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英文中的China帶有中國和陶瓷雙重含義一樣,,土耳其語中的cini也帶有這兩種解釋,。然而,和西方博物館中中國瓷器大多是掠奪而來的不同,,位于歐亞大陸交界處伊斯坦布爾的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宮,,則用絲綢之路貿(mào)易而來的館藏數(shù)量世界第一的元代青花瓷詮釋了土耳其人對于中國陶瓷的珍愛。
青花瓷是在元代中后期的景德鎮(zhèn)開始大量出現(xiàn)的,,并迅速取代了青瓷的統(tǒng)領地位,。然而,進入明代后,元青花獨特的形制和紋飾便神秘地消失了,,此后500年間,,人們幾乎對它一無所知。到了1956年,,美國學者波普發(fā)現(xiàn)了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宮藏有元代青花瓷器40件,,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都是世界第一,。而在他的結論出現(xiàn)后,,人們便都不禁要問,為什么現(xiàn)存于世最精美的元青花不見于它的燒造國中國,,而是出現(xiàn)在遙遠的伊斯蘭國家的皇宮中,?
解答這個問題成為了中國陶瓷界三代人的心愿。中國古代陶瓷研究會前會長馮先銘生前曾說,,研究中國陶瓷不去看土耳其館藏的中國瓷器,,對一名陶瓷學家來講是一件死不瞑目的事。 馮先生的老師,、著名陶瓷學 家陳萬里先生也表達過類似觀點?,F(xiàn)為牛津大學考 古系博士的 蔣奇棲女士則繼承了這兩位老先生的遺志,用了八年時間促成了二十一世紀初一場歷史性的考察,。
如今那場考察已經(jīng)過去了八年,,但 蔣女士仍然記得當時在北京召開“赴土耳其考察論證會”時的場景:“當時著名陶瓷專 家李輝柄先生代表大家總結發(fā)言時就說,不去土耳其我們死不瞑目,。當時大家都很激動,,特別是那些白發(fā)蒼蒼的老專家,北京市文物局的梅局長也被感動了,,很快就決定來實現(xiàn)我們的夙愿,。”
那是在 2001年3月29日的清晨,考察團一行踏上了伊斯坦布爾的土地,,當他們來到托普卡比皇宮時,剛剛還是游人如織的陶瓷館,,立刻因為中國專家的到來而關閉了。原來,,館長莎曼女士特意為中國專家閉館三天,,并將40件元青花藏品一一調(diào)出。在幽靜的館內(nèi),,專家們不時發(fā)出驚呼和議論:中國的古瓷研究終于補上了土耳其托普卡比宮這一課,。 蔣女士還向筆者介紹了考察中一個小細節(jié):“本來雙方約定只能土方人員拿瓷器,中方人員不能上手。但當館長莎曼女士親自捧出第一件中國元代青花大盤時,,全場都報以熱烈的掌聲,,人們太激動了,能夠有機會將它們抱在手里是我們每個陶瓷研究者的最高夢想,!莎曼女士微笑默許了,,于是每位專家都開始親手撫摸這些瓷器。”
在這次考察中,,這些元青花實物也讓專家們大跌眼鏡,。 蔣女士介紹說,本來元青花鑒定標準為釉是深藍的和瓷器底部有火石紅,,然而土耳其的元青花卻沒有這兩點——釉是像清代乾隆時期青花瓷一樣又淡又亮的,,底部也沒有火石紅。
另外,,這些青花瓷都是專門為出口貿(mào)易所設計的,,因此帶有中西結合的特色。“唐代到元代統(tǒng)治者都很喜歡單色釉,,元代宮廷用瓷也是以單色瓷為主,,而元代青花瓷很多是為了伊斯蘭文化而特別設計的。” 蔣女士談道,。比如,,一件花卉圖案的大盤沒有韻散,便是用了“撒藍”的技法——在畫完了紋飾以后,,又把鈷料噴灑在上面,,所以可以感覺到這個器物上面朦朦朧朧有一層藍色;再如,,整個的青花瓷它的裝飾很滿,,器形也較大,這些都很符合當時的伊斯蘭文化,,表現(xiàn)了他們對青藍的喜好,。
和英美博物館那些專門用來觀賞的青花瓷不同,這里的元青花是作為實用器皿在奧斯曼皇宮里使用的,,陶瓷館的前身甚至就是皇宮的廚房,。“它們是吃飯時用的,人們圍著青花大盤吃手抓飯,。” 蔣女士解釋道,。
考察組一位專家的文章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可以作為這次考察的注腳:歷史是這樣的公平——當中國的精美元代藝術品在戰(zhàn)亂中近乎絕滅時,,它卻由于機緣奇跡般地完好地保存在萬里之遙的異國他鄉(xiāng),,成為世界性的文化遺產(chǎn)。茫茫沙漠和濤濤海疆都沒有阻擋它們的生存綿延,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也許是有靈性的,,它是這么美,以至于歷史上出現(xiàn)的任何邪惡都無法徹底毀滅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