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恰恰是紅樓中一位褒貶不一,、理解偏差很大的人物??傮w來說,,對于黛玉、湘云,、探春等人,,評價起來偏差遠沒有那么大,分歧也要小得多,,觀點截然對立的更少,。但是說到寶釵,似乎陣營立即就會變得對立分明起來,。贊她好的,,又是停機德,又是山中高士,,又是八面玲瓏,,能干周到,幾近盡善盡美,;貶她壞的,,又是藏奸,又是虛偽,,又是無情,,實在不值效仿。不管是褒是貶,,寶釵的能力和美貌卻又是公認的,,以至于許多男士愿意娶寶釵這樣的女人為妻,我相信,,這許多的男士里,,有相當一部分人也許并不是因為強烈地喜歡寶釵而要娶她的。我還相信,,論起可愛來,,黛玉,、湘云和探春都要勝過寶釵。
讀過拙文煮茶聊紅樓的人,,一定記得我對紅樓主要的裙釵們作的象征性意義的想象,。唯獨對于寶釵,我沒有這么做,,而是列出了一系列問題,,來反問我自己與各位。最簡單的問題是,,紅樓十二釵,,憑什么老曹讓寶釵位列第一,?也許有人要說,,十二釵的排位難道一定有什么講究嗎?也不一定,,這不過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我相信,誰排前誰排后肯定不是偶然的,,而是老曹有意安排的,,就象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一樣,雖然這樣比并不確切,。
怎樣看待寶釵,,與怎樣讀紅樓關(guān)系甚大。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發(fā)現(xiàn),,當我把紅樓當做一個愛情小說來讀的時候,寶釵這個人物無論如何統(tǒng)一不起來,,無論如何也看不出寶釵能有什么遠大理想,。雖然書中的很多情節(jié),在不同的人看來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作為一個有停機德的人,作為一個山中高士,,站在這樣一個高度看,,寶釵的行為并不是全然統(tǒng)一并令人信服的。明知寶黛深深相愛,,還要一步步滲透進入,;撲蝶時靈巧轉(zhuǎn)身,轉(zhuǎn)嫁不利于黛玉,;抄撿大觀園時,,忙不迭地搬出避嫌,。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如果寶釵不能符合山中高士的美譽,,那么老曹為什么要把她排在第一位呢,?大家知道,老曹是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哭著悲著的女兒里,寶釵是第一個,,那他為什么要讓她名實不符呢,?
也許并不是老曹讓她名實不符,而是我們沒有讀懂寶釵或老曹,。同樣在煮茶聊紅樓里,,我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即紅樓不是一部愛情小說,,而是一部寓有深刻現(xiàn)實意義的社會小說,,在這里,作者勾勒了一個末世社會,,傷時罵世,,諷刺和痛罵了末世舞臺上的君不仁、臣不良,、父不慈和子不孝,。著意刻劃了那些歷歷有人的閨閣女子。賈府和大觀園,,實乃可比于一個微縮化了的現(xiàn)實社會,,小小麻雀,五臟俱全,。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也許好多事情就能看得通透一點了。
寶釵藏愚守拙,,安分隨時,,不關(guān)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正是做大事者最常見的深藏不露,、大智若愚的典型性格。對于這類人而言,,保存自己是最重要的,,隱蔽自己是最重要的,不過分在乎那些小節(jié),當滄海橫流之時,,方顯出英雄本色,。所以,寶釵能處理好府中園里各層次人的關(guān)系,,她不怠慢你,,但未見得心里就看得起你,如對趙姨娘,。對于賈母,、王夫人這樣的重量級人物,當然不遺余力地搞好關(guān)系,,即便遇到金釧之死這樣的事,,寶釵照樣會去安慰王夫人,雖然她被人責為無情也無所謂,。劉姥姥的笑話笑倒了眾人,,獨寶釵沒有寫到,我們可以想見其猝然臨事而不驚之態(tài),。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她可不會輕易地去破壞,,寧可急中生智,,轉(zhuǎn)嫁給黛玉也在所不惜。抄撿大觀園,,她當然要先避嫌疑,,任何時候,保存自己才是上策,。連自己都保存不了的人,,還能把握局勢嗎?更別提什么挽狂瀾于既倒了,。
