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學習篇】教你如何使用單反相機 - sanmaox的角落 - 西祠胡同

 你來我網(wǎng)@999 2010-10-12
【學習篇】教你如何使用單反相機

09-10-26 13:38  發(fā)表于:《南京市長江路小學附屬幼兒園》 分類:未分類


攝影初哥必看 買單反先決定機身畫幅

        時下市面上銷售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價格范圍從三千出頭到四萬左右,,價差巨大,;所以如果決定要購買一款DLSR,你必然首先要確定合適自己的產(chǎn)品定位,。事先列出一張購買預算固然是個不錯的辦法,,但前提是你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對于新手,,要明確一個基本概念——單反相機的綜合性能指標是由機身和鏡頭兩大部分組成的,;涉及具體產(chǎn)品選購時最好將兩者結合起來看,技術分析時則可以將它們分開討論?,F(xiàn)在不妨拋開鏡頭的因素,,先來談談機身;畢竟在市場定位上,,廠家也是按照機身性能來劃分價格檔次并決定為其搭配哪種套裝鏡頭的,。而談到機身,首先不得不說的自然是畫幅,。
  大體來看,,如今的數(shù)碼單反市場呈現(xiàn)四級分化的態(tài)勢——最高端有三萬元以上的頂級全幅機;接著是價格在三萬元以下,、一萬五千元以上的發(fā)燒級全幅機或APS-H畫幅機(部分瀕臨淘汰的全幅型號已經(jīng)降到萬元左右,,如佳能的EOS 5D);下面是價格在六千元到一萬元不等的APS-C畫幅或4:3畫幅中檔機;最底層則有三千到五千元價位的低檔入門機,,它們同樣采用APS-C或4:3畫幅,。這種劃分或許并不精確,具體到每個檔次,,產(chǎn)品性能也同樣可能存在各種差異,。但顯而易見的一點,全畫幅在檔次上高于APS-C或4:3畫幅的產(chǎn)品,,因為前者的出片幅面大于后者,;也就是說,畫幅大小成為如今數(shù)碼單反的高檔機型與中低檔機型的分水標志,。膠片時代,,畫幅的區(qū)別體現(xiàn)在單張膠片的尺寸大小上;到了數(shù)碼時代,,畫幅差異則體現(xiàn)在相機內(nèi)部的圖像感應器(也被稱為圖像傳感器)尺寸上,。以佳能為例,全幅機的圖像感應器尺寸為36mm×24mm(大致等同于一張標準35mm膠片的大小),,而APS-C畫幅機型采用的感應器長22.2mm,、寬14.8mm左右。如今各個廠家所定義的APS-C規(guī)格雖有數(shù)值上的差異,,但差距微小,,尼康、賓得以及索尼的APS-C畫幅尺寸標準大致相同,,都在23.Xmm×15.Xmm左右,。其中,尼康還專門給自己的APS-C標準起了名字,,稱為“DX格式”,;與之對應,該品牌的全畫幅則叫做FX格式,。
  另外,,從便攜式DC借鑒而來應用于部分單反系統(tǒng)的4:3畫幅不應該被忽視。由奧林巴斯在DLSR領域首推的這一標準,,雖然脫胎于小型數(shù)碼相機系統(tǒng),,但被應用到單反系統(tǒng)和可換鏡頭電子取景式數(shù)碼相機領域之后,感光元件的規(guī)格還是明顯大于便攜式DC,,其尺寸在17-18mm×13-13.5mm之間,。目前除了奧林巴斯之外,松下,、適馬等品牌也開始熱衷于這一規(guī)格的開發(fā)與推廣,。本質上,,它與APS-C相類似,只不過兩者的成像長寬比略有不同(APS-C畫幅長寬比為3:2),,因此我們不妨將4:3畫幅視為民用單反領域比較特殊的一種半幅標準,;它是奧林巴斯為了在DSLR領域獲得突破,而采用的一種獨辟蹊徑的規(guī)格,。需要說明的是,,在奧林巴斯如今的產(chǎn)品線上,,所有數(shù)碼單反新品都是基于4:3畫幅的——從高端E-3到中端的E-30,,乃至入門級的E-4X0、5X0系列,,都是如此,。
