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正式進入畢業(yè)期,開始把公務員作為工作的去向之一來準備,,到今年的這個時候,終于考進,,前后歷時一年,。對于我這個資質(zhì)平平,既不擅長考試,,也不擅長持久戰(zhàn)的一般人兒來說,,最大的感想是:幸運很重要。最大的感慨是:考公這一年,,很多事情都干得很愚昧,,錯過了幾次機會,才極其危險的拖到臨近畢業(yè)才搞定工作,。這種愚昧,,來自于自視過高,,來自于認不清形勢,來自于眼高手低,,來自于不留余地,,一句話,來自于無知,。好在由于幸運,,我還能在這么熱的夏天坐在家里而不是跑在街上,心懷感激,,就隨便談談過去一年中的一些感想,,回報論壇,零碎不成篇,,希望對后來人有點用處,。 第一,心態(tài),。不知道大家都是什么時候開始準備,,我是去年七月份暑期開始買書復習的,我們班有前一年就已經(jīng)開始做題的,,甚至提前一年假報名考試熱身的,,不可謂不用心,不過不幸的是由于各種機緣,,這幾個同學最后沒考上,。很多第一次開始準備的人,都會有種莫名的興奮狀態(tài),,似乎就要上山去打虎,,或者似乎世界即將被我踩在腳下,我就是(笑),?;仡^想想來,真的很蠢,,但是又很難避免,,大概要考過幾次的人才會有種冷靜的心態(tài)來面對,能夠真正沉入備考中,,而不去過多的考慮考上的結果,。自視甚高的人容易給自己的發(fā)揮以過高期待,自視不高的人又容易給努力以過高期待,,因此,,提前準備的人,容易為自己的提前而信心十足,也會因為自己占的這點小小先機而浮躁起來,,尤其是開始做題狀況不錯的,,容易想東想西。如果是真心想把公考作為一條路的話,,沉靜,,忘我,很重要,,得失成敗,,只能準備后路,而不能想多,,想多心會燥,。 第二,復習的復雜性,。剛開始準備公考的時候,,覺得狀態(tài)較順利,大局情況不錯,,只有小小困擾,,可能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等到國考考的毫無感覺,,之后結果出來,,和后面幾次省考時,才發(fā)現(xiàn)重要的不是自己的做題狀態(tài),,而是和我一起考的群體狀態(tài),,也才意識到復習沒有那么簡單。 復習的復雜性,,一是在于自己的狀態(tài)的把握,,我前后考了國考和幾次省考,由于出題偏重不同,,有時候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靠行測拿分,,有時候又會發(fā)現(xiàn)自己申論占強,搞到最后我也不知道哪個才是我的弱項,,所謂的強項,,會在某一次出題中栽跟頭,所謂的弱項,,又會忽然莫名其妙的拿高分,所以,,考到后來我已經(jīng)不敢說哪門考得好點了,,只能希望和我一起考的人差一點(汗),所以,除非是高人,,一般還是別太對自己的拿分類型過早下定論,,也不能太偏科;二是對于考試群體狀況的把握,,這個就更沒把握了,,會有什么樣水平的人跟我們一起考,那是無法判斷的,,sigh,,即使用心選擇了職位,也不見得就如愿,,舍棄一個好職位而就一個差職位以求考進而偏偏遇到高手,,和咬著牙報了喜歡的熱門崗位最后成為炮灰,兩種情形我都不幸遇到過,,有的時候是運氣可以沒有,,有的時候是運氣真沒有 所謂復習的復雜性,都是比較悲觀的話了,,其實是說給那些很用功,,很努力的同學們的,我身邊這樣的悲劇很多,,努力絕對不為錯,,但是公考的競爭太激烈,導致各種偶發(fā)性幾率增高,,你不能指望天道一定就在今年內(nèi)酬勤,,所以,尤其是畢業(yè)班的同學,,給自己留有后路是絕對減壓的方法,,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裝在考公這一個袋子里,這到了備考后期,,壓力會非常大,。 第三,針對應屆同學,,談談找工,,考公和考研。每個人情況不同,,我的建議是,,如有可能,這三個都可以有,。有時候有些事情看上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這個是可以的,如果能夠做到,會給你帶來翻倍的辛苦,,也會給你在畢業(yè)之際帶來三倍的選擇余地和無比輕松的心態(tài),,而這種輕松會使你有如神助,反而滾雪球一樣的找到更好的工作,。人到畢業(yè)這一年,,最寶貴的已經(jīng)不是你的疲勞,而是金子一樣的畢業(yè)時間,。大家都知道很多單位只招應屆生,,應屆生的寶貴身份只有一年的有效期限,對于應屆生來說,,公考可以年年考到35歲,,而應屆只此一年,過了這一年,,很多單位就再難進去,。