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25歲登基,當(dāng)了60年的真龍?zhí)熳?,又做?年的太上皇,,最終活到了89歲,是中國歷史上200多位帝王中壽命最長的,。根據(jù)檔案文獻(xiàn)記載,,乾隆80多歲時,身體狀況依然相當(dāng)?shù)睾?。乾?5歲那年去避暑山莊,,路上還騎了幾十里路的馬,還能開弓射箭,,在園子里帶著玄孫打獵,。86歲那年秋天,乾隆在避暑山莊還用火槍打死一只園子里的鹿,。說明乾隆這個八十五六老人,,身子骨還很硬朗,,視力和聽力還都很好。
乾隆為什么能夠如此健康?如此長壽,?大致說來有這樣幾個因素:第一,,乾隆先天條件好。乾隆出生時,,父親雍親王34歲,,正當(dāng)壯年,母親出身平常,,身體健壯,。第二,乾隆一直堅持鍛煉,,鍛煉的方式以騎馬為主,。乾隆天南海北地出巡活動,平均每年兩次還多,,他的大部分時間,,不是住在紫禁城,而是外出巡幸,,因此人們把乾隆王朝稱為“馬上朝廷”,。乾隆出巡,主要是騎馬,,在他65歲前,,幾乎每年一次從北京到避暑山莊,都是全程騎馬,。后來年事高了,,也是騎到清河,再改坐轎子,。第三,,乾隆很注意調(diào)整心態(tài),節(jié)制自己,,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事煩心不亂”,,不因為喜怒哀樂過度而傷身。第四,,乾隆生活很有規(guī)律,,終生保持著卯刻,也就是早晨5-7點起床的習(xí)慣,。第五,,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飲食結(jié)構(gòu)合理,。
下面,,就讓我們透過清宮檔案,來窺探一下乾隆皇帝的吃與喝是怎樣安排的,。
膳房特供,,玉泉山的水和豐澤園的米
宮廷飲食,是皇權(quán)的體現(xiàn),,是等級最高,、烹飪最精、用料最好的飲食,。
乾隆皇帝曾說,,“水之德在養(yǎng)人”。他對北京玉泉山的水情有獨(dú)鐘,,并總結(jié)玉泉山的水有兩大特點:一是味道甘美,,二是質(zhì)地最輕。乾隆曾把北京玉泉山,、濟(jì)南珍珠泉,、揚(yáng)州金山泉、杭州虎跑泉的泉水分別取來,,用特制的銀斗進(jìn)行測量,,結(jié)果玉泉山的水最輕。乾隆認(rèn)為,,味美質(zhì)輕的水才是上品,,所以他欽定玉泉山為“天下第一泉”。于是,,乾隆在宮中御膳房,、御茶房所用的水,要全部從玉泉山運(yùn)來,。就是外出巡幸,,只要不是太遠(yuǎn),也要有幾輛水車跟著,,專門拉著玉泉山的水供乾隆爺使用,。
乾隆的主食,御用米也是極其講究的,。御用米分為黃,、白、紫三色,,專門指定在玉泉山,、西苑豐澤園也就是今天中南海豐澤園、以及湯泉這三個地方種植。當(dāng)然,,各地進(jìn)貢的上好稻米,,乾隆也是吃的。
乾隆皇帝享盡人間美味佳肴,,他的餐飲支出有多大,?根據(jù)檔案記載,乾隆的御膳房,、御茶房,,每年的餐飲支出是4萬兩白銀,這還不算封疆大吏們不時進(jìn)獻(xiàn)的山珍海味和干鮮果品,。若是說乾隆吃掉的是金山銀山,,那是毫不過分的。而且,,這4萬兩白銀還只是乾隆個人的餐飲開銷,,因為按著清宮的規(guī)矩,皇帝與后妃,、皇子們分別有自己的膳房,,他們是要分灶做飯、分開用膳的,,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到一起舉行家宴,,所以清朝皇帝吃飯是很少有天倫之樂的。
葷素搭配,,白菜,、豆腐少不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乾隆臨死前2天,也就是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一日御廚房的“膳單”:燕窩肥雞絲熱鍋一品,,燕窩燒鴨子熱鍋一品,,肥雞油煸白菜熱鍋一品,羊肚片一品,,托湯雞一品,,炒雞蛋一品,蒸肥雞鹿尾一品,,燒狍子肉一品,,象眼小饅頭一品,白糖油糕一品,,白面絲糕糜子米面糕一品,,年糕一品,小菜五品,,咸肉一碟,,攢盤肉二品,,野雞粥一品,燕窩八鮮熱鍋一品,。
乾隆是這年正月初三早晨死去的,,這個膳單,就是89歲的乾隆皇帝死前的晚餐情況,。乾隆的這個膳單應(yīng)該說是很有代表性的,至少它揭示了這樣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乾隆的御膳究竟有多少道菜,?大年初一的這次御膳,連菜帶湯,,還有糕點,,總共22道。在民間傳說,、影視文學(xué)作品里,,乾隆爺每頓吃的菜往往是要上百道。其實,,乾隆每次用膳,,所吃的菜一般是20道左右,基本上是在15—25道之間,,葷菜不過十來種,。不過,晚清的慈禧太后就奢華的多了,,早晚兩次正餐,,一般是48道菜,過年過節(jié)則達(dá)到108種,。
