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數(shù)碼單反相機還是鏡頭,,尼康都是佳能最有力的競爭者。特別是在低端鏡頭方面,,尼康鏡頭的做工仍一絲不茍,手感也非常出色,,價格也相對厚道,;而在高端鏡頭方面,雖然不如佳能的紅圈白炮那么亮騷,,但尼康鏡頭的成像可以說是與佳能平分秋色的,何況尼康其實也有自己的“白炮”,,甚至比佳能的“白炮”更吸引眼球(盡管產(chǎn)量很少,,價格也比黑色版本的要貴上一些),。
當然,因為F卡口(44mm)的內(nèi)徑比EF卡口(54mm)小了整整10mm,,所以在大光圈鏡頭方面尼康就遜色多了,,盡管尼康歷史上有過AIS 300mm F2.0 ED,、Noct-Nikkor 58mm F1.2這樣的經(jīng)典鏡頭,但即使是旁軸鏡頭最大光圈也只做到50mm F1.1(相觀老對手佳能,,Canon的標頭達到了史無前例的50mm F0.95),,目前在產(chǎn)鏡頭中更是沒有一款最大光圈超過F1.2的,。不過,拋開大光圈情結(jié)不談,尼康鏡頭跟佳能鏡頭應該是平分秋色的,,偏愛哪家就看價格和個人喜好了,。
尼康鏡頭種類繁多
尼康早期鏡頭的做工那是沒話說(當然佳能也如此),,即使是最低端的鏡頭亦用料十足。不過,,過渡到AF時代后,,尼康鏡頭也開始偷工減料了,生產(chǎn)了一批無論是做工還是成像都很次的“狗頭”,;而在更新?lián)Q代方面尼康也明顯落后于佳能,在超聲波馬達,、防抖等新技術的應用方面更是如此,。當然,在價格方面,,尼康鏡頭相比佳能還是有一定的優(yōu)勢的,這也是很多錢包不是很鼓的攝影愛好者更青睞尼康的原因,。譬如,,尼康D70的套頭AF-S DX 18~70mm F3.5~4.5G ED無論是價格,、做工還是成像都是數(shù)碼單反相機配套鏡頭的典范;AF35-70 F2.8D,、AF80-200 F2.8D N這兩個恒定F2.8光圈的新頭價格也在6000元以下,,相比而言佳能的F2.8光圈鏡頭就要貴多了,。
在二手市場上,,尼康AF35-70 F2.8D這個鏡頭2000元左右隨處可見,而“小鋼炮” AF80-200 F2.8D從一代到三代都一直是二手市場上的搶手貨,。此外,,花1000元左右的價格就能淘到成色,、成像都很不錯的鏡頭,譬如AF70-210mm F4.5-5.6D等。手動鏡頭更是不計其數(shù),,包括卡爾•蔡司的ZF鏡頭,當然前提是你最好擁有D200或者D2X這樣的機身,,不然對焦,、測光這兩大問題就夠你頭疼的,。
今天,筆者就選取了市場上口碑,、性價比都很不錯的幾款尼康AF老鏡頭,以饗讀者:
“鉆石”恒久遠!AF20-35mm f2.8D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尼康“鉆石廣角”AF20-35mm f2.8D也跟這句廣告詞一樣經(jīng)典,。該頭第一片鏡片使用的是精制研磨的非球面鏡片,,尼康對這種鏡片的使用非常吝嗇,總共只有3只鏡頭得到了垂青(另兩只是Noct-Nikkor 58mm F1.2和AF28mm F1.4D),。 該鏡頭鏡身采用皺紋漆,質(zhì)感和做工都很不錯,,手感很好,,重量也適中(只有585g),。全焦段全開光圈都能拍出優(yōu)異的影像,堪比定焦,,被一些尼康粉絲稱為“定焦殺手”,銳度,、對比度都很高,20mm端最大光圈銳度略有下降,,且有輕微的枕形畸變,,收縮到24mm畸變控制就非常理想。該頭抗炫光能力非常出色,,這也一直是尼康的強項。盡管沒有采用超聲波馬達,,但對焦速度并不慢,只不過對焦聲音略大,。M/A環(huán)容易斷裂,這也是早期尼康鏡頭的通病,,使用過程中要小心,;另外,最近對焦距離達到0.5m,,有點遠,;20mm的廣角在APS-C畫幅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變成了30mm,廣角優(yōu)勢不再,,這也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出該頭進“金廣角”AF-S 17-35mm F2.8D ED的原因之一,。 該頭上市價格近14000元,目前9成新的價格在5000元左右,,性價比還算不錯。不過,,因為炒作的原因,該頭二手成交價格有上漲的趨勢,,一旦尼康全畫幅數(shù)碼單反相機問世,筆者預計還有上漲的可能,。