  數(shù)碼相機使用的圖像感應器規(guī)格存在大小差異這一點,大家已經(jīng)很清楚了,。本系列的一開始我就曾強調(diào),,DSLR所采用的感光元件較之小型便攜DC面積更大,且不同型號的便攜式DC及數(shù)碼長焦機采用的傳感器尺寸也不盡相同,。這是否意味著感應器面積越小畫幅同樣也越小呢,?其實對于鏡身一體的非單反類數(shù)碼相機而言,并不存在畫幅區(qū)別這個概念,。原因在于,,鏡身一體式DC的感應器尺寸雖有大小差異,但各自的內(nèi)部設計以及所搭載鏡頭的參數(shù)也會與感應器規(guī)格相對應,。也就是說,,使用小型傳感器的產(chǎn)品A與使用稍大面積傳感器的產(chǎn)品B完全可以獲得相同的成像范圍,甚至可能A比B的拍攝視野更廣,;關鍵在于它們搭載鏡頭的實際焦距與傳感器尺寸之間的比率,,而傳感器的物理面積更多對畫質產(chǎn)生影響。而在單反系統(tǒng)上,,由于鏡身分離,,感光元件尺寸上的差異對應同一支鏡頭會導致最終成像范圍的改變,故而基于不同規(guī)格的傳感器產(chǎn)生了全畫幅與半畫幅的區(qū)分,。
  那么我們來看看具體到拍攝結果,,全畫幅與半畫幅之間的主要區(qū)別。簡而言之,,站在同一個位置,,使用完全相同的角度拍攝眼前的景或物,為相機配備完全相同的鏡頭并將其調(diào)整在同等焦距下,,全畫幅機身能比APS-C或4:3畫幅機身收入更大視野的景象,,在成像范圍上兩者存在顯著差異,。說得通俗一點,半畫幅其實就是在全畫幅中間裁減一部分圖像下來,,所以它是被閹割過的畫幅標準,。這并非是數(shù)碼時代的新生事物,APS標準早在膠片時代就已誕生,,只是被眾多廠家重新借鑒來用到DSLR的設計上,。歸根結底,在畫幅上做出妥協(xié)是因為數(shù)碼單反產(chǎn)品起步之初感光元件造價高昂,,為了降低成本推出大眾化產(chǎn)品,,所以不得不使用較小的尺寸標準,APS由此獲得了新生,。這一標準原本分為不同的規(guī)格,,最終其中尺寸最小的APS-C成為應用主流;因為其與全畫幅擁有相等的圖像尺寸長寬比,,又能最大程度地節(jié)約成本,。后來隨著圖像感應器研發(fā)成本的逐漸下降,DSLR才開始向全畫幅回歸,。不過為了獲得更大的商業(yè)利益,,廠家在開發(fā)過程中,紛紛將全幅機的設計與價格定位與APS-C機型拉開明顯檔次,,使之成為高低兩條產(chǎn)品線,。需要補充的是,并非所有市售的數(shù)碼單反都采用全畫幅,、APS-C畫幅或者4:3標準,,少數(shù)例外如佳能的EOS 1D Mark III,使用的是APS-H畫幅,,圖像感應器尺寸為28.1×18.7mm,;不難發(fā)現(xiàn),APS-H是介于全幅與APS-C畫幅之間的一個折中標準,。