基本上最黃金的找工時間也從現(xiàn)在開始了,,如果錯過了機會,,等11-12月國考考完,很快過年,,年后好單位出現(xiàn)的幾率就減少了(教師招考例外),。如果打算國考之后再找工作,一來準備不及會很心煩,,也會降低你的競爭力度,,二來你的就業(yè)層次會立刻下降一檔。再說考研,,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有意繼續(xù)升學,,除了幾個頂級名校的頂級專業(yè)競爭很大外,其他學校稍微用心點,,考上實在不是什么問題,,雖然考研有好幾門,但是比公考這兩門來說,,還是好考點,,因為它比較確定,比較死,。 第四,,筆試準備。我有些同學在這上面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已經(jīng)到了皓首窮經(jīng)孤注一擲的精神狀態(tài),,我十分景仰,,但是效果是飄忽的,現(xiàn)實是殘忍的,,因為筆試之后還有面試,你在面試時考官對你一秒鐘的不順眼就能抵消你十個月的題??嘧x,,還有很多未知因素,你都無法掌握,,考過之后再捫心自問,,覺得對筆試的功夫花的太大,比例失調(diào),,效果不好,,有些時間完全可以拿來準備找工或者做畢業(yè)設計,使后期的壓力小一點,。畢竟考公不是唯一就業(yè)途徑,,也不見得就是個人最好位置。對于那些已經(jīng)工作,,只是打算調(diào)換位置的考公一族來說,,他們想得比較清楚,沒有猶豫,,也沒退路,。而應屆生基本對于自己適合干嘛可以干嘛一團漿糊,想得都是哪里比較好,,哪里愿意要我,。其實應屆生是就業(yè)途徑非常廣的,年輕,,白紙,,哪里都可以去,哪里都會要,,如果因為眼下公務員穩(wěn)當?shù)匚桓邔⒕蜆I(yè)只局限在考公上,,浪費這一年畢業(yè)期,那真是對自己太殘忍了,。 第五,,行測,其實問題不是很大的,,因為行測提高的空間不大,,基本上做上幾個月,你的水平就定型了,。我自己感覺是如此,,不論怎么重點突破,,考試時候都會出現(xiàn)其他狀況,導致總分水平上下浮動不是很大,,考到后來,,已經(jīng)是平常心了,正常發(fā)揮就OK,。行測最需要注意的是時間和緊迫感,,要以拿到卷子就保持緊張感覺,才能迅速的利用一切時間盡可能的快點做完,。復習呢,,我認為大部分像我一樣中等智商的人都不需要搞本教材從頭做到尾,一來教材太厚,,全部做浪費時間,,二來容易沒有重點,三來容易使你對自己的勤奮感到滿足,,從而忽視效率,。我個人認為先做幾套真題熟悉題型,,然后針對弱項直接提高比較劃算,。買來的書也完全沒有必要全部都做完,,只需要揀自己需要的部分認真吸收就可以了,。 第六,,申論,。我是屬于平時寫東西還算流暢,,但是寫政論文就像裹了小腳一樣的人,,估計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水準,。而且我對讀政論文興趣缺缺,,也不喜歡抄套話,讓我照著政府工作報告的口氣寫申論還不如殺了我,,所以一開始我就決定不抄那個萬能八套,,因為我不擅長記憶,考試的時候也想不全那幾句話,,不如自己寫,。大概考了三四場之后,我才逐漸開始找到了申論的感覺,,最后一次考試也是因為申論拉分才順利入圍,,對于申論,我的感想是: 1,, 要心中有大套路,,這樣會很省力。剛開始寫的時候大概大家都很茫然,,不知道該怎么下筆,,這很正常,,因為大家不知道對方要什么,也不熟悉這一類材料的處理方式,,需要熟悉和訓練的過程,。剛看到教材上給出的申論范文的時候,我心里又是佩服又是惡心,,佩服在我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材料他能寫出這么冠冕堂皇,,惡心在寫了一大篇其實只有一兩句話點點子,其他都是軟軟的虛虛的,,虛到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寫出來的。申論就是一個虛實結合的過程,,其實萬事萬物都是如此,,百分之八十的虛包圍著百分之二十的實,才能構成世界,。務實不容易,,務虛更需要技術,申論出問題,,大部分都是不懂得虛實結合,。套路就是虛,踩點就是實,。套路呢,,要用大的,不能用小的,,要用活的,,不能用死的。所謂大套路,,就是要一上來就心里清楚,,第一部分寫啥,第二部分寫啥,,各部分要有起碼的邏輯結構,,語言和論點都是可以邊寫邊想的,但是邏輯不可以,,一開始必須想好,,大套路就能為我們提供幫助,。