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兩扇門(2008-11-26 20:44:40)
與攻擊相比,防御首先要求有足夠快的反應速度,,或是有料敔先機的豐富格斗經(jīng)驗,,然后還要求有強健、抗擊打能力強,靈活快速的身體,,同時防守動作以實用性為主,。筆者根據(jù)截拳道理論及多年習武心得,整理出以下截拳道手法防御技術,,供廣大愛好者參考,。
一、高位拍手 當我方擺好正確的的截拳道警戒勢時,,對手很難攻擊到我方面部,,因為面部前方有兩只于臂防守(圖1),然而這種姿勢一旦被破壞(由于對方出誘招或己方大意),,對方便會輕易地攻擊到我方頭部,。所以必須首先重點強調時刻保持警戒式,主管是攻是防,,都必須在動作發(fā)山的前后保持警戒勢,。 筆者曾與一位練跆拳道的武友交手,其腿法力量,、速度與柔韌性均十分出色,,但其警戒式卻很松懈,在格斗中屢屢被筆者出拳擊中頭部,,卻不知問題出在何處,,最后不得不認輸。如果是在街頭巷戰(zhàn)中,,恐怕這位武友早就被打成重傷了,。由此可見,防守嚴密的警戒勢是攻防的基礎,。另外,,截拳道的攻防理論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守中用中”。“中”即指人體中線附近部位,,人體大部分要害均在中線附近,,故中線是雙方攻防的焦點,不論何時,,都絕對不可大意,。 一個不會武的人出拳與收拳都較慢,他們通常喜歡一拳擊向對手頭部,,希望一下將人打倒,。這種人最典型的出拳方法是先將拳向后拉,攢足力氣后再一拳打來,。面對這種對手,,閃避與截擊固然可行,但有時我們?yōu)榱搜杆俜磽艋蚴艿匦蜗拗疲愿駬鮼砘鈱Ψ降墓?,拍手就是很好的選擇,。 例1:敵(左者,,下同)我對峙,,對方舉拳向我面部打來(圖2)、我在其出拳攻來時,,迅速以前手將來拳拍偏(圖3),,使其擊空。因前手距敵最近,,故敵欲擊我面部,,其拳必先接觸我方前手,如我方警戒勢正確,,我方前手可輕易將對方拳頭拍偏,。但正因為前手距敵人太近,所以對方的拳速快時,,往往導致我方反應不及,,而且有時需要將對方的拳拍至我頭部另一側,這時就需要后手高位拍手,。例2:敵我對峙,,對方以后手沖拳向我面部仃來。我上身微向左轉,,左手將對方拳向右拍,,同時右前臂略向下移,防敵攻我中盤或準備攻敵中盤(圖4),。防守不是主要目的,,如條件允許(即有反擊的可能),防守反擊才是最終目標,。 例3:敵我對峙,,雙方均在拳攻范圍之內(nèi),此時敵方以后手沖拳攻擊我在部,,我前手迅速將其來拳向左拍(圖5),,見其中線空門大開,迅速以前手沖拳攻擊對方面部(圖6),。在前手橫拍時,,不應拘泥于標準動作,而應隨機應變,。如對方來拳甚猛,,可在橫拍時微向后仰身。如對方距離感不強,其拳占不到我面部,,我方可在以破壞其防守為目的的橫拍后,,上步出拳反擊。 例4:敵我對峙,,對方以后手沖拳擊我面部,,我迅速以后手拍手向我頭部右側拍擊來拳,同時迅速以前手拳攻占對方肋部(圖7),。此例中,,對方空當較大,雙方距離又較近,,故應以拳法為主要反擊手段,。 高位拍子主要是針對對方拳法的防御手法,如實施成功,,會令對方產(chǎn)生較大空當,,為我方的反擊創(chuàng)造條件。我方應針對雙方的不同站位,,找到最精簡,、直接、有效的防御手法,、如對方左腳在的,、我方右腳在前時,我方如以前手高位拍子拍前手拳,,對方的主要空當便是頭部,、背部,肋部(圖8),,此時宜以前于拳來反擊,。而我方以后手高位拍手拍其的手拳時,其主要空當就是頭部和胸腹部(圖9),,此時宜以后于拳來反擊,。二者相比,后者對方的空當暴露得較多,,對方的后手仍可自由攻守,,會給我方帶來一定威脅,所以我方反擊時要果斷迅速,。 高位拍手能以較小的力量,,動作幅度格擋對方攻擊,在對付直線拳法時有極大威力,,但對付曲線拳法及各種高位腿法時,,高仿拍手就顯得力不從心,。