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才是見利忘義的根源
見利忘義,,是對人品很低的一種評價;義利之爭,,貫穿了中國整個政治思想史,。于是,將利和義放在對立面,,似乎已經(jīng)形成國人固有的思維模式,。然而,對立的雙方從來就是共存的,,沒有利就沒有義,,利和義的關系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生出危害眾生的怪胎來,。
古人早已認識到了這個道理,。除了“倉廩實而后知禮節(jié)”的道理寫在文字里,,還貫穿到實踐中,比如,,司馬光為政選比較高的官,,首先要問對方的家資,一窮二白的人,,他不會考慮,,原因很簡單,一個連自己和親屬飯碗都解決不了的人,,上臺后的當務之急就是給自家找飯吃,,而作為工薪族,薪水是固定的,。這些人中思想境界高的,,要求的是生活過得去,薪水尚能應付,;思想境界低的,,認為光吃飽還不行,必須發(fā)大財,,徹底改變自家現(xiàn)狀,,于是便公器私用、貪贓枉法,。征諸歷史上許多例子,司馬光的理論多處都能得到驗證,。除了窮人發(fā)跡后淪為貪官的,,歷史書上常說農(nóng)民起義結(jié)局時愛用的所謂定都哪里哪里、取得什么什么勝利后,,農(nóng)民領袖腐化了墮落了,,就是這種現(xiàn)象,洪秀全,、李自成等等,,都是例子。多年前筆者的一個特困學生對我說:老師,,只要我能改變我家的狀況,,我什么屈辱都能忍。當時我就毛骨悚然,,這樣的人當官后,,能廉潔自律嗎?沒有利的人,,一旦得到取得利的機會,,更容易忘義圖利,。 一說這個,中國人最敏感的反應就是中國官員待遇那么好,,為什么貪官多如牛毛,?事實上高薪了為何還不能養(yǎng)廉?他們哪里談得上義,?實際上,,這依然是沒有處理好利和義的關系,是沒有界定清楚官員的利之真正所在,;利不是以公正的,、合法的、清晰的身份體現(xiàn)在公務員身上,。沾到了是便宜,,不得白不得。所謂高薪養(yǎng)廉,,是規(guī)定公務人員有公平透明的利,,以此來約束他們必須守義,如果清正廉潔,,就可以得到充足的生活保障,;要是見利忘義,貪贓枉法,,會讓你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而當今中國的官員,,就是案發(fā)了,,早就無義可談了,人家還有利的保證,,坐牢了還有不錯的待遇,;療養(yǎng)的、寫書的,,都有,,家人的生活過得依然滋潤,利根本就起不到支持和保護義的作用,,還成了誘使官員貪贓枉法的主要動力,。 中國人實際上非常具有小地主性格,愛房子愛地,,喜歡炫耀攀比,,極為愛財貪財,不喜將金錢用于公共事務和興趣消費,,但口頭上喜歡傳播跟錢有仇似的價值觀,,比如為富不仁,,等等。似乎窮人上臺,,就能帶來跟他們的財富狀況一樣的清廉,;他們的心也跟其財產(chǎn)賬目一樣清楚明白。這種理論的結(jié)果卻很幽默:目前全球政治最不清廉的國家,,恰恰是窮人反復折騰過的國家,,也是窮人最多的國家。因為草頭王們的薄情寡義和無恥,,上升不到執(zhí)政者地位的窮人生活黑暗不堪,;而政治清明的,正是富足國家,,它們不僅在不斷減少窮人的數(shù)目,,也使為數(shù)不多的窮人得到較好的照顧。 中國文化里給窮人那么高的道德地位,,是因為中國窮人太多,,政客和權術家們在保證不了他們有充分獲利條件和結(jié)果的條件下,便送個啊Q的空頭人情給他們,?;蛘呤且徊糠忠靶募覟榱诉_到自己發(fā)達富貴的目的,便謳歌窮人和貶斥富人,,讓窮人給自己當臂膀甚至幫兇,。殆及自己功成名就,窮人高尚偉大富人罪該萬死的理論依然需要,,不然,,下層窮人會沿著他們的足跡,朝著他們富足的現(xiàn)狀起來造反,,演出“見利忘義”的劇目,那上層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要讓人有充分的義,,惟一的辦法是讓大家都過得去,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利共同合作,,對社會負起責任來,,靠抬高窮人和貶低富人等欺騙手段,是維持不了正常社會秩序,,而且最終會將人逼上不義之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