  在感應器大小上,,全幅與APS-C畫幅在對角線長度上存在1.5-1.6倍左右的尺寸差,由此需要引入所謂等效焦距的概念,,因為專業(yè)領域習慣用等效于標準135(全畫幅)相機的數(shù)值來換算半幅產(chǎn)品使用鏡頭時的焦距,。譬如,一款佳能單反鏡頭的標稱焦距是50mm,,那么在全幅機身上使用時不存在任何變化,,若將它放到APS-C畫幅的機型上使用,通常要將標稱焦距×1.6這個折算系數(shù)(有時也叫做裁減系數(shù),,尼康,、賓得,、索尼的標準是×1.5),結果等效于80mm,。這么演算的目的在于表達這樣一層含義——佳能50mm鏡頭在佳能APS-C機身上等效于該品牌全畫幅機上80mm鏡頭的成像范圍,。我們還要明白,鏡頭分別用在兩種畫幅的機身上時,,其內(nèi)部的物理特性不會發(fā)生任何改變,;“等效焦距”這個概念,是一種人為設定的衡量方法,,以便在焦距計算方面對不同畫幅能有一個易于比較的標準,。至于4:3系統(tǒng),它的圖像感應器對角線尺寸正好是全畫幅規(guī)格的一半左右,,所以折算系數(shù)是2,。
  焦距決定著被攝主體的遠近,,也關系到畫面的視野,,顯然半畫幅在廣角方面是比較吃虧的,因為焦距值越小視角越大,。譬如一支廣角端達到17mm的超廣角鏡頭用在佳能的APS-C機身上,,經(jīng)過折算后廣角端只能到27.2mm,也就無法體現(xiàn)出這支鏡頭本應擁有的廣闊視野,,換到全幅機上則完全不存在類似的問題,。相反,半幅在長焦領域看上去卻更有優(yōu)勢一些,,因為在折算系數(shù)的作用下,,長焦端似乎變得更“長”。但實際上,,遠端的被攝物體并不會因為折算系數(shù)而離你更近,,只是因為畫幅小的關系,拍攝主體在成像結果上占據(jù)了比全幅照片相對更大的比例而已,??吹竭@里您應該明白,畫幅是決定拍攝視野的一個重要因素,,從理論上全幅機的優(yōu)勢不言而喻,。不過我們不要忘記,對拍攝范圍起到?jīng)Q定性作用的仍是鏡頭的實際焦距,;隨著越來越多半幅專用鏡頭的問世,,在APS-C和4:3系統(tǒng)上實現(xiàn)16-18mm左右的超廣角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半幅機在這方面的劣勢已經(jīng)不那么明顯,。但仍不可忽視的一點在于,,畫幅的不同還是會引發(fā)景深效果方面的差別,,具體地說——在拍攝同一個對象時,假如要獲得基本一致的構圖比例,,那么全幅能夠比半幅更易于獲得較淺的景深(主體突出,、背景虛化);相反,,小畫幅在拍攝中出現(xiàn)大景深需求時(前景背景都清晰),,反倒具有一定優(yōu)勢。
  說了這么多,,或許有些朋友會被一些術語和概念弄得有點糊涂,,那么姑且不再深入而先總結一下。全畫幅可以讓你擁有更寬廣視野,、更易獲得淺景深效果,;在數(shù)碼領域就目前情況而言,廠家仍將之定位于高端,;不過相比一兩年前,,如今的全幅單反產(chǎn)品已經(jīng)稍稍放低了姿態(tài)。眼下市面上的三大準專業(yè)全幅機型——索尼a900,、尼康D700,、佳能EOS 5D Mark II的機身價格分別在一萬六至一萬七左右(參考08年12月的市場報價),而瀕臨淘汰邊緣的EOS 5D雖然年邁,,但一萬出頭的價格著實很有誘惑力,。對于大多數(shù)消費者而言,這樣的價格依然顯得有點昂貴,,更何況配備普通鏡頭又難以發(fā)揮全幅機的性能優(yōu)勢,,所以整體兩萬以上的花銷看來是少不了的。但作為入門級玩家的你,,假若手頭確實比較寬松,,或者的確打算在攝影方面好好地下點功夫、投入地玩一把,,那么一步到位上全幅也不失為一種選擇,,或許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復投資。

