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合肥市潤安公學 張光華 語文學科是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學科,,也應該是培養(yǎng)情感的學科,。心理學家認為:情感是啟發(fā)、發(fā)展和維持認知活動的動力,,是構成心理素質的重要成分,,沒有情感就沒有智力。讓學生充分認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調節(jié)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這些正是語文教學應該培養(yǎng)的情感品質,。 一,、情感是語文認知教育活動過程中積極而活躍的因素。 人的創(chuàng)造活動是不僅需要高度發(fā)達的智力,,而且需要強烈的興趣和熱情,,需要堅強的意志和毅力、遠大的理想以及獨立自立精神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它在學習上具有動力,、定向、引導,、維持和強化作用,。當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即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一種內心感受,。它取決于認知對象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它總是在一定情境下產(chǎn)生的。日常生活中,,人們面對復雜的客觀世界決不會無動于衷的,,他們總依據(jù)對象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產(chǎn)生一定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的心理形式就是情感表現(xiàn),。語文教學中產(chǎn)生的愛憎,、褒貶,、哀樂,、喜怒,無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的情感的具體表現(xiàn)。 人的認知過程總體隨著一定的情感反映或體驗,,認知和情感過程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始終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闭Z文課堂教學就要求通過對語言文字和語言情境的理性認識,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使學生得到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文學作品的力量不僅僅在于作品本身給予我們的審美愉悅,,而且還在于它能通過情感體驗引導人們正確對待現(xiàn)實生活本身,從而重新品味生活,,加深愛憎,,最終領悟到生命的真諦。語文教學就是要在這樣的意境中,,引導學生與作者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靈對話,,從而愉悅性情,,陶冶情操,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心靈,、完美的個性,。 從學生方面看,初中生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過渡的時期,,他們的認識過程還不能脫離情感?,F(xiàn)在的初中生大多年齡偏小,經(jīng)驗少,。他們的心理特點是:還沒有形成固定的認識結構,,有著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思維水平基本上還停留在感情階段,。但是,,初中學生情感豐富并且容易外露,有時情感偏激,、振奮而洋洋自得,;有時情緒消極而且沮喪慪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用直觀形象的,、充滿情趣的語言動作,,巧妙地調動學生的情感,使之穩(wěn)定在最有利于課堂教學的狀態(tài)上,。這樣,,就能創(chuàng)設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和學生“樂學”的情境。使他們在課文那種節(jié)奏明快,、舒緩,、急驟、輕柔相間的旋律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氣氛中情不自禁地和它一同升降沉浮,,而進入一種新的境界和天地,。正是在這種情境之中,學生獲得深切的情感體驗,,并且通過種情景的長期感化和熏陶,,逐步形成穩(wěn)定的情感特征。 二,、語文教學應貫穿情感調動,。 積極的情感是激勵人們奮發(fā)進取的動力源泉。正如列寧指出“沒有人們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離開情感教育,,文化教育將是冷冰冰的,,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授,而這種傳授文化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追求真理的熱情,,讓學生始終如一地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反而把文化知識的學習看成沉重負擔。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人頭腦裝到另一個人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在語文教學中尤其要注意情感的熏陶,,這也是由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情意性所決定的,。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體和血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滋潤學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善、美,,文中奔涌著作者那濃濃的情,。語文教育的過程就應該是詩一般審美創(chuàng)造的心靈感應和情緒感染的過程。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為主體的,,學生對知識的把握及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都有賴于情感這個動力因素。斯卡特金說:“未經(jīng)過人的積極情感化和加溫的知識,,將使人變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拔動人的心弦,很快就會被遺忘,?!庇终f,“任何途徑都要作用于學生的情感,,要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學生的感受?!