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益智術(shù)
一、聰明湯 制作:取白茯神10克,,遠志10克,石菖蒲10克,。水煎2次,,合并煎液,。應(yīng)用:兒童智力發(fā)育差,易忘事,。吐痰多,,舌苔白厚等。每日一劑,,煎液分2次服,。 二、讀書丸 制作:取石草菖蒲30克,,菟絲子30克,,遠志30克,地骨皮60克,,五味子30克,,生地黃30克,川芎30克,。共研細未,,調(diào)水糊丸如梧桐子大。 應(yīng)用:兒童學(xué)習(xí)用腦過度出現(xiàn)記憶力減退,,頭痛,、睡眠不安等,每日報50-80克,,臨睡前溫開水送服,。 三、益智強記方 制作:取官桂3克,,遠志4克,,人參1克,巴戟天12克,,草蒲4克,,地骨皮4克,茯苓6克,,水煎2次,,合半煎液。 應(yīng)用:兒童學(xué)習(xí)用腦過度出現(xiàn)記憶力下降,,面色發(fā)白,,精神萎靡,四肢不溫,。每日一劑,,煎液分3次服。 制作:取熟地黃10克,,麥冬10克,,棗仁5克,,遠志4克。水煎2次,,合并煎液,。 應(yīng)用:兒童后或用腦過度出現(xiàn)記憶力減退,頭暈心慌,,口干等,,每日1次,煎液分2次服,。 五,、芡實粥 制作:取芡實30克煮熟去殼,加入粳米20克,,文火熬至爛熟,。 應(yīng)用:兒童病后或?qū)W習(xí)用腦過度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疲倦無力等,,每日晨食,。 六、準(zhǔn)山芡實粥 制作:取淮山藥30克,,芡實30克,,粳米20克,同煮為粥,,根據(jù)口味加鹽或糖調(diào)味,。 應(yīng)用:兒童體質(zhì)虛弱,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等,。每日晨食。 七,、龍眼肉粥 制作:取龍眼肉(桂園肉)10克,,粳米20克,同煮為粥,。 應(yīng)用:用于小兒記憶力差或消瘦,、盆血等。每日一次,,溫食,。 八、核桃仁粥 制作:取核桃肉30克,,搗碎,,加粳米30克,同煮為粥,。 應(yīng)用:兒童學(xué)習(xí)用腦過度記憶力減退,。每日1次,,溫食,。 九,、龍骨遠志末 制作:白龍骨,遠志各等分,,共研細未,。 應(yīng)用:兒童記憶力差,每頓飯后溫開水送服2-3克,。 十,、蓮肉遠志粥 制作:先將遠志泡去心皮,搗為細末,,加粳米,,蓮肉(搗碎)適量,同煮為粥,。 應(yīng)用:兒童健忘,,厭食。每日一餐,。 十一,、桂園參蜜膏 制作:取黨參25克,沙參125克,,桂園肉120克,,先以適量水浸泡發(fā)透發(fā),加熱煎煮,,20分鐘后濾出煎液,,加水再煎,連續(xù)三次,,合并煎液,,小火濃縮至稠粘如膏,加入等量蜂蜜,,至沸后?;穑爬溲b瓶備用,。 應(yīng)用:兒童學(xué)習(xí)用腦過度出現(xiàn)神情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等。 十二,、神仙富貴餅 制作:取白述25克,,菖莆250克,用火泔水浸泡,,刮去黑皮,,如石灰一小塊同煮除去苦水,,熟后曬干,加山藥1000克,,共研細末,,和面粉適量,作餅蒸食,,或作饅頭,,面條等,可加入白糖調(diào)味,。 應(yīng)用:兒童體胖痰多,,注意力分散等,每日作輔食用1-2次,。 十三:遠志散 制作:取遠志15克,,人參3克,石菖蒲12克,,白茯苓12克,,決明子12克,山藥12克,,桂心9克,,熟地黃12克,共研末,。 