 

 

 深入探究,!老鳥也說不清楚的幾個單反使用問題

http://club.tech.sina.com.cn/dc/thread-29898-1-1.html

現(xiàn)在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性能日漸提高而價格卻節(jié)節(jié)走低,,不到5000塊的入門級數(shù)碼單反套機大大的推動了DSLR的普及化,原本選擇高端DC的用戶幾乎全面而又堅決的轉向了入門級單反,,還有不少追逐時尚的年輕用戶也購買了單反相機,,加入到色友的行列中來。而對于愛好者們來說,,除了什么是單反之類的初級問題之外,,還有很多知識需要了解,,而有些東西即使是浸淫此道多年的老鳥也不一定能說清楚,為此,,我們特地編發(fā)了這樣一篇稿子,,與朋友們共同學習進步。


  P檔和全自動檔有何區(qū)別,?

 


  剛接觸到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朋友們會很奇怪的發(fā)現(xiàn)相機的模式撥盤上除了表示自動曝光的P檔之外,,還有一個全自動擋,這兩者的功能有何區(qū)別呢,?還是根本就是廠家吃飽了撐的,?先看下圖,分別屬于4家不同廠商的數(shù)碼相機模式撥盤照片,。

 


全自動檔的含義是自動曝光,,由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來決定曝光量,反映到直觀上來就是光圈和快門的組合,,這樣極大的方便了用戶,,尤其是從沒有接觸過相機的用戶也可以很輕易的使用自動擋來拍攝出曝光基本合理的照片來,而P檔則叫做程序自動曝光,,和全自動的區(qū)別在于,,全自動狀態(tài)下光圈和快門都不能手動干預,,在P檔狀態(tài)下如果你更改光圈或者快門其中的一項,,則另外一項會由相機自動變更以保證曝光的準確,舉例來說,,如果當前場景的測光值是F2.8 1/60s,,如果你手動將光圈調(diào)整至F4,那么相機則會自動將快門調(diào)整至1/30s以保證曝光量不變,,同樣的,,如果你將快門調(diào)整至1/30s,那么光圈則會由機身自動調(diào)整至F4來保證曝光量不變,,這個過程叫做程序自動曝光偏移,,那么,這個功能有什么用處呢,?

 


我們常常會根據(jù)所拍攝場景來決定光圈和快門速度以取得期望的照片效果,,比如想要背景虛化柔美和較淺的景深時,常常會使用大光圈(如上圖上),,而要想拍攝體育,,賽車之類快速移動的目標時,則會需要較快的快門速度來凝固瞬間(如上圖下),,自動曝光偏移就可以讓用戶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自行決定光圈和快門組合,,同時又維持曝光量不變,,這對于需要快速反應的拍攝來說是非常方便的,而且總是在模式撥盤上的A檔和S檔之間挑來挑去對于撥盤的壽命也不利,。

 


關于防抖的幾個核心問題

 


什么是光學防抖,?

 


  防抖技術在近年來開始從高端鏡頭向低端鏡頭普及,除了需要提高ISO犧牲來實現(xiàn)的電子防抖和犧牲有效像素來實現(xiàn)的數(shù)碼防抖之外,,真正有意義的光學防抖技術主要分成兩大類,,一種是以佳能IS(hift-type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technology,簡稱IS)為代表的鏡身防抖技術,,另一種是以美能達AS(Anti shake)為代表的機身防抖技術,,孰優(yōu)孰劣一直是廣大愛好者們爭論不休的月經(jīng)話題,讓我們先從這兩者的工作方式上說起吧,。

 


  佳能首創(chuàng)了IS系統(tǒng),,其他廠商也有類似的技術,比如尼康的VR,,騰龍的VC(Vibration Com-pensation) ,,適馬的OS(Optical Stabilizer),松下的Mega OIS(Mega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等等,,鏡身防抖系統(tǒng)的作用原理是在鏡頭內(nèi)部搭載了加速度傳感器,,感知鏡頭的運動情況之后移動鏡頭中某一片或一組鏡片來補償鏡頭運動造成的圖像位移.

 


機身防抖的作用原理其實和鏡身防抖的差不多,只不過從加速度傳感器當中感知到的機身運動狀態(tài)型號被用于移動影像傳感器來補償圖像位移,,這項技術最早由美能達開發(fā)出來,,發(fā)展到現(xiàn)在三星的OPS(Optical Picture Stabili-zer),索尼的SSS(Super Steady Shot),,賓得(SR,,Shake Reduction),效果最好的當屬奧林巴斯的IS(Image stabiliser),。

 


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哪個更好,?