二是,,乾隆的菜肴都有啥?乾隆皇帝大年初一的膳單顯示,,既有燕窩,、鹿尾、袍子這些高熱量,、高營養(yǎng)的菜肴,,也有煸白菜、炒雞蛋這樣的大路貨,。從清宮《膳檔》來看,,乾隆平時所吃的,最喜歡的是燕窩,。乾隆吃的肉,,主要是雞,、鴨、魚,、鵝以及羊肉,、鹿肉、豬肉,。乾隆不吃牛肉,,也很少有魚翅、海參之類的東西,。像豆腐,、白菜這樣的家常菜,倒是乾隆的膳桌上必不可少的,。檔案記載,,乾隆下江南隨行帶了大批廚師,其中專門做豆腐菜的廚師就有3個,。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三月十八日在淮安的早膳,總共十幾道菜,,就有豆瓣燉豆腐,、炒豆腐兩種豆腐菜。在乾隆晚年的膳單中,,幾乎每天的菜肴中都有“炒豆芽菜一品”,,豆芽菜清淡爽口,對脾胃特別有好處,,老年的乾隆是很愛吃的,。
乾隆也常吃五谷雜糧,每年春天榆樹發(fā)芽的時候,,乾隆都要吃榆錢餑餑,、榆錢餅。還有煎餅,、粽子等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間粗食,,乾隆也按時令吃上一些。
應(yīng)該說,,乾隆用膳,,雖然不乏帝王氣派,但也并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全是山珍海味,。就飲食而言,,乾隆最主要的是從養(yǎng)身的角度來考慮的,吃的東西不過冷過熱,,精粗搭配,,葷素相宜,,注重實際營養(yǎng),膳食結(jié)構(gòu)很合理,。這種良好的飲食習(xí)慣,,對乾隆的健康長壽無疑是有著奇妙作用的。
一日兩餐,,從不暴飲暴食
清朝皇帝吃飯有特別的叫法,,稱為“用膳”或“進(jìn)膳”。因為以天子之尊叫“吃飯”,,太俗了,;也可能這個“飯”字,與犯人,、犯罪的“犯”同音,,而特意避開的,?;实鄣挠欧坑泄賳T、廚役370人,,御茶房有120多人,。
從現(xiàn)代科學(xué)養(yǎng)生的角度來看,晚餐不宜吃的過飽,。乾隆皇帝,,也包括整個清代的皇帝,他們不存在晚飯暴飲暴食的問題,。因為清朝皇帝用膳,,也就是正餐,一天只有兩次,,分別叫早膳和晚膳,,早膳在早晨六七點鐘,晚膳在下午一兩點鐘,,這里的晚膳實際是午餐,。
在早膳前和晚膳后,各有一次小吃,,皇上隨叫隨到,。乾隆皇帝的早點很有規(guī)律,一年四季,,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先喝一碗冰糖燕窩粥。到了晚上6點多鐘,,有一次酒膳,,也是小吃夜宵之類的,,只是一些點心,沒有大魚大肉,。這樣,,睡覺前不存食,對身體養(yǎng)生自然是有好處的,。
融會南北,,蘇州廚子進(jìn)宮掌勺
建立清王朝的滿族,興起于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漫長寒冷的冬季,,需要鹿肉、熊掌這些高熱量的食物來補(bǔ)養(yǎng),。清朝入關(guān)后的初年,,在順治、康熙兩朝的皇宮,,還以關(guān)東貨為主,。到乾隆時期,清王朝經(jīng)過近百年的統(tǒng)治,,與中原文化越來越融合,,宮廷飲食也打破了“關(guān)東貨”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從飲食結(jié)構(gòu)到烹飪技術(shù)上,,乾隆皇帝都有重大調(diào)整,。形成南北融會,滿漢合璧的餐飲結(jié)構(gòu),。
乾隆六下江南,,喜歡蘇杭天堂一般的景致,喜歡江浙別具風(fēng)情的園林,,也很喜歡南方口味的飯菜,。因此,乾隆不時把蘇,、杭兩地的廚師帶回宮里,,江南廚師在乾隆的御膳房里越來越成為最為重要的掌勺者。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第四次南巡期間,,有個叫張東官的蘇州廚子,做的菜很合乾隆的口味,,乾隆不僅傳旨賞銀子,,而且還把這個張東官帶回皇宮的御膳房。從這以后,,蘇州廚子張東官給乾隆爺掌勺整整20年,。乾隆出巡東北盛京等地,,也點名讓張東官這個江南廚師跟隨。張東官在宮里的御膳房一直待到 70多歲,,腿腳實在不利索了,,乾隆才與和珅商量,讓張東官回到蘇州老家,。