色彩媲美德頭!AF35-70mm F2.8D
該頭1987年上市,,有D型鏡頭(支持3D矩陣測光)和非D型鏡頭(不支持3D矩陣測光)之分。那時的標準變焦鏡頭廣角端往往是35mm起步,,其他廠家早已停產(chǎn)這類鏡頭,只有尼康AF35~70mm F2.8D近兩年剛剛停產(chǎn),,也算是一個奇跡了。 這只鏡頭并沒有采用ED超低色散鏡片或非球面鏡片,,外觀也顯得樸實無華,特別是遮光罩,,樣子丑陋。不過,,成像卻毫不含糊,鏡頭評測權威網(wǎng)站photodo對它的MTF評分為3.8分,,比尼康后來推出的“鏡皇”AF-S 28-70mm F2.8D ED還高出0.1分,令人大跌眼鏡,。該鏡頭在F8時分辨率和反差達到最高,直逼定焦,,在F8時的表現(xiàn)甚至超越了AF-S 28-70mm F2.8D ED。即使全開光圈成像也相當出色,,不過,邊緣部分的分辨率和反差都有明顯下降,,收縮到F4時畫質(zhì)即有大幅的提高,F(xiàn)5.6和F8則是最佳光圈,。該頭35mm端的成像更是堪比定焦。在畸變控制上,,這只鏡頭也控制得相當好,,只在35mm端有極輕微的桶形畸變,。另外,它采用了尼康的SIC超級綜合鍍膜技術,,色彩還原能力出眾,有德頭的味道,,被很多攝影愛好者稱為“最接近德國鏡頭的日產(chǎn)鏡頭”,。另外,,它還有1:4的微距功能,不過只能手動對焦,。 不過該頭缺點也一樣明顯:推拉變焦設計,,容易進灰;中間有一片鏡片容易起霧,,且無法清洗,,不過好在后期的鏡頭改正了這一毛病,;最近對焦距離達到0.6m,,且對焦聲音很大,暗部對焦能力也很弱,;70mm端最大光圈成像很肉,。 該頭不帶D的9成新價格在2000元左右,有輕微起霧的甚至1500元就可以拿下,。帶D版本的相對貴一些,,3000元就能買到成色非常不錯的。新頭目前市場上也還能買到,,在5000元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該頭容易起霧,最好經(jīng)常拿出去拍拍,,或者放在防潮箱內(nèi)。這個焦段還可以考慮AF24-85mm F2.8-4D,,不過與該頭相比無論是焦段(用在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光圈,、價格還是成像都沒有太大的優(yōu)勢。
人像景深控制,!AF135mm F2D DC
DC是Defocus-Image Control(景深控制)的簡稱,尼康特有的鏡頭,,與美能達135STF類似,。顧名思義,通過操作DC散焦環(huán),,可以調(diào)節(jié)被攝主體前后的虛化程度(光圈越大虛化效果越明顯),,以創(chuàng)造更具個人風格的影像。 該頭采用全金屬鏡身,,做工精良,烤漆考究,,手感亦佳,,不過也稍微重了一些,,重量達到了815g,。成像質(zhì)量更是一流,,焦內(nèi)銳利,,焦外柔和,,色調(diào)稍偏暖,,更適合人像拍攝,。全開光圈成像有點肉,收縮到F2.8即非常銳利,,淺景深的效果更勝AF105mm F2D DC,。另外,它采用9片光圈葉片設計,,擁有完美的焦外成像,,非常適合人像拍攝,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頂級人像鏡頭,。 不過,該頭之所以不如AF85mm F1.4D那么受歡迎,,除了F1.4的大光圈和85mm焦段更適合APS數(shù)碼單反相機外,,難以控制景深恐怕也是一大原因,。比起美能達135STF來,該頭景深控制更加困難,,上手不太容易,焦外過渡也不如135STF自然,。另外,容易進灰,、M/A環(huán)容易斷裂這些尼康早期AF鏡頭老生常談的問題,該頭也同樣存在,。此外,該頭的價格相對普通消費者高了一點,,不過比起被炒紅起來的AF85mm 1.4D還是要便宜一些,。9成新帶D的該頭二手價格在5000元左右,,不帶D的老版要略便宜一些,,帶D的新頭價格則在7000多元。
唯一的變焦微距,!AF70-180mm F4.5-5.6D ED Micro