 


  這兩種防抖技術都能夠實現(xiàn)降低1-4檔左右安全快門的效果,但是具體哪個更好,,目前還沒有定論,,可以確定的是,在4/3系統(tǒng)上,,機身防抖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一方面可以兼容所有鏡頭,節(jié)省用戶投資,,更重要的是4/3系統(tǒng)的影像傳感器面積較小,,重量也較小,移動起來反應更加敏捷,而在APS機身上面,,機身防抖的效果恐怕要比鏡身防抖稍微差些,,畢竟傳感器重量和體積都增大了不少,移動起來慣性更大,,響應速度會有所不及,,所以4/3系統(tǒng)最新的機身E3已經(jīng)可以做到降低5檔安全快門,而APS機身防抖做的最好的索尼a700也只能降低4檔,,另外,,可以打個比方來說機身防抖和鏡身防抖,大家小時候都玩過用鏡子反射陽光到墻上的把戲,,而鏡子拿在手中只要改變很小一點角度,,墻上的光斑就會跑很長一段距離,那么,,如果象讓光斑的位置固定,,是穩(wěn)定鏡子來的方便還是穩(wěn)定墻呢?

 


可能出現(xiàn)全副防抖機身么,?
  另外,,有很多朋友在爭論全副機身上是否可以出現(xiàn)機身防抖,對于這個問題,,只能說目前做起來還有困難,,原因主要有,首先,,全副機身所用影像傳感器面積,,體積,重量都更大,,質量大了慣性也更大,,補償移動需要的能量就要更多,反應速度則不一定能趕上4/3這樣的機身,;其次,全副機身非常注意影像傳感器的散熱環(huán)境,,一般都會固定在金屬的骨架上面來加強散熱,,畢竟集成度很高的全副傳感器工作起來發(fā)熱量也是很高的,散熱不良的話會導致熱噪音升高影響圖像質量,。

 


為什么我開了防抖之后,,圖像依然會模糊?
  防抖并非是萬靈藥,,我們在提到防抖技術時,,常常用“可以降低安全快門x檔“這樣的語句來描述,一般來說安全快門是鏡頭焦距的倒數(shù),,比如180mm焦距(以等效135焦距計算)鏡頭安全快門是1/180s,,同樣的,,35mm鏡頭安全快門大概是1/30s,手持情況下低于這個安全快門就有可能造成圖像模糊,,防抖技術的加入可以降低這個安全快門的限制,,比如同樣的180mm焦距鏡頭,使用了可以降低安全快門4檔的防抖技術之后,,可以在1/90s的快門速度下手持拍攝而圖像不虛,,但是如果光線暗到快門速度只有1/30s或者更低的話,那么還是會虛的,,所以說即使有了防抖,,也要練好自己的鐵手功。

 


鏡身驅動對焦好還是機身驅動對焦好,?

 


  鏡頭的驅動方式常常也成為愛好者們關心的焦點,,所謂鏡身對焦是指鏡頭內(nèi)置了驅動電機,僅僅從機身取得電力供應和驅動信號,,而完成對焦所需要的扭力則由鏡頭自身提供,,機身不內(nèi)置對焦驅動電機或者機身內(nèi)置對焦驅動電機不參與鏡頭對焦工作,而機身對焦則是指鏡頭沒有內(nèi)置驅動電機,,由機身電機通過驅動軸輸出扭力驅動鏡頭對焦的工作方式,。

 


  鏡身對焦的典型例子是佳能EF鏡頭。EOS系統(tǒng)幾乎所有的EF鏡頭都內(nèi)置了鏡身驅動馬達(那幾個TS-E移軸鏡頭是手動的),,EF卡口也是典型的電子化界面卡口,,eos機身中也沒有內(nèi)置對焦驅動電機。而尼康則是典型的機身驅動派(除了僅僅支持AFS及AFI鏡頭的D40/D40X),,除了AFS和AFI鏡頭之外,,其他的尼康AF鏡頭都是由機身來驅動的。

 


