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小學語文古詩匯總一 一年級上冊 1. 山村 【宋】邵雍---2.1課文---P6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它的意思是: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覺離家已有兩,、三里地,看到不遠處的小村莊里,,有四,、五戶人家已經(jīng)冒起了炊煙。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邊有六,、七處精美的亭閣樓臺,獨自靜靜觀賞,才發(fā)現(xiàn)身邊的樹枝上掛著......八朵,、九朵,,十朵花,真是賞心悅目,!現(xiàn)代人多把此詩作為小兒啟蒙詩來教育兒童,。遙想,在作者的年代,,此詩應是作者本人偶爾郊游,,路遇景物,有感而發(fā),,頗有趣味,,也很悠然。 2.畫---4.1課文---P46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首詩既不是王維的,,也不是王冕的。實際上是清朝人高鼎所作,。高鼎生前作品流傳不多,,但有二首至今仍膾炙人口。另一首是《村居》 3.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4.2課文---P48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本篇是作者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名作。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nóng)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 4.古朗月行 (節(jié)選) [唐] 李白---5.1課文---P53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是樂府古題。用浪漫主義手法,,借助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表現(xiàn)出兒童時期對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認識。這首詩,,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fā)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縣),隋朝末年其先祖因罪住在中亞細亞,。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還是個謎,,學術界說法不一,。一說李白就誕生在安西都護府所轄的碎葉城,,五歲時隨父遷到綿州昌隆縣青蓮鄉(xiāng),。 李白性情豪放,,喜愛縱橫家的作風,,愛好任俠之事,,輕視財貨,。早年在蜀中度過,。他的父親是個富商,。李白二十五歲開始漫游全國,走過安徽,、湖北,、江西、河南,、山東等地,。 李白蔑視權貴,傳說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給他脫靴,。高力士認為這是很大的恥辱,,就摘取李白詩句激怒楊貴妃。玄宗每次讓李白做官,,楊貴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親信對他有意見,于是懇求還家,。玄宗賜給他財物,,放他離開。 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他的詩豪邁瑰麗,詩里有突破現(xiàn)實的幻想,,也有對當時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對政治黑暗的抨擊,。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暢的特點,。 著有《李太白全集》,。 這是一首樂府詩。“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 5.憫農(nóng) [唐] 李紳---6.1課后---P6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 6.詠鵝 [唐] 駱賓王---7.1課文---P71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這是駱賓王(義烏人)在7歲時寫的一首詩,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沒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抓住事物(鵝)的突出特征來進行描寫,。寫得自然,、真切,、傳神。 7.村晚 [宋] 雷震---7.1課后---P72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水草長滿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山像是銜著落日似地倒映在波光蕩漾的水面上。牧童回村,,橫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悠閑的隨口亂吹,,誰也聽不出是什么曲調(diào),。有生活情趣的農(nóng)村晚景 8.梅花 [宋] 王安石--11.4課文---P99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shù)眾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一年級下冊古詩 9.勸學 [唐]顏真卿 ---3.1課文---P23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三更燈火五更雞”這句閩南俗語,,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 10.贈汪倫[唐]李 白 ---9.1課文---P67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黟縣人,曾任涇縣縣令,,卸任后由于留戀桃花潭,,特將其家由黟縣遷往涇縣。唐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李白素好飲酒,又聞有如此美景,,欣然應邀而至,,卻未見信中所言盛景。汪倫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并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并非有萬家酒店,。”李白聽后大笑不止,,并不以為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適逢春風桃李花開日,,群山無處不飛紅,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瑩,,翠巒倒映,汪倫留李白連住數(shù)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別時送名馬八匹、官錦十緞,。李白在東園古渡乘舟欲往萬村,,登旱路去廬山,汪倫在古岸閣上設宴為李白餞行,,并拍手踏腳,,歌唱民間的《踏歌》相送,并又挑來兩壇酒贈于李白,。李白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 11.春曉 [唐] 孟浩然 ---10.1課文---P74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困,,人們睡得死沉,,仿佛在逃避過去的陰霾??烧l知,,在不知不覺中,春意盎然般的精彩已然包容了我們的生活,,繁花似錦,,一片欣欣向榮。也許說這個寒冷的初春給我們帶來充足的幸福還為時過早,,不過,,只少我們看到了冰雪融化,看到了勃勃生機。 12.絕句 [唐]杜甫 ---10.1課后---P75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的這首五絕,四句兩兩相對,,平樸如話,,因此有人認為跟小孩子對對子沒有什么區(qū)別 詩人以“遲日”領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并使詩中描寫的物象有機的組合為一體,構成一幅明麗和諧的春色圖,。你看:陽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復蘇,,萬象更新,。清風拂面,送來百花的芳香,,帶來春草的清馨,。河灘上,溪岸邊,,冰雪融盡,,泥土潮濕而松軟,燕子輕盈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溫,,美麗多情的鴛鴦相依相偎,,恬然靜睡,十分嬌慷可愛,。燕子是侯鳥,,詩人描寫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13.夏日 [宋] 范成大 ---10.2課文---P76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晴蜓蛺蝶飛,。 初夏農(nóng)事正忙,,農(nóng)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14.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10.2課后---P77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首七言絕句,,該作品無比生動的描繪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時的不勝美景,是歌詠該景致的經(jīng)典作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西湖六月美景的贊美之情,,同時從“別樣紅”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歡快的心態(tài)送友,。讀者可以體會出:作者一邊陪著朋友走在路上,,一邊和朋友談笑風生。因為只有具有如此“談笑風生”的心態(tài),,才能體會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情畫意。 楊萬里(1127-1206年)南宋詩人,。字廷秀,,學者稱誠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紹興進士,,曾任秘書監(jiān),。主張抗金。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學江西詩派,后轉(zhuǎn)以王安石及晚唐詩為宗,,終則脫卻江西,、晚唐窠臼,以構思精巧,,語言通俗明暢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獨具的詩風,號為“誠齋體”,。楊萬里學問淵博,,才思健舉。亦能文,,對理學亦頗注意,。相傳有詩二萬余首,現(xiàn)存詩四千二百余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誠齋集》,今存,。 15.山行[唐] 杜牧 ---10.3課文---P78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云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云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云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后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么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于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16.山居秋暝[唐]王維 -----10.3課后-----P79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一陣新雨過后,青山翠谷越發(fā)顯得靜幽,,夜幕降臨,,涼風習習,更令人感到秋意濃厚,。明亮的月光照映著松林,,泉水從石上潺潺流過。竹林中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原來是洗衣少女們歸來,,蓮葉浮動,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盡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長留,。 表達了詩人遠離仕途之路,,喜愛隱居山中,過寧靜的生活的情感,。 17.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節(jié)選) 【唐】岑參 ---10.4課文---P80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zhàn)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yè)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zhàn)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岑參的詩想像豐富,意境新奇,,氣勢磅礴,,風格奇峭,詞采瑰麗,,具有浪漫主義特色,。詩人陸游曾稱贊說,“以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岑參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搖曳生姿的筆觸描繪了壯麗瑰奇的塞外雪景,表達了誠摯渾厚的送別之情,,讀來感人至深,。 18.聽聲[清]漲潮---10.5課文---P8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松下聽琴,,月下聽蕭。澗邊聽瀑布,,山中聽松風,覺耳中別有不同,。 |
|
來自: maggie2000 > 《長春版小學語文古詩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