應(yīng)用:兒童病后或?qū)W習(xí)用腦過度出現(xiàn)神思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每次1克,,米湯或溫開水送下。 十四,、定志丸 制作:取炙黃芪,、黨參、桂枝,、生龍骨,、生牡蠣,茯苓,、白術(shù),、炒扁豆、炒米,、龍眼肉各適量,,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3克,。 應(yīng)用:兒童多動癥,,癥見多動不安,注意不集中,,面色萎靡,,容易疲勞,每次1-2丸,,1日2次,。 十五,、清腦益智合劑 制作:取鹿角粉10克(沖),,熟地黃10克,生龍骨30克,,炙龜肱12克,,石菖蒲9克,遠志3克,,枸杞子9克,,益智仁6克,丹參15克,,砂仁4.5 克(搗拌) ,。除鹿角粉外,余皆取飲片,,用清水500毫升,,先煎生龍骨, 炙龜版20分鐘,,再入其他藥同煎,,過濾約得150毫升。再加水400毫升,,煎取汁約100毫升,。將二次藥液混合調(diào)勻,裝瓶冷藏保存,。 應(yīng)用:兒童輕度腦功能障礙,,癥風(fēng)癥力較同齡者差,瓜應(yīng)較遲鈍等,。每次20毫升,。1日2-3次。 十六益智丸 制作:取益智仁9克,,何首烏30克,,合歡花9克,石菖蒲9克,女貞子9克,,炒杜仲9克,,牛膝9克,蓮子心9克,,竹葉9克,,楮實子9克,旱蓮草9克,,瓦松9克,,黃精9克,神內(nèi)9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約重1.6克,。 應(yīng)用:兒童各種腦病引起的注意力,,記憶力障礙神情呆滯,瓜應(yīng)遲鈍等,。 第二章 醫(yī)治術(shù) 一,、偏癱絕方 病癥:中風(fēng)急癥出現(xiàn)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言語蹇塞,,喉中痰嗚,唇舌紫暗,,苔滑膩,,脈弦。 處方:當(dāng)時9克,,川芎6克,,紅花6克,桃仁9克,,竹瀝9克,,半夏9克,膽星9克,,稀薟草30克,,伸筋草10克。 神疲倦怠,,加黃芪15克,;舌紅苔剝,加生地12克,,麥冬12克,,面白唇淡,,脈弦細,加制首烏15克,,丹參15克,,面紅煩躁加之脈弦有力,加石決明30克,,羚羊角3克(另煎兌服),;血脂高,加澤瀉12克,,苡仁15克,;血壓高,加地龍12克,,夏枯草12克,;上肢偏重,加桑枝1克,,桂枝9克,,片姜黃12克;下肢偏重,,加牛膝15克,木瓜12克,,語言蹇澀,,加石菖蒲12克,遠志9克,;便秘,,加火麻仁12克,大黃9克,;便溏,,加扁豆15克,苡仁15克,,蒼術(shù)6克,,白術(shù)9克;全身浮腫,,加車前子12克,;全身麻木,加僵蠶6克,,指迷茯苓丸6克,;面部麻木,加白附子6克,;口眼歪斜,,加全蝎3克,蜈蚣3克;頭暈,,加珍珠母30克,,天麻10克,鉤藤12克,;全身疼痛,,加雞血藤15克,秦艽12克,。 服法:每日一劑,,水煎2次,分服,。 二,、靈犀丹 病癥:中風(fēng)急癥出現(xiàn)昏不知人,半身不遂,,肢休麻木,,言塞等。 處方:水牛角屠90克,,天麻30克,,防風(fēng)30克,川活30克,,木香30克,,白芷30克,甘菊花30克,,白僵蠶(炒)30克,,天南星(牛膽制)30克,甘草30克,,地骨皮30克,,山藥30克,薄菏葉30克,,川芎30克,,蔓荊子30克,麻黃(去根節(jié))30克,,當(dāng)歸30克,,肉桂(去粗皮)30克,干蝎蛸15克,,崐麝香(別研)6克,,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干)60克,。 