 鏡身驅動的好處是可以根據(jù)鏡頭不同選用不同的對焦馬達,,如此量體裁衣不會產(chǎn)生對焦馬達扭力不足或者過剩的情況,,不足之處是會增大鏡頭的體積和使鏡頭設計復雜化,因為要分配對焦馬達放置的空間,,不過聰明的佳能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做出了環(huán)形超聲波馬達,這樣只用把鏡頭做胖一圈就可以了,,不必占用寶貴的鏡身內(nèi)部空間,。而機身驅動對焦的優(yōu)點則是鏡頭設計可以相對簡單,缺點就是對焦馬達扭力固定,,有可能會產(chǎn)生大鏡頭驅動扭力不足對焦速度較慢,,而小鏡頭扭力過剩的情況,而且為了提高驅動能力,機身對焦馬達一般都會選擇扭力較強的型號,,耗電量和噪音都不容樂觀,,另外還有一個不足就是機身驅動軸和鏡頭驅動軸接合部分一般都有不小的曠量,這對于精確對焦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卡口是機械界面好還是電子界面好,?
  上面說到了驅動形式的問題,就免不了要說說卡口設計的問題,,類似于佳能EF卡口一樣,,卡口只負責傳遞信號而不負責傳遞驅動力的,屬于全電子界面卡口,,而類似于尼康F卡口一樣,,不但但要傳遞信號,更有機身對焦馬達的驅動軸用以傳遞扭力的,,屬于機械電子混合界面,,這兩種卡口優(yōu)劣高下一看便知,全電子界面卡口需要配合鏡身驅動鏡頭來使用,,因為不傳遞機械扭力,,所以相機和鏡頭接合部位密封性更高,而且鏡頭后組可以設計出更大的孔徑,,而機械界面要留出固定的傳遞扭力的位置,,所以鏡頭設計上會略顯復雜,而且鏡頭后組很難做大,,這對于制造大口徑長焦鏡頭來說是個致命的缺陷,。

 


外一則:為什么尼康沒有超大口徑鏡頭?
  對尼康系統(tǒng)有一些了解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尼康在很多焦段都缺乏超大口徑自動對焦尼克爾鏡頭,,比如在85mm段最大的是85/1.4,而佳能的有85/1.2,,在50mm段尼康最大也是50/1.4,,而佳能有50/1.0(之前還在旁軸的canon7上做過一個很變態(tài)的50/0.95),在35mm段上,,尼康最大的是35/2,,而佳能有35/1.4……,這么對比下來,,如果我是尼康,早該羞憤自盡了,,那么為什么光學設計水平很強勁的尼康會缺乏此類鏡頭呢,?這原因又得扯到F卡口上來了。

 


大家都知道尼康的F形卡口已經(jīng)歷經(jīng)40多年的風風雨雨,從MF時代一直跨入AF時代而且也將繼續(xù)發(fā)展延續(xù)下去,。在尼康機身上的卡口的內(nèi)徑是44mm,,其實就是將35mm底片對角線(43.27mm)"四舍五入”而來的,其意義就是可以將從鏡頭射出來的與35mm膠片面積相同面積的光直接引入機身,。這里有一個專業(yè)詞匯:從鏡頭卡口法蘭盤到焦平面的距離叫Frangle ForcalLength----俺把他翻譯成“法蘭焦距”“法蘭焦距”的大小是很有學問的,,太小了就無法容納下反光鏡,TTL測光等機構,;太大了影響鏡頭的實際通光口徑和最近攝影距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除Contax AX(下圖)這個絕無僅有的焦平面移動自動對焦單反以外的其它所有SLR的“法蘭焦距”都是一定的,。尼康相機的“法蘭焦距”為46.5mm,,這又與鏡頭最大通光口徑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用簡單的三角幾何來給大家講解一些其中的“奧秘”,。

 


