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如詩如畫的人間天堂(組圖) ■文/簡單浪漫 夢里的江南添加了絢麗多姿五彩斑斕的顏色。帶著滿懷的憧憬與向往,,帶著夢中的絢麗,,來到了有著諸多傳說的江南西子湖畔。說來慚愧,,國內(nèi)走了很多地方,,偏偏一直沒有機會游覓天下著名的西湖美景,偏偏讀書的時候就讀到西湖的美,,偏偏又背過許多西湖的詩.....太多的偏偏讓西湖早在夢里,,如一個人間天堂,如一個縹緲的傳說,,但又是一個真實的存在,。終于,走進(jìn)了杭州走近了西湖,,當(dāng)西湖溫情脈脈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時,,我倍感驚嘆,西湖遠(yuǎn)比我想象的還要美,。 西湖好象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不論是居住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游客,,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人間美景所陶醉,。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蘇堤春曉,、曲苑風(fēng)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宋朝蘇東坡守杭時詠詩贊美西湖說:“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別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美人西施,,于是又多了一個“西子湖”的雅號。西湖得享盛名,,其實與歷代文人吟詠是分不開的,。即便象我這等淺陋之人,也讀過不少名人描寫西湖的詩文,。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yuǎn)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jìn)入了世外仙境,。在蘇堤上漫步顯得格外清凈,,看岸邊一叢叢長滿青綠葉子的桃樹,、梨樹,心底里便涌出“春雨潤如酥”,、“波上寒煙翠”的句子來,,雖然說引用得很是不和時令,但想想真要是三四月間來此散步,,看到那粉白嫩紅的花兒,,婉轉(zhuǎn)自啼的鳥兒,肯定又是另一番心境,。 坐上了西湖的觀光船,,置身在碧波上,遠(yuǎn)眺雷峰塔,,近觀斷橋長橋,,一湖秀水,天光云彩相映,,三面青山四面楊柳,,湖中有島,島中有湖,,伴隨著點點游船,,真真切切的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船在湖面上緩緩行駛著,,從各個角度讓我們看保菽塔、白堤,、斷橋,、三潭印月等景點的概貌。遠(yuǎn)覓南屏山,,滿山清翠,,恬靜自如,那時,,南屏晚鐘的曲律自然地在腦中響起,,叢林,霞光,,佛聲似乎隱約傳來,。在這幅立體的圖畫面前,我深深地感到西湖所擁有的豐富的美感,,加上其歷史的內(nèi)涵,,南宋偏安一偶,垂死前的風(fēng)流,,讓人透過這種美景,,似乎也感到人生變幻無定的無奈,。“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cè)枕聽鶯啼。”下船登陸,,佇立湖邊,,心底深處的夢境開始慢慢的升騰,那始終籠罩在夢中的一層薄霧也開始慢慢退去,。從此之后,,西湖將永遠(yuǎn)烙在我的心底,。 游西湖,,將我?guī)нM(jìn)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人間天堂,那獨特的美至今仍在回憶里,,但遺憾是,,我也只是匆匆地走過,來不及細(xì)細(xì)品賞,。記得那天西湖的垂柳綠楊,,湖邊行人休閑散步,新建成的雷峰塔上放眼夕照,,西湖波光跳躍,,展示出無盡的嫵媚,不知不覺,,我仿佛看當(dāng)年的范大夫與西施功成身退,,一葉偏舟,漸漸地消失在西湖遠(yuǎn)處,。那種飄逸,,那種灑脫,那種境界,,追逐名利的人是體會不到的,。究竟是因西湖的美景惹出了無數(shù)美麗凄婉的故事,還是因那些發(fā)生在長橋斷橋的風(fēng)花雪月,,才使得西湖歷盡滄桑而容顏不改,、嫵媚依然?假若沒有那些善解風(fēng)月的人,,西湖縱然美麗也只是一片空蕩蕩的山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