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認識論視野的真理觀 作者:郭建萍,畢富生
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xué)者,,他一生致力于追求真理,,聲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他的真理觀在認識論中集中體現(xiàn)為符合論的真理觀,。 一 亞里士多德認為,真理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他反對“天賦觀念說”,。在西方認識論史上,柏拉圖最早提出了“天賦觀念說”,。柏拉圖認為,,只有以理念為對象的認識才是真正的知識。人的靈魂在進入肉體之前居于理念世界中,,對理念早有了認識,,也就是說具有了知識。靈魂降生后,,和肉體結(jié)合在一起,,受到肉體欲望、情感和沖動的影響,,忘記了早在理念世界獲得的知識,,只有靠感官和知覺刺激、誘發(fā)來逐漸回憶過去的知識,。因此,,柏拉圖認為,一切研究,、學(xué)習(xí)只不過是回憶罷了,。柏拉圖的“天賦觀念說”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先驗論,。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優(yōu)秀學(xué)生,但他不盲從,,甚至反對柏拉圖的“天賦觀念說”,。他說,知識的對象比知識本身存在的更早,,因為通常我們獲得的總是對已經(jīng)存在的事物的知識,,所以“用不著說,并沒有什么先前就有的前在的知識,。……如若說知識也許是與生俱來的,,那么我們對諸科學(xué)中最強大的科學(xué)卻毫不知曉那就奇怪了”。亞里士多德認為,,靈魂中被稱為心靈的那個部分,,在尚未思維的時候,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東西的,。“感覺就是從個別對象出發(fā)并抵達靈魂”,。可見,,亞里士多德肯定現(xiàn)實的具體事物是我們的認識對象,。沒有這些客觀對象,就沒有認識;而沒有對某一對象的認識,,該對象卻可以很好地存在,。“比如要把圓加工成面積相等的正方形,如果這個過程確實是一種知識對象,,雖則它本身作為一種知識對象是存在的,,但關(guān)于它的知識卻仍未產(chǎn)生”。感覺并不是對它自身的感覺,,在感覺之外存在著另外某種東西,,它必然在感覺之先,“就感覺來說,,使感覺成為現(xiàn)實的東西都是外在的,,如視覺對象、聽覺對象,,以及這一類的感覺對象”,。也就是說,認識的對象不以人的意識為轉(zhuǎn)移,,它是存在于人的思維之外的客觀事物,,知識就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知識并不是天賦的,。在他看來,,心靈就像一個蠟塊,,外界客觀事物就如一枚圖章,把圖章蓋在蠟塊上,,蠟塊就留下了圖章的印痕,,人們就是這樣獲得知識的。這充分體現(xiàn)了亞里士多德的唯物主義反映論思想,。列寧對此曾給予極高的評價:“亞里士多德緊密地接近了唯物主義”,,“這里的關(guān)鍵是‘外在’——在人之外,不以人為轉(zhuǎn)移,。這就是唯物主義”,。在認識對象上,,亞里士多德堅持了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 亞里士多德認為,真理是對事物本質(zhì)和普遍必然性的認識,。在《形而上學(xué)》一書中,,亞里士多德指出:求知是人類的本性。“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特殊的認知,,即感覺經(jīng)驗;一類是對普遍必然的認知,,即理性認識。而“智慧是關(guān)于那些本原和原因的科學(xué)”,。也就是說,,真理是對事物本質(zhì)及普遍必然性的認識,。 亞里士多德認為,,盡管要知道個別事物主要通過感覺,但它不是真理性的認識,。首先事物的偶性多種多樣,,沒有規(guī)定性,。“白是人的偶性,盡管他是白的,,但卻不同于白,。倘若一切事物都是就偶性而言的,那么將沒有一個就它而言的最初者……必然會陷入無窮,。”也就是說,,偶性并不表示其所以是,不能把一事物與另一事物區(qū)別開來,。只有認識了本質(zhì)和普遍必然性才能真正認識該事物,,從而將它與其他事物區(qū)別開來。再者,,感官不同,,感覺也不同,。同一事物對視覺顯現(xiàn)為蜜糖,對味覺卻不是;交叉手指去觸摸會說有兩個物體,,而對視覺只有一個,。所以不能說所有現(xiàn)象都是真理。還有,,主體,、主體狀態(tài)、知識結(jié)構(gòu)等的不同,,也會導(dǎo)致不同的感覺,。同一東西一些人看來是甜的,另一些人看來卻是苦的;在一個人能否恢復(fù)健康的問題上,,醫(yī)生的意見與不諳醫(yī)術(shù)者的意見也并非同等權(quán)威,。因此,亞里士多德認為感覺不是真理,,尤其是他能從主客體兩方面進行分析,,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亞里士多德說,,如果真理一時這樣一時那樣,,那么探索真理就宛如追逐飛鳥一樣。