 不過在講這個以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鏡頭“最大通光口徑”的定義:在焦平面中心上鉆一小孔(孔的直徑應小于鏡頭焦距的150分之一),,將這個孔看作一點光源其發(fā)出的光經(jīng)鏡頭折射成一束圓柱形光,這圓柱的直徑的稱作該鏡頭“最大通光口徑”,。這圓柱的直徑與鏡頭焦距的比稱作“最大通光口徑比”,,我們經(jīng)常在鏡頭上看見1:1.4,1:2.8等等就是這個意思,。接著講這“法蘭焦距”,,我們把一焦距為50mm的鏡頭簡化成一焦距為50mm的簡單凸透鏡。我們從側面來看鏡頭,,法蘭盤的直徑為44mm,,以其為底作一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頂點為焦平面的中心,。好我們現(xiàn)在就知道了這個“法蘭焦距”其實就是這個三角形從頂點到底的“垂線”,,而鏡頭的光軸也正與其重合,鏡頭的焦點就是這個三角形的頂點,。我們現(xiàn)在把這“垂線”延長至50mm(即鏡頭的焦距),,把剛才的三角形“放大”。這個新三角形的底就應該是這個50mm的“鏡頭”的“最大通光口徑”,,經(jīng)過簡單的三角幾何計算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最大通光口徑” 大約為47.3mm,。我們現(xiàn)在就明白了尼康50mm標準鏡頭的“理想最大通光口徑比”為1:1.06≈1:1.1,當然剛才我們的計算做了太多的“理想化”假設,,而實際上尼康標準鏡頭的最大口徑比只能達到1:1.2左右,,然后再加上機身向鏡身傳遞扭力的驅動軸,還有鏡身內(nèi)部的減速機等等機械結構,,能做到1:1.4已經(jīng)比較出色了,,所以說尼康鏡頭全面轉向超聲波化之后,,那些手動時代的牛頭才有可能被重現(xiàn),比如AIS Noct 58/1.2,。當然如果當初尼康再把卡口做大約3mm的話,,估計今天我們就能看到1:1.0的尼康鏡頭了。 (末段參考Logo_yu先生文章,,在此鳴謝)

 


為什么要對鏡頭進行數(shù)碼化呢,?

 


  對鏡頭數(shù)碼化是最近炒的比較熱的話題,不少廠家在新鏡頭中做了這些工作(比如騰龍標有DI,,適馬標有DG的鏡頭都是經(jīng)過數(shù)碼優(yōu)化的),,另外也給一些銷量較大的老頭推出了優(yōu)化之后的新版,那么為什么要對鏡頭進行數(shù)碼優(yōu)化,,這個優(yōu)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單反相機進入數(shù)碼時代之后,影像傳感器代替了膠片成為圖像的記錄者,,可無論是CCD還是CMOS的表面都是光滑的鏡面,,相比膠片,對于光線的反射強很多,,原本并不是特別突出的鏡后反光造成的鏡頭光學素質下降突然變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大麻煩,,在膠片機身上表現(xiàn)良好的佳能EF17-40L在數(shù)碼機身上廣受詬病的邊緣分辨率下降問題,起碼有一半就是拜消光不佳所賜,,此其一,,CCD/CMOS反光嚴重造成眩光。

 


 


其二也和CCD/CMOS有關系,,那就是光線的入射角度,,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將一只手電筒垂直照射在桌面上的時候,,光斑較圓較亮,,而傾斜照在桌面上的時候光斑面積會擴大,亮度會降低,,在膠片機身上,,這個問題表現(xiàn)的并不明顯,頂多是鏡頭出現(xiàn)暗角而已,,而在數(shù)碼機身上,,這個問題也凸顯出來,原因是CCD/CMOS表面反光嚴重,,本來能在膠片上參與成像的光,,有一部分就被CCD/CMOS反射走了。

 


  知道了以上兩點原因,,那么鏡頭的數(shù)碼優(yōu)化手段也就知道了,,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說,,主要有使用新型的光學材料和鍍膜技術,,使鏡頭光線更加接近于垂直入射,,降低反射的可能和反射的程度,使用新材料來提升鏡頭銳度表現(xiàn),,而放棄對于色彩還原的過度追求,,數(shù)碼相機無所謂偏色,顏色可以通過后期或者機身內(nèi)置曲線來校正,,還有設計專門的小像場鏡頭來改善像場邊緣的表現(xiàn)等等,。

 


金屬鏡身和塑料鏡身有何優(yōu)缺點?

 


  專業(yè)鏡頭為了保證堅固和可靠性一般都會使用金屬鏡身并輔以防水密封處理等,,所以一直以來都有金屬鏡身好于塑料鏡身的觀點,,雖然這種觀點并沒有錯,但作為我們一般的愛好者來說畢竟金屬和塑料各自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而且鏡頭成像的是鏡片,,又不是鏡筒,何必那么去在意呢,。

 


  金屬鏡筒的優(yōu)點在于堅固耐用,,強度較好也比較耐磨,而缺點就是比較貴,,重量較大,,另外一些全金屬的鏡頭在對焦時速度慢到令人發(fā)指,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蔡司給索尼阿爾法系統(tǒng)做的135ZA和85ZA,。而塑料鏡筒則重量輕,,對焦速度快,另外也便于加工,,成本較低,,售價也較為平易近人。

 


什么叫超聲波鏡頭,?