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每30克作8丸,朱砂75克為衣,。 服法:每次服1丸,,不拘時候,細嚼人參湯化下或茶酒送服,。 三,、癲閑丸 病癥:癲痛出現(xiàn)突然昏倒,不少人事,,牙關(guān)緊閉,,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口吐涎沫,,移時蘇醒,舌質(zhì)淡紅,,脈實有力,。 取巴豆去外殼,巴豆仁擠壓去油,,得油盡取渣制成巴豆霜,,再加入余藥,共為細末,,練蜜為丸如小豆粒大小,,備用。 服法:成人每次3粒,,1日3次,飯后服,,如服藥過程中無不良反應(yīng),,可逐漸加量,但每次不超過5粒,,兒童酌減,,孕婦忌服。 四,、十棗湯 病癥:精神分裂癥出現(xiàn)神志呆滯,,表情淡漠,沉默少語腹脹便結(jié),,體質(zhì)壯實,,舌苔白滑,脈沉弦有力,。 處方:甘遂0.5克,,大戟0.5克,,蕪花0.5克,大棗30克,。 前三味研末,,用大棗湯送服。 服法:每日1劑,,頓服,。 五、消遺湯 病癥:腦震蕩,,腦挫裂傷,,腦干損傷等腦外傷后遺癥出現(xiàn)頭暈頭痛,目眩耳鳴,,神倦懶言,,四肢乏力,惡心嘔吐,,夜寐不安,,記憶減退。苔白,,脈細無力,。 處方:琥珀3克,辰砂3克,,青龍齒15克,,木通3-6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黨參20克,,枸杞子15克,荊芥穗6克,,柴胡6克,,白芍15克,制香附6克,。 服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 六,、冠心病驗方 病癥:缸血性心臟病用一般藥物少效者。 處方:珍珠粉0.3克,,參三七1.5克,,川貝粉3克,。 服法:每日一劑,分2次,,溫開水送服,。 七、降壓神枕 癥癥:原發(fā)性高血壓出現(xiàn)頭痛頭暈,,面紅目亦,,口干中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處方:野菊花、淡竹葉,、冬桑葉,、生石膏、白芍,、川芎,、磁石、蔓荊子,、青木香,、蠶沙各適量。制成藥枕,。 使用:代替日常睡枕使用,,要求每晝液使用時間不少于6小時,平時應(yīng)保持枕面清潔,,經(jīng)常翻曬,,以利藥枕氣味散發(fā),用藥枕期間停用,,一切降壓藥及其它療法,。 八、牙痛妙方 處方:細辛3克,,骨碎補9克,荊芥4.5克,,薄荷4.5克,,連翹9克,赤芍6克,,牛蒡子6克,,開麻4.5萬,甘草3克,,水煎20分鐘服用,,齒痛可減一半,。 服法:通常是每天1劑,煎服2次,,2天即愈,。 九、治陽痿驗方 處方:泥鰍2.5克,,韭菜籽50克,。將泥鰍去內(nèi)臟洗凈, 韭菜籽淘洗后用紗布包起來,,同放鍋中加水0.5公斤,,鹽少許共煮,水開后改文火煎者,,至水剩250克時取出韭菜籽,,吃泥鰍喝湯。 服法: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忌房事)1-2療程見效,。 十、肝炎奇療 處方:瓜蒂,,秦芄各10克,,青熏、紫草,、黃苓,、丹參各30克,銅綠15克,,冰片6克共研末,。一次取1.5克。 使用:將藥散置臍孔,,用膠布封嚴,,每天換一次。 十一,、奪命丹 病癥:此方治療跌打損傷,,血淤阻滯,傷處腫脹堅硬,,疼痛不止等癥,。 