因此,,應(yīng)該從永遠保持同一的東西中去探索真理,。事實上總是由于事物有相同而普遍的性質(zhì),我們才得以真正認識一切事物,。真理是關(guān)于事物普遍必然性的認識,。而且,“必然的意思是沒有它作為伴隨原因生命就不可能”,。所以,,真理要探求事物所以成為事物的基本原因。人們?nèi)暨€沒有把握事物的“為什么”是不會以為自己已經(jīng)認識這一事物,。進而亞里士多德提出,,事物存在和發(fā)展有“四因”,這“四因”又可歸為二因,,即質(zhì)料因和形式因,。具體事物都是由“質(zhì)料”和“形式”二因結(jié)合而成的。“質(zhì)料”是“事物所以形成的原料”;“形式”是“事物的形式或模型”,,是決定一事物是該事物的本質(zhì),,是質(zhì)料追求的目的。對一個具體事物來說,,形式是積極主動的,,是“現(xiàn)實”,,它決定事物的本質(zhì)。質(zhì)料是消極被動的,,無定形的,,是“潛能”。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也就是對質(zhì)料被形式推動而追求形式和實現(xiàn)形式過程的認識,。任何低一級事物的形式作為質(zhì)料都以追求高一級事物的形式為目的,最后必然存在一個自身只是形式而不是質(zhì)料的絕對現(xiàn)實的“純形式”,,它是一切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最終原因,,是一個永恒不動的本體,即神,。真正的智慧是關(guān)于最初本原的認識,。因此,真理又成為對這個“純形式”即神的認識,。這樣,,亞里士多德雖然站在批判柏拉圖獨立存在的“理念”的立場上,,以感覺唯物主義為出發(fā)點,,卻又把理念化了的“純形式”作為最高的存在,最終脫離了一切知識和真理的現(xiàn)實基礎(chǔ),,像柏拉圖一樣滑向了唯心主義,。 但是,如果拋開亞里士多德的唯心主義和神學(xué)外衣,,我們還會得到另外一些啟發(fā),。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形式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感覺接受的形式,這個形式是與質(zhì)料有聯(lián)系的形式,,對這種形式的認識,,是真理性的,但不是最終的,,其實就是相對真理,。另一種是理性接受的、脫離質(zhì)料的“純形式”,,是永恒不變的至善本體,,對“純形式”的認識是理性追求的最終認識,實際上是被他歪曲了的絕對真理,。這樣,,亞里士多德的由對形式的認識最終達到對“純形式”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從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的認識過程,。這無疑有其可取之處,。 三 亞里士多德認為,,真理是一個逐步深化并最終與客觀相符合的過程。好奇是認識的第一動力,,而認識要從感覺開始,。心靈在感覺之前什么也沒有,受到外界事物刺激后,,接受事物的可感形式,,從而產(chǎn)生感覺和知覺。“心靈的特點是沒有絲毫自己的特點,,而完全以它正在認識的東西為標志;如果它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會干擾心靈在認識過程中對客體的完美的再現(xiàn),正如一面鏡子有了自己的顏色就不會那樣完美地再現(xiàn)鏡中對象的顏色”,。因此亞里士多德認為,,正在現(xiàn)實地思維的心靈與其所思維的對象是同一的。各種不同的感覺提供了事物各種不同的屬性,,如顏色,、形狀、狀態(tài)等,,而感覺器官在接受感覺對象時并不接受其質(zhì)料,。因此,感覺對象消失后,,感覺器官中仍然存在著影像,。影像除了無質(zhì)料外,其余都類似于感覺對象,。這種感覺影像保存起來,,就形成記憶。對過去影像有秩序,、有規(guī)律地重新喚起,,就是回憶。感覺是認識的第一階段,,必要但膚淺,,動物也有感覺和記憶。但是,,只有人有理性,,有運用概念進行思維的能力。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zhì)和必然性,,就必須發(fā)揮理性思維能力,,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經(jīng)驗獲得普遍必然真理。亞里士多德把理性分為兩種:“一種理性類似于質(zhì)料,,因為它變成所有事物;另一種理性類似于動力因,,因為它制造所有事物。”第一種理性是被動的理性,,類似于我們的感性認識過程,,外部對象的形式傳達到感覺主體形成觀念,這種觀念與對象同一,。于是,,被動理性也變成了自己的對象。第二種理性是主動的理性,,它類似于我們說的理性認識過程,,它作用的是被動理性,是脫離質(zhì)料的“純形式”,。他認為,,主動理性先于身體而存在,并且可以不依附于身體而永恒不朽,。于是,,“主動理性”再一次蒙上了唯心主義的神秘面紗。