 


  所謂的超聲波鏡頭其實是超聲波馬達驅動鏡頭,。超聲波馬達最早由佳能首先使用在鏡頭上,時間是1987年,,不過當時超聲波馬達技術發(fā)展的還比較薄弱,,因此只有微型超聲波馬達,過了一陣子才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使用的很多的環(huán)形超聲波馬達,,而且佳能將此技術注冊專利,,所以在差不多15年之后的2002年,其他各廠才開始大規(guī)模的推出超聲波馬達驅動鏡頭,,專利保護時間已過,,不用白不用,,用了不白用啊。

 


  不過對于超聲波馬達驅動,,各家的叫法都不同,,佳能叫USM,尼康叫SWM,但是在鏡頭上的標志是AF-S,,適馬叫HSM,,賓得叫SDM,索尼則沿用了美能達的叫法稱為SSM,,奧林巴斯則稱為SWD,,騰龍和圖麗則暫時還沒有推出超聲波馬達驅動的鏡頭。

 


鍍膜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現(xiàn)在的鏡頭表面都有顏色各異的鍍膜,,這個鍍膜并不是為了好看,一般來說,,鍍膜主要有兩個作用,,其一是增透,正常情況下光線在玻璃表面發(fā)生反射的機會較大,,普通的以氧化鑭光學玻璃,,其透光率可達到 90%以上,剩下的 10% 則會反射出去,,為了彌補這些損失就開發(fā)了在透鏡表面鍍上一層膜來增加透光效果,。鍍膜的另一個作用是校正色彩,比如鏡頭中某一片鏡片顏色偏黃,,則需要在另一片鏡片上鍍上一層對黃色光有截斷作用的膜來平衡色彩,。簡單點說鍍膜的作用主要就是這兩方面,但這個問題如果深入談的話,,估計又得洋洋灑灑萬言而不能止,,限于篇幅,就此一筆帶過吧,。

 


點測重要嗎,?
高級機身和入門級機身的一個重要區(qū)別就是是否有2%-3%的點測光功能,在膠片機時代,,點測光是大家都非常重視的功能,,很多人以此決定在各家同級的單反機身中到底選擇哪一個,到了數(shù)碼時代,,實際上點測光功能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了,,大容量的存儲卡可以讓你暢快的使用包圍曝光模式,曝光+-2檔可無損調(diào)節(jié)的RAW格式文件則無疑讓你的后期余地又大了許多,,最后,,單反機身上的LCD顯示也越來越準確,,能讓你及時的發(fā)現(xiàn)曝光有問題的照片并且就地重拍,在這種情況下,,機身最基本的偏重中央測光模式已經(jīng)足夠應付幾乎所有場景了,,對于點測的需求就顯得不那么迫切和必要了,所以新用戶們大可不必糾纏于一個小小的點測,。

 


尼康鏡頭后綴中的D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D表示Distance,,也就是距離,帶有D標志的鏡頭可以將當前對焦的距離信息傳遞到機身中,,距離信息對于日常狀況下的曝光的確沒啥用處,,不過對于閃光拍攝來說用處就很大了。早起的閃光燈和不能傳遞距離信息的器材配合使用時,,無法靈活的根據(jù)所拍攝物體距離的遠近來改變閃光燈的輸出功率,,因而常常會發(fā)生距離太近過曝或者距離過遠欠曝的情況,有了距離信息之后,,機身就可以據(jù)此決定閃光燈的輸出功率而得到準確的曝光,。目前各家的鏡頭和機身基本都有類似可以傳遞距離信息來確定閃光輸出的技術(比如美能達的ADI)有3D矩陣測光系統(tǒng)的支持,SB-800閃燈因為輸出準確而有“神燈”之稱(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尼康現(xiàn)在的新鏡頭已經(jīng)不再特地標明D了,,這是因為新出的鏡頭已經(jīng)全面支持距離信息傳遞,無需再標),。
〓☆UFO 899☆〓▄︻┳一
UFO-小福之家車友會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