處方:全當(dāng)歸、炙草鳥,、自然銅(酒淬)乳香,、沒藥各50克,血渴9克,,以上藥物研末混勻,。 使用:每次1-2克,,黃酒送服。 十二,、治支氣管炎特效方 處方:白茯苓,、川貝、杏仁,、桑皮,、甘草、五味子,,京半夏,、當(dāng)歸、陳皮各6克,,用藥3天后除根,。 使用:第1劑藥,每1天下午5點熬,,晚上9點服,,第2劑藥,第2天9點熬,,第3天早上7點服,;第3劑藥,每4天早上6點熬,,中午11點服,。最后,3劑藥渣合在一起,,第5天下午5點熬,,晚上9點服下。每劑只熬1次,,合冰糖1次服下,。無論病情輕重,3劑藥服完后除根,。 服藥期間,,不準(zhǔn)吃煙、酒,、茶,、鹽、蔥,、姜、蒜,、辣椒等辛椒食物,。 十三,、引神丹 可達到使內(nèi)氣即快又強地集中貫注之效。 處方:麝香9克,,硫磺3克,,吳茱萸9克,陽起石9克,,干姜6克,。 使用:上藥共研成末,于練功時,,取藥末和蜜敷貼在欲需領(lǐng)氣貫注之部位上,。 十四、內(nèi)壯丸 功效:強壯筋骨,,增力補氣經(jīng)絡(luò),,調(diào)和氣摁練功加速進展。 處方:當(dāng)時150克,,川牛膝150克,,魚鰾膠150克,豹骨450克(酥炙),,枸杞子150克,,川續(xù)斷150克,補骨脂150克(鹽水炒)菟絲子150克,,沙苑疾藜40克,,蟹黃260克(炒)遠志48克,牡蠣50克,,人參15克,,黃芪20克。 使用:以上諸藥共研成細末,,以蜜煉丸,,每服9克(每丸可3克或9克為好),以練習(xí)前用黃酒服下,,再喝開水半碗即可行功,。 第三章 煉丹術(shù) 醫(yī)用丹藥,在中醫(yī)學(xué)中占有極端重要的地位,,臨床實踐證實,,有不少久不愈合的慢性頑固大癥,而由丹藥發(fā)揮其獨有療鏟,,得以解決的不少,,只是在漫長的歷史中,丹藥被誤解用未得到合理的應(yīng)用和發(fā)展,同時,,也由于丹藥技術(shù)掌握者秘而不宜,,致使這一技法長期處于停滯狀態(tài),給祖國醫(yī)學(xué)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為了弘揚傳統(tǒng)文化,,挖掘整理提高傳統(tǒng)中醫(yī)藥,讓古老的“丹藥”重新煥發(fā)青春,,得以廣泛的應(yīng)用和發(fā)展,,造福人類,特撰此章,,以證吾輩愛情瑰寶之心,,發(fā)揚光大之志,昭示天下,。 一,、九龍丹 處方:水銀45克,火硝120克,,白礬60克,,明雄6克,朱砂6克,,銅綠6克,,明礬6克,掃粉6克,,滑石15克,,皂礬6克。 練法:配料按處方量準(zhǔn)確稱取藥料,,除水銀外其他均需粉碎成粗粉,,然后進行坐胎。 生胎:可分為冷胎和熱胎法,,操作時采用其中一種即可,。 (一)冷胎法,先將處方中粗粉置于乳 內(nèi),,加入水銀共研至混合均勻,,不見水銀銀珠為止,鋪于鍋底,,用瓷碗覆蓋,,碗口與鍋要吻合嚴密?;?qū)⑻幏街兴幜洗謲娀靹?,放鍋中央鋪開,,再把水銀酒在藥料上面,覆碗,。 (二)熱胎法:將藥料粗粉置于孔置于孔休內(nèi)研細,,移入鍋中中微火加熱于有水分逸出,使其表面呈現(xiàn)蜂窩狀時,,將鍋取下,待冷,,再將水銀酒表面(或用竹穿崐十余小孔,,將水銀倒入孔中,然后再瓷碗覆蓋,。) 封口:蓋碗后要及時封口,,約取4cm寬的皮紙用鹽水濕潤后, 將鍋與碗接觸處的縫隙封2-3層,,以嚴密為準(zhǔn),,再將鹽泥涂于紙上紡6cm厚按平筑緊涂嚴無隙, 再用沙壅至碗2/3部位,,使與碗口劑平,。碗底中放大米數(shù)粒,以觀察火候,, 碗底可壓重物,,以避免練燒時受氣體作用而浮動。 燒練:裝置完畢,,移置火焰上加熱,。