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問題:
▲食品添加劑對老百姓既熟悉又陌生,,什么是食品添加劑,?它與食品安全事件有沒有關系?
▲食品添加劑為什么要加到食品中,,它的作用是什么,?
▲食品中添加這么多非天然物質,每天都攝入,,會不會在人體中積累,?
▲前一段時間,老百姓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認識了一些化學物質:吊白塊,、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氫胺等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嗎,?
▲防腐劑,、色素、甜味劑,、亞硝酸鈉等的安全問題怎么樣,?
觀看視頻
|
陳君石院士的觀點:
●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yè)的靈魂,是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所必須的,。
●迄今為止,,造成食品安全的一系列事件都不是食品添加劑造成的。
●造成消費者擔心食品添加劑的安全問題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們正面宣傳不夠,,二是一些負面的東西都被說成是食品添加劑,,使消費者產(chǎn)生誤解。
●按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完全安全的,。國家在規(guī)定使用量時是非常嚴格,,也是非常保守的。充分考慮了各類人群中攝入量最多的人,,每天吃,,吃一輩子也不會出現(xiàn)安全問題。
●食品添加劑不會在人體里積累,。
●追求完全天然是不科學的,,認為天然的一定比合成的安全是一種誤解。
●安全的食品是生產(chǎn)出來的,,不是靠政府監(jiān)管出來的,。要靠企業(yè)的誠信,杜絕使用非食用物質,。
●抗氧化劑是防止油脂和含油脂食品酸敗而添加到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是抑制微生物生長、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如苯甲酸加到醬油中就能控制醬油中微生物的繁殖,,達到防腐的目的。
●吊白塊,、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劑,。
●牛奶中少量的苯甲酸不是添加的,,是自然產(chǎn)生的,更不存在安全問題,。
●OMP是牛奶通過物理方法分離出來的一種牛奶蛋白,,是牛奶成分的一部分,安全沒問題,。但如果聲稱它有功能應該去審批,。
●亞硝酸鈉不是致癌物,使用在肉制品中起到發(fā)色和防腐的作用,。
●按規(guī)定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目前的主要問題是一些企業(yè)守法意識淡薄,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現(xiàn)象在短時間內(nèi)還不可能完全消除,,應該更加重視這方面的工作,。
|
|
齊慶中教授觀點:
■消費者認識食品添加劑要從兩方面理解。一是法律和標準上規(guī)定的定義:即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當中的天然或合成的物質,。二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劑都必須經(jīng)過政府批準才能使用,,否則也不能稱為食品添加劑。各國均如此,,我國由衛(wèi)生部審批食品添加劑,。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批準2500余種食品添加劑,,按其功能和作用可大體分為22大類,,如增稠劑、乳化劑,、著色劑,、甜味劑、防腐劑,、膨松劑等,。
■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幾乎所有的工業(yè)加工食品都需要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對于提高食品質量,、改善色香味和口感,保障食品安全和防腐,,改進食品工藝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譬如說乳化劑能改善食品中油、水,、糖、面等成分的表面張力,,形成均勻的分散體,,使它能更好地融合;膨松劑(如常用的小蘇打)能產(chǎn)生CO2氣體,,使面團膨松,;著色劑和香精能恢復食品加工過程中顏色和香味的丟失等等。消費者不要害怕食品添加劑,。
■每種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劑品種和數(shù)量不同,。譬如面包中允許使用12類31種食品添加劑,但不是說每個面包中都含有31種食品添加劑,。
■這次國務院九部委聯(lián)合開展的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強調了“非食用物質”的概念,,這很重要。不能把“非食用物質”的危害誤解為是食品添加劑的危害,。
■防腐劑的合理使用不僅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而恰恰是能夠防止因食品腐敗給人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高倍甜味劑不存在安全問題,而且是糖尿病患者和不宜高油,、高糖人群飲食中的必需品,。
■醬油中添加肌苷酸和鳥苷酸是為了提高醬油的鮮味。
■碳酸飲料中含有CO2,,不會造成人體骨質疏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