偷懶乃人之常情,,我有些同學自從發(fā)現(xiàn)萬能八套之后就每場必用,,分數(shù)不差,但是絕對談不上好,,想拉分更不可能,我自己也覺得這種死到每段寫啥開頭每句寫啥的小套路實在不夠靈活,,也會顯得自己的文章毫無誠意,,小套路,,基礎差的可以用,基礎好一點的,,還是要自己動腦筋下,。套路的運用實際上是一個熟悉的過程,。我最開始國考需要花一個小時構思,,一個半小時寫作,十分緊張,,因為實在不知道怎么寫,由于沒有邏輯性,都是邊寫邊想,一開始寫得不錯,,到后面越寫越稀薄,分數(shù)不理想,??剂藥讏鲋?,逐漸熟練,,最后只需要花十五分鐘構思,,工整的寫完了文章還能四處瞄瞄帥哥,,分數(shù)還不錯,,關鍵是,,寫到后來已經(jīng)不覺得考申論受罪了,,無他,唯手熟爾啊,。 2,, 要踩點,最后還是落實到時政上,??级嗔司蜁X得,材料萬千,,其實就是希望你談到點子上,。一開始我怎么也踩不到點,要么踩高了,,要么踩窄了,,簡直就是一團漿糊。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其實點都是時政,,這個時政不是常識中的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開了某會這種,而是國家的大趨勢,,熱點政治名詞,尤其是政策類,,比如談吏治,,如果你說官員都要為人民服務堅持黨性深入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云云那沒啥,空口號,,沒分,,如果你能說要落實問責制,哇,,立刻一個金幣落下,,如果你能談得更細一點,那就更下金子雨了,,申論其實很現(xiàn)實的,,你脫離現(xiàn)實了,你的分數(shù)也會萎縮的。 3,, 有些人不愿意花功夫去摸索時政的點,巴不得有現(xiàn)成的東西在那里直接下載了背下來完事,不愿意也沒有主觀能動性去摸索,,心情可以理解,,做法呢實在太萎靡,,大概這也是部分人通篇抄套路的原因,,沒有摸索心態(tài)的人無論做什么都很難成功,。套路沒有點是一定沒有高分的,,有點而套路混亂也一樣,。清晰的邏輯,流暢的語言,,完美的踩點,,熟練的轉(zhuǎn)承,一個都不能少,,多練吧,。 第七,國考和省考?,F(xiàn)在呢,,大家都明白一次考上的幾率并不大,所以考霸也逐漸多了起來,。我個人認為,多考幾次絕對有好處,,雖然每個省的題目和難度都不一樣,,但是考試是一種有官方回饋的檢驗,比什么模擬都強大,,每次看到成績排名的刺激,,也比什么紅牛都強。還有呢,,大家結伴去周游全國考試,,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雖然艱苦點,但是很有色彩,,不是嗎,,不但可以考完了順帶旅游一下,還可以促進消費拉動內(nèi)需……呃,,我是不是太少年不知愁滋味了……反正大家根據(jù)自己實際情況安排吧,,年前年后少不得會有些考試與招工面試沖突的,大家要提前做好放棄的心理準備,。 第八,,面試。進了面試才知道面試里真是什么狀況都可能發(fā)生,,萬里長征只是剛剛開始,,行百里者真的會半九十呀。面試需要很多很多的運氣,,遇見合適的崗位,,合適的對手,合適的考官,,合適的抽簽號,,合適的題目。這一切我們都無法決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筆試盡量考高一點兒,能拉十分絕對不拉九分,,考試前多跑跑步,,保持體形不能胖,口才多練習一下,,找人練真題練到早晨一睜眼就能精神抖擻的說各位考官早上好,,我是第N號考生,現(xiàn)在開始答題……,。面試呢,,我感覺很大程度上是看你的狀態(tài),每個人都有天生的優(yōu)缺點,,這是沒有辦法的,,在面試的時候遇到神仙姐姐一樣的對手你也沒轍,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揮發(fā)到最好,,說不定考官一合計愛的就是你,,誰知道呢?候考的時候嘴甜一點,,放松一點,,四處瞧瞧轉(zhuǎn)轉(zhuǎn),,還能跟監(jiān)場阿姨聊一聊,千萬別坐在那里渾身僵硬猛翻筆記和教材口里念念有詞其實緊張得眼睛都發(fā)白了,。面試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你的品味,,你對自己的了解和包裝,你對周圍群體的判斷,,你對考試的認識,,唉,這些都是沒有辦法的,,考完后我也幫同學準備過面試,,我覺得答題語言都是可以設計的,但氣質(zhì)是設計不出來的,,如果面試很多次遇到的是不能改善的氣質(zhì)缺陷問題,,我建議妥善選擇你的競爭群體,別浪費了筆試成績,。