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但丁 《神曲》 但?。?265-1321)是歐洲由中世紀過渡到近代資本主義那個時期的文學巨匠,、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渡袂肥瞧浯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為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對于但丁這位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詩人,,恩格斯這樣評價他:“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xiàn)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神曲》的意大利文原意是《神圣的喜劇》。但丁原來只給自己的作品取名為《喜劇》,,后人為了表示對它的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詞,。起名《喜劇》是因為作品從悲哀的地獄開始,到光明的天堂結束,,帶有喜劇的因素,。
《神曲》是但丁歷時十余年才完成的,長達14233行的古典長詩,,全書分為《地獄篇》,、《煉獄篇》、《天堂篇》三部分,。主要故事為:但丁在黑林里,,危急時分獲維吉爾之助,跟隨他穿越地獄和煉獄,,獲貝緹麗彩親自引導他游歷天堂,,最后得見上帝一面,是魔幻,、新奇,、恐怖、驚險,、智慧的奇境之旅,。 地獄共9層,上面寬下面窄,,像一個大漏斗,。地獄陰森恐怖,凄慘萬分,,凡生前做過壞事的人的靈魂都被罰在地獄中受刑,,并根據(jù)罪孽的大小安排在不同的層次,罪孽越重,,越在下層,,所受的刑也越重。 煉獄里靈魂的罪孽比地獄中靈魂的罪孽輕些,。煉獄是一座浮在海上的山,,四周有美麗的海灘,山外有山腳,頂口是地上樂園,。煉獄也分為7層,,這里每一層分別住有犯過驕、妒,、怒,、情、貪,、食6種罪孽的亡魂,。他們的罪孽較輕,可以得到寬恕,。經(jīng)過烈火的焚燒,,斷除孽根后,他們可以升入天堂,。 天堂莊嚴光輝,,充滿歡樂和愛,住著生前正直行善的人,,他們享受著永遠的幸福,。天堂也分為9重。9重之上是上帝的天府,。天府是上帝和天使們的住所,,充滿上帝的光和愛。但丁見到了圣父,、圣母和圣子“三位一體”的奧秘,,詩人覺得,在那天府里才真正見到了人類最理想的境界…… 《神曲》也表達了但丁對人類智慧和理想的追求,?!渡袂分械牡鬲z是現(xiàn)實世界的實際情況,天堂是人類的理想和希望,,煉獄則是我們人類從現(xiàn)實到理想中須經(jīng)過的苦難歷程。但丁希望人們認識罪惡,,悔過自新,,去認識最高真理,達到最理想的境界,,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思想,,顯示了新的文化思潮的萌芽。 《神曲》在藝術手法上也有力地襯托了作品要表達的思想,。全詩分3部,,每部33段,每段3行詩。3部詩又都用群星作結束,,這一切烘托出這樣的氣氛:在群星的指引下,,隨著詩句的階梯,人類正從地獄通向天堂,,由低賤向高尚攀登,、發(fā)展。 二,、歌德 《浮士德》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是德國18 世紀末19 世紀初最偉大的詩人,、作家和思想家。是他,,把一向地位不高的德國文學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并獲得了不朽的世界性聲譽。 1749年8月28日生于萊因河畔的法蘭克福,,他的父親是法學博士, 得到皇家參議的頭銜,,母親是市議會會長的女兒。1765年他去萊比錫大學攻讀法律,,1768年因病輟學,。1770年進斯特拉斯堡大學繼續(xù)攻讀,次年獲法學博士學位,。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鐵手騎士葛茲·封·伯里欣根》,,蜚聲德國文壇。1774 年發(fā)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聲名大噪,。1775年他應邀到魏瑪,次年被任命為魏瑪公國的樞密顧問,。在隨后直到1786年這段時期里,,他成了魏瑪公國的重臣,曾在一段時間里主持公國大政,,力圖進行一些改革,。然而隨著各方面阻力的增強,加上他對科學研究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愛好,,他陷入一種矛盾的痛苦之中,,這導致他在1786年秋不辭而別,化名潛往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瑪,。 回到魏瑪之后,他辭去重要的政治職務,,只負責文化藝術方面的工作,。此后直到 1794年這段時間,他先后完成了戲劇《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并著手寫第一部《浮士德》,;他還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1790年發(fā)現(xiàn)了人的胯間骨,。 1794年歌德開始與席勒合作,,他倆以各自的創(chuàng)作,把德國文學推向歷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歌德先后創(chuàng)作了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敘事詩《赫爾曼與竇綠苔》(1797),重新寫《浮士德》第一部,。席勒在1805年的逝世標志著從1786年開始的德國古典文學時代的結束,。在此后的近 30年中,是歌德創(chuàng)作上的鼎盛時期,。他完成了小說《親和力》(1809),,詩集《西東合集》(1819),《威廉·邁斯特的漫游年代》(1829),,自傳性著作《詩與真》(1831),,《意大利游記》以及耗盡他畢生心血的巨著《浮士德》第二部(1831)。他的《浮士德》同《荷馬史詩》,、 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樣被譽為“名著中的名著”,,既是啟蒙主義文學的壓卷之作,也是歐洲與世界文學史上最具價值和最富影響的作品之一,。 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瑪逝世。 《浮士德》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jié),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fā)展變化為線索,。 三,、荷馬《史詩》 荷馬,古希臘盲詩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傳記述公元前12~前11世紀特洛伊戰(zhàn)爭及有關海上冒險故事的古希臘長篇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即是他根據(jù)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據(jù)此,,他生活的年代,當在公元前10~前9,、8世紀之間,。 荷馬史詩是《伊利亞特》與《奧德賽》的合稱。荷馬史詩被稱為歐洲文學的老祖宗,,是西方古代文藝技巧高度發(fā)展的結晶,。三千多年來,,許多學者研究這兩部史詩,單就研究結果印成的書,,就可以自成一個小圖書館,。荷馬史詩寫的是公元前12世紀希臘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戰(zhàn)后的故事。史詩的形成和記錄,,幾乎經(jīng)歷了奴隸制形成的全過程,。特洛伊戰(zhàn)爭結束后,在小亞細亞一帶就有許多歌頌戰(zhàn)爭英雄的短歌流傳,,這些短歌的流傳過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強了這次戰(zhàn)爭英雄人物的神話色彩,。經(jīng)過荷馬的整理,,至公元前8世紀和7世紀,逐漸定型成為一部宏大的戰(zhàn)爭傳說,,在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到公元前3世紀和2世紀,又經(jīng)亞里山大里亞學者編訂,,各部為24卷,。這部書的形成經(jīng)歷了幾個世紀,摻雜了各個時代的歷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臘人的全民性創(chuàng)作,。 四、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國戲劇之父”,。是16世紀后半葉到17世紀初英國最著名的作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1592~1593)和《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1594)馬克思稱莎士比亞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贊其作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與情節(jié)的生動性,、豐富性。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悲劇中的代表作品,,這部作品創(chuàng)作于1602年。在思想內容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會的罪惡與本質特征,。 就人物性格的內在表現(xiàn)來看,《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覺得撲朔迷離的,,或者說是最富于哲學意味的,。其中如父王為惡叔所弒,王位被篡,,母后與兇手亂倫而婚,,王儲試圖復仇而裝瘋賣傻等情節(jié),均可見于古老的北歐傳說,,特別是丹麥歷史學家所著的《丹麥史》中重任,。 莎士比亞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全世紀,他的戲劇就象燦爛星空中的北斗,,為人們指引著方向,。“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他提出這個問題正是哲學的基本命題,。在以后的幾年里,,莎士比亞又寫出了《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它們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稱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