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習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種罕見的原創(chuàng)性文化現(xiàn)象,。紋身,黎語叫“打登”,,亦叫“模 歐”,。海南漢語叫“繡面”或“書面”。西文則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種傳統(tǒng)習俗,。 最早記載海南黎族紋身的是《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文中說漢武帝于元卦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時,,在海南島設的珠崖,、儋耳二郡,就有“點涅其面,,畫體為鱗采”,,既指當時在海南島上的黎族先民這種習俗,由此推斷距今2000多年前黎族婦女就有了紋身傳統(tǒng),?!端?jīng)注》轉(zhuǎn)引晉王范所寫《交廣春秋》中就提到當時海南黎族“披發(fā)雕身”,,宋代趙汝適在《諸蕃志》中提到“婦及笄即黥面頰”,明清時期文獻中有關黎族文身的記載就更多,,更為詳細,,有的文獻中還繪有文身的圖像。 紋身是黎族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目前,,黎族黥身紋臉的傳統(tǒng)漸漸淡化,九十年代后這種習俗已經(jīng)根絕,。目前只能在偏僻的黎寨中老年婦女中看到這種習俗的遺風,。古老而獨特的紋身之美,正在逐漸消失,,年青女子幾乎不再去紋身,,手藝也已在失傳,只能在歷史中去回味了,。2005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向國家文化部門申請將黎族文身文化列入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名錄,。黎族紋身的起因,民間有許多說法,。在黎族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遠古時,洪水泛濫,,老先與荷發(fā)兄妹躲進大南瓜,,漂到了海南島,兄妹倆人在島上尋找人煙,,但沒有找到,。為了延續(xù)后代,,妹妹荷發(fā)紋身紋臉,使哥哥不能相認,,于是結(jié)成夫婦,。這故事與黎族創(chuàng)世紀的歌唱很相似。比較普遍的說法是:黎家人紋身習俗,自古以來都有定制,,因為他們把紋身看成民族的標志。女人如不繡面,、紋身,,死后祖先不相認, 明代顧坤所撰《海搓余錄》記“祖宗不認其為子孫,,則永為野鬼”,。 紋身一般是由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儀式,。在女孩的房間中,,主文婆用雞毛或燈心草蘸著干香草加炭灰漚制成的藍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臉,、頸,、身體和四肢上描畫出代表本支黎族圖案符號的文圖。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葉做的文針按所畫文圖一針一針地文刺……等文水滲入女孩的皮膚中,,刺上的文身就會終生保留下來,。文身刺好后,主文婆還會用龍眼樹葉煮成的水為女孩擦洗身體,,以防感染 紋身時不僅圖有定形,、譜有法制,不同支系的黎有著不一樣的紋法,。黎族分五個方言系,,即潤方言、美孚方言,、哈方言,、杞方言、賽方言,。其中賽方言的文身已經(jīng)絕跡,。各族按祖?zhèn)髦畧D案進行紋身,互不相同,,絕不能假借紊亂,。成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標志,,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圖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個祖先的,、能不能通婚。 例如,,美孚黎婦女,,以幾何方形紋、泉源紋或谷粒紋組成的圖案,,而潤黎則以樹葉紋或方塊形成圖案,。 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動物之一。黎族紋身常以青蛙作為主要圖案,。黎族紋身圖案各有其象征意義,,刺于面部兩頰的幾何線紋、泉源紋等稱為“?;?#8221;圖案,,刺于上唇的稱為“吉利”圖案,刺于下唇的稱為“多福”圖案,,刺于臂上的銅線紋稱為“財富”圖案,,刺在手腕上的雙線紋稱“保平安”,刺在身上的“田”形紋,、谷粒紋,、泉源紋,稱為“福氣上身”,;刺于腿上的雙線紋,、桂樹葉紋,,稱為“護身”等等,這些圖案和名稱無不帶有黎族人民的良好愿望,。 紋身是黎族歷史上最壯觀的文化現(xiàn)象,;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黎族紋身將消失,。只是希望人們還記得曾經(jīng)存在過這種震撼的文化,。
|
|
來自: 昀涵 > 《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