狀態(tài)和品位,,不是完全天生的,其實都取決于個人追求,,所以,,大家平時一定還是要有點追求,有點修煉,。 第九,,再回到心態(tài)。其實干啥都會歸結到心態(tài)問題,,attitude is everything,,這句話有點傻氣,但是抽象的來說,,還真的差不多,。面試過后才能很清晰的看到整個公考的考上幾率,才能有清晰的判斷力,,知道自己復習的標準,,但是這對于應屆生和辭職在家考公的人來說,代價實在太大,。這幾年考的人越來越多,,職位越來越少,錄取比率越來越低,。考公絕對不是買彩票,,雖然確實有人中獎,,但基本上那個人不會是你,。我不太贊成以必勝的信念去考公,那基本上就是去拿青春來堵槍眼,,我反而覺得要以必敗的準備留好后路,,減輕焦慮感,同時認真審視自己的水準,,因地制宜的努力,。別老說為啥我始終行測只有五十分這樣可怎么考呀,并不是每個人行測都需要考到六十才能考上,,你可以選擇不考,,也可以選擇好好拉到六十分,還可以選擇饒過行測把申論弄到七十,,還可以選擇報競爭小的冷門單位擠進面試大放光彩,,同志們,到這個論壇里來,,考上是最大目標,,效率是唯一標準,靈活和用心就是第一生產(chǎn)力,,其他的都是過眼云煙,,不要留戀。 第十,,最后談一下書,、資料、班,,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也是頭一回考,書買了不少,,但全看的不多,。個人而言,行測我不太喜歡李永新,,盡管他的有些題目OK,,但是他的排版我很不愛,感覺書編的很隨便,,但我有高手同學很愛,,只做李永新一本就能次次過,呃,,這個有個體差異性吧,。我個人喜歡華圖的數(shù)學單項,適合數(shù)學基礎不好的菜鳥,,值得多做,,不過里面有些題目過時了,,新意不足;資料分析單項那冊也很不錯,,技巧提分比較迅速,;言語我沒有問題,所以沒有復習,;邏輯我看了一些,,覺得還是網(wǎng)上那個邏輯十八套路什么的比較濃縮有價值,大部頭的邏輯書實在沒必要,,而且我還自己總結了一些迅速判斷的套路,,我覺得個人總結適合自己的做題方式比較重要,不要太看重別人的方法,;常識主要是法律難一點,,有的省考法律難到有點變態(tài)的程度,比如江蘇,,屬于需要將法律專門作為一門復習的,,考江蘇的同學最好早作準備,這個,,很難,。順帶說一句,江蘇的圖形題也很變態(tài),??催^的同學都知道,李永新行測很厚,,教材連著我做了兩遍,,結果是考前原題照錯,反倒是后來單項訓練時候,,做的題目都很有記憶,,我的結論是,要小范圍的一塊一塊的重點復習,,而不要拉開全面搞,,全面鋪開了,人的腦子記不住的,。 申論我看過華圖的,,中公的和郭五林的,還有網(wǎng)上的一些牛人套路,,都沒有足以完全追隨的,,只能取其精華提煉自己的寫法,郭五林的理論很讓人迷戀,不過寫的時候,,模板畢竟還是別人的思維,,我用的不習慣,最后自己琢磨的,。資料呢,壇子里太多了,,下的其實根本用不到,,我用得最多的幾個一是邏輯十八套路的,一是行政法的表格,,還有就是時政,,還有一些零散的練習題,比如數(shù)學圖形法律邏輯類的,,還有幾個申論的套路和面試的套路,,很值得借鑒,其他那種海了去的了常識資料,,根本記不住,,不會看的。省考的同學要特別注意到省版里搜集資料,,每個省的題目差異還是很大的,。 我沒有報任何班,倒是看了幾集李永新的視頻,,覺得太費時間,,拉了幾次快進條就懶得看了,周圍也有同學談論過這種班,,基本的說法是:用處不大,。大家自己判斷吧,我想,,即使有班,,也得自己用心不是??纪炅艘院笥X得,,這些資料都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要保持那種鉆研之心,,不是那種鉆一個題目就鉆一天還自以為很勤奮的蠢心哦,,是鉆研怎么有效率提高分數(shù)的心,不可松懈,。 我現(xiàn)在覺得考一年公務員對我來說很有好處,,比如本來我數(shù)學非常糟糕,三位數(shù)的乘法筆算幾乎一定會算錯,但是自從猛練行測之后,,現(xiàn)在賣破爛都可以心算出價錢了,,再有面試猛練之后,我的畢業(yè)答辯也不慌不忙對答如流,,還有就是申論寫多了之后,,政審啊寫材料啊基本下筆就來,呃,,我也不知道這是怎么搞的,,意外收獲吧。 就啰嗦這么多,,祝大家好運,,新的考試季里金榜題名,心想事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