庇腥苏{查:95%的人,,30年后還能引起回憶與戀人初次見面的情景。因此,,不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們學到知識和技能,,但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不可能使他們始終如一地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在語文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情,,首先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語文教學中,大都是些情文并茂的好文章,,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許多作品總是包容著作者對人生、對社會,、對歷史,、對藝術的態(tài)度和看法??梢哉f文學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以情感人和以情育人,。作品總是要誘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聯(lián)想和想象的展開往往伴隨著情感因素,。有人說聯(lián)想,、想象是情感的伴侶,有人則把情感在聯(lián)想,、想象中的作用比作煉鋼爐中的燃料和氧氣,,沒有它們,就沒有高溫,,也就煉不出優(yōu)質合金,。聯(lián)想、想象的翅膀便難以伸展,,更難以騰飛,。同時聯(lián)想、想象達到騰飛的境界,,又會推動情感的發(fā)展,。在情感陶冶過程中,學生作為有意識的人,,愿意在老師的引導下,,在積極主動地隨客體制約的同時,并突破這些制約,,并根據(jù)自身的信息儲備,,對作品中的空白處,通過聯(lián)系和想象,,進行填補和接連,,充分地領悟和理解作品的豐富內容,深刻地體驗其內在情感,。 其次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與氛圍調動學生情,。心理學認為:情感的培養(yǎng)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繪情境是為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抒發(fā)情感,,增強藝術效果。而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正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情境,,從而揭示情境中的寓意。只有在教學中注重情感的陶冶,,才能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作家的態(tài)度和看法,,并受到感染,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為了能達到陶冶性情,,凈化心靈,教師要善于運用生動的語言,,再現(xiàn)課文所提供的藝術形象和具體畫面,,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情感沿著作者的思路,,進入作者的情境之中,,和作品表達的情感相通。達到“神與物游,,心與理合,?!钡哪欠N境界,,實現(xiàn)讀者與作品所描寫的景物、塑造的人物,、抒發(fā)的感情,、論證的道理,在情感上和諧共振,,只有使學生入情入境,,豐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才能讓他走進作品中,,與人物一起體驗人生的悲歡離合,。 積極的情感是照亮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光源。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情是起主導作用的,。只有老師具有滿腔熱忱,才會千方百計地激活學生的情感,。學生情感的起主體作用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只有當教師情、學生情達到和諧共振時,,最佳教育效果才會產(chǎn)生,。 三、情感調動應從細微處入手,。 情感是聯(lián)系教學雙邊活動的紐帶,。語文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情感正是聯(lián)系雙邊活動的紐帶,。蘇霍姆林斯基曾告誡我們:“請記?。好恳粋€兒童都是帶著想好好學習的愿望來學習的。這種愿望像一顆耀眼的大星星,,照亮著兒童所關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們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大星星交給我們--做教師的人。這顆大星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態(tài)度所熄滅,。要是我們做教師的人,,在心里面像兒童對待我們那樣,把無限的信任同樣也給予他們就好了,!那將是一種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諧,。”由此可見,,師生相互信任,,感情融洽,便創(chuàng)造了一個積極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學有法,,卻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教育工作者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環(huán)境的改變,教學對象的不同,,教育方法要隨其變化?,F(xiàn)代教育要用科學的方法,先進的設備,,寓教于樂的途徑,,更重要的是師生情感溝通不容忽視。語文教學,,呼喚學生主體情感的揮發(fā),,要積極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與文章對話,。葉圣陶說:“審慎的作家寫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了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隨便。無非要找到一些語言文學,、意義和情味同他的旨趣相貼,,使他的作品能表達他的旨趣?!比~老說的雖是寫作,,但同樣語文教學亦是如此。課本上的作品無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結果,,蘊含著他們豐盈的思想與情致,。“荷塘月色”的靜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兒女惆悵;“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懷,;“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國之痛;“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邁氣概,。