尼康于1997年發(fā)布的這只鏡頭是世界上首只AF變焦微距鏡頭,據(jù)筆者所知也依然是目前獨一無二的專門為微距攝影制作的全程微距變焦鏡頭,最大放大倍率為1:1.33,,在180mm端配合No.6T近攝鏡片更是可以達到1:1的放大倍率,。該頭被日本光學協(xié)會的光學設計研究小組評定為“1998年最佳鏡頭”,。 俗話說“微距無弱旅”,,該頭亦如此,,它繼承了尼康鏡頭一貫的風格,清晰,、銳利而且色彩飽和,變形控制極好, 暗部層次表現(xiàn)也很出色,,全開光圈解像力仍非常出色,。70~180mm這個焦段對微距攝影來說也是最常用的焦段,,何況它全焦段都保持1:1.33的放大倍率,,拍攝微距時非常方便,,同時用它來拍人像,、風光也是很好的選擇,。另外,,該頭的重量只有600g,還不及“小鋼炮” AF80-200mm F2.8D ED的一半,,非常方便攜帶,。不過,,最大光圈小了點,對焦速度有點慢,,聲音也偏大。 另外,,因為光圈太小,,加上上市時價格過高(高達8000多元),,故銷售情況不是很好,,尼康也于2002年停產(chǎn)了該頭,。然而,,停產(chǎn)后該頭反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停產(chǎn)時的價格還不到5000元,,而目前即便是9成新的該頭的二手價格也高達6500元以上,。當然,比起AF200mm F4 Micro這個定焦微距來還是要劃算很多,。如果你喜歡微距,且不在乎光圈太小,,那么該頭是非常值得考慮的。
尼家的常青樹,!AF80-200mm F2.8D ED New
尼康“小鋼炮”一共有3代(“大鋼炮”AF-S 80-200mm F2.8D ED跟“小竹炮” AF-S VR 70-200mm F2.8G ED除外),,一代“小鋼炮”AF80-200mm F2.8 ED不帶D,采用單環(huán)推拉變焦設計,,且沒有腳架環(huán),;二代“小鋼炮”AF80-200mm F2.8D ED在一代基礎上增加了D信息,;三代“小鋼炮”AF80-200mm F2.8D ED New不僅改成了雙環(huán)內(nèi)變焦設計,并增加了腳架環(huán),。在成像方面,一代,、二代與三代“小鋼炮”并沒有太大差別,這里重點談的是三代“小鋼炮”,,其價格平易近人,,成像優(yōu)異,加上相比前兩代更方便的操作,,成為尼康鏡頭家族里的一棵常青樹,,一直生產(chǎn)至今。 成像方面,“小鋼炮”與“大鋼炮”,、“小竹炮”的差距并不大,,西平英生對“小鋼炮”解像力的評分達到了5分,甚至比“大鋼炮”還高,。只不過在對焦速度、焦外成像方面不及后兩者,。它全焦段都保持了非常優(yōu)異的成像,,全開光圈即非常銳利,色彩飽和度也很高,,不過200mm端最大光圈成像有點肉,,收縮到F4就非常令人滿意了。三代“小鋼炮”最令人不滿意的是M/A環(huán)特別容易斷裂,,而且這一現(xiàn)象非常普遍,另外進灰問題也比較嚴重,。對焦速度還算快,,不過暗部對焦能力較弱,,對焦聲音也相對大一些。 當然,,與不到6000元的新頭價格比起來,實在太超值了,,同樣的佳能“小白”價格在9000多元呢,。一代“小鋼炮”9成新的二手價格不到3000元,二代“小鋼炮”約在3600元,,三代“小鋼炮”則要4800元左右。如果追求價格,,那購買一代“小鋼炮”顯然是最經(jīng)濟實惠的。有必要的話,,建議再購買一個國產(chǎn)腳架環(huán),不然用三腳架時對相機卡口是個考驗,。
次輕量級小鋼炮!AF180mm F2.8D ED
如果嫌“小鋼炮”重量太重,,攜帶不方便,,那么AF180mm F2.8D ED這個鏡頭是最好的替代者,。它的重量只有760g,,比起“小鋼炮”來實在是輕多了。 人們對該頭的評價褒大于貶,,贊譽者稱“它的銳利達到了35mm鏡頭的極限”,,盡管有些夸張,,但確實它的銳利和反差都極為驚人,,對色彩和細節(jié)都能表現(xiàn)入微,,即使全開光圈的情況下成像仍然非常銳利,,光圈收縮到F4時達到最佳效果,縮小光圈的唯一目的可能就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景深,。9片圓形光圈葉片設計,焦外成像非常柔和,,比“小鋼炮”飽受苛責的焦外要好很多,。該頭采用全金屬構造,做工非常出色,,還內(nèi)置遮光罩,。盡管沒有使用超聲波馬達,,但對焦速度并不慢,比“小鋼炮”要快,,只是對焦聲音有點大,。不過,批評者對它的苛責也不少:沒有三腳架底座,,使用三腳架時不易于豎拍,;M/A環(huán)容易壞;不能全時手動,,MF/AF切換比較麻煩,;定焦設計,構圖比較累,。 相比“小鋼炮”,該頭的價格也要低不少,,該頭9成新不帶D版本的二手價格不到3000元,,帶D的價格略貴,但性價比仍很高,。如果有85mm F1.4等人像鏡頭的影友,,或許AF180mm F2.8D ED這個鏡頭是比“小鋼炮”更好的選擇,。