他說:“主動理性必定是上帝……正是上帝作為主動理性,,才使?jié)撛诘恼J識對象成為現(xiàn)實的認識對象,,并同時使本身只具有認識潛能的被動理性能夠現(xiàn)實地去認識,恰如陽光使?jié)撛诳梢姷某蔀楝F(xiàn)實可見的,,并且使具有視覺潛能的眼睛現(xiàn)實地看見,。”從而實現(xiàn)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同時也逐步實現(xiàn)了對真理的認識,。 亞里士多德指出:“對真理的思辨,既困難,,又容易,。從沒有一個人能夠把握到它本身,也沒有一個人毫無所得這一點上就可以明白,。”其原因不在事情本身,,而在我們自己。就是說,,任何一個求真的人總會得到某些真理;但又沒有一個人能得到絕對的真理,,因為我們自己的認識能力不足。因此,,人們必須通過不斷學(xué)習(xí)前人的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探索真理。 在理性認識過程中,,因概念聯(lián)結(jié)的不同會產(chǎn)生真理和謬誤,,那么,如何判別真理呢?亞里士多德說:“認為分開的東西分開,,結(jié)合的東西結(jié)合,,就是表真,所持的意見與事物相反就是作假,。……并不是由于我們真地認為你是白的,,你便白,而是由于你是白的,,我們這樣說了,,從而說得真。”也就是說,,凡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就是真理,主觀與客觀不符合的就是謬誤,。不是主觀認識決定客觀實在,,而是客觀實在決定主觀認識。這就是亞里士多德判斷真理的標準,,也是他符合論真理觀的典型說明,。既然正確的主觀認識是與客觀事物相符合的,那么,,主觀認識在逐步深化過程中,,只有最終與客觀實際相相符合才能說達到了真理。 可見,,亞里士多德認識到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認識到認識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提出了判別真理的符合論標準,,這些都包含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但是,亞里士多德沒有將辯證法貫徹到底,。從潛能向現(xiàn)實的發(fā)展過程本來沒有終點,,他卻設(shè)置了最后終極,肯定一個沒有質(zhì)料的“純形式”即神,。這是他辯證法中僵死的東西,,后來被唯心論者黑格爾利用并構(gòu)成他的“絕對觀念”。 結(jié)語 亞里士多德的真理觀存在一定缺陷,,但其中有價值的真理性認識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堅持了真理的客觀性,。他認為,,認識對象是存在于人的思維之外的客觀事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而且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認識,,不是主觀認識決定客觀實在,,而是客觀實在決定主觀認識。這些都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第二,,揭示了真理的本質(zhì)。真理是對事物本質(zhì),、普遍必然性的認識,,真理不會既如此又不如此。這種對真理本質(zhì)的規(guī)定與相對主義真理觀劃清了界限,。第三,,關(guān)于真理的實現(xiàn)過程內(nèi)含了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的統(tǒng)一。亞里士多德認為,,人們對事物本質(zhì),、原因的認識是一個由對事物形式的認識到對最終的“純形式”的認識過程,即由一定時期達到的相對真理到理性最終追求的目標絕對真理的認識過程;而且他要求重視學(xué)習(xí)前人的研究成果,,提高認識真理的能力,。事實上,就是認識到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有不同程度的真理性認識,,我們要達到對最一般的真理的認識就必須借鑒它們。由于亞里士多德弄不清一般與個別,、絕對和相對的關(guān)系,,所以他不可能把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關(guān)系講得很清楚,但他暗示了真理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發(fā)展的過程,。 當然,由于亞里士多德唯物主義立場的不徹底性,,當他承認有一個“純形式”的神作為最后本體時,主觀與客觀的符合最終變成了同神的符合,,從而陷入客觀唯心主義的真理觀,。同時,由于時代的局限性,,他的符合論的真理觀沒有解決“怎樣才能證明認識確實是與事實相符合”的問題,。正如他說的:“一般而言,不可能對萬事萬物都有證明,不然便會步于無窮,。”他認為,,“怎樣證明”不必深究。直到馬克思主義實踐標準的提出,,這一問題才得以真正解決,。
來源:《理論探索》2007年第06期
來源日期:2009-6-11
|
|
來自: 泊蕙席香 > 《學(xué)習(x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