乾隆喜歡吃蘇州廚子張東官做的菜,,并不是就專門喜歡蘇州菜,而是這個張東官很會迎合乾隆的口味,,把蘇杭的南方菜與北方菜,、特別是滿族的傳統(tǒng)菜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了一起。像乾隆特別愛吃的“野雞湯”,、“野雞絲酸菜湯”,、“清蒸鴨子”等等,都是南北融會,、滿漢合璧的全新菜肴,。這也正是“王天下者食天下”的真實寫照。
歷史上,,一直以來都是南方菜清淡,,北方菜味重,,而滿族傳統(tǒng)菜又大多是燉煮,。乾隆的口味,雖然受南方的影響,,但仍然保留著滿族飲食的傳統(tǒng)特點,。實際上,乾隆的口味很寬,,他御茶膳房的高級廚師,,滿、蒙,、漢,、回不同民族的都有。乾隆注重吃,,更注重吃出文化,,吃出健康。
節(jié)制喝酒,,每天2兩不過量
清朝乾隆年間來中國的朝鮮使節(jié)在記述乾隆的飲食時,,曾寫道:乾隆“平生不飲酒”。這個記載,,也對也不對,。說它對,,乾隆確實不飲烈性酒、不喝過量酒,;說它不對,,乾隆并不是一滴酒不沾,他每天還是要少喝一點的,。
乾隆飲酒,,以健身為本,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喝不同的酒,,而且很有節(jié)制,。比如,春節(jié)喝屠蘇酒,、端午節(jié)喝雄黃酒,、中秋節(jié)喝桂花酒、重陽節(jié)喝菊花酒,。此外,,還有一些滋補(bǔ)藥酒,如龜齡酒,、太平春酒,、狀元酒等等,每次只喝一小杯,。
根據(jù)檔案記載,,乾隆最常喝的是玉泉酒,每天下午的晚膳,,要喝2兩玉泉酒,。這是一種度數(shù)很低的糯米甜酒,少量飲用很利于養(yǎng)身,。這種酒是專門用乾隆最欣賞的北京玉泉山的水釀造的,,所以也就叫玉泉酒了。
我們說乾隆喝酒注意節(jié)制,,還有個比較,,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的酒量就相當(dāng)?shù)拇螅悬c像酒鬼了,。嘉慶皇帝每天最少要喝六七兩,,多的時候要喝十四五兩,比他的父皇乾隆是能喝多了,。
乾隆不僅自己飲酒很節(jié)制,,還對宮廷宴會的酒量一減再減。清宮原有定制,宴會活動每桌8兩玉泉酒,,乾隆后來改為每桌只供4兩,。
適當(dāng)補(bǔ)養(yǎng),人參,、鹿肉及八珍糕
清宮藥養(yǎng)之品,,首重人參。乾隆皇帝曾將人參稱為“仙丹”,,還曾親筆寫過一首《詠人參》的詩,,詩中說:“性溫生處喜偏寒,一穗垂如天竺丹,。”說明乾隆很注意用人參補(bǔ)養(yǎng)龍體,。據(jù)乾隆朝《上用人參底簿》記載:“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止,,皇帝共進(jìn)人參三百五十九次,,四等人參三十七兩九錢。”這樣算來,,晚年的太上皇乾隆,,每天吃人參約5克之多。
乾隆很注意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調(diào)整飲食,。春天來了,,就去掉火鍋,換上涼菜,;夏季三伏天,,必喝綠豆粥、糊米粥,;鹿肉,、羊肉,、熊掌這些熱量較高的補(bǔ)養(yǎng)食物,,主要是在秋冬季節(jié)吃。
說到乾隆注重補(bǔ)養(yǎng),,我們看看他的“八珍糕”,,就更能有所了解了。八珍糕是乾隆皇帝晚年常吃的一種點心,。用什么料,,每種料各放多少,都是乾隆親自指定的,。檔案記載,,其原材料有人參、茯苓,、山藥,、扁豆,、芡米、蓮子,、薏米,、粳米面、糯米面,、白糖等,。乾隆專門讓一個叫胡世杰的太監(jiān)向御廚房的師傅們傳旨,完全按這些材料配好,,研成細(xì)末后,,蒸成糕點,每天午后隨著熬茶送上,??梢姡ψ约旱某?,確是相當(dāng)上心的,。
還有,乾隆的御用果品是一天也不能斷的,。北方的桃,、梨、杏,、葡萄,,南方的橘子、橙子,、荔枝等等,,經(jīng)過御茶膳房的精心烹制,時時擺在乾隆的膳桌上,。為便于儲存并保證水果蔬菜的新鮮,,紫禁城內(nèi)特設(shè)5所冰窖。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美食不如美器”,。乾隆皇帝的飲食器皿也是非常講究的,他用的碗,、盤,、碟子,都是用黃金,、白銀以及琺瑯特制的,。乾隆每次用膳,大大小小幾十件金銀器皿擺在餐桌上,光是這些賞心悅目的金碗銀盤,,就是無價之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