所以習武者不要肓目使用高位拍手。 二,、攤手 拍手只是將對方的直拳格擋開,,而攤子卻可在防御的同時控制對方,更好地為我方反擊打下基礎,,攤手是截拳道防御于法中動作最小,,但威力最大、最難練的一種,,只須移動一只手掌,,任何人都能在幾分鐘內(nèi)掌握此動作,,但真正將其運用得當卻非常難,。 例1:雙方對峙,對方以前手沖拳向我面部打來,,我前于快速化掌并以腕部及掌緣將對方?jīng)_拳格開(圖10),,順勢抓住對方手腕-通過此例可看出,攤手動作簡單,,只包括使用手的旋轉與抓握動作,,但運用時卻很復雜,不僅要以旋轉之力格開對方手臂,,還要準確有力地抓住其手臂,。 例2:雙方對峙,對方以前手沖拳向我面部打來,,我微向右側身,,后手化掌迅速翻轉,格開對方于臂(圖11),,順勢抓握其于臂,。此例中,我微向右側身,,即使攤手未能擋住來拳,,也不會被對方占中,攤手后的反擊比其它反擊更有威力,,因其先控制住對方子臂,,順勢向后猛拉,再出拳法反擊,,二力合一,,威力更強。 例3:雙方對峙,,對方以前手沖拳擊我面部,,我以前手攤手格擋,,并抓其手臂向后猛拉,同時迅速出后于沖拳擊其面部(圖12),。 例4:雙方對峙,,對方以后手沖拳擊我面部,我以前手攤手格擋,,并抓握其臂向后拉,,同時以后手擺拳擊敵腮部(圖13)。 例5:雙方對峙,,對方以后手擺拳向我腮部擊來,,我上身微向右閃,以后手攤手格擋,,抓握其子臂,,再以前手沖拳擊其面部(圖14)。 例6:雙方對峙,,對方以后手勾拳向我下頦打來,,我迅速向后閃開,隨后以前手攤手抓其來拳,,順勢向后拉,,再以后手拳擊其腮部(圖15)。此例中,,對方的勾拳很難格擋,,不如直接向后閃。與其它拳法相比,,勾拳收招很慢,,故我方前手攤手不是格擋,而是抓握其臂,。 三,、括手 括手是對付攻擊人體中部拳法的克星,其動作幅度較大,,力量也較大,,共至可防御腿法攻擊。 例1:雙方對峙,,對方以后手中位沖拳擊我腹部,,我上身體微向左轉,前手變掌,,以肘關節(jié)為圓心,,向下、向右拍開來拳(圖16),。 例2:雙方對峙,,對方以前腿側踢攻我腹部,,我上身體微向右轉,后手變掌,,向下,,向左拍開來腿(圖17)。運用后手括手時,,配合轉體可加大格擋力量,。但在防御對方出拳時,則可以臂力來格擋,。 使用括手時,,應盡量將對方上身向其腹側旋轉,這樣可使其另一側拳腿無法擊出,,并暴露出背部空當,。 例3:雙方對峙,對方以后腳蹬我方腹部,,我以前手括手將其腿拍開(圖18),,并趁具轉身,以勾踢攻敵肋部(圖19),。 例4:雙方對峙,對方起后腳踢我左肋部,,我迅速以后手括手擋住對方來腿,,起后腳攻其支撐腿(圖20)。如面對歹徒,,可直接以后足踢其襠部,。 四、高位掛擋 掛擋是防御橫向攻擊的動作,,與上述幾種手法防御相比,,這種手臂防御動作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單,防御效果更好,,適合防御重拳,、重腿攻擊。但其缺點是主動性不強,,屬于單純防守動作,。 例1:雙方對峙,對方以后手擺拳擊我頭部,,我速抬左臂,,以上臂擋住對方攻擊(圖21)。掛擋時,,肘部略外撇,,并盡量靠近太陽穴,。 一般來說,高位掛擋是在無法閃避對方攻擊時,,才使用的被動防守技術,,所以只有迫不得已時才要以高位掛擋防御。 五,、中位掛擋 例1:雙方對峙,,對方起前足攻我右肋部,我前臂迅速向下墜肘,,上臂與前臂夾緊,,擋住對方來腿(圖22),隨后前臂快速向外翻,,摟抓對方小腿,。 此例為前手中位掛擋:一般來說,針對中盤的橫向攻擊就是擺拳,,勾踢和后旋踢,,所以中位拄擋只針對這三種攻擊,其防守速度快,、動作小,,效果好,防中位橫向攻擊十分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