近層次畢現(xiàn),。整幅作品開合、疏密,、動靜,、虛實,皆得自然之妙,,富有耐人尋味之意趣,。
16、明 沈周《青園圖》
【作者簡介】沈周一生未仕,,悠游林下,,以詩書畫自娛。他學識淵博,,詩文書畫均富盛名,,家富收藏,曾藏有黃公望的《天池石壁圖》,、《富春山居圖》等名跡,。他交游甚廣,威望頗高,,文徵明,、唐寅均從學門下。
【作品賞析】此圖中,沈周運用各種筆墨精心描繪了青園的各種景色,,畫法工整,,用筆圓厚,,設(shè)色濃麗,山坡用甚密的披麻皴法以淡墨渲染,;用線圓勁,,墨色儂潤,富有生活氣息,。整個青園圖,,畫得優(yōu)美自然,從詩情,、畫意乃至哲理都耐人尋味,。
17、明 姚綬《秋江漁隱圖》
【作者簡介】姚綬(1423—1495),,字公綬,,號丹丘生,又號谷庵子,,云東逸史,。擅長畫山水及其竹石小景。
【作品賞析】《秋山漁隱圖》畫面所描繪的是秋林遠岫,,湖中釣舟,。整幅作品意境蕭然而靜穆,給人以沉靜的美感,。在表現(xiàn)技法和意趣上,,畫家繼承了元吳鎮(zhèn)的筆墨傳統(tǒng),風格粗放老辣,,富于率達樸茂的情韻,。在這幅作品中,畫面蒼涼蕭疏,,充滿荒寒意境,,雖有漁舟在天地間,但卻帶有一種悲苦,、嚴峻和感傷的情調(diào),。畫法多變,層次森然有序,,顯示了蒼勁紛披的意態(tài),,遠山近石,皴染結(jié)合,,筆力沉穩(wěn),,墨彩滋潤。
18,、鐘欽禮《雪溪放舟圖》
【作者簡介】鐘欽禮,,生卒年不詳,,號會嵇山人,浙江上虞人,。畫山水縱筆粗豪,,橫刮外強,學戴進而有所變化,。成化,、弘治年間入直仁治殿,為內(nèi)廷畫師中頂尖高手,。
【作品賞析】《雪溪放舟圖》是鐘欽禮的代表作,,畫中表現(xiàn)的是漁人雪后在寒溪上放舟的情景。畫面蕭寒清幽,,遠處山峰積雪皚皚,山的輪廓用重墨線勾勒,,樹枝勁虬彎曲,,層次分明,深得雪骨水韻之妙,。
19,、明 沈周《雪際停舟圖》
【作品賞析】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能遠離現(xiàn)實生活,對自然靜物的描寫更離不開對自然的仔細觀察,。沈周善于運用傳統(tǒng)的筆墨技巧來描繪現(xiàn)實中的生活景物,,故能隨意揮灑,筆墨生動,,意趣盎然,。《雪際停舟圖》是沈周山水畫中賦色比較重的一幅,,還用了青綠山水畫的表現(xiàn)技法,,是他水墨淺絳畫的典范。
20,、明 沈周《兩江名勝圖》
【作品賞析】沈周的山水畫,,有些描寫的是高山大川,表現(xiàn)傳統(tǒng)山水畫的三遠之景,,在畫法上,,早年承受家學,兼師杜瓊,。后來博采眾長,,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繼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的水墨淺絳體系,又參以南宋李,、劉,、馬、夏勁健的筆墨,,融會貫通,,剛?cè)岵⒂茫纬纱止P水墨的新風格,,自成一家,。《兩江名勝圖》表現(xiàn)的是江南水鄉(xiāng)那種濕潤清麗,,明媚幽雅的風光,。集中體現(xiàn)了沈周山水畫風格。
21,、明 沈周《京江送遠圖》
【作品賞析】此圖畫法反映了沈周晚年成熟的“粗沈”面貌,。畫面作平遠式布局,近景柳堤河岸,,眾人揖手送別,;中景遼闊江面,扁舟一葉,,主人公船上拜揖告別,;遠景叢山相疊,連亙無際,。一般的送別圖,,作為中心情節(jié)的送別場面描繪均較細致,環(huán)境也少地域特征,,而具更多象征含意,,如柳堤屬于典型的送行場合,重山闊水寓意路途遙遠和任重道遠,,其構(gòu)思,、境界均呈鮮明的文人畫特色。
22,、明 王諤《江閣遠眺圖》
【作品賞析】這幅畫描繪的隔江遠望的平遠景象,。松林石壁前臨大江,江邊有水榭樓閣,,遠處隔江對面,,云霧彌漫之中,峰巒起伏,,山城環(huán)抱,,樓船停泊江岸,。中間一片江波浩渺,水天空闊,,橫無涯際,。近景的樓榭和遠景的山城遙遙相對,畫面氣勢開闊,,意境幽美,。湖中水波細密,前重后淡形成高遠空闊,,水天相接之勢,。對岸遠山,暈染清淡,,和近景中的濃墨重染形成對比,,整幅作品用筆細勁,是學宋朝馬遠一派,。
23,、明 王諤《瑞雪凝冬圖》
【作者簡介】王諤,字廷直,,奉化(今浙江奉化)人。生卒年不詳,?;顒訒r期為成化、弘治年間,。初畫山水從師同鄉(xiāng)蕭風,,后研習唐宋諸家。凡奇山怪石,、孤木驚湍,,盡摩其妙,孝宗喜馬遠之畫,,稱王諤為“今之馬遠也”,。一生主要學習馬遠的畫法,就其畫法當屬浙派,。
