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號停云,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文征明出身書香門第,,祖父及父親都是文學家。但文征明幼時并不聰慧,。稍長,,學文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終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長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畫風細謹,,中年較粗放,,晚年漸趨醇正。傳世佳畫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湘君夫人圖》、《石湖草堂》,、《石湖詩畫》,、《橫塘詩意》、《虎丘圖》,、《天平紀游圖》,、《靈巖山圖》,、《洞庭西山圖》、《拙政園圖》等,。
文征明還工行草書,,尤擅小楷,,篆、隸,、正,、草無所不能。所書四體千字文,,成為后人臨摹的范本。他與祝允明、王寵,,同被譽為明代中或書法“三大家”。他的傳世書作有《醉翁亭記》,、《滕王閣序》,、《赤壁賦》、《答陳汝玉書》等,。
文征明書法[力追右軍],、[規(guī)模宋元],其行書[仿蘇黃米及圣教],,達到[可比肩趙文敏],、[神理超妙]的藝術境界。其書非常工穩(wěn),,具典型的江南書風,。如行書《滕王閣序》,點畫精到,,結構完美,,血脈貫通,筆法穩(wěn)健,,幾乎無懈可擊,。其技法上的完備,足使初學者效法,。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吳門四才子”中最長壽的一位,墓在吳縣陸墓文陵村?,F(xiàn)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