作品中那些意義和情味同作者的旨趣相同的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語文課應當抓住這些語言材料,,在認知的基礎上,領略其中蘊含和傳達的豐富情感,,從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培養(yǎng)情感,。 1、心心相印是情感溝通的基礎,。教學對學生只有懷著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過程是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映照的過程,是師生心理交流的過程,。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才能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相反,在師生心理需要相抵觸時,,心理交流受阻礙的情況下實施教育,,會引起學生在接受上的對抗性。 2,、表率作用是師生情感溝通的關鍵,。劉勰云:“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批文以入情,?!苯處熢谏钊脬@研教材的過程中,心靈必定會受到感染,、情感必定激起波瀾,,而學生因受到生活閱歷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尤其是某些情感因素不明顯的課文,,常常會阻礙他們情感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因此,教師在調動起自己的情感后,,一定要通過言行和神情等外部手段,,用自己火熱的情感去觸動學生平靜的心,從而對他們進行是與非,、善與惡,、真與假、美與丑的情感教育,,同時要把對學生的關心,、期待、鼓勵,、諒解,,也物化在自己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態(tài)度中,使學生原有的情感得到純化,,深化和強化,,從而是達教育的目的。教《眼睛與仿生學》時,,一位教師設計了一段具有滑稽感的導語,,激起了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欲望。他這樣說:“教參上說,,1960年9月13日,,有位名叫斯蒂爾的科學家,在美國召開的科學討論會上,,第一次提出了‘仿生學說’這個名詞,,從此,,人們便把這一天定為仿生學誕生的日子。我很不服氣,!創(chuàng)造仿生學的老祖宗分明是中國人,,怎么說成是藍眼睛、高鼻子的外國人呢,?而且早在多少年前,,我國的仿生學就成就驚人了,如何說是1960年才誕生呢,?口說無憑,,有吳承恩的《西游記》為證,該書第六回講的十分明白:孫大圣大戰(zhàn)二郎神時,,搖身一變,,變一個麻雀兒,,飛在樹梢頭定住,。而二郎神也‘搖身一變,變一個雀鷹兒,,抖開翅,,飛將去撲打?!?,孫大圣又變大鶿鳥,變游魚,,變水蛇……你們看,,他們模仿本領多大呀,!這是何等高超神奇的仿生學?。‘斎?,這在當時不過是幻想而已,,在向‘科技進軍’的今天,幻想正在逐步地變?yōu)楝F(xiàn)實,,比方說,,孫大圣那雙在八卦爐煉就的‘火眼金睛’有的部分已變成了現(xiàn)實,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視覺仿生學,。”又如,,優(yōu)秀語文教師吳弘教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當他分析至“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實死掉了,,這是真的,有她的尸骸為證”時,,抑制不住地來了一段精彩的文學獨白:“是的,,劉和珍死了!教師在為學生送葬,。白發(fā)人在送黑發(fā)人,。面對著這人生的反常,先生怎能不痛心疾首,!你看,,對‘我’所編輯的期刊,,即使是生活艱難,,毅然預訂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對‘廣有羽翼的校長’而又常常微笑,,‘始終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以至‘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彩撬欢谟龊r竟能如是之從容的也是她--劉和珍君,,一位天性善良,、溫和,、美好的女性,,一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進步學生,,一位在困難挫折襲來時勇敢樂觀,,暴虐死亡降臨時從容不迫,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先生他欲訴不能,,欲哭無淚,內心充滿了悲愴和慈愛,,他為他學生的早逝而悲,,更為這似人非人的社會而憤?!边@是段教師情至高潮時難以自禁的傾瀉,,細膩暢快的表達,。 3、關愛學生是情感溝通的動力,。教師的情感是塑造學生靈魂的精神力,注重情感投入的教師不僅能使學生較好地接受他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技能,,而且能使學生在無意識中接受老師情感的熏陶,,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教學效率的提高,。 語文課的意義決不僅僅在于教給學生某些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的文學,,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一個人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達方式,,并最終積極成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 《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提到:“真正的學習應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的氛圍,?!比~圣陶說:“一個教師,四五十個學生,,心好象融化在一起,,忘記了旁的東西,大家來讀,,來講,,老師和學生一起來研究?!贝_定,,當語文課堂教學充滿了圍爐夜話般的寬容性的時候,情感的陶冶便變得輕而易舉了,。 參考書目: 1《漢語言文學與新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指導》1999年安師大編 2《教育語言藝術》1998年語文出版社 3《中小學教師教改論文集》2000年海潮出版社 4《美學基本原理》199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5《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9年第8,、9、10,、11期
|
|