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之十:目錄辭書
【目錄學】研究書目的編制,、利用并使其在科學文化事業(yè)中有效地發(fā)揮作用的學問。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錄學的作用,,西漢時,,劉向、劉歆父子就撰有《別錄》《七略》等書,,以后歷代均有專著,。南宋鄭樵有《通志·校讎略》,至清代,,章學誠著成《校讎通義》,,更總結了目錄學的豐富經(jīng)驗。反映我國古代著述的規(guī)模最大,、最全的目錄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經(jīng)史子集】我國古代圖書分類,始于晉荀勗(xu),。經(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史,指各種體裁的史學著作,;子,,指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學,、醫(yī)學等著作,;集,泛指詩詞文賦專集等著作,。 【類書】輯錄匯集資料,,以利尋檢、引用的一種古典文獻工具書,。其體例有集錄各科資料于一書的綜合類和專收一門資料的??祁悆煞N。編輯方式,,一般分類編排,,也有按韻、按字分次編排的?,F(xiàn)存著名的類書有:唐代的《藝文類聚》《初學記》,,宋代的《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明代的《永樂大典》,,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其價值:一為保存我國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貴資料,以供??钡浼?、檢索詩詞文句、查檢典故成語出處之用,;二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專題研究的資料,。 【太平御覽】類書名。宋初李防等人奉宋太宗之命輯錄,。全書一千卷,,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子目,。引書浩博,,達一千六百九十余種。引書較完整,,多整篇整段抄錄,,并注明出處。 【永樂大典】類書名,。明代解縉等二千余人奉明成祖之命輯錄,。該書廣泛搜集當時能見到的圖書七八千種,輯成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另凡例,、目錄六十卷,共裝訂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約三億七千萬字,,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類書。 【古今圖書集成】類書名,。清代康熙年間陳夢雷等原輯,,初名《古今圖書匯編》,康熙改為今名,。雍正初年蔣廷錫等人奉命再編,,四年完成,共一萬卷,,目錄四十卷,,六千—百零九部,一億六千萬字,。每部先列匯考,,次列總論,有圖表,、列傳,、藝文、選句,、紀事,、雜錄、外編等項,,取材繁富,,脈絡清晰,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類書,。 【叢書】按一定的目的,,在——個總名之下,將各種著作匯編于一體的——種集群式圖書,,叫叢書,,又稱叢刊、叢刻或匯刻等,。形式有綜合型,、專門型兩類。世界著名的古代大型綜合性叢書,是清代乾隆年簡編的《四庫全書》,,收編古籍達三干四百六十一種,,其中有不少罕見的舊刻和舊鈔本。叢書的作用:一是集中大量稀見難得的重要圖書文獻,,對保存,、流傳、??惫偶哂芯薮笠饬x,;二是給人們治學以很大方便。 【四庫全書】我國古代最大的——部叢書,。紀昀,、陸錫熊等四千余人編,清代乾隆三十七年開館纂修,,經(jīng)十年始成,。共收圖書三干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約九億九千七百萬字,。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每部再分類,、細目。內容極為廣泛,,對整理,、保存古代文獻有—定的作用。 【四部叢刊】叢書名,。近人張元濟主編,,分初編、續(xù)編,、三編,,共收書五百零四種。我國古代主要經(jīng)史著作,、諸子百家代表作,、歷朝著名學者文人的別集,大都輯入,。全書按經(jīng),、史,、子、集四部排列,,有較高的文獻價值,。 【四部備要】叢書名。中華書局自一九二四年起輯印,,前后共出五集,,收書三百三十六種,,一萬一千三百零五卷,。選書以研究古籍常備、常見和帶注的為主,,有的采用清代學者整理過的本子,。該書較《四部叢刊》實用,兩書可互為補充,。 【爾雅】我國最早的釋問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研究者認為,,此書是西漢初年的學者們編輯周秦至漢諸書的舊文遞相增益而成,。全書計十九篇。累計各篇條目共二干零九十一條,,釋詞語四千三百多個,。書中采用的通用語詞與專科語詞既結合義分科的編注體系與方式,,開創(chuàng)了我國百科詞典的先例,。它的豐富的詞匯訓釋,是研究古代語言學的重要資料,;它的釋詞方法,、編輯體例,對后世訓詁學的發(fā)展影響很大,。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義的字典。東漢許慎撰,,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個,,重文(異體字)一千一百六十三個。首創(chuàng)了部首分類法,,將一萬零五百十六個字歸入五百四十部,。每字先解字義,再按六書說解形體構造,,并注明讀音,。 【康熙字典】清代張五書、陳廷敬等編纂;在我國字書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為書名,。成書于康熙五十五年,。全書四十二卷,共收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一般少見的字,,大都可以從中查到,是迄清為止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字書,。 【辭源】我國第一部有現(xiàn)代意義的綜合詞典,。陸爾奎、傅運森,、蔡文森等主編,,一九一五年出版正編,—九三一年出續(xù)編,,一九三九年出合訂本,。此書突破我國舊辭書的傳統(tǒng),吸收現(xiàn)代辭書的優(yōu)點,,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結合書證,重在溯源,。共收單字一萬一千二百零四個,,復詞八萬七千七百九十個,合計詞目九萬八千九百九十條,。一九七九年出版的《辭源》(修訂本)是一部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者的參考書,。 【辭海】現(xiàn)代大型綜合性百科詞典,,舒新城等人主編,,一九三六年中華書局出版。收單字一萬三千九百五十五個,,語詞二萬一千七百二十四條,,百科詞目五萬零一百二十四條。按部首排列,,以字帶詞,,而詞又以字數(shù)、筆畫為序,,在引證,、釋義,、體例、收詞等方面都較嚴密,。一九五七年,,毛澤東倡議重新修汀《辭海》,,先后有九百多人參加工作,,一九七九年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縮印本,。以后,,《辭海》不斷增補修訂,,——九八三年出版了《辭海·增補本》,,一九八九年出版了修訂后的《辭?!?一九八九年版),。 【中華大字典】是《漢語大字典》出版前我國大陸上收字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字典,。歐陽溥存等主編,,一九一四年成書,——九——五年由中華書局初版,。全書收字四萬八千多,,按部首分二百十四部排列。此書繼承《康熙字典》的字匯,,又采錄近代的方言和翻譯中的新字,,體例比《康熙字典》先進。 【經(jīng)傳釋詞】古漢語虛詞研究專著,,清代王引之著,,共十卷。以經(jīng)傳為主,,兼及子史,,收周秦兩漢占籍中文言虛詞一百六十個,詳加解釋,。 【文言虛字】文言虛詞研究著作,,呂叔湘著。書中選取最常見的二十九個文言虛詞,,廣舉例句,,詳加分析,并附有練習,。一九四四年開明書店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