狗模不狗樣!AF70-210mm F4.5-5.6D
這只鏡頭也是很受歡迎的一只中長焦鏡頭,,從1987年問世到1999年停產(chǎn),,對這樣一只低端鏡頭來說已經(jīng)是不小的奇跡了。畢竟,,在中長焦這個最受攝影愛好者關注的焦段,,替代產(chǎn)品很多,單尼康的鏡頭就不下10只,。到了數(shù)碼相機時代,,這個20年前的老頭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二手市場上的成交價格一度上漲,,從某種方面來說,,也說明了它突出的性價比。 金屬鏡桶,,用料很扎實,,這也是尼康早期鏡頭的特色。最滿意的就是成像了,,這個1000多元的廉價鏡頭在其他中高檔鏡頭面前毫不遜色,,全開光圈時成像即很出色,F(xiàn)8時則達到最佳光圈,。另外,,色彩非常艷麗,特別是在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非常討好,,這也是該頭到了數(shù)碼時代后更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不過,,這只鏡頭采用單環(huán)推拉變焦設計,時間久了阻尼不是很好,,變焦環(huán)容易松,,且也容易進塵。另外,,該頭的對焦速度比較慢,,偶爾有拉風箱的現(xiàn)象,,對焦聲音也比較大,1.5m的最近對焦距離也有些遠,。 和尼康AF70-300 F4-5.6D ED相比該頭在色彩,、銳度方面更勝一籌,當然AF70-300 4.5-5.6G這個“狗頭”就更不用說了,。唯一對它構成威脅的是AF70-210mm F4,,不過后者不僅沒有帶D版本,對焦速度更是慢得出奇,,且價格也比AF70-210mm F4.5-5.6D貴不少,。不帶D的該頭9成新的二手價格在1200元左右,同樣地帶D版本要貴大概200元左右,,這樣的價格不可謂不超值,。
窮人家的“鳥”頭!AF300mm F4 ED
對喜歡“打鳥”的影友來說,,一款高素質(zhì)的長焦鏡頭是不可或缺的,,但328(指300mm F2.8)及以上的鏡頭價格也不是普通影友所能承受的;而適馬等副廠的業(yè)余長焦鏡頭雖然價格便宜,,但成像實在太垃圾,。AF300mm F4 ED可以說做到了價格與成像的良好平衡,這款鏡頭于1988年面世,到了2001年尼康推出了AF-S版出來后才停產(chǎn),算算也有十幾年的市場銷售,。有消息稱,,美能達經(jīng)典的APO 300mm F4G也是復制的這枚尼康鏡頭。 比起專業(yè)大炮來,,該頭體積適中,,也不算太沉。成像一如尼康銳利的風格,,全開光圈成像即非常優(yōu)秀,,色彩還原好,整合了遮光罩,,操作非常方便,。在APS-C畫幅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等效于450mm的焦距,同時具有F4的最大光圈,,是囊中羞澀的影友拍荷打鳥的利器!不過,,增距鏡不太好配,尼康原廠的TC-14E,、TC-17E,、TC-20E等都只支持帶超聲波馬達的AF-S鏡頭,只能考慮肯高Pro 300等副廠的增距鏡,;另外,,最近對焦距離2.5m,拍人像時夠嗆,;82mm的濾鏡價格也很貴;對焦速度有些慢,,對焦聲音也較大,;此外,該頭不帶D信息,,不支持3D矩陣測光,。 不過,比起AF-S版本新頭近8000元的高價,,該頭9成新的二手價格只需3000元左右,,性價比顯然更高;而AF VR 80-400mm F4.5-5.6D ED盡管長焦端延伸到了400mm,,且具有VR光學防抖功能,,但成像素質(zhì)比AF300mm F4 ED要差不少,且最大光圈也不如AF300mm F4 ED,。對于這樣一只素質(zhì)優(yōu)秀的長焦鏡頭來說,,還有什么可以奢求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