先用文火燒煉約1h,再逐漸加大火力,, 以武火燒煉至大米呈老黃色,,再以文火繼續(xù)燒煉至火至黑色, 共燒煉約5-10h即可?;鸱爬?。 收丹:將丹鍋放冷后,輕輕掃去河沙,,再用小刀鏟去泥塊與紙,,將碗輕輕取出,觀察其色刮下碗內(nèi)附著的丹藥,。 去火毒法: 1,、將丹藥用細布包扎好,投入沸水中煮4h,,取出瀝干水分,,低溫干燥,, 研細備用。 2,、將丹劑用油紙或細布包好,,置潮濕地上(或地上灑水)露放三晝夜,再用低溫干燥,,研細備用,。在水中能微溶的丹劑,宜用露法,。 適應(yīng)病癥:一切瘡瘍均可應(yīng)用,,功能化腐,云綿,,退管,,出骨,托毒等極有效驗,。 二,、伏虎丹 處方:雞極黃邊10克,吳萸子3克,,血琥珀粉18克,,朱砂3克,肉桂1. 5克,,紫石英30克,。 制法:先將吳萸子用淡鹽湯浸泡2小時,濾出后加黃連再入百草露水浸透,,水淹過藥約一平指高,。然后文火慢煮1-2小時,水干后不斷拌炒,,柳枝為等,,炒盡水氣,以沙沙作響不生煙,,香脆為焦為度,,候冷,研細末備用,。 后四味藥,,水鼎熬5-6小時,去渣留汁入蜂蜜180克,,再熬至果子泡(起很多大泡)為度,,以蜜和制黃連,吳萸子之散與琥珀粉,,朱砂,,肉桂之藥渣(紫石英取出不用)為丸,,梧子大。 主治:左肋脹痛,,肺燥心熱之失眼(相火刑金不寐癥),,眩暈、譫語,、 氣吞酸等癥,。又主治練功出現(xiàn)偏差之白虎為痛,發(fā)生的手腳不動,,身體搖擺的癥候,。 用法:每服1.5-6克,日服一次,。 三、玉壺丹 處方:硫黃0.5公斤(倭硫最佳)天生磺240克,,桑紫灰汁一 孟,, 韭菜籽200克,白羅卜若干,。 制法:將桑柴灰用水淋汁,,取澄清后之精汁5大碗(約 孟),入研極細末之硫,,砂鍋文火開蓋煮2小時,。如無桑柴灰可以韭菜籽代(絹袋),入砂鍋文火開蓋煮2小時,,用以伏硫,,然后換清水再煮1-2小時(韭菜籽置入),再濾出水,,藥液冷后,,裝入切蓋掏空一半的白羅卜內(nèi),仍以蘿卜封口,,竹簽簽好,,入水鼎煮,以蘿卜熟透為度,,再依法換蘿卜煮之,,凡九轉(zhuǎn)或十三轉(zhuǎn),如將蘿卜入柴灰火中烘烤,,蘿卜熟透(或置柴灰為中一夜),,如此九轉(zhuǎn)或十三轉(zhuǎn),更佳,。從蘿卜內(nèi)取出藥物,,另以地漿水澄鼗精汁(掘地三尺,,取泥搗漿澄清,取其水份謂地漿水),,調(diào)和上藥入陶質(zhì)鼎文煉化如糊,,令起蟹眼沸(小泡)為度(所煉之藥如起焰火灑醋伏之)。同時別用鐵鍋炒沙沙半鍋,,熱后鍋下即用微火養(yǎng)之,,再干沙上鋪桑皮紙一張,候上述之藥硫烊化加糊時,,以竹勺不木勺從陶質(zhì)鼎中取出一滴一滴地滴藥汁于紙上,,藥即在桑皮上變色,以變白色如玉為度,,候冷,,阻干,再研極細末,,水飛更佳,。練蜜為丸,梧子大,,朱砂衣,。 主治:能興垂絕之陽(回陽救逆),回陽暖腎,,止痛祛 ,,治腰痛(腎陽虛)有神功。無病者久服駐顏美容,,返老還童,。 用法,每日空心服7-9丸(日服一次),,如長期服食,,每日3-5丸。 禁忌:不可過量服用,,陽盛者不能服用,。 第四章:房中秘術(shù) 一、青蠶壯陽方 大晴蜒(青大者良,,紅者次之,,余者更次,去翅足,,微火米炒)20對,。原蠶蛾(去翅足,微火米炒)15對,,大蜈蚣(不去頭足,,酒潤后,,微火焙干)5條,露蜂房(剪碎,,灑潤,,略炒至微黃),生棗仁,、酒當(dāng)歸,、炙首烏各20克,丁香,、木香,、桂心各10克,胡椒5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小,,每服15丸,,或為散,每服10克,,每日2-3次,空腹以少許黃酒送服,。 