能做大事者,,必定要有非凡的能力。眾釵里表現(xiàn)了最全面才能的,,無疑是寶釵,。眾釵們在詩才上堪可一比,而以黛玉,、寶釵,、湘云和妙玉為最高,鳳姐最弱,。黛玉重建桃花社,,表現(xiàn)了她的組織能力。而最初大起詩社之風的,,是探春,,探春的能力有目共睹,,更何況后來代鳳姐理事,興利除宿弊,,才華盡顯,。湘云呢?空有一腔熱情,,赤手就想辦螃蟹宴,,根本不知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看來辦不得大事,。鳳姐顯然是個能人,,能做大事,但吃虧于文化程度不高,,不能看得更高更遠,,況且私心太重,手段過毒,,所以,,鳳姐怕是做不了重臣的。寶釵呢,?從惜春畫畫就可看出,,她的周到考慮、合理安排和廣博知識,,處理事情井然有條,;湘云辦席,寶釵細解辦席之道,,令湘云受益不淺,;憑心而論,興利除弊,,本是探春的主意和方案,,可是,最后寶釵后來居上,,小惠全大體,,喧賓奪主獲得眾下人的好評,公平嗎,?確實有點不公平,。但這就是寶釵的能力,有能力的人總是能把握最好的機遇,,并做到事半功倍,。
我常會有這樣的想象,前面不動聲色地寫了寶釵小惠全大體,可真當她做了賈府的少奶奶,,賈府面臨分崩離析之時,,她會不會有大惠挽狂瀾呢?我想,,依老曹的思路,,很可能會有吧!不一定能挽住,,但一定會挽,。后四十回一定會有表現(xiàn)寶釵才能的文字??上?,上天這么吝嗇,不讓我們看到后面整整幾十回,。從這個意義上說,,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表現(xiàn)了寶釵的高遠之志,;而眼前道路無經(jīng)緯,皮里春秋空黑黃,,則清楚地表明了處理現(xiàn)實問題的不拘一格和非凡手段,。恰如無論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一樣,,眾流歸海,,結(jié)果最終比過程更重要。
說到老曹,,我們得來看看他的心態(tài)。老曹歷經(jīng)滄桑,,半生潦倒,,辛苦十年,一把辛酸淚,,作成這滿紙荒唐言,,他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呢?說到底,,是無材補天的困惑和無奈,。如何理解無材補天?我認為有二層意思,,一者,,是沒有機會補天的無奈;二者,是能不能補天的困惑,。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通病,,就是心比天高,同時又眼高手低,。洋洋乎萬言,,倚馬可待,而解決問題,,常常不得其門而入,。更甚者,他們常常沒有足夠的堅韌和執(zhí)著,,容易走順道,,而難以面對逆境,面對困難,,知難而上者少,,消極逃避者多。更有不通時務者,,一旦棄官,,連自己的溫飽都不能解決。大才耶,?庸才耶,?智耶?愚耶,?老曹一定是從前人的身上,,從自己的身上,看到了這些東西,,并有深刻的反思,,最終一發(fā)不可收拾形諸于文,還怕后人不解其中味,。
有人說寶釵和黛玉是對立的,,她們二人不可能兼美。這是對老曹最大的誤解,。寶釵和黛玉非但不是對立,,而恰恰是老曹反思后要告訴我們的東西。一個是現(xiàn)實主義,,一個是理想主義,;一個是停機德,一個是詠絮才,。無論其中哪一個,,都不是完美的?,F(xiàn)實主義者堪為重臣,但不免失之于小節(jié)和品質(zhì)的不足,;理想主義者目標遠大,,但不免失之于空有熱情成事不足。所以,,要調(diào)和,,要兼美。只有現(xiàn)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完美結(jié)合,,才是理想境界和理想人生,。為什么只有寶釵和黛玉的判詞是合在一起寫的?正是老曹提醒讀者,,要兼美,。以前,我總不理解,,寶釵和黛玉長相,、性格等都相距甚遠,她們兼美起來會是什么樣的,?會美嗎,?原來兼美之意就領(lǐng)會錯了,當然想不出什么結(jié)果來了,。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值得我們反復思索,,它說的就是綜合素質(zhì),。社稷重臣們不洞明世事,不練達人情,,能在緊要關(guān)頭站出來建功立業(yè)嗎,?絕對不能!大觀園眾釵里,,誰是最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的人呢,?無疑是寶釵。眾釵在最后一個個死亡的死亡,,出家的出家,遠嫁的遠嫁,,而寶釵雖然沒能獲得真誠愛情,,卻終能保全自身,不也體現(xiàn)了為人處世的水平嗎,?寶釵不為眾釵之首,,還有誰更有資格坐這頭把交椅呢,?
|
|
來自: chuwuchuwu >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