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為物理根源圖 |
河圖數(shù)配萬(wàn)物的圖表,。見(jiàn)清江永《河洛精蘊(yùn)》,。江氏認(rèn)為:“天下事物,皆出于五行,,則皆根源于河圖,。事物不可勝數(shù),舉其目之最著者列之,,亦足以賅無(wú)窮之事物矣”,。其數(shù)依河圖先天數(shù)逆數(shù),其序依《洪范·五行》生出次序排列,。舉出宇宙自然人體中最顯著的事物,,制為此圖,說(shuō)明河圖可以賅盡無(wú)窮之事物,,為宇宙萬(wàn)物的根源,。 |
河圖為物理根源圖 |
河圖數(shù) |
一六 |
二七 |
三八 |
四九 |
五十 |
方位 |
北 |
南 |
東 |
西 |
中 |
五星 |
辰星 |
熒惑 |
歲月 |
太白 |
鎮(zhèn)星 |
五行 |
水 |
火 |
木 |
金 |
土 |
五行之性 |
潤(rùn)下 |
炎上 |
曲直 |
從革 |
稼穡 |
五行之味 |
作咸入腎 |
作苦入心 |
作酸入肝 |
作辛入肺 |
作甘入脾 |
五時(shí) |
冬 |
夏 |
春 |
秋 |
長(zhǎng)夏中央土 |
五氣 |
寒 |
熱 |
風(fēng) |
燥 |
濕 |
日干 |
壬癸 |
丙丁 |
甲乙 |
庚辛 |
戊己 |
時(shí)(出《太玄》) |
藏 |
養(yǎng) |
生 |
殺 |
該 |
五思事 |
貌 |
言 |
生 |
視 |
聽(tīng) |
五用(出《太玄》) |
恭 |
從 |
明 |
聰 |
睿 |
休徵 |
時(shí)雨 |
時(shí)旸 |
時(shí)燠 |
時(shí)寒 |
時(shí)風(fēng) |
庶徵 |
雨 |
旸 |
燠 |
寒 |
風(fēng) |
咎 |
狂 |
僭 |
豫 |
急 |
怠 |
咎徵 |
恒雨 |
恒旸 |
恒燠 |
恒寒 |
恒風(fēng) |
五性 |
智 |
禮 |
仁 |
義 |
信 |
四端 |
是非 |
辭讓 |
惻隱 |
羞惡 |
|
五倫 |
夫婦有別 |
兄弟有序 |
父子有親 |
君臣有義 |
朋友有信 |
五臟 |
腎 |
心 |
肝 |
肺 |
脾 |
五竅 |
耳 |
舌 |
目 |
鼻 |
口 |
五養(yǎng) |
聲 |
味 |
色 |
臭 |
飲食 |
五欲 |
欲聲 |
欲味 |
欲色 |
欲臭 |
欲安逸 |
五音 |
羽 |
徵 |
角 |
商 |
宮 |
五聲(本《素問(wèn)》) |
呻 |
笑 |
呼 |
哭 |
歌 |
五色 |
黑 |
赤 |
青 |
白 |
黃 |
五臭(本《月令》) |
朽 |
焦 |
膻 |
腥 |
香 |
五體(本《素問(wèn)》) |
骨華在發(fā) |
脈體在面 |
筋體在爪 |
皮華在毛 |
肉華在唇四白 |
五臟(以下皆《素問(wèn)》) |
志 |
神 |
魂 |
魄 |
意 |
五液 |
唾 |
汗 |
淚 |
涕 |
涎 |
五惡 |
腎惡燥 |
心惡熱 |
肝惡風(fēng) |
肺惡寒 |
脾惡濕 |
五志 |
恐 |
喜 |
怒 |
憂(yōu) |
思 |
志傷志勝 |
恐傷腎 思勝恐 |
喜傷心 恐傷喜 |
怒傷肝 悲勝怒 |
憂(yōu)傷肺 喜勝憂(yōu) |
思傷脾 怒勝思 |
氣傷氣勝 |
寒傷血 燥勝寒 |
熱傷氣 寒勝熱 |
風(fēng)傷筋 燥勝風(fēng) |
熱傷皮毛 熱勝燥 |
濕傷肉 風(fēng)勝濕 |
味傷味勝 |
咸傷血 甘勝咸 |
苦傷氣 咸勝苦 |
酸傷筋 辛勝酸 |
辛傷皮毛 苦勝辛 |
甘傷肉 酸勝甘 |
變動(dòng) |
栗 |
嘔 |
握 |
咳 |
噦 |
藥養(yǎng)(見(jiàn)《周禮》) |
咸養(yǎng)脈 |
苦養(yǎng)氣 |
酸養(yǎng)胃 |
辛養(yǎng)筋 |
甘養(yǎng)肉渭養(yǎng)竅 |
五谷(見(jiàn)《月令》) |
菽 |
黍 |
麥 |
麻 |
稷 |
五牲 |
豕 |
羊 |
雞 |
犬 |
牛 |
五器(見(jiàn)《太玄》) |
準(zhǔn) |
繩 |
規(guī) |
矩 |
度量 |
五蟲(chóng)(見(jiàn)《月令》) |
介 |
羽 |
鱗 |
毛 |
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