此方已應(yīng)用多年,,“每遇陽萎重癥,諸藥無效者,,必用之,,無不應(yīng)手取效。” 二,、回春丸 破故紙60克,,山萸肉60克,枸杞子60克(泡煨),,生意250克,,大棗100個。將前三味研為細末,,把妝搗爛同棗置鍋內(nèi)加水同煮,,煮后去棗核,和藥面共為丸,,如綠豆大小,,每日9克,早晚各服一次,,桂圓肉煎湯后送服,。 三,、神蜒壯陽露 蜻蜒2只,鎖陽,、肉苡蓉各15克,,將晴蜒去翅足,微火大火少,,加入鏡陽,,肉苡蓉煎湯,每日1次,。?。保疤鞛橐化煶獭? 四,、雄寶丸 鹿角膠3克,,鹿角霜6克,菟絲子10克,,柏子仁15克,,熟地24克,黃精10克,,芡實12克,,山藥15克,山萸肉15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一日一丸,,早晚分服。 五,、亢萎靈 蜈蚣18克,,當(dāng)時60克,白勺60克,,甘草60克,,先將蜈蚣研細為末,再將后三味藥曬干研細過篩混勻,,分為40包(也可制成小丸)每次服半包或1包,,早晚各1次,空腥用白灑或黃灑送服,,15天為1個療程,。方中蜈蚣不去頭足,以免減效。 六,、蛇陽通寶 蛇床子濃煎湯,,浸洗男性生殖器,一日2-3次,,每次20分鐘 七,、參蛤?qū)? 干胎盤70克,蛤蚧20克,,五味子60克,,高麗參20克,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6克,每日兩次,,每次一日,,溫開水送服。適用于陽萎伴頭暈,,失眼,,健忘,多夢,,乏力,。 八、不倒丸 制黑附子6克,,蛇床子15克,,淫羊藿15克,益智仁10克,,甘草6克,上藥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一日兩次分服。 七,、降壓神枕 癥癥:原發(fā)性高血壓出現(xiàn)頭痛頭暈,,面紅目亦,口干中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處方:野菊花,、淡竹葉,、冬桑葉、生石膏,、白芍,、川芎,、磁石、蔓荊子,、青木香,、蠶沙各適量。制成藥枕,。 使用:代替日常睡枕使用,,要求每晝液使用時間不少于6小時,平時應(yīng)保持枕面清潔,,經(jīng)常翻曬,,以利藥枕氣味散發(fā),用藥枕期間停用,,一切降壓藥及其它療法,。 八、牙痛妙方 處方:細辛3克,,骨碎補9克,,荊芥4.5克,薄荷4.5克,,連翹9克,,赤芍6克,牛蒡子6克,,開麻4.5萬,,甘草3克,水煎20分鐘服用,,齒痛可減一半,。 服法:通常是每天1劑,煎服2次,,2天即愈,。 九、治陽痿驗方 處方:泥鰍2.5克,,韭菜籽50克,。將泥鰍去內(nèi)臟洗凈, 韭菜籽淘洗后用紗布包起來,,同放鍋中加水0.5公斤,,鹽少許共煮,水開后改文火煎者,,至水剩250克時取出韭菜籽,,吃泥鰍喝湯。 服法: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忌房事)1-2療程見效,。 十四 窄陰方 女子陰道松寬,,會使男女交合失去許多樂趣,在《洞幺子》中,,記載了一種可以使陰道變得窄逼的藥方:石硫磺2克,,青木香2克,山菜黃2克,,蛇床子2克,。用這會味藥搗碎成粉末,臨交接時,,將此藥粉涂抹在陰道口處便可,,此藥不可以涂抹過多,否則會適得其反,,使女陰無口,。 十五 長玉莖方 柏子5分,白蘞四分,,白術(shù)七分,,桂心三分,附子二分,。上五物為散,,食用服方七七,日再,,十日,、二十日長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