【作品賞析】《瑞雪凝冬圖》墨筆畫雪山行旅之景,,所畫松石瘦硬,氣象寒冷,。高山巨石以及山下的庭院和山上的寺廟都由硬筆畫出,,冷峭逼人。山下遠水高闊,,船帆點點,,落墨不多襯托了整幅繪畫的冷寒的意境,。
24、明 陶成《松林策騫圖》
【作者簡介】陶成,,字孟學,,號云湖仙人,寶應(yīng)(今江蘇寶應(yīng))人,。其生卒年不詳,,約在成化、弘治年間,。憲宗成化七年舉人,,多才多藝,工詩文,,擅長篆隸,,尤其擅長人物、山水,、花鳥,。山水常用青綠,陶成為人不拘小節(jié),,有米元章,、郭忠恕之風而浩蕩技巧,為米,、郭所不及,,曾經(jīng)仿制銀器,超過原物,。在他晚年的時候,,曾經(jīng)追求一位麗妓,陶成自織錦裙,,金環(huán)以贈之,,精類鬼工。
【作品賞析】《松林策騫圖》是陶成山水畫的代表作,。
25,、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
【作品賞析】此畫用淡墨寫出枝干,枝干穿插自然得體,。樹葉用墨渾厚,,沉重響亮。整幅作品,,花,、枝、葉之間結(jié)構(gòu)嚴密而舒展。行筆凝重簡練,,實按虛起,,雖為將殘之花,但卻風韻獨存,。古來文人多慕牡丹高潔華貴,,形諸筆墨,貴能“狀物”與“得意”相兼,,沈周此圖足以為之,。
26、明 沈周《東莊圖冊·北港》
【作品賞析】此畫描繪其師吳寬家的庭園景色,。吳寬官至禮部尚書,,是沈周的老師和摯友,多有詩文唱和,。東莊是吳寬的莊園,,也是江南士大夫經(jīng)常聚會、吟詩,、品茗的地方,。后人盛贊沈周的《東莊圖冊》,“觀其出入宋元,,如意自在,,位置既奇絕,筆法復縱宕,,雖李龍眠山莊圖,、鴻乙草堂圖不多讓也。”這里所選的一幅是“北港”,,圖中畫一荷塘,,波光如鏡,,荷葉亭亭玉立,,疏密有致,搖曳多姿,,岸上樹木點寫自然,,情態(tài)各具;坡岸皴染結(jié)合,,濃重得宜,。
27、明 沈周《灞橋風雪圖》
【作品賞析】“灞橋風雪”為古代長安八景之一,,古代詩人多有描寫,。沈周此作即為依據(jù)古人詩意而作。圖中描繪了平靜的灞河水從遠處山澗緩緩流來。河流近岸一坡腳平臺上,,幾棵細瘦的寒樹索然而立,,枝葉在寒冷的空氣中瑟瑟抖動。巨峰夾江,,溝壑縱深,,山石疊起,遠峰聳立似屏,。山上冬樹瑟縮,,冬苔遍植。整個山石白雪皚皚,,茫茫蒼蒼,。天色灰冷,江水凝碧,,蕭瑟冷寂,。這件作品筆法溫和秀雅,筆墨儉省,,構(gòu)景平和大方,,是沈周的一件粗筆佳作。
28,、明 沈周《祝壽圖》
【作品賞析】沈周此一《祝壽圖》是專為八旬老母祝壽而作,,圖中描繪了祥云繚繞的蒼山景色。層云之上,,主峰突起,,數(shù)峰環(huán)列。主峰山石層疊而起,,突兀高聳,,山上苔點繁密。整個山峰顯示出一種蒼老,、穩(wěn)健的氣色,,猶如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者。畫家以娟秀之筆描繪,,枝葉皴點皆繁密而有序,,使整個畫面體現(xiàn)出恭敬而穩(wěn)健的特色,流露出吉祥美好的氣氛,。正如畫面上方畫家自題句云所云:“八秩身加健,,三春月倍明。母儀兼父道,,清世樂長生,??冮冱S金顆,蟠桃赤玉英,。采花浸壽酒,,催進紫鸞笙。”
29,、明 戴進《南屏雅集圖》
【作品賞析】戴進的山水畫方面,,取法兩宋傳統(tǒng),尤有馬,、夏遺風,,被稱為明代“院體中第一手”,有工整與粗放的變化,。戴進早中期的山水畫,,以細筆為主,其特點是從李唐,、劉松年的畫法中融合變化,,工細嚴整。其后期的山水畫則筆墨疏放,,以粗筆寫意為主,。《南屏雅集圖》是描寫元末名士楊維楨春日攜友攜妓游西湖,在南屏山下莫景行山莊中宴飲酬唱時的情景,作于天順四年,是戴進晚年的代表作,。
30,、明 沈周 《空林積雨圖》
【作品賞析】“久雨陰連結(jié),晴天安在哉,?”這件作品是畫家在積雨郁悶之日所作,。畫中描繪一平坡后的雨中樹林景色。畫面構(gòu)景簡潔,,坡石后的林中溪水,,緩緩流淌。低屋掩映,,云氣彌漫,,雨霧迷朦。畫家以粗筆而寫,,墨色渾潤,,淡墨渲染,,使畫面顯得濕氣欲滴,,陰雨連綿與畫家郁悶難解的情緒躍然畫上,與畫家自題兩首詩恰相對照,。其一曰:“茅檐何日霽,,溜響漫沉沉,氣郁惟添睡,愁多亦怕吟,。積潤變鳴琴,。安得東軒月,皓然當我襟,。”
來源:http://blog.sina.com.cn/lotpai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